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篇一
推門進去,我看到了天花板上掛滿了行星,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空間。
隨著人流,我來到太空科技展覽廳。在這里,我了解到古人類是怎樣觀察宇宙的,火箭的發展歷程,火箭的構造及太空站的建立情況等有關太空的知識,真讓我大開眼界!更有趣的是,我有幸體會到在月球上漫步的感覺,我進入了月球迷你艙,工作人員幫我穿上裝備,就開始了我的“月球之旅”。
在“月球”上,我難以徒步行走,在空中飄來飄去,猶如一朵彩虹在藍天中遨游。聽媽媽說人在月球上的重量是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在地球有80斤的我,來到月球只有48斤了,真是太奇妙了!我想:月球上一定還有很多奧秘等待我們去發現吧!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長大以后繼續探索月球的奧秘,讓月球也成為我們人類的生活區。
滑翔翼是勇敢者的挑戰,在太空館里,我體驗了室內滑翔翼。我一坐上滑翔翼就覺得特別刺激。我的頭趴在滑翔機的前端,手抓著滑翔翼的方向桿,準備開始我的飛行。這時,前面的屏幕上出現一個峽谷,我的手開始左右搖擺方向桿,當我準備撞上巖石時,我一陣上飛,逃過了危險。我飛、我飛、我飛飛!正當我得意的飛來飛去時,突然“轟”的一聲。呀!我撞上巖石啦!不應該得意的!媽媽卻在一旁笑個不停。
這次參觀香港太空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篇二
捧一曲流殤月,流一脈思古情。回想一百多年前,異邦的鐵蹄,飄洋過海,驚飛了憩息的海鷗,驚散了香港的美夢:軟弱的清朝政府讓國人被欺壓,讓國家遭恥辱。一度被各國列強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條約》——這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香港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鎖,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墜入了深淵。凌厲著海嘯,漫卷著臺風的香港,已不再屬于母親。
香港離開母親后,在殖民主義者罪惡的侵略戰爭中,中國一步一步卷入資本主義的漩渦。那屈辱的歷史一頁頁地在時間的熔爐中熊熊燃燒。但是,中國人民爭取回歸的斗爭始終沒有停息,他們同野蠻的強盜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處在水深火熱中的香港同胞們一天也沒有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殖民者的擴張行徑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們的憤怒。
1997年7月1日這一天,將作為值得人們永遠紀念的日子載入史冊。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香港回歸祖國,這時多么重要,多么重大,多么開心,啊!可愛的香港,你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了!多么好啊!
就在唱《義勇軍進行曲》時,多么壯觀啊!香港回歸二十年來,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多種風險的沖擊,但是香港都能沉著應對,成功地一次次化險為夷,并不斷強化金融系統抗御風險的能力,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形鞏固。香港像一艘啟錨的巨輪,穿過急流險灘,破浪前進。
香港回歸已二十年,作為祖國母親懷抱中一顆美麗的明珠,她日益綻放出瑰麗的光芒。
香港,為了你,我們花了心思,花了很多心思。香港!加油,讓我們牢記歷史,以史為鑒。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我們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國明天更美好!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篇三
星期四一早,天還沒有全亮,我便已經起床了,因為今天我就要出發去香港啦!
坐上去香港的大巴,我們大家都興奮地討論著“好期待哦,不知道我的伙伴是什么樣的呢?!”就在這種氣氛中,大巴車開動了……
經過了二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到了香港國際學校。一下車,我們就走向小禮堂,在那里我認識了我的伙伴,她是不太會說中文的香港人,小巧的個子,長頭發,白白的皮膚,可愛的樣子就像芭比娃娃一樣。“hi,myname’ssami/wendy”我們同時開口說道,雖然大家都有些羞澀和緊張。
我跟著sami到了教室,第一感覺就是好像回到了幼兒園一般,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有些是學生的手工作品,有些是學生的作文……老師一番熱烈問候后,我坐到了自己的位置,向四周望了望,都是陌生人,突然就想念起同學和老師們。好容易熬到了下午,一種緊張的感覺再次襲來:sami家會是怎么樣的呢?她的家人好相處嗎?許多問號充滿了我的腦袋……
放學后,sami家的工人開車來接我們回家了,過了一段時間,車子停在了一棟六層樓的別墅前面,“真氣派!”我喃喃道。一進門我便受到了sami媽媽的熱情接待,讓我一顆忐忑的心平靜了下來。sami禮貌地介紹了她的家庭成員給我認識,都是些非常友好的人,對著我發出了“sotall”的驚嘆!呵呵……接著,sami媽媽帶著我和sami到外面用晚餐,吃飯的地方有超級好玩的游樂場,食物也很好吃,可惜我不知道餐廳的名字,不然下次我就可以帶爸爸媽媽也來這里吃飯了。
第二天早上,我睡眼朦朧地睜開眼睛,習慣地蹭了一下枕頭,馬上察覺出不是熟悉地味道,想家的感覺又來了……今天已經比較適應了,開始嘗試和其他同學交流,上課時我的作品還得到了老師的夸獎了呢!回到sami家,sami說今天是周五可以晚點睡覺,我們就到四樓玩起了蹦蹦床,玩得超級瘋狂,讓我們之間的友情更加增進了一大步!
時間就像淘氣的小孩,當你想留下它時,它偏偏跑得飛快。第三天眨眼就到了,今天就要和sami告別了,還真有點舍不得!我會想念你的,我的朋友——sami!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篇四
人人的心愿都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的心愿也不同。在我的這個年紀,總有一些令人不解,有趣的心愿。一直以來,我也有一個最想實現的心愿,就是能夠去香港旅游一次,讀了課文《東方之珠》,我真的很想去領略一下這個有著東方之珠美稱的城市,可是香港太遠,去一次不容易啊!
也許老天也想幫我實現這個我一直盼望著的心愿,媽媽的公司決定在國慶節去香港和澳門旅游,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差點一蹦三尺高,高興得不得了,每天晚上都幻想著在香港的美好時光,總想快點到國慶節,第一次坐上飛機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時間像飛箭,國慶節很快就到了,只可惜爸爸因為工作忙去不了。那天早上我五點多就起床了,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好,拖上拉桿箱,出發咯!
轉眼,飛機場就在眼前了,還好飛機沒晚點,我們通過海關,經過層層“考驗”,終于坐上了飛機,我的座位是靠窗的,真和我心意,就能看外景了,云朵是怎樣的呢?
等啊等,廣播里傳來“飛機即將起飛!”我急忙系好安全帶,飛機慢慢開始了滑行,和坐汽車差不多嘛,忽然,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呼”的一聲,飛機一斜,直往上沖,感覺整個人吊了起來,我的心要跳到嗓子眼了,起飛啦!我終于飛起來了!慢慢的,飛機平穩了,我往窗外望望,哇!這云朵好像棉花糖啊,真想伸出手去摸一摸,透過云層,還能看到地上火柴盒似的房子,銀色腰帶的公路。可能是起早了,有點累,不知不覺睡著了。
“飛機即將到達香港!”這句話把我吵醒了,我忽然感覺耳朵很痛很酸,媽媽叫我張嘴閉嘴,果然疼痛消失了,飛機穩穩地滑落到了跑道上,我真的到香港了!
在香港,我們游覽了許多地方,有香港第一高樓天際100,好玩的迪斯尼公園,明星聚集的星光大道,繁華的維多利亞港,美麗的淺水灣,太平山頂,海洋公園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海洋公園的那一天了。
在海洋公園,我們照著地圖找喜歡玩的項目,就在不遠處,有一個很多人在排隊的項目,我想:“這么多人想必一定很有趣吧。”我還沒了解那個是什么的時候就拉著媽媽去排隊了。可走近了一看,啊,我臉色一下子就白了,原來是“激流勇進”啊,“媽媽我們別玩了,太恐怖了!”我弱弱地說。“是你來排隊的,都要到了,就試一試膽子吧。”進過媽媽的幾番勸說,我鼓足了勇氣,硬著頭皮乘坐上了小木船,開始了水中大冒險!小船先是鉆進了一個個小山洞,我隨時都擔心著船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往下沖,抓著扶手的手里滲出了冷汗。進過幾番周折,終于“啊~~~~~!”我尖叫了起來,小木船直直地掉了下去,我趕緊低下頭,感覺身體直往下墜,水花濺到了我身上,把我淋了個落湯雞,我還驚魂未定,船就已經到達了平地,真是驚心動魄啊,那種刺激的感覺讓我回味無窮。上了岸,看到還在尖叫的人們,真佩服自己啊!
五天的時間看起來很長,但真正用起來就像一眨眼。這次香港之行,香港潔凈的環境,人們的文明素質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還學會了挑戰自己,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了一份閱歷!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篇五
二十年間,在最困難時侯,中央站了出來,不惜一切支持香港,而每一位普通的港人,在香港經歷金融危機和經濟低迷到騰飛的過程中,也實實在在地體味到了回歸的偉大意義,這個過程中,兩地人民對祖國的了解和歸屬感日益增強,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評價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不斷滲透,融為一體。
這二十年,香港與內地不斷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即使不刻意去了解和總結,也顯而易見。
作為一名不斷穿梭于香港和內地、在廣州求學多年的香港學子,香港回歸以來每一個明顯或細微的變化,在我心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說說與大家最為密切的交通。隨著廣九鐵路改造、廣深高速公路和新機場的運行,飛機、水運、火車和豪華直達巴士作為直通交通工具,為粵港兩地的民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價錢也較為合理,班次很多,從內地到香港,從香港到內地,就像從城市的一邊到另一邊,特別是粵港人們,開始沉浸在這種 同城 的樂趣中。早上在香港購物,晚上回廣州飲茶,或者白天在廣東辦事,晚上享受維多利亞港夜景,不再是奢望,輕輕松松便可在 2小時交通圈 中實現。毋庸置疑,這種方便,無論對兩地經濟的拉動,還是生活上的便利,都是極為有利的,也給兩地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快樂。
而在二十年前,到內地去甚至通過近在咫尺的深圳羅湖海關,在許多香港人的想象里還是神秘和令人生怯的問題,港人到內地買房定居更是不可思議的,現在,除了較表層的購物、旅游,買房、就醫等更為實質性的交流正在逐漸增多,且成大勢所趨,大家紛紛登錄廣東等地,很多香港人決定退休后到內地定居養老。
去廣東及其他省份高校求學的學生也多了起來。港人出境讀書,不再追求以前的out(留學),而是現在的in(內地求學);以前學生到內地讀書,選擇的多是暨南大學等僑校,近幾年,從北京的北大、清華到近鄰的中大、華工等,都增加了港澳學生招生計劃數,相關的宣傳也更加到位,香港地鐵站發行的招聘雜志,開始開有專欄和廣告,介紹內地的各所學校,方便學生報考。另外,隨父母到廣東工作并留在當地上中學、小學的孩子也逐漸增多。20xx年,香港與內地互相承認對方大專院校的學士和碩士學歷,順應了學生赴內地求學潮流。作為其中的受益者,我要大聲呼吁更多的香港學生來內地上學。這對兩地的交流有實質性的意義。
隨著對祖國國慶和文化了解越來越深,抱 虛幻 優越感的港人越來越少。以前經常有內地朋友提到,說港人有優越感,其實并不都是這樣。對內地不了解、沒有回過大陸的人最容易有優越感,了解和經常回去的則完全改觀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港人來內地工作、學習和參觀旅游。
沒有中國這個娘家的支持,沒有廣東這位兄弟攜手并進,香港不可能有現在這么好。從1997年粵港兩地開始召開的粵港聯席會議,到幾年來的泛珠三角合作,粵港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和具體。香港要騰飛,要成為亞洲國際都會,離不開珠三角這個重要根據地。我衷心地希望香港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強大,我也希望,自己能夠繼續見證這正轟轟烈烈上演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