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泉州市導游詞篇一
20xx年,我第一次登上大坪山。那時登大坪山要繞得很遠,上山走的是長長的公路,路旁都是山石。登上大坪山,人煙稀少,一座高大的鄭成功騎馬銅像最為顯眼。只見銅像造型為鄭成功騎馬舉手側望,眺望中國臺灣海峽。那時的我還比較小,覺得很無聊,于是就催著大人們趕快下山、回家。
20xx年,我又一次登上大坪山,發現這已不是我腦海中的那個小山包了,而是一座以鄭成功銅像為主題的公園。我們從小區出發,穿過另一個小區,就來到了大坪山天橋。走過天橋,迎面是一個中等大小的廣場,一座高大的石質牌坊矗立在眼前,右上方則有一座堡壘式的碉樓。穿過碉樓,一條蜿蜒曲折的林蔭小道浮現在眼前。小路兩旁有許多路燈,小路由木板鋪制而成,欄桿則由形似木頭的石頭做成。沿著小路往上走,只見半山腰有三顆老榕樹,他們形態各異。繼續往上走,沒一會兒就到了山頂。只見鄭成功銅像四周中滿了植物,銅像下面的基座上坐著許多游客,他們有的在極目遠眺,有的在嬉戲打鬧,還有的在拍照留念…… 作文
聽媽媽說,西湖公園原來是一片沼澤地,自古以來被作為平衡生態的滯洪區,絕非游樂休閑場所。 作文
可如今的西湖公園,煙波浩渺,小島點綴,白鷺云集。初春,各種花朵競相開放,蝴蝶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忽隱忽現,不時會有幾只燕子在空中翱翔;酷夏,水面蕩漾起層層波紋,夕陽西下時,泛起的波瀾像是片片魚鱗,正微微地動著;金秋,枯枝敗葉飄飄揚揚地落下,遠遠望去,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正在樹梢之間上下翻飛;寒冬,別的樹木早已樹葉發黃,惟有高大的松樹依然立在路旁,仿佛是一個個堅強的士兵。因為有了如詩如畫的西湖公園,泉州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等建筑也隨即建了起來,成為了一系列旅游景點。
位于南門外的晉江,以前除了一個第九碼頭,還有許多采沙船在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江上只有順濟橋和泉州大橋,一下大雨晉江就發大水。
如今的晉江兩岸已是今非昔比。江上興建起了刺桐大橋、高速公路大橋、沉洲特大橋等形狀各異、雄偉壯觀的新橋,立交橋更是拉近了兩岸的距離。兩岸建起了許多江濱公園,人們在里面休閑娛樂;建起了許多高樓大廈,人們在里面生活、辦公……晉江南岸呈現出繁榮富饒的新景象。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泉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把泉州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泉州市導游詞篇二
自從海峽兩岸實現“三通”以來,兩岸之間的往來越發便捷,特別是現如今到泉州旅游、探親的臺灣同胞也越來越多了。如果你是初來泉州的客人,那么今天就讓我當回小導游,帶你一起去探尋泉州這座千年古城,網羅這里的美食美景吧!
今天我們游覽的第一站就是泉州的母親山——清源山,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天下游客。
這里的奇石林間立、清泉石上流,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題。特別是位于清源山南麓那高大的老君巖,一定會讓你驚嘆不已,他雕于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只見他慈眉善眼,炳煥生光,堪稱石雕藝術的瑰寶。知道嗎?以前聽老人們常說:“摸著老君鼻,活到一百二。”哈哈,于是常有人攀爬到石像上,觸摸老君鼻。當然,現如今已沒有游客肆意攀爬了,因為保護老君巖這樣的文物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
呀,已經是中午了。走了這么久,你的肚子也一定餓癟了吧!來,我帶你去泉州西街的老字號——老記面線糊,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線糊吧。走入小店內,玻璃柜臺上放著一小格一小格的配料,就像一個美食大家庭般,讓我們目不暇接。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醋肉、鹵大腸、海蠣、豬腰、鴨胗等,加好后在碗中加入面線糊(主角哦),然后撒上胡椒粉、蔥末以及幾滴白酒和鹵汁,如果再配上一根香脆的油條,那便是一餐美味了。說到這,你是不是已經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呢?那就開始大快朵頤吧!那一口口的面線糊在嘴里“蕩漾”著,散發出陣陣怡人的香味。當你舀起一匙,你就會發現,面線糊晶瑩剔透,糊里的面線如同針線般細小,卻又清晰可見。想想,它們是不是很像是連著我們海峽兩岸故鄉情誼的絲線呢?
肚子填飽之后,我帶您去泉州的西湖走走看看吧。
你看,湖面波光瀲滟,公園里花團錦簇,一眼望去浮光蕩漾的美景與湖后面宏偉的閩臺緣博物館、以及清源山那翠綠的山色相得益彰。來吧,我帶您去乘坐這里特有的古船泛舟暢游吧!迎著習習和暢的惠風,在優雅的輕音樂聲中,古船徐徐緩行,劃過波瀾不興的水面,繞過湖央兩座突兀的孤嶼。時而還能看見幾只野鴨在水面上嬉戲,更有甚是:一群群靈儷的白鷺時不時會蜻蜓點水般伴在你船舷左右掠過,這時,你可以張開雙臂,放眼公園內的是石橋和亭臺樓閣,來一個深呼吸,你一定會心情舒暢許多!是不是也能讓你想起中國臺灣的日月潭了呢?是呀!泉州西湖和中國臺灣的日月潭遙相呼應,相映成趣,她們不都是鑲嵌在我們中國大地上的兩顆夜明珠嗎?
大概已是黃昏了。這時,你的肚子是不是又開始“抗議”了呢?別急,我們一起去東街的鐘樓肉粽店,到那兒去吃色、香、味俱全的肉粽和肉燕湯。
第一個上場的是肉粽,當你打開粽葉,一陣久違的“濃鄉”撲面而來!你已經顧不得細細品察肉粽里是“神馬”配料了!因為的確太好吃了!原來,肉粽里有蝦仁、香菇、鹵過的五花肉、干貝、鹵蛋。這可是泉州名不虛傳的美食啊!粽子香醇松軟,你吃一口就不會忘記,每一粒糯米粒都彈性十足,嚼過之后在嘴里留下一點甜味,一口口順著喉嚨,滑到胃里,嘴里還能余香沁人心脾!哦,中國臺灣也有一款美食和泉州的肉粽有淵源呢!對了,就是中國臺灣鹵肉飯哦,那也是人間美味,假如有一天我能去海那面的中國臺灣旅游,我一定要親口品嘗一下你們的鹵肉飯呦!這時你還需要喝上一碗肉燕湯,所以第二個出場的是肉燕湯,我吃肉燕一般加很多蔥和醋。因為蔥可以把湯和肉燕弄得很清香,醋滲到肉燕里,那味道呀,真的可以把玉皇大帝都吸引過來呢!
觀賞過泉州的美景,品味了泉州的美食,您應該也對泉州感興趣了吧!我想:在中國臺灣應該也有很多美景美食吧!我真希望中國臺灣能早點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如果有一天,科技足夠發達了,我要在兩岸間搭建一座“彩虹橋”,讓兩岸溝通自如,讓我們了解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小朋友也能更方便地來泉州旅游觀光,也讓他們能更了解泉州,并愛上這片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