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000篇一
本次下鄉的團隊陣容強大,由合肥工業大學合肥校區與宣城校區學生共同組團,書記領導親自帶隊,下鄉目的地是安徽省六安市的金寨縣。金寨縣位于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地處三省七縣二區結合部。金寨縣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貧困山區和旅游資源大縣,也是我國第二大將軍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一路上,同學們懷揣一顆顆忐忑的心不約而同的回憶著刻骨銘心的歷史,感受著崢嶸歲月。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在這炎炎夏日,給我們帶來陣陣的涼意。我們蕩漾在歷史的長河里,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金寨縣。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金寨縣革命舊址,壯觀宏偉,拾級而上,則是紀念館,里面陳列的是開國將軍及犧牲戰士的照片,并且有烈士的花名冊,如洪學智,皮定均,張賢約,林維先,李耀,陳先瑞,曾紹山等諸位英雄,其中洪學智上將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美軍每天出動900多架次飛機瘋狂轟炸的情況下,率領志愿軍發明了“片面運輸”、“頂牛過江”、“水下橋”等巧妙的運輸戰術,建立起了一條比較正規化、統一的網狀戰斗化后勤。他用自己出色的創新和統籌能力,善于科學調配后勤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后勤保障效益,不僅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后勤保障的寶貴經驗,而且對新時期我軍后勤現代化建設不斷開拓創新作出了突出貢獻。其實不只是洪上將,還有更多的人為了戰爭的勝利,為了正義的延續,一次次挑戰著人類的思維與智慧!
我相信每一個到過紀念館的人都會心生敬仰,他們每個人為了民族大義,為了自己的信仰,奉獻出自己壯麗的青春,他們無怨無悔。試問,現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夠為自己的信念理想拋頭顱灑熱血?館外的紀念碑上雖然只有“燎原星火”寥寥幾個字看似不足以敘述英雄事跡,但其實他們的名字及事跡已經家喻戶曉,深深烙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將名字刻上石頭只有簡簡單單的幾筆,即便日曬雨淋卻依然可以不朽,英雄的事跡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上輩人用血雨守護自己的家園,捍衛國家的尊嚴,為的是踐行自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信仰;為的是中國的國土不被外國列強瓜分占領;為的是自己的子孫后代吃飽穿暖。面對無數先烈用血肉之軀換來的千秋偉業,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守護好她,愛護好她。先輩們是放棄生命才換得國家的安寧,即便是生命遇到威脅,依舊不卑不亢,英勇頑強,那么我們就要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更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想到這里,我握緊手中的關于紅色資源利用的調查問卷,剛才的不情愿,拉不開面子等情緒都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信心。我和幾個同學組成小分隊一起勇敢走上街頭,互幫互助,每人一條街,或詢問路人或進店鋪,向他們介紹并分發調查問卷。開始很順利,但是有位店主和一位婦女由于種種原因,拒絕了我們,并且態度惡劣,雖然有點小小的失落,但隨即被堅定的信心所取代。經過一番思考之后我們覺得有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大學生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強求別人做什么事情,再者他們對我們的工作不理解說明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在與人民的交流溝通上仍舊是一個大的問題,沒能經常下到農村,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生活,親近人民,致使他們在心理上有障礙,覺得與我們有距離。經過近三個小時的奮戰,我們四個人的二十份問卷終于完成了,我們都長噓一口氣,雖然在烈日下被汗流浹背,但我們一點也不覺著累,因為我們邁出了人生又一重要的一步,作為一名在校的大學生,這是我第一次脫離書本,接觸社會,下到農村,頂著烈日的灼燒感受著生活的艱辛,這些都讓我心里充滿激動。
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逼鋵嵥^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德,在公民層面,我們提倡“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堅信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做到了這些,但我也知道,做這些不是給誰看,而要真真正正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為的是服務人民,回報社會。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價值體系,我們現今所要做的就是發揮好,利用好,傳承好優良傳統,努力成為四有新人,不斷發展自我,充實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000篇二
今天是我們團隊在xx小學的第三天,按照團隊的計劃,今天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支教歷程。在幾天烈日考驗之后,昨晚迎來了一場甘霖。早晨的太陽躲在云彩后面,害羞的只放出幾道陽光,加上空氣中彌漫的水汽,天空出現美麗的光柱。山區好美,好清新,正如今天在學校學習的孩子的臉龐。
上午八點鐘,孩子們都來到了學校,看到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們看到的是山區兒童對知識的渴望,盡管放假了,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應該要進入玩樂得天堂了。但是他們好像不愿放棄他們在學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條件雖然艱苦,但是他們向上的心卻不因物質條件的匱乏而減少一點。
在教學樓前,我們跳了一支舞蹈給孩子們,當做給他們的見面禮,舞蹈名字叫做dream high,翻譯過來就叫做理想高飛,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告訴這些貧困山區的孩童,有夢想就去實現,讓學習化作夢想的翅膀,努力學習,讓理想高飛。按照課程的安排,我們給孩子們上的第一堂課是講愛國教育,開課之前,我們每一名兒都向孩子們做了自我介紹,當真正講到自己是作為一名支教老師時,我們內心是那么光榮,卻也是那么責任重大。盡管支教時間很短,但是想到自己一直是一個學生,現在突然為人師表,一份責任感落到了每一名兒肩上。講第一堂課的隊員壓力是很大的,盡管昨天準備了很多,但是畢竟沒有教學經驗,一直做學生,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站在講臺前,作為老師去教育學生,我想,這也是兒們的內心成長,以后的某一天,想到自己的今天,一定是感動的。第一堂課就像預期的一樣,上課過程中,有稍微的卡殼,有一些緊張,但是山區孩童們用認真的聽課,積極的回答問題讓這一堂課在一種融洽的氛圍中進行,我們相信,我們會慢慢做的做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都學有所獲,而我們,無論是內心,還是思想素質方面,也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接下來的課程,我們的隊員越講越好,越來越自如,課堂就在每一位老師的掌控下,愉快的進行,我們分別進行了語文課,英語課,最后是體育課。在語文課上,孩子們都那么積極,一位即將上一年級的孩子,背弟子規那么熟練,還有一年級的小學生熟練地背誦百家姓,還有木蘭辭等等,這一切真的讓我們這群大山之外的大學生目瞪口呆。
條件的困難,卻更加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走出大山的信心。他們是那么可愛,經過風雨考驗的花骨朵,才能真正在盛夏開出屬于他們精彩。
在下午的體育課上,兒們與小朋友們一起打籃球,踢足球,做游戲,他們笑的那么可愛,我們很久沒有那么原始的歡笑了,這種歡快好像離我們很久了
它不是一件名牌衣服能帶來的,也不是考上大學的那種,而是那種最純粹的,最容易滿足的內心所帶來的歡笑,這一刻的我們,擁有那顆一直住在內心的赤子之心。今天我們發往云南,還有貴州的物資也快要到了,希望我們的綿薄之力可以換得貧困山區孩童臉上的一份笑容,換得我們自己內心的一絲感動。下午課程結束后,我們與每一位孩童揮手道別,提醒他們路上注意安全,他們對我們說老師再見。一聲老師,一分責任,為人師表,終生勿忘。
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000篇三
為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四個全面”,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契機,組織了以“弘揚光榮文化傳統,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于201x年7月9日起,水環青春筑夢隊一行22人在管文娟、韋紅剛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投身四個全面 深入革命老區 弘揚紅色文化 倡導環境保護”四個方面,結合學院專業特色,開展了系列活動。
7月9日17時,院團委書記曾華、14級輔導員管文娟老師、新進團委老師王健出席了“三下鄉”出征儀式。7月10日,實踐隊遠赴紅色革命老區瑞金,在近六個小時的車程中,老師們講述紅軍故事,激發愛國情懷,增強集體意識;隊員們唱著紅歌,拉近彼此距離,驅散路途疲憊。到達目的地后,實踐隊立刻投入到“三下鄉”活動中。
環境質量監測組在南昌、瑞金的紅色革命景點——八一廣場、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葉坪革命舊址群等地使用專業的測量儀器進行pm2.5檢測。這不僅幫助了當地居民了解空氣質量,還讓隊員們獲得了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寶貴鍛煉機會,充分了發揮專業特色,提高了動手能力。
環境保護組帶著前期準備的調查問卷,組織村民開展生態環境調查。問卷調查主要針對革命舊址環保問題,如舊址垃圾回收,國家相關的環保政策等。參與調查的村民都十分支持,認真填寫了問卷并對瑞金革命根據地舊址環境保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為了體驗紅軍生活,實踐隊吃著紅軍飯,體會著革命戰士們食宿條件的艱辛,接著來到了葉坪革命舊址群參觀學習,舊址內有“一蘇大”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紅軍烈士紀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多處文物。在蘇維埃臨時政府舊址,當地文藝團重現了革命時期的會議場景,先烈們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在每個隊員的心中久久回蕩。
當年的毛主席不忍心看百姓和又臟又臭的塘水,于是親手和其他百姓一起挖了井,從此讓百姓們喝起了又干凈清甜的井水?!俺运煌诰?,時刻想念毛主席?!奔t井旁石碑上的這句話時刻提醒著人們勿忘先烈敢于犧牲,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懷著對紅軍戰士的敬仰之情,實踐隊在此重走了一段紅軍路,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紅軍長征的艱辛與不易。
二蘇大會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軍隊卷土重來,被下令拆除?,F今的大禮堂是1956年按原貌修復的,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過一天的參觀學習,隊員們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新中國的誕生,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英勇戰斗換來的。我們應該銘記老一輩革命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向先烈學習,傳承革命文化,為“中國夢”的實現助力。
201x年7月11日,為了體驗共產黨建國的艱 辛,學習紅色革命精神,我院實踐隊在早上9時抵達了瑞金有名的革命根據地“羅漢巖”。實踐隊踏著先烈足跡,感受革命時期惡劣的戰斗環境,體會革命先輩那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緊跟黨的步伐,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前,面向黨旗,高舉右手,緊握拳頭,許下自己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的莊嚴承諾。
本次的活動內容可總結為“十個一”,即看一部紅色電影,唱一首紅歌,聽一個紅軍故事,吃一頓紅軍飯,走一段紅軍路,做一次問卷調查,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品一杯紅井水,為群眾做一件好事,拍一張全家福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隊員們不僅互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新一代的大學生應勇于承擔“繼承和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歷史使命,積極樹立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
7月14日下午,我們有幸采訪到一位鄭山村的革命老戰士,在采訪過程中,他目光深深地向遠處望去,眼眶里帶著點點淚花,面帶滄桑的敘說的他的革命情懷。
這位戰士名為李春標,出生貧窮,目不識丁,卻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為祖國的建設而奮斗。當我們在父母編織的搖籃里幸福生活時,7歲的他就參加了游擊隊,看崗放哨,在與敵人的斗爭中被200多斤的炮彈炸傷,頭破血流。在那戰亂的時代,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的爆發,每天都有炸彈飛機襲擊,傷亡無數。在一場戰爭中,他機智靈活,英勇擒敵,但胸部仍被敵人射中一槍,一個排48人,45人壯烈犧牲,他僥幸存活,。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面對兇惡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和朝鮮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前赴后繼,英勇斗爭,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抗日偉大抗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英雄史詩。
每一場戰爭都是冷酷的,容不得一點失誤,曾今在一場戰役中,由于指揮員發錯了一個信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犧牲了70%的戰士,這讓他消沉了一段時間。但是愛國的情懷一直深藏在他心中,消沉過后便是不懈的抗戰動力,1953年8月,他再一次加入戰爭,為中國揮灑著他的青春,他的生命,把一生都奉獻給祖國,為祖國服務。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采訪結束后,老人對我們寄予厚望,囑咐道“祖國的未來是你們的,需要你們不斷努力”。 老人的話語真摯而樸實,“三下鄉”正需要隊員們學習老一輩革命戰士克服一切障礙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信念。我相信,閃閃紅星實踐隊的每一位隊員都是最棒的,他們不會辜負老人的期望,只會做得更好,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