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政治監督精準化 推動政治監督篇一
政治監督內涵豐富,突出重點領域方能“好鋼用在刀刃上”。既要胸懷“國之大者”,又要立足省情實際。省紀委六次全會決議列出的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落實“三新一高”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任務以及換屆紀律風氣,體現了兩者的結合。今年的政治監督,要緊扣這些重點任務,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以高質量政治監督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鍵少數”是政治監督的重點對象。因其“關鍵”,故而重要;因其“少數”,故能聚焦。圍繞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開展政治監督,能收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效果。如何做好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去年黨中央專門出臺了意見,省委也制定了相關措施,紀檢監察機關要結合省紀委六次全會要求,把中央和省委規定落細落實落到地、見人見事見成效。
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第一職責、基本職責,政治監督是監督的核心要義、基本內涵,這要求政治監督不能時緊時松,更不能一陣風。常態,就是將政治監督貫穿到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紀檢監察各項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建立制度機制,實現常態長效。
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政治監督作為全年性工作一以貫之地抓。無論是紀律監督還是監察監督,無論是派駐監督還是巡視監督,都要強化政治意識,從政治上謀劃和開展監督工作,從政治上發現和處理問題。如,線索處置優先處置反映政治問題的線索,廉政意見回復優先審查政治方面的問題反映,審查調查優先查處政治問題,以案促改優先加強政治性警示教育,巡視巡察優先從政治上發現問題。
要用制度機制作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在近年來的政治監督實踐中,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總結提煉為制度機制,目前已構建起“指導意見+工作辦法+監督意見+監督清單”的政治監督體系。這一制度體系是常態化開展政治監督的有效途徑和基本依據。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要根據省紀委六次全會要求,結合各自實際,細化分解任務,建立臺賬管理、督查核查、督促整改的工作閉環,切實將這一制度體系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政治監督治理效能。
政治監督精準化 推動政治監督篇二
抓住脫貧攻堅決勝階段。以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重大工作目標,強化紀律保障、全力脫貧攻堅。要聚焦扶貧領域突出問題,推動建設“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實施精準監督。發揮巡視利劍作用,大力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項巡視,緊盯被巡視黨組織沖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等方面開展“專項體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
突出黨內政治生活關鍵節點。民主生活會質量如何,是不是堅持實事求是,真正做到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是檢驗一個地區和單位黨內政治生活是否嚴肅認真的重要方面。要著力加強對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情況的監督,派員列席設區市黨委和省直機關黨組(黨委)民主生活會,加強會前、會中、會后的全程監督,特別是督促被談話函詢的班子成員在民主生活會上說清楚、講透徹,著力糾正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認真、民主集中制不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強化經常性政治體檢。
嚴把選人用人重要關口。黨風廉政意見回復是落實干部選拔任用規定、實現正確選人用人的重要關口,能不能嚴格把關、精準把關,事關干部成長進步、事關用人導向、事關事業發展。要認真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必聽,線索具體的信訪舉報必查”要求,加強日常監督信息的分析研判,將各方面監督成果綜合運用到黨風廉政意見回復中,全面準確判斷人選有關情況,把好選人用人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
心得體會:推進政治監督更加精準有力
做實做細政治監督,必須突出重點、找準靶心,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必須運用靈活多樣、具體有效的方式,確保政治監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必須履行協助職責,推進“兩個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各負其責、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一個時期以來,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說到底都是政治問題。政治上的問題必須從政治上解決,尤其要依靠政治監督正本清源。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方面擔負著重大政治責任,必須以做到“兩個維護”為根本政治任務,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做實做細政治監督,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抓住要害、精準發力,推動政治監督深入深化
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政治監督也就難以落實。做實做細政治監督,必須突出重點、找準靶心,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
聚焦做到“兩個維護”開展監督,堅持和加強黨的政治領導。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日常監督、巡視巡察、專項檢查等工作的重點,推動學懂弄通做實。加強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以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一貫到底。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七個有之”等問題保持高度警覺、嚴查快辦,切實把政治上蛻變的兩面人及時辨別出來、清除出去。
聚焦凈化政治生態開展監督,推動實現政治清明。堅決肅清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惡劣影響,持續整治碼頭文化、圈子文化和好人主義,對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嚴肅查處,對肅清不力的責令整改。深化民主生活會監督,變督導為監督。去年,天津責令14個市管單位黨組織重開民主生活會,推動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培育積極健康黨內政治文化,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推動構建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干干凈凈的政商關系。加強選人用人情況監督檢查,嚴把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嚴肅查處跑官要官、拉票賄選以及違規選人用人等行為,對“帶病提拔”的倒查追責。保持正風反腐高壓態勢,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腐敗案件,重拳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疾風厲勢將問責落到實處。
聚焦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監督,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從嚴從快查處貪污挪用、優親厚友、虛報冒領,以及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問題,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嚴肅查處“村霸”、宗族惡勢力和黃賭毒背后的腐敗行為,對“關系網”“保護傘”一律從嚴從快處理。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著力解決教育醫療、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眾利益問題,讓群眾感受到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加強對基層組織監督,對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開展“過篩子”式監督和專項巡察,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創新方式、綜合施治,增強政治監督質效
眼里有監督,監督就無處不在。做實做細政治監督,必須運用靈活多樣、具體有效的方式,確保政治監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加強分析研判,增強政治監督預見性。強化系統分析,區分不同地區、系統、行業,對比分析研究,及時把政治問題梳理清、了解透。健全政治生態評估體系,重點把握、精準刻畫突出政治問題,摸清“樹木”“森林”情況,形成年度政治生態報告并動態更新。開展案例剖析,選取典型案例,準確、全面、透徹地分析發生政治問題的原因、本質和特點,制定政治監督措施。
強化日常監督,體現政治監督經常性。前移監督關口,聚焦具體人、具體事,全面開展“政治掃描”,及時識別苗頭性傾向性政治問題,切實解決政治監督滯后、抽象等問題。參加有關會議,聽取黨的政治建設、政治監督專題匯報,提出意見建議。深入調查研究,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方式,掌握黨的政治建設、政治監督情況。開展個別談話,分別與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負責同志,以及干部群眾個別談話,發現黨的政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督促抓好整改。提出紀檢監察建議,針對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中發現的政治問題,必要時向相關黨組織提出建議。
抓好專項檢查,提高政治監督針對性。專項檢查前,結合分析研判、日常監督、巡視巡察等情況,確定檢查的地區部門單位,以及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制定工作方案。專項檢查中,通過聽取匯報、問卷調查、抽查核實等方式,必要時延伸檢查,精準發現涉及黨的政治建設的問題,并按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專項檢查后,及時反饋檢查情況,并向相關部門移交問題清單和情況報告,對發現的重大政治問題專題報告;適時開展“回頭看”,跟蹤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強化線索處置,增強政治監督嚴肅性。排查問題線索,評估政治問題的程度、影響等,提出處置意見。用好談話函詢,對違紀情節輕微、問題線索可信度較低等情況,能談話函詢的盡量談話函詢,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抽查。精準快速查處,對具有可查性的問題線索,依規依紀依法嚴查快辦、精準處置。督促抓好整改,指導相關地區部門單位及時堵塞漏洞、建章立制、完善機制。
堅持系統推動,突出政治監督整體性。統籌力量手段,發揮“四個監督”各自優勢,統一調配人員,加強協作配合,共同開展政治監督。推動工作銜接,加大溝通督促力度,推動“四個監督”密切配合、接續接力,實現政治監督無縫銜接、閉環運行。共享成果資源,建立健全“四個監督”情況通報、提前移交、重要政治問題會商等機制,做到監督成果應享盡享、充分利用。
厘清責任、貫通責任,形成政治監督整體合力
強化政治監督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做實做細政治監督,必須履行協助職責,推進“兩個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各負其責、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牽牢主體責任“牛鼻子”。突出抓好黨委(黨組)政治監督的主體責任,推動主要負責人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其他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強化對下級黨組織的監督,把政治監督情況納入主體責任檢查考核、述責述廉等,推動層層加壓加熱,以“上熱”帶動解決“中溫下冷”問題。
壓緊壓實監督責任。強化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和指導,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完善考核機制,督促履行協助職責、監督專責,解決好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樹立“對政治問題該發現沒發現是失職,發現政治問題不報告不處置是瀆職”意識,主動監督、嚴格執紀,堅決防止政治監督責任缺失缺位。
強化追責問責。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重點查處落實黨的政治建設責任不到位、推進不力,以及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既追究主體責任,又追究監督責任,以強有力問責帶動扎實履責。
?
政治監督精準化 推動政治監督篇三
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第一職責、基本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靠前監督、主動監督。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必須堅持不懈強化監督職能,在實現監督全覆蓋的基礎上,準確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著力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實效性。
強化政治監督,必須聚焦“關鍵少數”、形成“頭雁效應”
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十九大通過的黨章明確將“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各級紀委的主要任務之一。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必須緊盯責任主體、壓實主體責任。要制定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對領導班子集體責任、班子成員個人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分別列出責任清單,推動“兩個責任”落實。注重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剖析研究,通過提出紀律檢查建議和監察建議,推動有關地區和部門落實主體責任、深化專項治理、完善體制機制,不斷強化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創新有效監督方式。“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是長期以來困擾對“關鍵少數”有效監督的難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面對管轄范圍內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解決好及時掌握監督信息、有效傳導監督壓力等重點問題。針對“關鍵少數”的履責重點,積極探索創新有針對性的監督方式,建立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履責紀實信息平臺,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情況進行實時紀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要求整改,推動形成集體履責、人人盡責的工作格局。
凝聚監督合力。加強對“關鍵少數”的監督,不僅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專責監督職責,同時也要推動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效貫通,形成監督合力。加強與其他監督主體的協作配合,強化線索移送和信息溝通,實現優勢互補。建立與審計機關多層次的聯系協調機制,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移送同級紀檢監察機關,抄送審計結果報告、專項情況報告,紀檢監察機關對移送的問題線索優先辦理,并及時反饋處置情況。建立覆蓋全省紀檢監察系統的統一檢舉舉報電話平臺和網絡平臺,全面提升信、訪、網、電舉報辦理質量和效率,形成廣泛參與的社會監督機制。
強化政治監督,必須緊盯關鍵環節、精準糾正偏差
深入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實施有效監督,首先要明確監督對象的權力事項有哪些、廉政風險在哪里。這就需要紀檢監察機關以廉政風險排查及防控為抓手,統籌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工作力量,全面梳理監督對象權力運行的關鍵點、內部管理的薄弱點、問題易發的風險點,做到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
探索實施嵌入式監督。派駐監督是上級紀檢監察機關設在駐在部門的“探頭”,目的是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就近、及時發現駐在部門存在的問題。為強化派駐機構履職能力,要出臺派駐機構工作規定等文件,加強對派駐機構的工作保障、業務指導和考核評價,著力解決擔當作為不夠、監督方式單一、體制機制不順等突出問題。派駐機構緊盯監督對象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將監督嵌入事前醞釀、事中討論和事后執行全過程,監督效果顯著增強。
深化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從根本上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需要以審查調查部門查辦案件破題,然后由相關監督檢查室深入查找體制機制漏洞,提出專項治理意見。對專項治理中發現的重點問題線索,再移交審查調查室立案查處,形成審查調查和監督檢查互動聯動、點面結合的工作機制。
強化政治監督,必須突出關鍵事項、帶動整體提升
把“兩個維護”放在首位。“兩個維護”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必須在具體工作中具體落實,在全面實踐中全面檢驗。紀檢監察機關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事件、重大事故問責處理過程中,緊盯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號、裝樣子等錯誤表現,緊盯空泛表態、應景造勢、敷衍塞責、出工不出力等突出問題,從政治紀律查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推動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注重加強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在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要創新推動建設“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監管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督促有關方面履職盡責。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要制定實施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的工作方案,并將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滿意度作為地區政治生態監測評估的重要依據。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方面,要梳理出“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職能部門開展監督的重點任務”和“協調職能部門參與監督的任務”三大清單,確保政策宣傳應知盡知、政策執行應有盡有、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探索政治生態監測評估工作機制。加強監督必須把零散、局部監督信息整合起來,實現從定量到定性,用以支撐整體判斷。要注重從全局、整體角度開展監督,將整體把握地區政治生態狀況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五位一體”“六項紀律”,從維護黨章黨規黨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從嚴治黨、社會綜合測評等方面設置指標,匯集巡視巡察、紀檢監察、社會綜合評價和各相關部門專項考核結果,構建完善監測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對政治生態的綜合分析評估,運用監測評估成果,準確查找各地政治生態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督促相關黨組織有針對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切實維護和凈化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