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網絡問政工作實施方案 網絡問政工作方案篇一
我把“和諧”創立放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大局中,加強領導,統籌兼顧,樹立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總責的思想,充實綜治辦成員,協調派出所、司法所、信訪辦等部門人員開展工作。各村委會成立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機構,規定村支書、主任為主要職責人,保證了基層管理機構健全,領導人員落實到位。
以抓治安隱患、矛盾糾紛、信訪熱點、群體性事件和重大災害事故的排查治理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堅持開展嚴打整治,強力推進“三位一體”大調解工作體系建設,深化基層平安創立活動。
今以來,各村在實施“一事一議”工程、征地補償和一些因歷史遺留問題等工作中不斷出現矛盾糾紛,上訪問題尤為突出。在處理矛盾糾紛上,我堅持以群眾的利益為第一出發點,哪里有矛盾就到哪里,率先趕到出事地點,將不穩定因素控制在萌芽階段。在全鎮的信訪工作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
1、將信訪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不等不靠親自抓,并召開信訪工作專題會議,進一步落實職責,明確目標。
2、結合當前信訪工作的特點,一是進取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民主監督等制度,提高群眾的知曉程度,增強工作透明度;二是結合“五五”普法,加大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讓群眾知法、懂法、用法,防止盲目上訪和越級上訪;三是不斷健全和完善首問職責制和回訪制度,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對群眾上訪的問題進行回訪跟蹤辦理;四是建立信訪信息網絡,及時準確地掌握情景,對纏訪戶、無政策解決的上訪戶,包干到具體人頭上,要求做深做細思想政治工作,對掛鉤領導聯系的村,要求他們經常進行分析,了解信訪動態。五今年以來已答復和解決9件信訪件。
網絡問政工作實施方案 網絡問政工作方案篇二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xx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的通知》(川辦發【20xx】12號)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成辦發【20xx】34號),市政府政務中心不斷提高政務服務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現將20xx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充分發揮門戶網站信息公開主渠道作用。加強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將門戶網站打造成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政府信息發布平臺。拓展網站互動功能,通過主任信箱、即時咨詢等方式,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征集公眾意見建議。截止11月25日,共回復市民來信131件。完善網站服務功能,及時調整和更新網上服務事項,確保公眾能夠及時獲得便利的在線服務。截止11月25日,市政府政務中心通過門戶網站主動公開各類政府信息913條。
(二)完善基于新媒體的政務信息發布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豐富“成都市政務微博服務群眾辦事大廳”功能,通過新浪和騰訊2個平臺上運行的“成都服務”政務微博,為市民群眾提供辦事咨詢、問題投訴、建言獻策、信息咨詢等服務。同時建立信息編審、運行管理、應急值班、督查督辦等制度,確保網民反映的問題訴求快速響應、有效解決。目前,已建立了市、區(市)縣和市級部門、街道(鄉鎮)和區(市)縣部門、村(社區)的四級政務微博集群體系,3200余個政務微博一網覆蓋、互聯互通,可直接面向成都市民以及關心成都發展的社會公眾提供相關政務服務。截至11月26日,“成都服務”新浪微博粉絲342472個、騰訊微博粉絲671210個、微信聽眾6147個,合計超過100萬。共受理網民問題訴求1萬多條,按時辦結率達90%以上;主動發布微博信息18500余條、微信信息814條,條均閱讀7千余次。
(三)認真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登記、辦理、審核、答復、歸檔等各個環節的制度規范,依法妥善做好相關工作。在大廳設立信息公開查詢點,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正確指導和協助群眾查詢政府公開信息以及辦理公開申請和意見投訴。截止11月25日,共收到公開依申請1件。
(四)加大行政審批公開力度。集中清理入駐市政府政務中心797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的事項要素,并邀請專業人士對清理完成的審批事項前置條件和申請材料進行合法性審查,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事項清理予以清理,進一步減少優化辦事流程,精簡申請材料,并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申請材料的動態管理制度。
在事項清理的基礎上,從群眾或企業辦事角度,按照“清單管理”模式,推出“辦理流程清單”,將原來以部門為基礎的單一、分散的辦事指南,整合為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為基礎的集中、統一完成的辦理流程清單,圖文并茂,內容淺顯易懂的辦事流程清單。現已編制《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辦理流程清單》、《內資公司(公司分公司)設立登記辦理流程清單》,并通過新聞媒體和中心門戶網站對外公開,方便辦事群眾查詢和監督。
(一)創新政務公開方式。堅持方便群眾知情、便于群眾監督的原則,拓展工作領域,深化公開內容,豐富公開形式,促進自身建設和管理創新。堅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提高政務公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持創新載體、完善制度,實現政務公開的規范化、標準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依靠群眾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暢通政府和群眾互動渠道,切實提高政務公開的社會效益。
(二)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內部信息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市政府政務中心門戶網站建設。做好網站公眾留言答復、信息發布等工作,實現信息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形成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規范工作規程,明確責任分工,建立責任追究和考核機制。建立信息公開保障機制,切實做好信息公開。
(三)延伸“成都服務”服務功能。將根據政務服務發展需要,加快與實體政務大廳和網上政務大廳兩個平臺的資源共享,向市民群眾提供審批服務信息的告知提醒,強化事項辦理的跟蹤督促,精選推送我市惠民政策、文化交通、生活服務等方面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