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 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方案篇一
女人。女人,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也許很多人會回答:女人嘛,就應該找一個男人,踏踏實實,安安穩穩地過完這一生,但那已經不再是現代新女性的歸宿了。你若是問我,在我眼里,女人絕對可以在這個世界里撐起一片天,不必事事都依靠男人,不管在什么世道,不管是什么環境,不管有沒有男人,她都會以她的姿態,堅強地活著,尤其是那些當了母親的女人。
曾經看過一本書,很喜歡書中的這一段話:”女人的痛不見得是世道的痛,而世道的痛卻一定是女人的痛。世道是手,女人是手里的線。女人掌控不了世道,而世道卻掌控得了女人。”這本書叫《陣痛》,記錄了三代女人的人生歷程,不,應該是三個女人的命運,三次陣痛,在三個不同的時代留下了沉重的痕跡。書中主角無論是上官吟春,是孫小陶,還是宋武生,她們最艱難的時候,最需要的男人都不在身邊,她們的痛不僅僅是孕育生命的痛,更是家國之痛,是一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
說到陣痛,生過孩子的都知道,那是一個很痛的過程,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去體驗的一種痛,據說陣痛的那種程度可以達到人的12根肋骨同時斷裂的痛是一樣的。12根肋骨同時斷裂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這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但是,所有當了母親的人都承受過這種痛苦,為了孩子,她們從來都不懼怕世道所給予她們的痛,默默地去承受,去忍耐,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常說的“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道理吧。
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母親的人生歷程可以說有點傳奇的色彩,尤其是結婚以后的生活。母親有七次孕育的經歷,只為了生一個男孩,到最后落下一身的毛病,我到現在都不敢想象,她是怎么過來的?可能就如母親說的一樣,生孩子就像酒鬼去喝酒一樣,喝醉了很痛苦,可是下一次還是會去喝。但是我覺得生孩子跟喝酒不一樣,因為生孩子就是用生命去拼的,有半只腳踏進了鬼門關。我依稀記得母親生最后一個孩子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在生完孩子的12天后,中風了。聽說當時被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說再晚來半個小時,人可能就沒了,不幸中的萬幸,最終的結果是孩子在5個月大時離開了人世,我的母親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卻落下了一身的毛病,從此以后也就斷了生男孩的想法。這是當時那個重男輕女的世道給我母親的痛,給那個時代女人的痛。
但是我的母親并沒有因此而被生活打倒,自我記事起,這么多年了,她給我的從來都是正能量以及正確的價值觀。為什么?只因她是一個母親,她希望她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她就像春風一般,滋潤著我的生活,她就像太陽一樣,溫暖著我的內心。
母親,她就像這三月的晴空,可以抵擋萬世皆空,親愛的,請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吧。
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 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方案篇二
母親節最早出現于古希臘,再慢慢引入中國,現在母親節成為了全國各地流行的節日。在母親節這一天,外國的母親會舉行廚藝比賽,才藝表演等來慶祝母親節。在這一天里,我們可以為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外國人送母親康乃馨,康乃馨有不同的顏色,也有不同的含義:紅色代表祝母親健康長壽!粉色代表著母親越來越漂亮!我國的母親節怡萱草是最重要的禮物!宜萱草又叫忘憂草,在母親節送給母親,讓母親忘掉煩惱和憂愁,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媽媽說:“母親節,不一定非得給母親珍貴的禮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媽媽的愛!” 我今天早上,為媽媽做了一頓早餐——愛心雞蛋水(給媽媽做早餐這件事情,我每天都在做)。看著媽媽開心的表情,我也覺得很開心!我要把這份愛心堅持下去,讓媽媽每天都能吃到我做的雞蛋水,每天都開心快樂!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在”告訴我們:孝順父母,要從小做起: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好好學習的孩子……
今天我要誠心誠意的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啦!祝您母親節快樂!”
2.媽媽,我愛您!
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 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方案篇三
一年一年時間飛跑,隨著歲月的流逝,轉眼間愛人已故去5個年頭。每每想起獨自帶著兒子走過悲傷、快樂、煩惱、寂寞的日子,酸甜苦辣總會情不自禁涌向心頭……不管生活多難、不管我的心里多苦,我總是給兒子創造和諧、寬松、愉快的生活環境,讓兒子在平靜、快樂中一天一天長大、長高。我在體會著做母親的責任和驕傲的同時,教育孩子的煩惱也越來越多。
缺少父愛,孩子會不會有性格缺陷?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解決,我該怎樣告訴他?不愛學習,我該用什么方法讓他感興趣?
母親愛孩子,是天性和本能,但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教育好孩子,卻要自己不斷學習和實踐。那么怎樣科學的教養呢?為此,我報考了國家心理咨詢師,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培養孩子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侓,掌握孩子的年齡特點,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特點,針對性考量孩子的認知、情緒、能力、品行、習慣等因素。學習后讓我受益匪淺,有種豁然開朗的味道。
“孩子,凡事要靠自己”
兒子三年級時,一天放學后哭著回到家里。我問怎么回事,孩子說下課玩打沙包不小心打到高年級男生的身上,那個孩子就用沙包和拳頭往兒子的臉上、頭上打,腦門上被打個大包。盡管告訴了老師,班主任也找到高年級老師把大孩子做了嚴肅處理,但是看到兒子委屈的樣子,紅腫的大包,我心理也不是滋味。
這時兒子邊哭邊說:“要是我爸爸在就好了,他就不敢欺負我了,爸爸一定會找他算帳。”看著兒子憤怒的眼神,我說“如果你爸在,會替你打架嗎?如果靠打架來證明勇敢,那不是真正的勇敢,還有沒有其它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呢?當你體力不如別人的時候,你要依靠自己的智力取勝,要怎樣應變,自己去面對,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兒子聽完后,略有所思,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之后,我也悟出一個道理:別總以為孩子小,認為孩子什么也不懂,其實好些似懂非懂的道理都會成為他們以后健康成長的財富。
給孩子最好的,不如給他最需要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培養孩子過程中最難得事情。特別是單身母親,養育孩子更為艱辛,我們不但是孩子的廚師,營養師,教師,醫生,還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有很多母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平時有求必應,什么都滿足孩子,覺得這就是愛,一旦遇到問題時,往往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犯錯了、成績下降了、不聽話了,不是嚴厲訓斥就是打罵,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會受到很多負性情緒影響,性格和人格都會偏離健康軌道。
開始的時候,我有時也會急躁。但轉念一想,孩子還小,還不定性,他做什么事情都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天性占很大比例。因此,孩子永遠是無辜的。在反思自己的行為后,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及時調整心態,盡量做到心平氣和,說話簡潔,而且方法不要粗暴。從此,我學會了經常與孩子溝通,耐心傾聽兒子說的話,經常多鼓勵,少命令,多指導,少責備,并允許孩子犯錯,做到兩個人信息通暢。
給他最好的,不如給他最需要的。慢慢地,我發現,由于我心態的變化,兒子越來越開朗了,越來越進步了,我們的生活樂趣也越來越多了。
興趣是這樣培養的在兒子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信心很重要。每當遇到數學難題和拓展類型題時,我都“屈尊”讓兒子給我當老師,讓他給我講題,我還適時贊美,“哇塞,真的不一樣呦。”看著他美滋滋的樣子特別有成就感,我心里更美。此時家里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在語文的興趣培養上我特別注重樂趣,我倆常玩成語接龍游戲,并定期“pk”。例如,我出“后生可畏”,他對“畏縮不前”,我略一思索,就對個“前功盡棄”,他馬上就連“棄而不舍”,我裝作“卡殼”了,眉頭緊鎖,手托下巴,眼睛直眨,哎,時間到了,“認罰,認罰”。于是我大大方方地站起來,煞有其事地拿起一本書當話筒,大聲唱了首歌,但是調跑得八匹馬也追不上,逗得兒子和我哈哈大笑……行走在川流不息的路上,一間鮮花店飄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原來是康乃馨竟相開放了,白嫩的花蕊,粉的似霞,美極了,風兒一吹,那幽香被送的很遠很遠……母親節到了,我把這篇文章送給一個不斷成長的自己,做為禮物,永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