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消化內科常見疾病護理及健康宣教 消化內科的護理病種篇一
(一) 病情觀察
(1) 觀察有無腹痛,腹痛的性質、部位、時間、程度,以及疼痛的規律性和飲食的關系。
(2) 觀察大便的性質、大便潛血和腸鳴音情況,觀察有無出血的癥狀(如頭暈、心悸、出汗、黑便等)。
(3) 觀察有無腹脹、曖氣、反酸、惡心、嘔吐等癥狀及嘔吐后癥狀是否緩解。
(4) 觀察有無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等并發癥的前驅表現(如緊張、焦慮、四肢厥冷、脈速、血壓下降、黑便、腹痛劇烈、嘔吐等)。
(二) 落實治療
按消化內科疾病常規護理執行。
(三) 護理措施
1. 對癥護理
(1) 疼痛
遵醫囑給予抑酸、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必要時給予解痙止痛藥。
(2) 惡心
指導患者進行緩慢的深呼吸。
(3) 嘔吐
①患者采取適當臥位。②嘔吐后協助患者漱口,及時清理嘔吐物。③及時更換衣物,保持室內通風。
2. 心理護理
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情緒緊張、焦慮、憂傷等。
3. 并發癥護理
(1) 上消化道出血
按消化道出血護理常規執行,遵醫囑給予輸液、止血、抑酸等藥物治療和護理。
(2) 潰瘍穿孔
注意觀察腹痛的'性質,有無腹膜刺激癥(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外科緊急情況,并隨時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3) 合并幽門不全梗阻
①遵醫囑進行胃腸減壓時,觀察24h出入量并記錄。②觀察有無排便。
(四) 康復指導
1. 用藥指導
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服藥,盡量避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和皮質激素藥物(如阿司匹林、芬必得、強的松等)。
2.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飲食要有規律,少食多餐,禁煙、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禁粗糙多纖維的飲食,避免酸性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3. 休息活動急性期或有并發癥時應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適當活動,避免勞累,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和情緒穩定。季節交替時本病高發,此時特別注意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情緒穩定。
4. 隨診指導
如有潰瘍病復發跡象,如疼痛、反酸、嘔吐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1) 病情觀察及時,護理記錄準確、規范。
(2) 能按醫囑正確服藥。
(3) 掌握正確的飲食習慣。
消化內科常見疾病護理及健康宣教 消化內科的護理病種篇二
(一) 病情觀察
(1) 觀察有無惡心、嘔吐、曖氣、反酸、腹痛、腹脹、腹瀉、便秘、便血、鞏膜及皮膚黃染等癥狀。
(2) 根據病情觀察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神志的變化。
(3) 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誘因、緩解因素。
(二) 落實治療
(1) 遵醫囑落實各項常規及特殊檢查。
(2) 特殊用藥,如使用生長抑素、奧曲肽時嚴格按醫囑勻速泵入。
(3) 特殊準備行胃鏡檢查前禁食、水。腸鏡檢查前兩日進食無渣食物,避免食用蔬菜、水果。18:00后勿進食,20:00左右,服用瀉藥一盒,次日晨空腹8點再服用兩盒,直至解3次清水樣便為止。
(三) 護理措施
1. 用藥護理
(1) 增強黏膜防御力的口服藥(如達喜)、促進胃動力藥物(如嗎叮啉)、抗膽堿能藥(如阿托品,胃潰瘍者不宜服用,禁用于幽門梗阻患者)宜飯前及睡前服用。
(2) 對胃有刺激、破壞胃黏膜屏障的口服藥(如阿司匹林)宜飯后服用。
(3) 制酸劑(如奧美拉唑)、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藥物應在飯后0.5~1 h后服用。
(4)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劇烈腹痛時,不可單獨使用。鎮靜劑禁用于肝昏迷前期患者。
(5) 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口服藥要研碎后服用,潰瘍病患者抑酸藥宜飯前或空腹服等。
2. 對癥護理
(1) 腹痛
測量、記錄生命體征,按醫囑應用解痙劑。急腹癥應禁食,不用腹部熱敷和灌腸,禁用麻醉止痛劑。
(2) 腹脹
宜進食無渣、易消化、不產氣的食物,必要時肛門排氣或灌腸,胃腸減壓。
(3) 腹瀉
及時留取標本送檢,腹部保暖,肛周護理。
(4) 嘔血
準確記錄嘔血、黑糞的量及生命體征,準備急救藥品、物品和備血、輸血。臥床休息。
(5) 黃疸
瘙癢患者可給止癢劑或鎮靜劑,必要時立即隔離。
(6) 便秘
攝入足夠的液體(2 000ml/d),給多纖維食物,勿濫用緩瀉劑,嚴重便秘者可用開塞露,必要時灌腸。
3. 特殊治療護理
當需要進行腹腔穿刺術、肝穿刺活檢、電子內鏡、經皮膚肝穿刺介入療法等檢查時,應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護理。
4. 心理護理
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使患者精神放松,情緒穩定。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安慰工作,使患者保持樂觀情緒,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5. 皮膚護理
有瘙癢(血中膽酸鹽增高)時,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
6. 管道護理
對于使用胃管患者按胃管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對于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按相關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妥善固定、防管道滑脫。
7.并發癥預防
長期臥床的患者應預防墜積性肺炎、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可采取翻身、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按摩下肢、避免在下肢輸液等措施)、壓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定時翻身、按摩)和便秘(多吃多纖維素食物,經常順時針按摩腹部)。
(四) 康復指導
1. 用藥指導
遵醫囑堅持按時按量服藥,不隨意停藥。
2. 飲食指導
對潰瘍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指導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鹽或無鹽、低脂肪、無渣的治療膳食。出血期應禁食,恢復期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無刺激的飲食。
3. 休息活動
危重及進行特殊治療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急性胰腺炎等,應絕對臥床休息。輕癥及重癥恢復期患者可適當活動。
(1) 病情觀察及時,護理記錄真實、完整。
(2) 正確執行醫囑,落實各項治療。
消化內科常見疾病護理及健康宣教 消化內科的護理病種篇三
(一) 病情觀察
(1) 大出血時,監測神志及生命體征變化(使用心電血壓監護儀)。
(2) 觀察尿量、嘔血與黑便的量、次數、性狀(胃內出血量達250~300 ml時,可引起嘔血;出現黑便則提示出血量在50~100 ml;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則提示出血量5 ml以上;出血量大于1 000 ml,為消化道大出血,嚴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3) 觀察皮膚顏色及肢端溫度變化。
(4) 警惕再出血的先兆(如頭暈、煩躁、心悸、出汗、惡心、腹脹、腸鳴音活躍等)。
(二) 落實治療
1. 特殊檢查
急診行床邊胃鏡、腸鏡檢查時,備好吸痰器及急救車,配合醫生準備搶救。
2. 特殊用藥
遵醫囑使用利多卡因、凝血酶、生長抑素、奧曲肽等。
(三) 護理措施
1. 用藥護理
迅速建立兩路靜脈通道,生長抑素、奧曲肽按劑量泵入。去甲腎上腺素4~8 mg加入到150 ml生理鹽水中,分次從胃管注入。
2. 飲食護理
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順序逐漸給予溫涼流質、半流質及易消化的軟食。
3. 對癥護理
(1) 絕對臥床休息,防止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按摩下肢、避免在下肢輸液等措施)、壓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定時翻身、按摩)等,防跌倒、墜床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2) 嘔血
①患者取側臥位或半臥位,意識不清者頭偏向一側,必要時準備負壓吸引器。②遵醫囑輸血、輸液、止血,保持靜脈通暢。
(3) 便血
便后應擦凈,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排便后應緩慢站立,防跌倒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4) 疼痛
①硬化治療后,觀察疼痛的性質、程度,及時通知醫師。②遵醫囑給予抑酸、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
(5) 發熱
硬化治療后可有發熱,遵醫囑給予輸液及抗炎藥物,定時觀察體溫變化情況。
4. 特殊治療護理
胃鏡下止血治療,術后觀察有無出血,以便及時處理。
5. 心理護理
安慰、體貼患者,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及時清理一切血跡和胃腸引流物,避免惡性刺激。
6. 皮膚護理
經常更換體位,避免局部長期受壓。保持床單位平整、清潔、干燥,無皺褶。
7. 三腔二囊管護理
(1) 按操作規程置管。
(2)操作時備好吸痰器,防止插管時大量胃內積雪返流。
(3)注氣應從胃氣囊開始,再充食管囊,放氣時順序相反。
(4)三腔二囊管下至咽腔時,要讓病人做吞咽動作,以免誤入氣管造成窒息。
(5)三腔管牽引方向應順身體縱軸,與鼻唇部呈45°角,以防該處鼻腔粘膜和唇部皮膚過度受壓而產生糜爛、壞死。
(6)上管后每隔12-24小時放氣15-30分鐘。每4-6小時檢查氣囊1次。
(7)氣囊壓迫以3-5天為妥。出血停止24小時后,可放氣再觀察24小時,仍無出血時可考慮拔管。
(8)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防止并發癥發生。
(四) 康復指導
1. 用藥指導
遵醫囑服藥,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類藥物。不得擅自停藥。
2. 飲食指導
戒煙、禁酒;以溫涼、清淡、無渣軟食為主,營養豐富易消化;避免過饑、過飽;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濃茶等;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
3. 休息活動
生活要規律,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樂觀主義精神,正確對待疾病。
4. 隨診指導
定期復查,如出現嘔血、黑便,立即到醫院就診。
(1) 病情觀察及時,護理記錄準確、規范。
(2) 各種檢查及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3) 患者掌握再出血指征,能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