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電視臺社會實踐報告篇一
新聞具有時效性影像力客觀性和真實性。我在欄目組的主要任務是跟著記者出外采訪,作為每日新聞,新聞采訪就像是造血。時政新聞一般必須經過一個程序,單位需要宣傳自己首先與電視臺辦公室聯系,商定時間派出記者參與會議,記者參加會議,旁聽會議,同時撰寫新聞稿把時間地點事件人物交待清楚,拍攝會議畫面,交待主要參會人員。然后回臺后期編輯,由臺長審核,通過的話才能電視播出。時政新聞一般只有領導參加才是新聞,大領導參加,就是大新聞;社會新聞主要也經過一個過程,般只有社會案件就有社會新聞,反映比較突出的社會不良現象。這類新聞的首先由當地政府聯系電視臺辦公室商定派出記者,然后記者了解情況,報道當地改革,如農村民主選舉,老人的養老金撫恤發放,獨生子女和獨女戶享受的優惠等;或者由行政執法機關聯系派出記者拍攝其執法過程,如打擊小商小販的過程,自行車占道,農村耕地蓋房。或偵破案件的過程。
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我了解熟悉了時事新聞的一整套過程,學會了拍攝技巧和新聞稿的撰寫方式:拍攝畫面時一定要穩定,保持畫面的流暢,每個畫面的時間不得少于5秒鐘方便后期剪輯,一場會議必須具有全景中景近景同時新聞畫面的構圖,新聞畫面的鏡頭語言必須一致。新聞稿必須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必須詳細清楚,交待起因過程結果未來形勢。
當我次踏進xx電視臺辦公室的門時,根本沒有想到,在之后的一個月,我會在這里收獲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同事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拿到了開啟通往社會之路大門的六把鑰匙。
把鑰匙:真誠
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量。
天去電視臺實習,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聽過很多關于實習生的傳聞,說他們在單位要么被當成透明人,要么就凈干些雜活,于是有點擔心自己會和他們一樣。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
大學生電視臺社會實踐報告篇二
今年暑假我是在實習中度過的,回顧自己暑假的實習,可謂十分的繁忙,自己在電視臺實習時有很大的運氣的,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好,在不斷的工作生活中,電視節目才是我們最喜歡看的,不過中間有很多的地方我們并不清楚,電視節目的制作是怎么樣的呢,我要通過實習去發現,去研究。
平日我們所觀看的電視節目可謂是花樣繁多,可是一檔好的電視節目到底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在我們所看到的色彩光鮮的舞臺背后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困難與艱辛呢?電視節目的制作主要分為前期制作流程和后期制作流程。前期制作流程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構思創作,第二階段是錄制節目。這個流程看似簡單無奇,但中間環節之繁瑣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般。在第一階段的構思創作時,首先要構思節目,一般是由制片人完成初期的構思創作,同其他主創人員商量后確立節目主題,然后就分頭去搜集相關資料,開始起擬節目腳本。
完成這些之后,所有主創人員再次集中,交換資料意見后寫出分鏡頭的方案。所謂分鏡頭,就是導演將整個影片或電視片的文學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攝制的鏡頭的劇本,內容包括:鏡頭號、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對話、音響效果、音樂、鏡頭長度等項目,是導演對影片全面設計和構思的藍圖。所以這個環節中導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對導演能力的一個考驗。方案確立后,就要制定拍攝計劃,這個環節是決定后面的步驟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是整個電視節目的基礎。節目的構思越完善,拍攝的條件和困難考慮得越周全,節目制作就會越順利。計劃制定后就要抓緊時間進行人員的配置。據節目性質選擇導演、演藝人員、主持人記者,同制片、服裝、美工、化妝人員說明,初步討論舞美設計、化妝、服裝等方面的事宜。確認前期制作所需設備的檔次及規模,配備、攝像、錄音、音響、燈光等特技人員。制片部門要確定選擇的拍攝場地及后期保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討論并確認拍攝計劃并執行。
這一階段最后,就是由各部門將自己的計劃細化來加以執行,如建造場景道具,簽定租賃合同,征集影像資料等等。這一階段所需的工作人員主要有:制片人、導演、副導演、文案、畫稿師、美術指導。第一階段準備就緒后,就要進入第二階段的節目錄制了。由于不同類型的節目有其不同的錄制方式,由于環境所限,就以演播室拍攝為例。在正式錄制前,先要進行劇本的排演,讓工作人員熟悉劇本內容。演員主持人所要聯系的就是走位,表情,交流談吐等。然后要進行導演闡述,燈光、舞美的最后確定。另外,音響、音樂處理;轉播資料的確定也要同期完成。接下來進行的還有分鏡頭劇本的準備,演播室的準備和攝像機的準備。
“分鏡頭劇本”又稱“導演劇本”。是將影片的文學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攝制的鏡頭,以供現場拍攝使用的工作劇本。是建立在第一階段所制定的分鏡頭的基礎之上的。這個環節的準備內容是接下來一切準備的基礎,重要而且繁復,主要包括:鏡頭序列、景別、角度、技巧、攝像機編號、切換鈕編號;提詞器的準備,租賃的設備,移動車,升降臂,布景,道具,美工裝飾服裝等。
而演播室準備的內容則稍微簡單一些,但也需費些心思,主要有:舞美置景,服裝配齊,燈光試驗,通信聯絡,錄像磁帶。開拍前進行的攝像機準備,其實就是對前面的準備工作的檢查與鞏固,內容有:各設備準備,攝像機檢查,調整燈光,帶聲音操作,化妝,服裝,布景,道具,特技的運用。
以上諸項準備工作完成后,就要進行走場了。然后就是帶機排練也就是最后排演。最后就要開始錄像。錄像時要注意每段的場記和時間標準要拿捏得當。第二階段所需的工作人員:導演、副導演、場記、攝像指導、攝像、跟焦員、燈光師、燈光助理、錄音師、場務、化妝師、道具師、演員。到此為止,前期制作告一段落,下面就要進入后期制作流程了。
后期制作只有一個階段,就是編輯混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素材編輯。作素材編輯時首先要做的是確認編輯方式,然后搜尋素材的入、出點并確定。接著就是搜尋母帶的入、出點并確定。第二步就是畫面編輯。要通過特技的運用來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同時著手于字幕的制作。畫面編輯完后,最好要進行初審,檢查一下結構是否合理,段落層次是否清楚,有無錯誤并修改。第三步就是混錄。混錄包括錄解說詞及所需的音樂,將解說詞、效果聲、音樂進行混錄,進行音調、音量等處理。片子完成后,請負責人審看,并由其提出意見,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完善。最后將播出帶復制存檔。整個后期制作流程所需工作人員:導演、后期動畫導演、剪輯師、動畫師、特效師、合成師、音效師、音樂作曲。這樣一部十幾二十分鐘的電視節目才得以出爐。通過上述的總結介紹,可想而知為了一檔普普通通的電視節目,這些幕后的制作團隊要付出多少努力。
大學生電視臺社會實踐報告篇三
實踐單位:xx電視臺
實踐時間:2月2日-2月14日
摘要:自己沒有走過的路,永遠不知道自己將會在這條路上遇到什么,永遠呆在象牙塔,只會將你束縛在窄窄的一方樂土上。寒假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與其選擇呆在家中吃吃喝喝度過寒假,還不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這樣你將收獲更多的經驗。寒假電視臺的實踐經驗讓我懂得了很多,同時也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
作為一名新聞學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學好新聞理論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實踐采訪,從實踐中發現新聞,培養自身的新聞敏感力。社會實踐課是我們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也為我們畢業后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一放寒假,我就尋思著回家鄉的電視臺(xx電視臺)實習,但是“怎樣進去,需要怎樣的程序”這些問題困擾著我。于是,我找到了在宣傳部工作的黃老師,希望他可以幫助我。黃老師是我初中時的政治老師,如今在宣傳部工作,雖多年未見但仍然有聯系。在他的幫助下,我終于進入了電視臺的新聞部,成為了那里面的一名實習記者。
一.初來乍到無人理會
實習第一天,我帶著愉快而又期待的心情來到了電臺,伴著電梯一層又一層的上升,我的心情也是漲到了極點。可是,美麗的心情被這“拒之門外”之舉掃得干干凈凈(門還沒有開),傷心失落的我,只好安安靜靜地站在門外等候。黃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來了。一走進辦公室,就看到他們開始忙碌起來,有些人,拿著照相機,背著包就出去了,估摸著是去采訪,而另一些人則是導照片,剪輯視頻。只有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旁邊,不知哪個才是我的歸屬地。
也許是我太敏感了,也許是他們太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因而忽視了我的存在。一上午,我只是一個人在辦公室靜靜地坐著,也沒人理會我,或者是叫我干什么事情,哪怕是倒一杯水這樣的跑腿活。一個又一個陌生的面孔在我的腦海中呈現,突然黃老師的一句話激起了我的勇氣“來這實習,要有膽量,多跟人說話。。。。。。。”
二.情況好轉有人教
鑒于第一天自己被忽略,沒人理會的情況,第二天我果斷大膽起來。看見旁邊一位姐姐在使用非線編輯視頻,于是我鼓起勇氣,“請問,你是在編輯視頻嗎?”
“是的,這是我昨天拍的關于xx黃龍病預防措施講座的視頻,你是?”
“哦,我是新來的實習生,我叫。。。。。還望多多指教,現在不知道要干嘛。”
“這樣呀,那你有沒有興趣學習視頻剪輯呀?我可以教你,反正我現在不著急弄好這個。”
“當然有興趣了,謝謝你!”
就這樣,在她的指教下,我慢慢地了解了電臺里的一些工作程序,對這里的工作也有了一些了解。在這位姐姐的介紹下,我認識了電臺的記者玉娟,以后我就跟著她一起外出采訪。
三.外出實訓收獲多
經過交流后,居然發現玉娟姐姐是我的校友,而且還是直系學姐,基于這層關系,我們交流的話題也就多了起來。她開始問我來著實習都干了些什么,有沒有師傅帶著我之類的問題,當聽了我的答案是沒干啥,還沒有人帶著我時,她立馬跟我講了許多在這里我可以做或者應該做的事。
“這樣吧,如果不用外出采訪,你就坐在辦公室看稿子,看看之前的稿子寫得怎樣,如果覺得不好的地方你自己也可以動手修改修改。如果有采訪要做的話,你就跟著我一起外出做采訪,或者你覺得在辦公室坐得累了,你就可以拿著dv機拍下一些感動的畫面,我們這有‘隨手拍下你身邊的感動的畫面’這個專題。”
“嗯嗯,好的,謝謝學姐的指導。”
有了師傅的帶領,我的實習之路變得容易的多。第一次跟著出去采訪是做會議新聞,這類新聞主要是抓領導以及領導講話的一些重要內容。在所有參加會議的人來齊時,我們首先是拍攝一個大場景,在會議開始后鏡頭當然是對準講話的領導。就這樣,在玉娟的指導下,我學會了如何拍攝會議新聞的視頻,包括如何處理對視頻場景拍攝的方向以及移動拍攝的技巧。為了確保報道真實無誤,會后我們還要到了會議文件進行核對,以及對領導進行了單獨采訪。第一次跟領導面對面進行交流,緊張跟不安是在所難免,但是我努力克服膽小跟靦腆,并且在玉娟的鼓勵下,終于結束了這次采訪。
接下來的采訪拍攝之路就顯得困難多了。這一次是跟隨縣紀檢委的督察組一起對各街道“臟,亂,堵”的現象進行電視曝光。這一天下午,我們一行人帶上設備,冒著凜冽的寒風,對縣城的各個街道進行查看。沒經過一條街,就要把亂停放車輛的場景拍攝下來,并且還要登記好車輛的數量跟街道名稱。有些市民,一看到我們在拍攝,立馬走過來阻攔或者把車輛移開。面對他們懷疑的目光或者罵聲,我們早已經習慣了。遇到垃圾亂倒,垃圾成堆的地方,不僅要拍攝,而且還要采訪旁邊的居民。但是拒絕接受采訪或者恐慌鏡頭的現象常有發生,這就增加了采訪的難度,沒有采訪對象怎么辦呢?千找萬找,終于有人愿意接受采訪了。玉娟負責拍攝,我負責在旁邊提問,“請問,這河道邊這么多垃圾,對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
“影響可大了,天天從這里過,都是一股惡臭,不僅污染空氣,還影響人的健康,你說影響大不大?還要問嘛,趕緊處理。。。。。。”雖然說話的語氣重了些,但畢竟是老百姓的心里話。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查看,詢問,這次的采訪總算告一段落。凜冽的寒風依舊在我們耳邊呼呼刮過,通紅的手指早已沒了知覺。但是,辛苦總算沒白費,該收集的材料差不多都有了,就等回去整理材料,核算數據,我們的稿件視頻就可以出爐了。
四.實習感言
短短十多天的社會實踐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在這段日子里,我收獲的是成長。剛進時的膽小與靦腆,不敢跟人打交道;熟悉后的相識與指導,讓我找到了實習的樂趣與收獲;結束后的不舍與感激,讓我意識到了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不管未來的路是怎樣,是否會走記者這條路,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要學會怎樣更好地與不同的人交流,然后慢慢熟悉起來。告別沉默寡言,多一份大膽的問語,你就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大學生電視臺社會實踐報告篇四
大三認識實習自己很榮幸被系里孫老師介紹到學校的xx電視臺工作,況且我也特向往電視臺這方面的工作,雖然我是學習平面設計的。電視臺的工作在我看來是恨神圣和光榮的,自己真的特別喜歡,特別是影視的前期拍攝和后期編輯處理,電視新聞的制作加工合成這一塊。雖然是學校的電視臺,比不上正規的電視臺那般宏大,但是它卻已經有相當的規模,也正是在這里我收獲了那一段快樂充實而又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光,也為自己打下了將來自己進入社會必備的基礎!
我把實習的收獲簡單的濃縮概括成了十個字:勤勞 吃苦 真誠 溝通 思考
勤勞
勤勞帶給我們歡樂,勤勞給予我們收獲。在電視臺工作的日子里,我早上每天準時八點到達,然后就是將電視臺的衛生打掃一遍,掃地拖地。有時還要檢查一下水壺里面的水還夠不夠,提前為老師燒上水,我的辛勤勞動得到了老師的一致好評。雖然只是零散的雜活但是透過它卻可以讀懂一個人的勤勞與執著。勤勞讓我取得了老師的信任和認可,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我贏得更多的機會。在做完老師布置的任務后我總會鼓起勇氣向老師再申請一些任務,有時候自己工作的效率連老師都感到驚訝,老師自然地也愿意把更多的任務交給我,而且在工作上的勤問、勤學、勤做,讓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幾位老師特別健談,每每和她聊天她總會給我們講一大堆不為我們平時所獲知的東西,其中我了解到了新聞媒體的廣泛應用以及它的快速發展,當今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美國全部的財富中現在有八成是信息所創造的,信息的傳播制作在其中顯得尤為重要,這一切使我知道自己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雖然開始也會有顧忌,怕“主動出擊”申請新的工作會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視。但事實告訴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應該有勇氣去嘗試。即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沒有鍛煉的機會,談何積累和成長?而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爭取。等待,只能讓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勤勞主動,才能為自己創造良機,取得更多的收獲。
吃苦
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能自己平時太安于學校安逸的生活了,初次進入電視臺,和我同被介紹去的幾個同學我們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學習用大攝像機對會議和晚會現場的拍攝技法。由于自己的專業是廣告平面設計,關于電視臺的知識知道的要少一些,沒有辦法只好一步步地來。剛一開始我們就被老師安排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電視上一些經典節目的鏡頭轉換處理技巧,而且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個上午或是一個下午,而且手里面的筆還要不停地去記下自己感覺頗為不錯的一些鏡頭捕捉技法,然后給電視臺的老師查看講解。雖然只是坐著,但通常一整個上午下來總是感覺到渾身的疲憊。
電視臺也有兩位姓孫的老師,而且特別的和藹,接下來的幾天便開始將老師給講解和自己領悟到的知識應用于實戰了。老師要我們親自去鍛煉拍攝學校的教學樓和學校的幾場元旦飯晚會,自己生平第一次肩扛起那平時只是在電視上見過的大個頭的攝像機,十幾斤的重量壓在肩上真的是特別的沉重,在肩上扛個五六分鐘肩膀就特別的酸痛,更何況還要保持它的平穩,在拍攝的過程中再加以運用一些特殊角度特殊場合的拍攝,這真的稱得上是力氣和技術的結合啊!從一號教學樓到十五號教學樓,我們的任務就是將十幾幢教學樓拍一遍;之于晚會的拍攝涉及到的角度和拍攝技法更多,那幾天正好剛下過雪,天氣的寒冷不言而喻,從角度的選取,構圖的好壞,鏡頭技法的移動拉伸運用,我們實踐著自己理論認識,也收獲著個人的拍攝經驗,并在自己不足的拍攝技術之上再加以改進,豐富著自己的認識。
之前早就聽說過電視臺工作的勞累和辛苦,經過自己的親身體會果真如此。況且拍攝只是電視臺工作前期的一個環節,拍攝完以后還要用電腦將帶子采集出來再進一步做后期的剪切編輯合成,這是創意的活,費腦力,往往拍攝了幾個小時的片子要剪輯其精華的部分拼貼在一起,最后只剩下簡短的幾十分鐘。這其中鏡頭需要不停的修改,繼而還要編輯音樂、配音、上字幕,做完這一集至少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了完成進度,其中幾天我們幾個好幾次晚上下班都七點多了,而且碰上比較忙的周末晚上還要忙著準本去拍攝其他節目。即使是這樣,我們忙碌,但也收獲并快樂著!
勤勞吃苦真誠溝通思考,這些并不能夠囊括自己面對將來所應具備的所有,自己所要掌握和獲知的東西還有很多,當然自己從電視臺學到的也不止這些……
展望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自己身上的擔子好像又加重了許多,路在腳下,夢在心頭,要走的路還有很多!
大學生電視臺社會實踐報告篇五
這個寒假由于興趣愛好及專業需要,我打算去有關傳媒的行業去實習。
首先去了xx市幾家婚紗影樓應聘攝影師助理,由于專業知識不夠扎實,最后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七月初,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天就在學校看看書,復習功課,倒也輕松自在。一個偶然機會,在七月十五日來到了夢寐以求的xx市xx電視臺。說明來意,時間目的,最后被編排到社教部。這是我所向往的部門,也希望以后從事紀錄片的工作。
第一天上班。這天才明白一個臺分為新聞部、社教部、廣告部、網宣部等等。這天正巧遇到我們部門有個訪談節目,嘉賓是來至汶川南坪鎮的鎮長、黨委書記。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錄音室里忙忙碌碌的準備著不同角度的攝影機、燈光照明、桌子等。制作室和錄音室的設備是相連的,錄音室是錄制現場,燈光打開,調好亮度,主持人和嘉賓各自坐好,有四臺攝影機,各自選好一個不同的角度和景別攝入一個人,其中一臺機子是主持人和嘉賓的全景。在制作室里一臺機器控制著錄音室的攝影機,分別標上a、b、c、d序號,集中序號在導演的控制下來會跳動。節目錄制完后,大家都大汗淋淋。
社教部每周六晚上都要播出一檔以幽默搞笑的情景劇《xx》,類似xx臺的《xx》,都是群眾演員,演繹身邊故事,展示xx人民的生活片。當然,只要你有好的劇本,道具簡單,人人都可以寫劇本和導演劇本。我在實習期間趕上《xx》的拍攝,演員都是來至臺里各部門的實習生,個個俊男靚女,盡情發揮他們的演員天賦。與我們在學校里不一樣的是,這里是多機位拍攝。這個劇情要從不同角度展示各種景別,但人物較少,空間也較小,就用來a、b兩臺機子。a是主機,b是副機。我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舉話筒(戲稱音師),這個長桿伸直有八米,是a機的外接話筒,舉的時候注意不能穿幫,不能距演員太遠,隨著a機而移動。在拍的過程中,一個煩瑣的事情就是打板(戲稱板師),在每一個鏡頭開機前,板師都在板上寫上a——1,b——1,代表主機第一個鏡頭第一次拍攝成功,b機第一個鏡頭第一次拍攝成功。這是很重要的工作關系到后期的采集工作。
接下來的工作是采集帶子,幾臺機子就是有幾盤帶子。板上記錄著總鏡頭數,采的時候把每個鏡頭數分開,首先采a帶,在每個鏡頭開始前出現板子,在導演的一聲“停”下結束。再采b帶等。然后是編輯片子,先把故事結構梳理出來,對照a、b兩機的鏡頭,看那個鏡頭最具有現場感,選用最好的鏡頭。如果同一鏡頭b機的鏡頭效果好,就讓b機鏡頭的畫面和聲音解組,然后和a機組接。最后的工作是打字幕。演員每一句話都是相對應的字幕顯示出來這既要看稿子,又要看畫面的嘴型,還要看演員的對白。一節情景劇就這樣誕生了。
但情景劇的前端有一段主持人的開幕詞(專業稱之為口導)。我有幸為這期的節目寫口導。以前看電視覺得主持人侃侃而談是小菜一碟,現在自己來寫,第一次寫的太書面語,第二次結局沒有懸念,第三次認認真真的看了一次劇本,才寫出來。還好,主持人還滿意。
短短一個月就在這樣悄然飛逝!學校和這里是理論和實踐的最佳結合。明白了動手能力很弱,寫一個稱心如意的策劃案不容易,出去拍東西扛機器不輕松,但是學得的和見到的是無價之寶,受益終身!
在這里的一個月,我也結識了一些同道朋友,他們來至不同的學校,學術各有所長。我感謝他們對我的無私幫助!真的很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