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淺談家庭文化教育之篇一
在我家,你首先可以看到一股烏煙瘴氣——香煙的煙氣,同時還能聞到異常濃的煙味——不過這不是我爸抽的,雖然我爸不抽煙,但是因為我爸把那些所謂的"兄弟"帶到家里,使得他們在我們家大抽特抽。我爸把他們招呼進來打麻將,結果搞的我們家跟賭場一樣。
在一旁的媽媽不但不去勸阻,而且還跟著瞎起哄:"一萬,紅中~~"這一鬧,弄得我無法在房間里學習。
等到晚上,那些人總算走了,我本以為自己得救了,于是我便向數學一向很好的爸爸問數學問題。哪知爸爸看也不看,隨便報出一個數字就說是答案。我剛問爸爸為什么,就被他罵了一頓:"哎呀!我怎么有你這么個笨兒子啊!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媽媽也說:"題目一做不來就找你爸爸那你別讀書算了,快回房間學習!"我聽后,生氣地跑進了房間,心想:我怎么這么倒霉啊!怎么貪上這樣一個家庭!貪上這樣兩個父母呀!他們成天除了賭還是賭,簡直是兩個賭鬼。而且還叫人來家里抽煙,難道他們不知道煙對聞煙者比對吸煙者更有害嗎?還把家里搞成賭坊。再這樣下去,我真的要瘋了啊!"
再想想別人的家庭,父母每天辛勤地工作,還讓子女上補習班,一回到家便不厭其煩地為子女講解題目,輔導他們學習。學習完后。還帶他們去旅游,散散心。相比之下,我真是上輩子作孽啊!兩者簡直是天壤之別。
為什么我不是生長在那樣溫馨美滿的家庭,而是生活在"賭場"呢?我為什么不能貪上那樣的父母呢?我真希望我的夢想能與事實調換,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方式能夠改變啊!
淺談家庭文化教育之篇二
家,是一個溫馨又溫暖的地方,我始終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家里有一個調皮的我,有一個很愛我的老爸,有我和藹可親的奶奶,還有我那白發蒼蒼的爺爺……
我,今年12歲了,是一個淘氣的女孩子,是熱愛運動,熱愛排球使自己變得活潑起來,愛生活,更愛體育……
我的爸爸今年38歲了,是一名公交車司機,他方形的臉的上方,一頭烏黑發亮的短發,又黑又濃的眉毛下時不時帶著一副眼鏡……
我的奶奶今年64歲了,是一個對人和藹可親的人,奶奶黑黑的頭發上,不知道有多少根白發,她有著那小小的眼睛,她笑起來時的眼睛就好像兩個細細的小小的月牙,她的額頭上有許多條皺紋……
我的爺爺今年66歲了,他有著稀少的頭發,稀少的頭發下有著許多道皺紋,額頭下有著白白的眉毛,他有著小小的眼睛,有著高高的鼻梁,他那雙手上的皺紋更是多得不能再多。爺爺對我很好,我也很愛我的爺爺。
這就是我的家庭,這是一個溫馨的家,是一個溫暖的家,更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充滿幸福的家。
淺談家庭文化教育之篇三
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理論,轉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長學校則肩負著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現代家教理論,幫助家長轉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協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當前家長學校要著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
過去,家長的養兒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觀念,必須代之以為國教子的觀念,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
傳統的德育觀念必須改變,如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聽話才是好孩子;不為人先,不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險)……應該培養孩子的科學與民主、自立與自強、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精神。
傳統的重智輕德體,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實際水平的觀念必須改變,應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并重,重視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的發展。
2、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恒相結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經驗
研究家教中的新問題。家長學校應在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