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5篇(大全)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5篇(大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19:46:00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5篇(大全)
時間:2024-03-20 19:46:00     小編:zdfb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篇一

兒子小時候一個人在老家和爺爺、奶奶過,被老人寵著護著,儼然一個小王子。孩子養成了動不動就對老人和家長發脾氣的不良習慣,稍不如意就撒潑打滾。自從學了《弟子規》后,我便以“尊長前,聲要低”適時提醒兒子,沒多久兒子對老人使性子、發脾氣的壞毛病就有了改變,我及時表揚了他,讓他堅持下去,不致出現反復。

由于從小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只能一個個地改。記得兒子剛入學時,由于部隊離學校遠,很早就要起床往學校趕。為了按時起床,先是用鬧鐘叫,可是,因為有提前量,兒子認為還不夠晚,迷迷糊糊醒來后,一看還不晚,又呼呼睡去。為此,為了趕部隊的班車,老是在路上跑來跑去,有一次甚至沒趕上,只好讓他媽媽請假專門去送他上學。后來,他奶奶早起按時叫醒孫子,可看到孫子叫醒后一副困倦的睡態,又不忍心將他硬拉起來。后來學了《弟子規》后,這個難題便迎刃而解了。偶爾鬧鐘響過還沒起床,到他床頭開始誦讀“朝起早,父母呼,應勿緩”。兒子一聽到,一下子就坐起來穿衣服了。

以前兒子對自己的東西經常亂丟亂放,現在一做完作業,第一件事就是把書包整理好,紅領巾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桌子上,把自己的東西整齊地放好,以便第二天上學不忙亂在。現在一起出門時,兒子還老是提醒我們別忘了帶手機鑰匙,這正是“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的功勞。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剛剛學完這一段,兒子就明顯的改變了挑食的壞毛病,以前吃飯挑三揀四的身體瘦弱多病,慢慢的,不僅長胖了,還長壯了,親戚們還問是不是吃了什么偏方呢,看來《弟子規》就是偏方。

每當兒子淘氣不聽話,我就用“父母教,須敬聽”來教育,小家伙也就極不情愿地按著要求去做了。走在路上看到長輩鄰居也不打招呼,就說“路遇長,疾趨揖”,兒子碰到人也能熱情地打招呼了。有時為了應酬,在單位有時要陪人喝酒,到了深夜才回家,兒子就用“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還告訴我喝酒對身體不好。聽了之后,我以后也注意早點回家,少喝酒了。

兒子讀了《弟子規》后的成長故事還有很多,《弟子規》就像指路明燈一樣指引著兒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教導著他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兒子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也讓我們耳濡目染、受益匪淺,讓我們的靈魂又接受了一次洗禮。

希望大家都來學習和力行《弟子規》,美化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社會!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篇二

初次接觸《第子規》,認為和兒時背的《三字經》一樣,不過是兒童的啟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為然。聽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講座之后,才知道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蘊卻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圣人的學生。“規”是什么意思?就是規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范。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們現代人又有幾人能知曉呢?父親早年讀過幾年私塾,對我們的教育是嚴而寬,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長輩先嘗。所以,在我們的人生理念中,長輩就是太陽,我們是星星,永遠圍繞著太陽轉。父親老家在農村,生活非常貧困,爺爺奶奶生病時,母親把家中所有的積蓄和每月工資,全部拿出來給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債過日子。父母從沒有刻意要求我們姐弟孝順他們,而我們如今對父母都很孝順,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對孩子來說是刻骨銘心的。

早年雖然讀過《三字經》、《道德經》,但讀而不知其意,聽了幸福人生講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規》是十善的細化,是孔孟之學和大乘佛法的契合點。儒家講的“仁”與佛家講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來檢驗約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較概括,具體運用到生活中有點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惡卻不能覺察,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話說出口不是很柔和,“怡無色,柔無聲”沒有做到,和同事討論問題,意見不統一,語調會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八度,“言語忍,忿自泯”沒有落實,學習《弟子規》后才發覺自己的缺點竟然有這么多。除了前面的兩條,自認為還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條都有很多的不足,試想,如果時光倒退220xx年,當我們面對無邪而知禮的孩童,該是怎樣的汗顏。

和古人相比,我們的品行已經落后的太遠太遠了,今天能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運,很感恩這本書。要報恩,唯有認真學習《弟子規》并學以致用,用《弟子規》來規范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以眾生之苦為己苦,幫助更多有緣人。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篇三

前段時間,學校安排全體教師進行了為期3天的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大家共同學習、感悟和探討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果。

通過學習《弟子規》一書,使我認識提高了。每天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什么時候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沒有多大關系,其實做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中國國學博大精深,雖然歷時久遠,可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已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此次學習,我感到對自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為學生做好表率。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總是愛鬧別扭,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訴說,想想自己多不該啊,不擔沒有關心父母,相反卻總是帶給他們煩惱。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發愿:無論爸媽還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盡一份孝心,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 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績再突出,對不夠尊重,我行我素還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如果我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夠很好的協調好上下級的關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比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文,但力行,任已見,昧理真。”曾經的我便是那樣的人生。現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于心的人!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當好一個傳統文化的實踐者,率先做好榜樣,再就是當好傳播者,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篇四

在學校沒讓孩子們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我自己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弟子規》。看了這本書,學習了《弟子規》覺得對自己孩子幫助很大,感悟很深。《弟子規》的“弟子”是學生,“規”指的是規范,學習好《弟子規》孩子是很優秀的。

《弟子規》說:“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受眾,而親仁,有余力, 則學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較乖巧,也很孝順。有時候自己很喜歡吃的都愿意和我分享,經常用自己做的愛心賀卡,寫上溫暖的話,表達心中對我的愛,每次都讓我感動。“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沒接觸《弟子規》前,自己比較隨性,很多時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踐行《弟子規》后我會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特別在孩子面前想讓孩子學習好的品行,對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我會盡量幫忙!其實做好事是讓人非常開心的事,就像徐老師常說的“因為有愛,所以生命有陽光!”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是我從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說“你待別人好,別人也會待你好!” 我也常跟孩子說“學會感恩,感恩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給你知識的老師,感恩批評你的人,感恩給我們幫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自私,比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對她說“你忘了什么了么”她馬上接口說“噢,謝謝媽媽!”不管她是不是感動,但我覺得養成一個習慣是很難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宮,買水喝自己的長刷不出來,剛好有個不認識的阿姨也在買水,她順手就遞給我一瓶,她執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兒走到她身邊深一深地鞠躬“謝謝阿姨”阿姨很開心,我也很感動,我覺得女兒長大了,學習《弟子規》知道感恩了!

今后孩子的路很長,學好《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我想孩子的路會更寬!更廣!怎能不會不優秀呢!

踐行《弟子規》心得體會 踐行弟子規行思錄500篇五

在沒學《弟子規》前,我從不給孩子做規矩,什么都是以孩子為中心,造成孩子現在有很多的不良習慣。看了《弟子規》后才發現我自已也沒幾條能夠做到,是我自己沒有給孩子起好帶頭作用,才造成孩子今天的局面。所以我決心和我的孩子一起改一起做。

我決心從“孝”開始改。孩子以前看到爸爸回家從不叫他,甚止有點討厭爸爸,從不讓他碰她,不然就會發脾氣。那時我就會對他爸爸說:“她不要你抱,你就不要去抱她嗎!真是的,弄的噢噢叫,嗓子喊壞了。”嘴上這樣說,我心里還暗自高興,說明女兒喜歡我這個媽媽嘛!因為爸爸很少陪她玩或教導她。可學了《弟子規》,我知道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很不好的,會造成女兒心理上的偏執。

一天放學回家,我把她叫到跟前說:“一會爸爸回來,你要叫‘爸爸回來了’。”她馬上說:“為什么?我不喜歡爸爸!”你現在學習了《弟子規》,首先就要做到愛自已的父母。《弟子規》中第一條“首孝悌”,其中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你看爸爸其實也很愛你,每次回來都會說:“女兒我給你帶好吃的回來了。”爸爸每天在外面辛苦的工作掙錢養我們這個家,我們才會過上好生活。女兒聽了點點頭,說:“我懂了。”

過了一會兒,當爸爸真的回來時,女兒馬上又逃進了自己的房里,我知道這對她來說有點難,但我也沒放棄。第二天晚上,我又提醒她:“一會爸爸回來要叫爸爸的哦。”她沒響,點點頭。晚飯時,爸爸回來了,我眼晴看著示意女兒,她終于開口叫了聲爸爸。她爸爸很驚喜地看著她,說:“呀!女兒今天很乖嘛!”接下來,我們一家三口很快樂地享受了晚餐。從此,女兒見到爸爸不再躲避了,也愿意主動去和爸爸說話了。從此,我們的家比以前更和諧,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樂。

第一步成功后,我同時教她不再亂發脾氣,當然我也決心改掉自已的急脾氣。為她做榜樣。我讓她跟我學做家務,如學燒菜。我發現她很喜歡燒菜。當燒好一樣菜得到我的贊揚后,她就會很興奮,飯也會多吃一些哦!

就這樣,在生活中,我們時時按照《弟子規》所寫的來要求自己。在我一次次的提醒中,女兒也漸漸進步著。一次,孩子奶奶到家里來,女兒去開的門,很熱情的叫了聲“奶奶好!”奶奶聽了很開心,孫女從沒有對她這樣親。當然,變化也是慢慢來的。接下來,我讓她去寫作業,我和奶奶聊天,只一會她就跑過來插兩句,我說:“去寫作業!”她又跑回房了,我們接著聊天,沒一會她又跑出來高聲插話,又把小兔抓出來擺弄。我故意生氣地說:“你又不聽話了,奶奶都看著呢!”她聽了,不好意思地回去做作業了。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小時后,奶奶要走了,我說:“琳琳,跟奶奶再見!”她在房里面喊了聲:“奶奶再見!”然后,就顧自已寫字。我說:“打招呼,要當著長輩的面說,”她卻說:“我在忙!”奶奶說:“哦,沒關系的!”然后走了。隨后我把女兒叫過來,我說:“《弟子規》里有沒有說可以這樣和長輩說再見的,你再忙,也要停下來,看著對方說再見,送出門。還有大人在講話,聊天,小孩不能插嘴。《弟子規》中說:‘對尊長,勿見能。尊長前,聲要低;問起對,視勿移。’在長輩面前要謙遜有禮,回答問題、打招呼、眼睛要看著對方……”女兒見我說得有理有據,低下頭說:“媽媽我知道錯了,下次一定改正。”看著女兒羞愧的表情,我知道她從心里知道錯了。雖然還做得不算完美,但女兒已經在進步了。

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推薦了《弟子規》。女兒的愛發脾氣在班級里原來也是很有名的,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和老師都很想幫助她改變這個壞習慣,但是不大有效果。女兒也因此不太受同學歡迎。本學期,學了一個多星期的《弟子規》后,徐老師就對我說:“葛新睿在學校里進步很大!脾氣也不大發了,臉上還常常帶著微笑,”于是,我跟徐老師說了自己學習《弟子規》的感觸,并且告訴她,我要把《弟子規》推薦給我身邊的人一起學習。又過了幾天,徐老師又告訴我,不少同學和家長都說我女兒漂亮起來了。其實,徐老師說,是因為葛新睿脾氣變好了,經常面帶微笑,人就感覺漂亮了。我聽了很欣慰。我暗暗下決心:“全家踐行《弟子規》的學習活動,一定要堅持下去!”

女兒一直有作業拖拉的壞習慣,,經常要我做在她的旁邊看著寫。有一次,睡覺時間早過了,可她的速度還是不急不慢,慢呦呦。我火了,沖她喊:“你真是比蝸牛還慢,等你寫好天都亮了,明天還上課嗎?”她才匆匆收工,一看表11點了。我暈,頭痛呀!有時作業寫不完就不做了,留著明天做,這樣第二天作業更多了。老師也經常找她談心,講道理,她當時明白承認錯誤,回到家稍主動去寫作業,但速度還是慢。一天晚上她補作業又很晚了,還在玩手指,氣得我拿皮帶狠狠地抽她腿。其實,打在她的身上痛在我的心里,這是我跟她一起學習《弟子規》以來第一次發大脾氣,打她,我真的很痛心、無奈。第二天放學,姚老師跟我說她在學校里又發脾氣了,我想可能因為昨天打她了,情緒不快樂才這樣。當兩位老師知道原因后,又一次把她留下來跟她講道理,幫她回家做時間安排,我聽到老師跟她說:“你這樣做也是一次一次傷害你的媽媽。《弟子規》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知道女兒還是很愛我這個媽媽的。只是她不懂怎樣做。聽到這里,我的眼淚也在眼眶打轉,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教育,開導。當天晚上女兒按老師的要求做到了,8點半就完成了所有作業。第二天,第三天,在學校也能及時完成作業。學《弟子規》讓我最大的感受是貴在堅持。可能孩子的脾氣有反復,但是,我能夠時時提醒自己:“不能放棄!”我相信:只要以《弟子規》為準則堅持下去,相信孩子長大后定是一個有德之人。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