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三分鐘 學生孝道感悟與心得篇一
下午好!在消防安全月里,我們今天成功地組織了全校師生進行的消防演練活動。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增強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師生的自救、自護能力。在剛才的演練中,同學們能按照要求認真對待,疏散迅速、有序,老師們組織到位,保障有力,保證了這次演練的成功。
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出色的表現提出表揚,向為這次活動付出辛勞的各位老師表示感謝?!皩W校安全事關社會穩定,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多年來,我校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以創建“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為契機,從規范管理,落實責任抓起,從重點防范和整改隱患入手,切實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工作常規化、制度化。
我校還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制訂和落實學校安全應急預案,充分利用宣傳欄、校園網等載體,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演練。這一切,都是為了有效地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的安全與穩定?!半[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老師們,同學們,我們今天進行的消防安全演練,意義重大。通過剛才的演練,同學們學會了怎樣預防火災和發生火災時的逃生方法,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的。“火電無情,生命無價,安全第一,預防在先”。
同學們,作為未成年人,我們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做到平時不玩火,注意用電安全,防止觸電、煤氣中毒等事故發生。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掌握在緊急情況下機智逃生的本領,并向家人、鄰居積極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安全,珍愛生命。
最后,我希望全校師生能以這次消防安全演練為契機,進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實,把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為繼續推進平安校園、和諧校園而不懈努力。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三分鐘 學生孝道感悟與心得篇二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苯裉欤覀兙团e行了一年一度的“讀書節”。你想知道同學們都表演的什么節目嗎,快來,隨我來看看吧!
老師也讓同學們體驗一下當明星的感覺,找了一些同學充當“攝影師”來拍照。我也是“攝影師”中的一員。這一天,我便帶著心愛的小相機來到學校。
我印象最深的,是馮宇豪的好書推薦,李一寧等三人的詩歌朗誦。馮宇豪推薦的好書——《愛德華的奇妙之旅》,是美國作家凱特·迪卡米洛所作的兒童小說。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著一只名叫愛德華·圖雷恩的瓷兔子。那小兔子很是得意,而且理由充足,他被一個名叫阿比林的女孩兒所擁有,她對他關懷備至??墒呛髞?,有一天,他一不小心被丟失了。從此,開啟了愛德華的奇妙旅程。李一寧等三人朗誦的詩歌《燃燒的紅燭》,我最難忘的一句是:她站在今天,想著明天.
春風化雨,哺育著一代代新苗。當我們長成參天大樹,就去把未來創造!沒錯,這就是老師。如果沒有老師,我們不可能長大成才。
可惜的是,我報了節目卻沒有參加。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想推薦的書王佳琦沒有找到串詞。晚上,他給老師說沒有找到我的串詞,老師說找不到就算了,而不是說我的節目就這樣算了,王佳琦誤解了老師的意思。但也不怪他,每個人有誤解的時候,也有點可惜。
這次讀書節,我懂得了許多。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我們一同進入書的海洋吧!
中學生的孝道教育心得體會演講稿三分鐘 學生孝道感悟與心得篇三
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這種以血緣、親情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的愛心不僅是個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會公德的根基。所以,孝,小可以幫助家庭保持和睦,大可以促使社會走向和諧。然而,這種傳統美德在當代青少年中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傳統的孝道面臨著嚴重的沖擊,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美德正在逐漸遺失,加強小學生的孝心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關注細節,從小事入手
播種行為才能收獲習慣。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要從小抓起,從細節人手,從小引導學生學會做到:起床問聲早、進門忙報到、出門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別說再見、感激表謝意;還有就是:就餐讓座位、吃菜讓佳肴、看電視讓頻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遞藥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積累,規范行為需要培養。孝心教育就是要從這些細節人手,教育他們怎樣孝敬父母長輩。只要我們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很多學生都是愿意按照家長和教師的指點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長輩,就會在他們心中開花結果。
(二)前提是學會感動
學生要萌發孝心,首先要體驗愛心,學會感動。而情感體驗是引發學生感動的渠道之一。情感體驗強調人的內心感受,它具有主體性、個體性、真實性、情景性的特征,是學習者本人自己的體驗,是本人親歷的,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我們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孝心體驗活動,通過特定的情境,讓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感動、學會孝敬。 例如,為了讓學生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讓學生懷里系著約3千克的沙袋在課堂上課或處理生活事務,堅持一天、兩天,真實感受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感受媽媽的偉大。又如:組織學生觀看“我的成長經歷”的課件短片,或交流各自家庭保存的自己孩兒時代的照片、錄像,讓學生從一個生活側面知道從他們出生到蹣跚學步,從他們會玩耍到會做事,從他們會學習到會做人,每一個人成長的腳印,都刻印著爸爸媽媽無窮無盡的愛。再如,在學生中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家庭收支情況,以節儉為出發點,擬出家庭一天的生活開支。通過實踐,體驗爸爸媽媽持家的不容易,學會體諒和體貼家長,幫助父母料理家務。
組織學生收集、介紹古今中外有關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也是一種自我教育、體驗感悟的好形式。學生在活動中切實感受普通人、名人、偉人孝敬父母長輩的動人事跡,能夠深化和鞏固對孝敬父母長輩意義的認識。
(三)重點在家校配合
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首任和終身的教師。應該看到,許多家長在家教方面存在著愛而不當、養而無邊、管而無法、教而無方的問題。就孝心教育而言,一些家長往往忽視了從小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引導,等到孩子長大了,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養成了自以為是、為所欲為的惡習,才來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不懂得關心孝敬父母,后悔莫及。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學校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多渠道開展孝心教育活動,引發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通過家長學校,通報學校開展孝心教育的計劃,請家長配合,并傳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供家長們學習參考。同時,也請家長注意自己在孝心方面的言行表現。讓家長明白:父母以身作則,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好榜樣,就會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又如,開展“五個一”活動。即: “承包一項家務勞動,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制作一件禮物,對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幫助父母做一頓飯菜”。讓學生在特定的日子里(如父母生日、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婦女節等),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長輩的一片孝心。在學生中倡導“六個心”活動。即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爭佳績,讓父母開心;遇難事,善溝通,讓父母稱心;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舉辦“與父母長輩溝通”的主題活動,請父母輩一起參加,討論怎樣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圍繞“我崇拜的爸爸媽媽”主題寫一篇作文,讓學生講講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和對自己關愛的無私奉獻及內心的感受,進一步明白自己的責任。還可以通過“家校聯系卡”,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對父愛母愛的感受和踐行孝心的打算,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督促踐行。
(四)得益于持之以恒
孝心教育要取得實效,貴在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小學各學科的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孝心教育內容。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有關孝心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堅持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班隊會、晨會、德育實踐活動及各學科教學,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孝心滲透教育。學校要組織相應的孝心教學觀摩課,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孝心教育的校本課程資料,便于教師參考操作,克服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除了平時堅持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外,還可以集中開展一些踐孝心比孝敬的活動,并結合平時的相關節日和紀念日,把孝心教育從家校延伸到社會,如組織學生分批到社區的敬老院為老人服務等。此外,要加強制度建設,如將“孝敬父母”納入周評和期未操行評定內容,班級每月開展一次“孝敬星”評選表彰活動,學期末學校召開孝心教育交流會,等等。
通過形成制度、督促踐行、表彰先進、持之以恒,把孝心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必能讓孝道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