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項目實施方案篇一
1、項目名稱:陜西省道212線鳳縣縣城過境段改建工程
2、項目地點: 陜西省鳳縣縣城
3、本次招標建設規模概況:省道鳳縣縣城段改建工程位于鳳縣城東北,起于西莊,跨越嘉陵江、穿越豐禾山后,終點止于紅唐雙路小峪河大橋橋頭全場2.8公里;西莊濱河路工程起于西莊東(212省道k208+000處),止于西莊村西全長1.089公里。
公開招標方式
圖紙及招標文件規定的全部內容。
1、招標代理機構:陜西瑞通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2、聯 系 人:張寧
3、造 價 師:王學峰 王 君
4、電 話:029-62968531
1、評委會由7人組成,其中建設方2人, 專家5人。
2、監督單位: 陜西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
1、法人委托書原件及復印件兩份;
2、營業執照、法人代碼證復印件兩份;
3、計劃批文原件及復印件兩份;
4、建設項目銀行資金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兩份;
5、規劃總平面圖原件及復印件(蓋有西安市規劃局建設工程審核章)兩份;
6、建設項目報建表原件及復印件兩份(招標代理機構辦理,);
7、西安市建設項目城建費用(基金)統一征收交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兩份;
8、招標申請(招一)兩份(招標代理機構辦理);
9、招標文件(招二)招標代理機構編制,建設方審核;
1、法人委托書原件;
2、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復印件;
3、安全生產許可證、建造師證書復印件
4、投標申請(投一)兩份。
1、建設方、招標代理機構招標前工作準備會;
時間: 20xx年7月18日9時30分
內容:招標項目有關事宜;
2、招標進度安排
(1)發布招標公告(不少于五個工作日)
刊登媒體:三秦都市報 陜西省采購與招標網 刊登時間:20xx年7月19日
方 式:公開招標
(2)確定資格預審合格的潛在投標人
時間: 20xx年7月29日
(3)建設方、投標人資料準備
時間:20xx年8月1日10時前交至招標代理機構。
(4)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申請
時間:20xx年8月1日辦理完畢;
(5)招標代理機構編寫招標文件
時間:20xx年7月27日編制完畢并交付建設方審核;
(6)發標
時間:20xx年8月2日9時
地點:陜西瑞通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6)答疑(發標后2~3天)
時間:20xx年8月5日9時
地點:陜西瑞通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7)編制標底
時間:20xx年8月17日編制完畢并密封。
(8)開標
時間:20xx年8月22日9時30分前
地點:陜西省政務大廳3樓開標大廳
(9)發中標通知書
時間:20xx年8月26日
(10)簽定工程合同
時間:20xx年9月12日
(11)招標檔案移交
時間:20xx年8月29日
項目實施方案篇二
泗溪鎮中心小學始創于1939年9月,坐落于秀美的獅峰腳下、泗水溪畔。學校周圍群山環抱,有“將軍逗獅”勝景,校園前“泗水回瀾”,自然環境幽靜獨佳、鐘靈毓秀。學校占地面積25520平方米,建筑面積7640.39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學生1038多人,教職工66人,其中溫州市終身班主任1人,溫州市優秀班主任和先進教育工作者各1人,溫州市師德楷模1人,市級骨干教師3人,縣級教壇新秀2人,縣級骨干教師2人。
學校電教設施齊全,班班配置多媒體小平臺,實現教學、辦公網絡全覆蓋。校園環境整潔優美,基本實現綠化、美化和凈化。近年來,學校認真規范學校管理,各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先后榮獲溫州市行為規范達標學校、溫州市示范性家長學校、溫州市信息化達標ⅱ類學校、泰順縣文明單位等80多項市、縣榮譽稱號。展望未來,學校正振奮精神,以更加激昂的風姿爭取更大的發展。
泗溪是縣域內的名城古鎮之一,擁有輝煌的文化。特別是林氏十八學士和泰順林氏世系“學士”“進士”簡略表,上一排十八學士圖像和生平簡介。翻開《泰順縣志》、《泰順分疆錄》、《林氏大宗譜》以及許多墓碑的記載,發現僅林氏遷基始祖名下就出過50位進士。發現學士和進士個個是文韜武略、文武雙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們是當時國家之棟梁。用現今的話,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歷史上的泗溪,千年前就培養出頂級人才,這是多么寶貴的文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實施的全面鋪開,建立一種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勵性評價體系,誓在必行。通過打造和提升“爭做少年學士力促學生幸福成長”這一教學德育技能為載體,針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大力推進學校生態德育構建,我們設立學生“少年學士獎章”賞識教育激勵性評價制度。我們的目的是提升學生自我意識,以體驗,養成教育為突破口,遵循“知愛,行善”的教育原則,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使學生朝著“知愛,行善”的目標努力,做到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才能不斷完善評價系統。
“少年學士獎章”激勵性評價機制的建立在有濃厚的學士文化底蘊,杰出的廊橋遺產,動聽革命英雄故事,眾多的古今名人業績的泗溪。想用歷史學士文化一改以往“以成績論英雄”的局面,更加關注學生日常行為表現及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注意及時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信息,給予評價和反饋。
學生的發展需要目標,需要導向,需要激勵。“爭做少年學士力促學生幸福成長”賞識教育激勵性評價活動十分有利于學生間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有利于他們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各項活動中去。因此,泗溪鎮小培養育人的最高目標----少年學士,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學生設立----少年學士獎章。
我們旨在通過對學生發展過程的關注與引導,在一定的目標指引下,實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實現“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品格”的教育理念,以“少年學士獎章”為激勵手段。
項目實施方案篇三
老灌壩、老張壩引水增蓄工程實施方案
目 錄
1、 綜述
1.1 項目背景
1.2 項目概述
2、 基本情況
2.1 項目區自然情況
2.2 經濟社會及農業生產狀況
2.3 基礎設施狀況
2.4 項目區農田水利現狀
2.5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5.1 項目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
2.5.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5.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3、 項目建設任務及工程規劃預算
3.1 項目建設任務
3.2 項目規劃及預算
3.2.1 項目規劃
3.2.1.1 鹽井箐主箐攔砂壩取水點壩頂加高
3.2.1.2 鹽井箐引水溝渠
3.2.1.3 鹽井箐安裝倒虹吸管
3.2.2.4 新壩箐箐底取水點箐底攔砂壩
3.2.2.5 引水溝渠
3.2.2.6 青樹河取水點引水溝渠
3.2.2.7 老灌壩壩頂下放水溝渠
3.2.2 工程預算
3.2.2.1 鹽井箐主箐攔砂壩取水點壩頂加高
3.2.2.3 鹽井箐引水溝渠
3.2.2.3 鹽井箐安裝倒虹吸管
3.2.2.4 新壩箐底取水點引水溝渠
3.2.2.5 青樹河取水點引水溝渠
3.2.2.6 老灌壩壩頂下放水溝渠
3.2.2.7 稅金
3.2.2.8 管理費
4、 項目資金籌措方案
5、 項目實施保障措施
5.1 集資及施工
5.2 主體工程建設
5.3 成立項目監督管理小組
6、 項目實施后的效益分析
6.1 改善農業生產方面的效益
6.2 增加群眾收入方面的效益
6.3 社會效益
1、綜述
1.1 項目背景
結合云南省20xx-2012年干旱少雨,群眾迫切需要抗旱增蓄的要求,對部分重點缺水區加大投入,將有限資金集中用于糧食生產直接相關的小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充分體現短期內能完成見效和群眾基礎好的原則,將項目選擇在××鎮××村委會老灌壩、老張壩庫區,進一步完善配套農業灌溉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能。
1.2 項目概述
××村委會老灌壩、老張壩引水增蓄工程項目區位祿豐縣西南部,××縣××鎮北部,距××縣城57公里,距昆明109公里,距楚雄54公里,項目覆蓋××村委會老楊家莊、劉家壩、趙家村、團結村共4個村民小組193戶815人,耕地770.5畝,大牲畜435頭。
項目覆蓋區的楊家莊、劉家壩、趙家村、團結村4個村小組屬于半山區村小組,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業、養殖業。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557元。項目區內有老灌壩小(二)型水庫1 個,老張壩小壩塘1個。項目區農業用水主要來自于彩云鎮星宿江大溝、大慶水庫和老灌壩、老張壩,其中,有770.5畝耕地和425頭大牲畜常年飲水必須靠老灌壩、老張壩供應,老灌壩為小(二型)水庫,總庫容10萬立方米、老張壩是小壩塘,總庫容1萬立方米。老灌溉壩蓄水水源主要來自于新壩箐、青樹河,集雨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青樹河發源于××村委會小(一)型水庫大黑箐水庫下游,
源頭短,水量小,水量季節影響大特點。老張壩蓄水水源主要來自于新壩箐,集雨面積約1.2平方公里。雨季短時有水,平時無水。
2、基本情況
老灌壩水庫位于朋溪村委會東北部,地處楊家莊村旁,彩云至干海資柏油公路從壩頂上通過,水庫距村委會約2.0km,距鎮政府約3.8km。老灌壩水庫修建于1954年,壩高12.0m,壩頂長170m,壩頂寬4.0m,總庫容10萬m3,屬均質土壩,壩規模為小(二)型水庫,設計灌溉面積200畝。目前該水庫屬朋溪村委會轄區內僅有的.一件小(二)型水庫,由于受地理位臵的限制,水庫位于村子旁,上游無山箐,周圍多為農田,水庫蓄水主要靠雨季降水。
隨著近兩年來連續干旱,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已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用水需求,村民迫切要求修建引水溝渠來增加老灌壩水庫的蓄水。經實地規劃,分別從西北方向鹽井箐主箐攔砂壩、新壩箐底、東北方向青樹河3個取水點修建引水溝渠來增加水庫蓄水。
2.1 項目區自然情況
項目區位于××鎮政府駐地東北部,距彩云鎮政府所在地 3.8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鄰松石、東營 ,南鄰羅川,西鄰廣通鎮錢家沖部隊油庫 ,北鄰廣通鎮清水村委會。海拔1480 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水量637.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10月,境內主要有青樹河、鹽井箐兩條小河。青樹河是老灌壩蓄水的主要水源,發源于松石村委會小(一)型水庫大黑箐水庫下游,源頭短,水量小,水量受降雨影響大。鹽井箐小河發源于××村委會鹽井箐,源頭短,水量小,水量受降雨影響大,
項目實施方案篇四
根據鄂愛衛技辦函[20xx]2號文件精神,我市承擔20xx年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衛生應急健康教育項目工作,為了全面落實項目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總體目標:以社區群眾、學校學生為主體,以衛生應急知識普及為重點,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傳播衛生應急相關知識,開展相關衛生應急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能力,增強公眾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公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綜合素質,以達到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目的。
具體指標:以社區、學校為單位衛生應急宣傳覆蓋率達80%;社區骨干衛生應急知識掌握率提升30%;公眾衛生應急知識掌握率提升20%。
成立市衛生應急健康教育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項目工作由市健康教育所牽頭,市疾控中心應急辦配合。項目辦公室設在市健康教育所,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落實。
(一)基線調查
在項目開始階段開展衛生應急知識公眾基線調查,調查400人份,對象為社區群眾、學生,內容為衛生應急知識與能力,為項目開展效果評估做準備。實施時間5月下旬。
責任分工:應急辦負責調查問卷內容,市健康教育所負責調查及數據處理。
(二)大眾傳播
1、《健康教育墻報》(衛生應急專刊):以洪澇災害、突發傳染病衛生應急為主題,印發《健康教育墻報》(衛生應急專刊)一期,向全社會宣傳普及衛生應急科普知識。發放張貼至全市社區/村以上學校、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及公共場所單位。6月上旬發行張貼到位。
責任分工:應急辦負責宣傳內容,市健康教育所負責設計、印刷及發放。
2、大眾媒體(報紙):以洪澇災害、地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衛生應急為主題,在《日報》、《晚報》刊播1期衛生應急科普專題,向社會傳播相應科普知識。
責任分工:應急辦負責內容,健康教育所、辦公室負責報社聯系。
3、網絡媒體:在市衛計委網站和疾病預防控制網站熱點關注欄目,向公眾傳播衛生應急科普知識。執行時間為6-7月。
責任分工:應急辦負責。
(三)傳播材料
1、宣傳折頁: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地震及洪澇災害衛生應急科普知識為主,印制30000份。
責任分工:應急辦提供內容,市健康教育所負責發放至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2、宣傳展牌
制作30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衛生應急科普知識,市本級、兩區各10塊,在社區開展衛生科普宣傳展覽。
責任分工:應急辦提供內容,市健康教育所負責設計、制作。
(四)社區動員
1、骨干培訓:6月下旬,組織一輪以社區衛生應急骨干為目標的技能培訓,內容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和社區急救衛生應急,為每個社區培訓2~3名衛生應急骨干,總數約200人。培訓內容主要有《衛生應急溝通》、《衛生應急管理》、《衛生應急健康教育》、《疾病應急》、《火災應急》等,師資由省健康教育所、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市消防支隊科普中心等單位組成。
責任分工:市健康教育所負責組織。
2、知識競賽:利用《晚報》/網絡媒體進行一次衛生應急有獎知識競賽活動。
責任分工:應急辦負責競賽內容,市健康教育所負責組織實施。
(五)社區/學校干預
1、社區/學校講課:6~7月,要求市內各社區,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要求,開展一期社區/學校衛生應急社區講座。
責任分工:應急辦負責課件提供、技術指導,健康教育所負責組織實施及資料收集。
2、巡回表演:組建應急表演/展示小分隊深入基層社區進行巡回表演和社區群眾培訓,計劃6~7月在張灣區、茅箭區各2場,經濟開發區1場。
1、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宣傳及干預活動,充分發揮健康教育、衛生應急等專業優勢,做出特色,尤其要重視質量控制和效果評估,確保健康教育活動在社會上有影響、有成效。
2、嚴格項目經費預算管理,確保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不得將資金用于項目規定以外其它工作。
3、項目執行過程中,注重收集工作過程資料,確保規范、科學、完整,并及時上報及歸檔。
項目實施方案篇五
根據省農委的部署安排,20xx年我縣被列入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示范縣。為了切實抓好全縣水稻害蟲的理化誘控技術,推動綠色防控進程,現結我縣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堅持“預防為主、綜防治”的植保方針,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根據我縣水稻主要病蟲發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以理化誘控為主線,將生物防治、生態控害、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技術組裝到綜防治體系中,通過大面積示范與推廣,為今后全縣推廣應用提供借鑒,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人畜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20xx年全縣新增水稻害蟲理化誘控示范面積1800畝,其中燈誘面積1000畝,示范地點設在官亭鎮;二化螟性誘面積800畝,分別在鎮、嚴店鄉各設400畝的示范區。理化誘控示范區內,化學農業使用量與周邊區域相比下降15%,防治成本下降10%,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產品格率達100%,天敵種群數量增15%以上。
(一)、二化螟性誘劑示范。
1、示范方案設計。從當年水稻二化螟越冬代始蛾期(常年5月上旬)開始,歷時3個月截至第二代蛾期結束為止。性誘示范區連片設置,平均每畝設置1套二化螟誘芯和誘捕器,可根據田塊形狀,風向等條件,外圍密中央稀,誘芯每隔30天左右更換1次;誘捕器內要長期保持水層1-2寸清水,水中加入少量洗衣粉或機油(柴油),以提高殺蛾效果。誘捕器設置距離水面1-1.5米或稻株表面10厘米左右的高度。示范區如二化螟超過防治指標時,應及時用藥劑防治,并記錄防治時間,藥劑品種,藥方法等信息。同時,距示范田200米以外,選擇栽培方式、品種、長勢基本一致的稻田設為空白對照,不防治或兼治二化螟。
2、調查和記錄。
誘蛾量調查:示范區由內向外不同位置取有代表性的誘捕器4個,定點調查,每隔5天調查1次誘蛾量(見附表一:性誘劑防治二化螟蛾量調查表)。
為害情況調查:示范區每代二化螟田間危害穩定后,采用對角線或5點取樣法,共查5點,每點查20叢,5點共查100叢。并調查總叢數、總株數、枯鞘株(枯心株)數、白穗數。計算示范區二化螟性誘劑各代的誘蛾量,田間防治效果等。
3、天敵調查:在調查為害情況的同時,在示范區和對照區,采用對角線五點取樣,每田取5點,每點查20叢,5點共查100叢,調查和記載田間優勢天敵種類和數量,評價二化螟性誘劑對天敵優勢種群的保護作用。
(二)、燈誘方案設計:
1、示范方案設計:40-50畝稻田安裝一盞太陽能殺蟲燈,并連片設置。殺蟲燈底部距地面1.5米,誘殺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多種害蟲,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傍晚開燈,次日零時關燈。
2、調查和記載:
誘蛾量調查:示范區取有代表性的殺蟲燈3盞,定點調查,每隔5天調查1次誘蛾量(見附表2:殺蟲燈誘蛾效果調查表)。
為害調查:示范區和對照區主要害蟲每代為害穩定后,調查為害情況,評估防治效果。
天敵調查:在調查為害情況的同時,在示范區和對照區,調查和記載田間優勢天敵種群和數量,評價燈誘對天敵優勢種群的保護作用。
示范區內主要害蟲超過防治指標時,應及時藥防治,并記錄防治時間,藥劑品種,藥方法等信息。
1、加強組織領導。理化誘控技術的應用是水稻病蟲害綜防治的重要手段,是綠色防控的重要環節,也是公共植保的重要體現,示范鄉鎮應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確定專人負責,精心組織部署,按技術方案認真加以實,確保該項技術落到實處。
2、發揮示范作用。示范區要選擇在交通便利,便于展示技術,便于領導調研,便于農民學習的地方,爭取把示范區建成領導干部的指揮田、技術人員的試驗田、病蟲害防治的樣板田,以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示范區設置完畢,應加強中期管理和后續工作,并注重誘盆的水層和高度及燈誘的管理,確定專人負責,并明確一名技術人員,自始至終做好各類調查記載和總結善后工作,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3、爭取資金支持。理化誘控技術是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重要體現,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性誘劑和水盆誘捕器,殺蟲燈由我委提供,誘捕器支撐架(小竹竿等)及誘捕器、殺蟲燈的安裝、管理,調查記載等由示范區鄉鎮全面負責。示范鄉鎮政府應給予大力支持,撥付專項經費作為示范先期投入,中期管理,以使這項工作順利圓滿完成,發揮效應。
項目實施方案篇六
為了提升教師素養,增強全校各學科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提高教師教育專業技能,經學校研究決定,在堅持做好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的同時,著力抓好各學科“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和拓展”為特色的校本項目培訓工作。為使學科“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和拓展”校本培訓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特制訂以下《橋頭鎮中學學科“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和拓展”校本培訓實施方案》,自20xx年9月開始執行。
一、培訓對象:全體在職教師。
二、培訓時間:20xx年09月——20xx年06月
三、培訓形式:講座、 自學、課題研究
四、申報學時:6學時
五、培訓內容
1、20xx年七年級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和拓展,主題為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和呈現;
2、20xx年八年級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和拓展,主題為教學過程設計和解題、說題;
3、20xx年九年級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和拓展,主題為教學診斷、分析和評價;
六、領導小組
組 長:黃大錨
副組長:鄒培勝 鄒錫佐(具體負責)
組 員:各教研組組長和備課組組長
七、指導專家
縣教師進修學校指派的負責人和縣學科專家指導小組。
八、實施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文本解讀能力。
1、研讀理論書。組織教師自主學習教師進修學校發下的有關各學科相關年級教學內容的文本解讀的書籍、教師自行訂閱和學校購買的書籍、網絡資源等。
2、學習相關文件。
3、精讀專業書。在讀好“三書”(各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教師用書)的基礎上,還應讀通與學科內容相關的人文科學知識書籍。
(二)加強培訓,提高教師文本解讀能力。
1、專家引領。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永嘉縣教師進修舉辦的有關文本解讀的各項培訓,學校不定期地邀請文本解讀方面的專家到校給我們的老師開設專題講座。
2、外出學習。不定期地分學科派老師到外地進行學習。
3、專題培訓。請校內的骨干教師定期在校開設文本解讀講座和示范課,給全體教師進行培訓。
(三)注重研究,提高教師文本解讀能力。
1、與常規教研相結合。在學科教研組和備課組教研活動中進行研討和交流,每學年教研組文本解讀教學特色活動不少于三次。鼓勵老師在個人研修課、校內公開課、對外交流課中利用文本解讀教學理念進行教學。
2、以課題引路。爭取20xx年以“文本解讀”為主題,在各教研組名優教師的帶領下,積極申報和開展課題研究。
20xx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