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北京健身房暫停營業通知 北京市健身房篇一
一、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關于疫情工作的重要指示,強化責任意識,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具體措施
(一)做好場地設施安全保障。
1、專人負責在開學前做好場館、器械的消毒工作以及開學后每天
的全天候自然通風、場館照明管控、場地及可接觸面(墻面、器材)等的清理和消毒(消毒用品噴灑、擦拭)。詳細記錄消毒保潔的時間、次數、消毒(保潔)人、負責人、檢查員等信息,要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強化陣地意識。
要求:
開學前堅持室外環境以清潔衛生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室內地面每天至少濕式清潔一次,同時檢查維修器械安全并擦拭消毒。
開學后每天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不少于2次,消毒后保證開門開窗通風30分鐘。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天不少于4次。
2、在合適位置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蓋的口罩回收專用垃圾桶,每日對生活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周邊2米的地面使用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2次。
3、全面開展衛生清潔行動,每周不少于兩次,確保徹底清除室內垃圾,不留死角。
4、上課時提供足量體育器材,盡量避免交叉使用。
(二)合理控制體育場館容納人數。
體育活動盡量安排在室外進行,僅限非接觸性運動項目,同時根據場館面積控制人員數量,保持人均間距不少于3米,盡量減少人員密集度。
(三)科學設置體育場地的進出口。
為減少人流交叉,設置體育場地的進出口,錯峰進出,指定專人進行管理,必要時在入口處進行體溫監測。
(四)強化管理,科學應對。
1、所有進入體育場地人員,均應佩戴口罩,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一定距離,自覺接受體溫檢測或自測,如果有可疑癥狀,或體溫高于37。3℃,應避免進入場館。
2、設立臨時留觀點,并按照防疫要求做好房間的消毒和布設。
體育活動期間如自測體溫高于37。3℃或出現咳嗽、乏力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可疑癥狀時,體育學院學生報告體育學院聯絡員,其他學院學生報告輔導員(班主任),同時由場地管理人員引領至留觀點等候,啟動防控預案,隨后消殺員進行場地消毒。
附件:
1、體育學院體育場館消殺責任人、最大容納人數統計表
2、場館疫情防控工作記錄單
3、消毒注意事項
4、常見消毒劑及配制使用
5、正確的洗手方法
6、廢棄口罩處理如何做
7、學校臨時留觀點制度
附件3:
消毒注意事項
一、實施消毒前,應先做好清潔衛生。
二、消毒劑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并注意防止噴濺到眼睛。部分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應正確選擇。為確保消毒效果,表面消毒后至少保持15分鐘后才可用清水擦。
三、所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現用現配,一次用完,沒使用完的剩余液體要及時處理,不得留存再用。
四、配制消毒液應嚴格遵照消毒劑使用說明書進行配置,原則上使用清潔冷水進行配制。
五、消毒用抹布、拖布、容器等清潔工具要分區域使用。衛生間的清潔工具應與其他區域場所分開。用后的清潔工具應清潔、消毒后晾干備用。
六、工作人員消毒完畢后,應及時洗手,并做好消毒記錄。
七、應對場地器材做是否消毒做掛牌標志說明。
附件4:
常見消毒劑及配制使用
一、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應避免過度消毒,受污染時隨時清潔消毒。考慮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1)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250-5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擦凈。(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用拖布濕式拖拭,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二、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時建議佩戴口罩和手套,兒童請勿觸碰。乙醇消毒液使用應遠離火源。
三、有效氯濃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配制方法:(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為100比例稀釋;(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3)含氯泡騰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具體配置應按使用說明操作)。
四、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劑(如:威露士、滴露、藍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類消毒劑)按產品標簽標識以殺滅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制和使用。
附件5:
正確的洗手方法
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個人良好衛生習慣重要內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應按下列方法洗手:
一、濕
在流動水下,淋濕雙手。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二、搓
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
(一)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二)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三)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四)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五)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六)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三、沖
用清水把手沖洗干凈。
四、捧
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再關閉水龍頭。
五、擦
用干凈的毛巾/紙巾擦干或烘干機烘干。
附件6:
廢棄口罩處理如何做
防疫期間,摘口罩前后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丟棄之前,應折疊成長條形后用掛耳繩捆綁成型,將口罩折疊時應將口鼻接觸面朝外,有條件的應進行酒精消毒。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居家隔離者用過的口罩,請在棄置前用水煮沸10-15min后再投放至“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附件7:學校臨時留觀點制度
1、保持留觀點通風換氣。投入使用前窗戶常開,投入使用后定時開窗通風。
2、堅持定期消毒制度。
3、臨時留觀點只接待疑似病例、可疑病例以及發燒或自感發燒的師生,其余患病學生及健康學生一律不得入內。
4、臨時留觀點的觀察學生,應使用專用登記簿進行登記。
5、臨時留觀點的觀察學生必須戴口罩。
6、完成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的其他工作要求。
北京健身房暫停營業通知 北京市健身房篇二
1.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小組成員及職責,完善監管機制,保障開業后的各項防疫措施落到實處。
2.依據場館實際情況,對場地內人員數量進行有效控制,可通過預約鍛煉的方式進行,原則上只允許持卡會員進入,要保障會員與會員在有效空間內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
3.健身場所器械與器械間的距離要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可采取隔1臺用1臺的方式進行;嚴禁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訓活動。
二、制定疫情處置應急預案
每個運動健身場所都要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疫情處置應急預案,提高處理突發疫情的能力,明確各環節責任人,設置24小時值班電話。
三、建立員工臺賬
1.對員工行動軌跡進行摸底調查,填寫員工臺賬記錄表。凡是有湖北居住史、旅行史以及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過接觸的員工,要集中隔離14天無異常后方可上崗;近期返回龍口的人員,一律需在家自行隔離14天后,方可復工。
2.員工盡量避免乘坐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如有乘坐人員,需建立交通工具臺賬記錄表,詳細記錄乘坐車次及時間。
四、做好會員/學員臺賬
1.對首次進入場館的學員/會員進行摸底調查,建立臺賬記錄,會員入場要佩戴口罩。
2.所有會員/學員參與鍛煉/培訓,需簽訂《會員/學員誠信承諾書》。
五、設置體溫檢測點
只保留一個進出登記入口,并在入口處設置體溫檢測點,體溫檢測由專人負責,檢測時需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內部員工每日至少檢測2次體溫,上午下午各1次;外來人員進場時要佩戴口罩,并進行體溫檢測,凡是超過℃的,或有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的,必須第一時間上報。
六、做好場館內的通風消毒
1.洗手間、走廊、公共區域、宿舍、食堂、會議室、淋浴間等,至少每日消毒2次,上午下午各1次,要有消毒記錄。
2.場館內的器械,一天至少進行3次酒精擦拭消毒,有條件的器械旁配備免洗手消液一客一消毒。
3.洗手間需配備足量的洗手液。
4.保持場館自然空氣的流通,停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注意酒精的正確使用方式,一定要擦拭,切勿噴灑。
七、建立防疫物資發放臺賬
做好口罩、體溫儀、消毒液、酒精、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手套、噴壺等防疫物資的儲備和使用,做好發放臺賬記錄。
八、加強宣傳引導
場館入口處及場館內要有明顯的防疫宣傳標語或橫幅,并對員工、學員、會員開展疫情防護宣傳教育,上下聯動、群防群控,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九、設置集中隔離場所
集中隔離場所應相對獨立,遠離人員密集區,有基本的生活設施及防疫物資(如床、被、褥、常用藥品、防疫物資等),帶獨立衛生間,沒有地毯及中央空調,由專人負責。
十、設置有廢棄口罩垃圾桶
對廢棄口罩進行統一回收、集中處理,并每日對垃圾桶消毒至少2次。
北京健身房暫停營業通知 北京市健身房篇三
(一)基本防控措施
1.做好員工健康管理。對員工(含社會體育指導員、教練員等)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切實掌握員工流動情況,嚴格落實健康管理要求,對于津冀進(返)京人員,通過“北京健康寶”進行京津冀行程記錄驗證,結果為“未見異常”健康狀態的人員,無需隔離。對其他省市進(返)京人員一律實行14天居家或集中觀察。對處在隔離期間和入住集體宿舍的員工,應每日進行2次體溫檢測,及時掌握缺勤人員健康狀況。
2.實行健康狀況報告。設立可疑癥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3.強化防控教育培訓。對所屬員工進行防疫知識培訓和健康教育,所有一線崗位上崗人員需經過崗前個人防護、消毒程序、測溫登記、通風換氣、異常人員處置流程、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督促員工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期間各項防控措施,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減少外出和聚會,避免到人員密集公共場所活動。
4.落實個人防護要求。加強上崗員工防護,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倡導實行非接觸式服務,加強洗手及消毒頻次,確保個人安全防護。
5.保持空氣流通。各類體育健身場所每日營業前后應優先打開窗戶采用自然通風,每天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系統運轉正常,關閉回風系統,采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營業開始前或結束后,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多運行1小時。
6.加強健身人員登記管理。所有進場健身人員應掃描“北京健康寶”等軟件,實行“綠碼”準入制,落實體溫檢測、實名登記等措施。對拒絕接受掃碼、體溫檢測或體溫異常者,謝絕入場。健身人員應按照《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33號),根據不同場景正確佩戴口罩。登記處應配備消毒用品,信息登記用筆須及時消毒或者更換,避免交叉感染。
7.保障洗手等設施正常運行。洗手間應保持清潔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如無洗手設備,應配備免洗消毒用品。
8.規范垃圾收集處理。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在公共區域設置口罩專用回收箱,加強垃圾箱清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并清運。
9.做好設施器材清潔消毒。強化場所衛生防控措施,確保清潔消毒等達到相關要求,場所的預防性消毒方法參照《消毒劑使用指南》(國衛辦監督函〔2020〕147號)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執行。每日對場地硬件設施、健身器材、公共用品用具等進行預防性消毒,公用物品、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加強清洗和消毒。根據實時人流情況增加消毒頻次。
11.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在顯著位置公示疫情防控責任人及屬地衛生、疾控部門聯系方式,公示員工疫情摸排、防控措施、消毒等情況,張貼相關防控知識和健身注意事項等。通過語音、圖像等方式,告知健身人員在參加健身活動中,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提醒健身人員注意保持手衛生,不要觸碰口、眼、鼻。接觸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須洗手,或用免洗消毒劑清潔。
12.做好防控物資準備。提前準備口罩、測溫計、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控物資,確保滿足防控要求和正常運營。
13.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酒精等消毒制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單獨存放、專人保管、科學使用、確保安全。消毒制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應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等,同時消毒制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對消毒物品造成損壞。
14.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各類體育健身場所應建立科學、規范、及時、有效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一旦發現有發熱等癥狀的人員要立即采取暫時隔離措施,并與當地疾控部門保持密切聯系,一旦確認為疑似病例,要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配合疾控部門做好相應工作,按要求停止營業并封閉場所,對全部區域進行消殺,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隔離。
(二)分階段防控措施
1.第一階段開放防控措施
(1)開放場地:室外體育健身場所。
北京健身房暫停營業通知 北京市健身房篇四
(1)開放場地:除游泳場館和地下空間的體育健身場所暫緩開放外,其他室內體育健身場所恢復開放。
(2)開放項目:室內部分體育運動項目開放1周后,如無關聯病例等異常情況發生,除柔道、跆拳道、摔跤、散打等項目以個人練習方式開放外,其他項目恢復開放。
(3)培訓活動:各類體育培訓、健身輔導、團體操課等集體活動在保證人員不聚集和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按照平時培訓人數的50%組織開展。
(4)人流控制:在保證人員不聚集和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可適度調整場地人員容量和密度,人均運動面積不小于4平方米。
(5)防控措施:室內體育健身場所應按照基本防控措施的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同時,應加強問題排查整改,逐項排查防控措施具體落實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確保全面落實、不留死角,確保市民安全參與室內體育健身活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公共體育場館和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防控指引(試行)》(京體產業字〔2020〕5號)、《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室外體育健身場所開放防控指引》(京體產業字〔2020〕10號)相關內容與本指引不一致的,以本指引為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京健身房暫停營業通知 北京市健身房篇五為做好2022年度全市教育體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全國、全區、全市近期疫情防控會議精神以及《中小學、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關于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疫指發〔20xx〕19號)《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全區教育系統2022年寒假及春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寧教體衛〔2022〕11號)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二、主要任務
(一)壓實疫情防控責任
4、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體育事業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季節性特點非常明顯,要科學看待,客觀分析國內聚集性疫情規模范圍,充分考慮地理位置和時間軸,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體育事業發展,著力完善校園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積極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促進教育與體育融合發展,確保教育事業、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夯實校園疫情防控
1、降低假期師生員工感染風險
(1)嚴格落實寒暑假安排。全市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園)、校外培訓機構要認真落實《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2022年中小學幼兒園寒暑假工作的通知》(xx教基辦〔2022〕26號)精神,妥善做好放假安排。寒假、暑假期間校園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離校后一律不得安排學生返校或補課。各學校(園)堅持“一校一策”原則,錯時錯峰錯域,安排學生分級分期分批有序放假離校和開學返校。校外培訓機構非學科類的教學時間安排,由縣(區)教育體育局根據屬地疫情形勢和防控需要自行決定,并向市教育體育局報備。
(2)加強放假和開學途中風險防控。放假前,各學校(園)要完善“兩案九制”,扎實開展好“四個一”活動,即一次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一次以年級為單位的教職工疫情防控知識和政策形勢培訓教育、一次以防控人員為主的應急處置流程培訓會、致好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教育引導師生員工隨身攜帶足量口罩等必要防疫物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逛商場集市、避免接觸公共物品部位、不購買食用野生動物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盡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
(3)減少師生員工流動。堅持非必要不舉辦、不集中、不離寧的原則,學校(園)要做到“四個嚴格”,即嚴格要求教職員工做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減少流動、減少聚集、減少互相走動”;嚴格做好本學校(園)教職員工及其家屬、親屬的日常行蹤排摸工作,建立行蹤臺賬;嚴格管控師生員工,所有師生員工不得擅自離寧外出,確需外出校(園)長要親自簽字審批,并報教育主管部門和所在社區(街道、村)備案,加強家校溝通,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堅決做到啟程前提前知提前控、行程中全程知全程控、終程后落地知落地控;嚴格要求外省戶籍學生及家長盡量留在學習和工作地。
(4)加強師生員工健康教育。各學校(園)要倡導廣大師生居家期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合理膳食,保持健康飲食習慣,科學運動,提高免疫力與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引導師生員工及其家人在快樂中度過寒假、暑假的同時,嚴格落實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及健康狀況監測,樹立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切實加強個人防護,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公筷制、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2、做好假期校園疫情防控
(1)落實“五有”防控措施。各學校(園)要按照《中小學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要求,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按照“五有”(有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充足防護物資儲備、有“醫教聯合體”力量指導支持、有隔離場所和應急處置安排準備)防控措施要求,對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回頭看”,查擺問題,明確整改措施,進一步健全“兩案九制”,為開學疫情防控提供堅實的制度和物資保障。
(2)實施校園封閉管理。寒假、暑假期間,各學校(園)要嚴格落實校園封閉式管理要求,實行“五個一律”,即未經學校批準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校園、入校人員一律核驗身份及健康行程碼、檢測體溫、掃描場所碼,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切實把好“校門關”。縣(區)教育體育局要按照國家及區、市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對所轄校外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做好疫情防控監管和指導。
3、做好校園風險應對準備
(1)做好應對聚集性疫情準備。要按照外防與內防相結合、人防與物防相結合、急防與常防相結合、點防與面防相結合的原則,開展常態化的應急演練和專題培訓,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持續提升應急處突能力。一旦發生疫情,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嚴格依法依規管控和報告,并根據疫情防控等級和要求動態調整防控措施。
(2)做好校園輿情風險應對。加強風險研判,準確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學校安全穩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向師生員工充分宣傳解讀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加強輿情監測,妥善應對學生訴求,主動做好與學生和家長溝通聯系,爭取師生員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及時化解涉校矛盾糾紛,落實重要節點綜治維穩各項措施,嚴防出現重大安全事故。
(3)做好開學疫情防控。開學前,各學校(園)必須在開展實戰化應急演練和專題培訓的基礎上,修訂完善工作方案、應急預案以及暫緩開學和在線教學預案(須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健全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形成學校、家庭、醫療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按照《中小學、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xx市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校一案”執行“錯峰”返校,做到“九個到位”(防控措施部署到位、應急預案到位、責任明確到位、人員組織到位、設施完善到位、物資儲備到位、制度落實到位、風險排查到位、檢查督促到位),“一人一檔”,開學前14天對所有師生員工實行每天健康打卡記錄,建立師生員工健康及行蹤臺賬。對外省區返固師生員工提前開展遠端管控,行程前掌握14天旅居史,行程中提醒做好個人防護,終程后督促落實屬地防控措施,落實好“兩報告”“雙核酸”措施。2022年春季開學前,對有區外旅居史的師生員工督促開學前14天返寧,連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返校返崗。各學校(園)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在自查評估基礎上,提請教育主管部門評估驗收,教育主管部門評估驗收合格后,提請所在縣(區)疫情指揮部批復是否按期開學復課。開學后,堅持外防和內防“兩手抓”,注重“三防”,做到“四個周密”,即把外防輸入作為關鍵、把內防感染作為重點、把嚴防擴散作為根本,周密安排師生作息、周密守好師生健康、周密管控集體活動、周密管控重點場所,返校后嚴格控制活動范圍,少聚集,盡量不組織室內聚集性活動。堅持人物同防,嚴格做好進入校園的境外和中高風險地區貨物、商品、包裹、郵件、車輛等核酸檢測,切實加大人、物、環境的監測,決不能漏一物、漏一人,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渠道。
(4)嚴格大型活動管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園)要從嚴控制大型聚集性活動,原則上不舉辦大型會議、大型培訓、大型匯演、年會聚會、活動慶典、論壇等聚集性活動,可以不舉辦的一律不舉辦,能線上舉辦的一律線上辦,確需舉辦的聚集活動一律嚴格報批,并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和“一活動一方案一審批”的原則,從嚴控制規模、人數和時間,嚴格落實核酸檢測、掃碼測溫、佩戴口罩、場所消毒等防控措施。
(5)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各學校(園)要落實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醫務室、體育館等重點場所通風、消毒等措施,做好教室、食堂(冷鏈食品管理)、宿舍、實驗室等重點場所衛生管理,主動防范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嚴格做好食品采購人員防護,組織食堂從業人員不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協調疾控部門對食堂環境樣進行核酸檢測。
(6)做好疫苗接種和核酸抽查。全市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園)要落實好疫苗接種制度,積極配合當地衛健部門和疾控機構,做好3歲以上師生員工新冠病毒疫苗后續接種工作,分批穩妥有序推進,確保“迎接早接、迎接盡接”,切實筑牢校園免疫屏障。按照全區、全市學校師生員工新冠病毒核酸抽檢工作方案,從2022年春季學期開始,以縣(區)為單位,每月對轄區內中小學校、幼兒園及托幼機構的師生員工按規定比例進行抽檢,原則上每學期實現一輪轄區學校的全覆蓋。縣(區)教育體育局要拿出務實管用舉措,確保抽檢范圍不減、頻次不降。
(三)抓好體育場館等疫情防控
1、做好體育場館疫情防控。體育場館要按照“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三限兩檢一培訓一延緩”防控要求,即:限內場外場、限開放時間、限活動人數;對館內上崗人員進行檢測、對入館健身者進行檢測;對場館內所有上崗人員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培訓;疫情期間暫不出租、外借場館和承接各類比賽、會展。特別是對進入場館人員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核實健康碼和行程碼,督促掃描場所碼。嚴格落實定時通風消毒、工位間距規范、減少人群聚集、設置臨時隔離間等防控要求。游泳館要按國家規定的技術參數,嚴格監測水質,保證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