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提高工作與學習效率的一個前提。做好一個完整的工作計劃,才能使工作與學習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篇一
二是落實經費??h政府劃撥30萬元作為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經費;
三是選聘出普查指導員51人、普查員93人開展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
四是組織培訓及宣傳工作。我縣環保、農業、水利部門參加市污普辦開展的“兩員”培訓班,參訓人員160人。召集重點企業(已核發新版排污證的企業)以及水產、淀粉、糖業等企業參加市污普辦召開的入戶調查培訓。在宣傳方面,我縣通過張貼海報、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袋、播放led屏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五是開展普查招標。2020年8月,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第三方采購服務在廣西華弘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開展競爭性談判,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組織與實施技術服務項目由廣西南寧市邕檢科技有限公司以25萬元整成交開展。
六是開展入戶清查工作。按照國家、自治區、市污普辦相關文件對清查各階段工作內容要求,我辦組織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對市污普辦下發的工業企業、生活源鍋爐、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名錄開展核對、篩選和入戶清查工作,并結合日常監管掌握的信息和現場調查時的發現,補充應納入普查范圍的污染源。市污普辦下發的普查單位基本名錄中共含工業企業3039家,生活源鍋爐53臺,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44個。我辦實際清查工業企業1875家(其中,1164家由市污普辦判斷為不納入普查范圍的工業企業未進行現場清查,148家重復企業,補充清查名錄外工業企業6家),生活源鍋爐2臺(排除額定出力小于1蒸噸的鍋爐后,實際清查鍋爐11臺),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44個(其中,15家由市污普下發,補充清查名錄外工29家)。確定納入入戶普查范圍的工業企業466家、生活源鍋爐2臺,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44個。
七是xx縣進入到全面普查階段。10月上旬,第三方廣西南寧市邕檢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市普查辦的要求進入入戶調查和數據采集。并且于11月15日完成了第一次數據上報,11月20日完成第一次數據審核,并且全部完成普查數據上報,11月20-26日,完成第一次質量核查。12月4日召開了《xx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戶調查數據質量審查會》,12月9日再次上報普查數據。目前普查工作的工作重點依然是做好質量核查工作。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篇二
(一)繼續把好項目審批和驗收關,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注重推進清潔生產項目的審批,確保增產不增污的環境管理理念的實施;對符合審批條件的項目要提供優質快捷的審批服務,并對已經審批通過投入建設的項目實行跟蹤服務,配合監察大隊做好項目的后續監管;同時,對未批先建項目要加大查處、監督管理力度,對符合環評審批條件的項目要及時跟進辦理環評手續,對已投入試產而未完成驗收任務的項目,符合驗收條件的要敦促其完成驗收任務,不符合驗收條件的要責令其抓緊改進污染治理設施,逾期不驗收的項目要依法嚴查;盡快建立起環境保護類的專家庫,確保環境保護技術報告行政審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從快從優推進我縣的項目審批。
(二)繼續抓好環保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切實加強生態保護。進一步推進生態縣以及綠色生態系列創建,提高全縣生態文明水平。
(三)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改善農村環境質量。抓緊中央和自治區下達的農村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的實施,大力推進創建生態文明示范村和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四)加強水源地保護,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一方面,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區財政廳、環保廳,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借鑒先進市縣的經驗,敢于創新,加快推動南流江西門江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
(五)根據《xx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要求加強與其它部門的合作,形成合力。同時,積極申報國家層面對北部灣沿海區域的山水林田湖生態項目。繼續深入《xx縣“兩江、兩區、兩庫”環境提升攻堅行動計劃》,集中力量加快開展“兩江、兩區、兩庫”(西門江、南流江,紅樹林保護區、儒艮保護區,洪潮江水庫、牛尾嶺水庫)的治理,確保我縣重點江河、水源地的水質如期達標。
(六)繼續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強化大氣污染防治,鑒于每年的1.2月份都會頻繁出現大氣污染天氣,為防范于未然,2020年底就制定2020年的大氣年度大力工作計劃。改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被動局面。同時為針對秸稈焚燒多發的現象,應該根據上級的要求制定秸稈禁燒區,秸稈焚燒網格化管理細則,以及多和企業溝通做好秸稈回收工作。
(七)繼續加大企業監察執法檢查工作力度,確保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污染物達標排放,嚴厲打擊違法排污企業,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八)抓緊對接、督促廣西南寧市邕檢科技有限公司按上級要求按時按量完成各項污染源普查工作。
(九)繼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組 “回頭看”交辦案件的整改和完善檔案材料工作。
(十)依法調查處理各種環境信訪和環境投訴、環境糾紛問題,及時化解群眾矛盾,維護合法環境權益。
(十一)抓好202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推進工作和2020年xx縣星島湖鎮、石灣鎮南流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實施工作。
(十二)繼續加強環保宣傳,提高群眾環保意識。要根據各期的宣教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同時加強部門協作,提高宣傳效果和質量,落實綱要中提出的任務,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配合縣地稅部門做好排污稅的征收工作。
(十三)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多方爭取和申請環保監管業務用房項目建設資金,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按照自治區和市級環保部門的要求加強人員培訓,提升環境監管人員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篇三
(一)全縣環境質量狀況和環境容量不容樂觀。我縣環境污染潛在壓力仍未能得到有效緩解,環境污染潛在壓力依然較大。轄區環境質量的改善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生活追求不相適應。
(二)南流江水質持續達標難度較大。我縣處于南流江下游,南流江水質污染除了縣域因素外,上游多縣市也有不明污染源進入我縣,對總江口飲用水水源地構成安全隱患,增加了治污難度。
(三)環保投入有待進一步增加。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不足,致使重點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不僅直接影響改善環境質量目標的實現,也正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同時因為資金不足,環境監測能力和環境監察能力建設滯后,影響了對企業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的監控效果,執法效果事倍功半。
(四)環保能力建設跟不上時勢發展需要。現有的環保工作業務用房和執法用車不能滿足日益繁重的環境保護業務;現有的環保隊伍在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及執法裝備方面,與國家標準化建設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五)污染源普查已經進行到了最關鍵數據審核及質量核查階段,需要增加力量對普查數據進行審核及質量核查,協助和督促邕檢公司對普查數據進行修正和完善,以及召集企業統一審核,電話核實,實地核實等方法減少和實際不符合的數據,提高普查數據的精確率和準確率。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篇四
(一)環保監管能力不足。一是環境執法車輛嚴重不足,現有車輛不能滿足環境監察監測任務的需要;二是xx縣環保監管業務用房項目缺口資金250多萬元。
(二)南流江上游來水超標,造成我縣轄區河段污染物超標,對總江口飲用水水源地構成安全隱患;洪潮江水庫、xx水庫、牛尾嶺水庫等管理機制及長效機制未建立,庫區及周邊污染源未有得到有效徹底整治,對水庫水質構成安全隱患。
(三)南流江、西門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入資金數額較大,且我局尚無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環境綜合整治的相關經驗,整治項目工作推進難度大。
(四)“十三五”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保障全縣水環境安全的重要工作,《xx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任務涉及農業、生活、工業、林業等方面,范圍廣,難度大,技術水平不夠,需要全縣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合力。
(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如何禁止焚燒秸稈是大氣防治工作的難點。
(六)由于很多企業缺少相關臺賬,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存在普查數據和實際情況不符合的情況。同時,由于普查軟件的問題,增加了普查的工作量,目前還有部份企業由于系統問題不能通過強審。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篇五
1.切實加強排污企業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排污企業。一是按照環保監察“雙隨機”抽查制度的要求,切實開展轄區排污企業的日常監管,督促企業加強環保設施的運行和管理,落實專人負責,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正常運行,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在日常檢查過程中,認真做好現場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整改,有效解決污染隱患。二是強化新建項目“三同時”管理,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切實保證新建項目投產后穩定達標,控制和防止新污染源的產生。三是對違法排污企業予以嚴厲打擊,2020年以來共出動500多人次,檢查130多家企業,依法立案查處29家環境違法企業,共罰款金額248.28萬元。移送法院13件,移送公安4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2人。
2.抓好2020年排收費清收工作。嚴格按照排污費征收程序,規定開展排污費征收工作,2020年共清收2020年排污費21.7萬元。
3.積極妥善處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投訴糾紛。2020年以來,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和來訪等反映的環境污染投訴(轉辦)案件 140余件。就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組織力量調查處理,切實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化解了一系列由環境污染糾紛引發的社會矛盾。
4.加強對涉危企業進行重點排查整治。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協助配合其他職能部門對山口鎮山角村委(山口隆盛頁巖磚廠旁)公路邊的桉樹林里堆放的約兩百桶不明黑色液體進行妥善處置。在此基礎上,為打擊非法轉移、處置和傾倒危險廢物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消除環境安全隱患。根據我縣實際,縣政府印發《關于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整治。經核查,目前我縣共有10家企業(北海東紅制革有限公司、xx東誠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廣西xx惠來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弘峰(北海)xx農藥有限公司、北海高嶺科技有限公司、華潤水泥(xx)有限公司、廣西北海金盟制罐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諾思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海通力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至目前未發現有環境安全隱患問題。
5.立行立改,加強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流域環境問題排查整治。2020年,生態環境部督查組先后兩輪進駐北海對北海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現場督查,發現問題并下發交辦單。涉及我縣的交辦問題27個,截至12月6日,已完成整改(25)個,正在整改(2)個。對涉及我局職能工作范圍的交辦問題,立即組織力量會同縣水利、市政、水產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排查整治。不斷加大對牛尾嶺水庫、湖海運河東嶺段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的各類污染源及重點流域的摸排,發布禁養通告,勸離保護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戶搬遷,對環境違法行為及時查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各類污染源得到了及時的整治,較好地保障了全縣飲用水水質安全。其中湖海運河東嶺段保護區交辦15個問題已完成14個,牛尾嶺水庫保護區交辦12個問題已完成11個。此外,以此為契機,根據市、縣領導的有關工作要求,與北海市水利局、洪潮江水庫工程管理局等部門單位組成聯合工作組,開展洪潮江水庫、南流江綜合整治工作,全面清理整治洪潮江水庫北海市庫區范圍以及南流江流域(xx段)存在多年、屢禁不止的違法和非法行為,保護水資源,治理水污染,逐漸恢復轄區水體水質。此次聯合整治行動歷時9天,累計出動執法船艇80多艘次,工作人員600多人次,共拆除箏網307張,袋網52張,養鴨棚69個,養鴨攔網79張,圍截庫汊養魚攔網36張,拆除小型養豬場1個,養牛場1個。
6.邊督邊改,積極整改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對督察組“回頭看”反饋交辦的涉及我縣有關群眾投訴反映的涉及采砂場、噪聲、粉塵污染等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按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廣西迎檢工作組以及縣委縣政府的有關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派員密切配合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立行立改、邊督邊改,實行“一案一卷”管理,重點案件要建立詳細的檔案,做到完成一件上報一件,公開一件,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群眾反映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得到及時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