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一
當我讀到“水面上鋪著青色的萍葉,矗起一朵朵黃色的萍花,好像小人國里的睡蓮……”;“溫和的陽光籠罩在小溪上,好象使每一塊石子每一塊泥沙都有了歡樂的生命……”等片斷時,我感覺我的心立刻被帶到一條小溪之旁,站在那里賞玩這種美景,我也不知不覺地驚奇起來,在葉圣陶老爺爺的筆下,不管什么樣的東西都可以活起來!
我最喜歡的還是《稻草人》這篇小故事。“稻草人”大家都認識,這個“稻草人”也一樣,一動也不動,但是它在一個非凡的夏天有一次非凡的經歷……
一位失去了所有親人的老奶奶,在田地里種稻子時,一只小灰蛾飛來,稻草人想趕走它,但是它不能動,它恨不得倒下去,把小灰蛾壓死,但它辦不到,它用手中的扇子提醒老奶奶,可是老奶奶還是走遠了。
有一位漁婦的孩子病得很重,稻草人恨不得變成被子去為那個孩子送去一點溫暖,但是他不能動,他實在辦不到。
第二天,稻草人倒下了,不是他怕辛苦,而是他的心碎了,他覺得自己幫不了任何人。我好可憐稻草人,他有最美的夢,他想去幫老奶奶驅趕小灰蛾,他想去為那個孩子送去溫暖,可是卻一件也辦,他的內心一定非常痛苦,這就是現實與夢想的距離,可是不管不如何,我還是喜歡美麗的夢想。
再想想看,還有很多很多的人不如這個稻草人,他們的生活沒有夢想,所以更可憐,我想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夢想,只要我們每個人付出一點愛,春天一定會常在,黑夜永遠也不敢來……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二
本學期,我一直在想著如何給我們班的同學推薦好的書籍,剛好語文書中學了葉圣陶老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文章寫得很美,我很喜歡。
對我來說,同是葉對陶寫的《稻草人》這則童話是我五、六歲的時候看過的。小時候,媽媽告訴我,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文章講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稻子被害蟲咬得只剩桿子,稻草人想告訴主人卻無能為力,一條鯽魚想從水深火熱中逃離,但是最終竭盡全力后也沒法達到,結局很悲慘,魚死了,稻草人也無力地躺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咬得精光,我的心感到難過,這些麥子可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栽下的,而那些蟲子毫不費勁地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
如果說老婦人可憐,那我還是覺得稻草人更可憐,他有苦說不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了,但他任何忙都幫不上,心里一個勁地埋怨自己,因為他心腸很好,不愿意讓別人受苦。
葉對陶爺爺正是因為自己有很好的人品,才創造出這么好的文章,讓我們向葉對陶老爺爺學習,向稻草人學習,學習他們的人品。讓《稻草人》這本書中的精神流傳下去,讓每一個人都有稻草人的精神品質。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三
我讀了一本有趣的童話故事,名字叫《稻草人》,它是葉圣陶老爺爺的作品。
稻草人不會說話,也不吃飯,也從不睡覺,但他很有責任心,每天總是直挺挺地立在田地中間。假如小鳥來吃稻子,風吹動他身上的扇子,“嘩嘩”地響,小鳥還以為是人呢,就嚇得迅速飛跑了。
稻草人不分日夜地守著田地,它看見可憐的老婦人的稻葉被蟲子吃光了,它非常難過。他想告訴老婦人,自身卻無能為力,只能傷心地流淚。
在夜間,他看見一個孩子病了,而他的媽媽卻沒有錢給孩子買藥和燒熱水,他只能喝河里的涼水,稻草人可憐那個孩子,他恨不得自身做被子給孩子一些溫暖。
稻草人又聽見了鯽魚的求救聲,還看見了一個跳河尋死的人。他多想去救他們啊!可他無能為力,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
從這個童話里,我看出稻草人真是一個善良并且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愿我們的世界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我想:假如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就像5.12大地震后的那樣,我在大街上走著,看見街邊放著的一個個募捐箱,當我想起大地震時,石頭下壓的那些可憐的一個個生命時,我就毫不猶豫地把口袋里所有的零花錢都拿了出來,捐給受災的人們。我以后也要向稻草人一樣,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四
寒假里我讀了《稻草人》這本書,這本童話講了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我愛看《富翁》這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是這樣寫的:有一個地方,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長輩就教育孩子:“你要勤儉地過日子,長大之后當富翁!”
孩子們因為從非常小時就接受這樣的教育,所以漸漸地信奉了這種說法。等那些富翁回想起父母的說法,覺得也真對。他們無憂無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花幾個錢就夠了!那些常人看著富翁羨慕極了!
有一天,一位石匠為了給富翁采礦,來到山中忽然發現一座寶庫,里面金光閃閃。石匠驚呆了,他想隱瞞這一切,自己獨當天下第一的富翁。
不料這件事被村民察覺到了,個個都提著小籃到山中采集“金豆豆”……不幾天全村人民都成了富翁。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富翁們的食物和衣服漸漸變少了,他們決定去找農夫和裁縫要糧食與做衣服,可是裁縫和農夫也成了富翁,不愿再做苦累的活。
在他們生命的最后一刻,手里握著燦燦發光的金子,不禁淚流滿面,耳邊再次想起父母的教誨:“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
是呀,金錢不算什么,世界上原本就要有各行各業的人來滿足咱們的需求!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五
原以為《稻草人》是一本長篇小說,讀完序才知這是一本由許多童話故事組成的書。也許是因為這本書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所著,所以讀起來特別有興致。
“一條小溪是各種可愛的東西的家。小紅花站在那兒,只顧微笑,有時還跳起好看的舞來。綠色的草上綴著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
——《小白船》
這是多么詩情畫意呀!讀著葉圣陶老先生那優美的語句,我仿佛已置身其中——看到了那潺潺的流水,看到了那可愛的小紅花,看到了那美麗的小草。每篇文章葉圣陶老先生總會插入這么一段令人心曠神怡的描寫,真吸引人的眼球呀!
葉圣陶老先生雖稱自己喜歡這童話,但最終還是掩蓋不住大作家的文采。這童話孩子可以看,大人也可以看,或者說是大人也應該看,因為每篇文章葉圣陶老先生總會表達出一種思想感情或蘊涵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或反映出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讀完童話,能用另一只眼看穿老先生所想表達的意思,領悟到文章所包含的道理。
“有腿的人卻要別人拉著,拉車的人汗直往下滴,背上熱氣騰騰,像剛揭開蓋的蒸籠。……”
——《畫眉》
葉圣陶老先生借畫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給讀者展現了一個解放前的中國。有錢的人家高高在上,要什么就用錢去換,生活得非常舒服。而那些沒錢的人家只能艱苦地勞動,用來之不易的一點錢給嘴巴嘗嘗鮮。我想老先生一定非常看不慣這種社會現象,但又不能正大光明地說出來,因而借畫眉的嘴把自己的心聲吐露出來。
整本書不僅有葉圣陶老先生那優美而又深奧的文字,還有許敦谷先生所配的插圖,讀起來一定更有趣。快來看看《稻草人》吧!你一定會發現更多。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六
一個千言萬語的童話,不同于美國隱士塞林格筆下飽受磨難的叛逆少年。守望麥田的英雄只是一個卑微的稻草人。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稻草人,告訴我什么是堅持,什么是守望者不變的信念。
從來到麥田的第一天起,稻草人就一動不動地站在麥田里。它歪戴著帽子,衣衫襤褸,仍然被微風吹拂著,于是它揮揮手,趕走了啄食麥穗的鳥兒。這就是作家薛濤筆下的悠閑田園風光,永遠盡職的稻草人。
稻草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麥田最美,我是麥田的主人。正是這種信念,讓它守護著麥田,守護著在麥田辛勤勞作的主人。
《稻草人》伴隨著一只烏鴉,故事中的另一個英雄,同樣堅定的守望者。但不是麥田,而是傍晚飄在農舍上空的那縷青煙,以及青煙盡頭的藍天。于是烏鴉帶著廚房冒出的煙最美,藍天被廚房冒出的煙吸走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飛向天空,去消失的地方尋找它的蹤跡。飛落;墜落和飛翔沒有結果,但他們堅守信念,樂在其中。
不同的信徒有著相同的迷戀和執著。在故事里,他們詮釋了信念的堅持,守望的堅持,讓我感嘆。兩個守夜人互相陪伴,迎來了金秋和光禿禿的冬天。麥田里的小麥雖然已經收割了,稻草人還是堅持著,不斷重復著我是麥田的主人,麥田最美。麥稈在農舍里燒了一整個冬天,稻草人每天都一起看著一縷縷青煙,看著它一次又一次追逐青煙的痕跡;烏鴉也伴隨稻草人守護麥田,等待春天。但是直到春風號爆炸,煙才消失。他們沒有等主人再來耕種,也沒有等一片嶄新的麥田。師傅要走了,離開了他曾經迷戀的麥田。在最后一刻,稻草人要求他的主人把它變成麥田一樣的一縷青煙,讓他永遠守護麥田。
當最后一縷煙掠過農舍時,烏鴉開始了它最后的飛行。它追逐著最后一縷青煙和它的信念,直到死去。
故事有一個悲傷的結局,當兩個守望者獻出生命堅守信仰時,他們的精神因為對信仰的堅持而變得永恒。堅持信念,生活才會發光。
觀察者總是讓我感動。我尊重堅守平臺,勤奮工作的老師。我愛那些堅守家庭,努力工作,不求回報的父母。也很佩服那些堅守崗位默默付出卻默默無聞的人。
有信念才能堅持,有信念才能在不斷的跌倒中爬起來。堅守信仰的隱士被世人遺忘,卻還能住在窩棚里卻很快樂,忘記煩惱;堅持自己信仰的歷史探險者被反對但仍能堅持自己的理念;堅持自己信念的科學家,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依然忘了吃飯睡覺和堅持不懈的探索。
愛迪生在經歷了1000多次失敗后發明了白熾燈,因為他堅持讓光進入成千上萬的家庭。面對艱苦的生活和饑餓,我不知道如何把我趕走,因為我堅持我不為五桶米放棄的信念。當你走到斯里蘭卡敲門,依然可以寫出采菊悠然見南山的千古絕句;因為堅持相信大和諧社會一定會實現,所以孔子周游世界后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他的思想最終被世界所傳承。
看不一定總有結果。但是如果你不堅持你的信仰,你就不會成功。堅持下去可以讓你的人生更大更有意義!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七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一名打漁的人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打漁的人就用碗從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嘴里。孩子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后來就沒聲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打漁的人也沒有空閑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里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嘆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連半步也不能動。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八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為傷心過度,她落下了動不動就流眼淚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幾年鬧水災,莊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癟癟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這一年,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它們在稻葉上安了家,肆無忌憚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們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傷心的臉,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運,心里像刀割一樣。稻草人多想告訴老太太,可他不會說話,他好難過……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內心的痛苦,我的鼻子在這時突然有些酸,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只蛾子,想到這里我也想起了生活中和老太太,稻草人有同樣遭遇的人。躺在床上的老爺爺呻吟著,但他家太窮了,沒有錢治病,他的家人只能在一旁陪伴著,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時,河里傳來一陣咳嗽聲,原來河面上停著的小船里躺著一個病重的孩子。他用輕微的聲音叫媽,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響。他的母親是個漁婦,靠捕魚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著要喝茶,但漁船上哪里有茶呀?婦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給他喝。婦人捕到一條鯽魚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腳下。稻草人多想燃燒自己為孩子燒那條鯽魚補補身子,多想拆開自己給孩子一些溫暖。但他只能一動不動地呆著,他傷心極了……
突然,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婦女的哭聲驚醒了。
原來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錢財全賭光了,最后想把她給賣了。她走投無路,想到了投河自盡。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輕生,可是看著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著漸漸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卻什么也做不了。他又傷心地哭了……稻草人多想幫助身邊的人們!為了驅趕破壞稻谷的灰蛾,他使勁拍著自己的身子想告訴老太太;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他想變成被子給孩子溫暖;為了阻止婦女跳河,他流盡了眼淚。最后,稻草人倒了!
不是因為他怕辛苦,而是因為他的心碎了。
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感,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發和傷心的眼淚。
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么我覺得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說不出,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可是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里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稻草人,默默無聞,卻在給我們做著巨大的貢獻。所以我要向生活中默默無聞的人學習向他們那前進!
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讀后感想篇九
西塞羅曾說:“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可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在我所明白的記憶最深的就是葉圣陶筆下的稻草人,它就是這樣的'一個“施恩的人”。在葉圣陶童話的童話中,它擁有人的心靈,盡職盡責,并且還有一種可貴的品質——善良。
文章敘述的是一個老太太的園子里擺放著一個稻草人,他幫著老太太驅逐害蟲。直到一天漆黑的夜晚,他親眼目睹了三件事:好不容易風調雨順,可老太太種的稻子卻被吃光了。河上有一只船,一位漁婦的兒子得了病,一向叫喊著喝茶,可那漁婦給他喝水又繼續在河里捕捉魚。另一位婦女的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最終還要賣掉她,最終他跳河自盡了。
最終稻草人摔倒在地上,他不愿再看見這個災難深重的世界,因為他空有善良,但卻無能為力。他想要去幫忙所有需要幫忙的人,但他終究只是一捆捆稻草做成的,□在泥土中,無法動彈。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向都揮之不去,不幸的老婦人也一向在我心頭縈繞。雖然稻草人的善良感動我,但我也替她們感動悲哀。
葉圣陶的《稻草人》讓我們深刻地領會到了三十年代中國農村中風雨飄搖的人生百態。稻草人十分善良,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詮釋,它就猶如寒風中的一把火把,失意時候別人口中的一句安慰,痛苦時他人的一絲撫慰,無助時的一點點支援......把善良留給他人,也留給自我。臺灣著名小說家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里有這樣一句話:“你不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人根本不注意自我的鄰居嗎?”這句話,給我帶來很深的思考,在物質禮貌極大豐富的今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日漸疏遠,彼此的關系開始暗淡,有時甚至讓真理和道德走向淪喪,讓善良蒙上了一層塵埃。
因為善良,跪著的日耳曼人挺起了胸膛,吶喊聲是那么的鏗鏘!因為失善,站著的大和民族抬不起頭,受世人唾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善良,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溫馨、和諧。稻草人擁有善良的心,無能為力,但我們卻能夠,為了不讓稻草人的杯具重演,從此刻起,我們不僅僅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還要多行善事,努力用我們的善良改變世界,讓世界變成一個真正完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