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一
當第一天上班被稚嫩的聲音稱之為“老師”時,我的驚喜與不安不知道該怎樣表達。我認為那是最美妙、最幸福的一瞬間。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當我把我最純真的愛奉獻給那一群群可愛的天使后,他們帶給我的是無比的幸福和快樂。
有很多人問我:“當幼兒園老師快樂嗎?幸福嗎?”我總是笑而不答。人們總習慣把教師比做蠟燭、春蠶、人梯和鋪石路,把教師的勞動與這些悲苦的形象相聯系。但我卻認為,教師應該有另一種境界,應當把教育勞動看作一種幸福的體驗,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正是教師生命增值的過程,你的愛、你的心血、你生命的智慧已經化作了一面面風帆,鼓蕩著船兒在人生的海洋中駛向蔚藍的彼岸。
快樂與幸福要靠自己去品味。盡管你不能指點股市、笑傲政壇,盡管你不能獨步學界,踏浪商海,但是,當你生病的時候,有一句句暖人的話語,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雙雙揮動的小手在你身邊,有了孩子們的關心和愛護,你能不感到幸福嗎?當你假裝生氣,聽到一句這樣溫柔的話語——老師,我再也不調皮、不淘氣了,請您不要生氣了好嗎?你能不感到幸福嗎?當你因勞累感到疲倦時,有孩子爭著、喊著“老師,我來給您按摩吧!”“老師,我來給您揉揉腿吧!”你能不感到幸福嗎?當你看到一手帶大的孩子即將駛出港灣,在那蔚藍的童話中航行的時候,你能否感到有說不盡的驕傲、自豪、幸福與快樂。其實,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遇到過很多不大不小的難題:新入園的孩子哭鬧不止;家長不理解教師行為,有事沒事總找策;上課時,孩子對開展的活動沒有興趣參與,很多很多,舉不勝舉。而這些問題中,有些我們可以自己解決,有些需要同事的幫助,有些需要園領導的指引,甚至有些我們無法解決,這時站在我們前面挺身而出的是幼兒園。就拿我們班來說:我班的朱仁杰我感覺他是個挺可愛有點小調皮的小男孩,朱仁杰身體弱,容易出汗,容易感冒,而做為家長,將孩子往幼兒園一放,對我們的工作沒有理解,只有一味的指責,總認為他的孩子在幼兒園生病了就是幼兒園的責任。老師的工作比較難做,可是我們倆個老師一直不停努力最后終于用微笑的解釋和調侃,終于換來了家長的理解和認同,更有信心開展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是有感情,從不會吃飯,不會尿尿的小寶貝到如今生機勃勃的小大人,孩子們的點點滴滴在我的腦海中像一朵朵美麗的小花,此起彼伏地盛開著,當一群群孩子從我們這里畢業,當孩子們哭著說,老師,我不想畢業了,我還要上幼兒園時,當家長們真誠地對我們說:“您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為孩子們付出的愛,那種幸福感世無法用語言去描述的。
有一次,我感冒了。上課時,沙啞疼痛的喉嚨讓我時不時得清清嗓子,班里的幾個小淘氣在眉開眼笑,連平時乖巧聽話的孩子也好奇的看著我發笑,我發現一時室內大亂,頓時無名火起,瞪著眼睛批評了一通,火發完了,我發現孩子們都坐在那兒一聲不吭,眼中閃出絲絲惶恐,幾個小淘氣低下了頭,我心頭不禁一陣愧疚。第二天上午,我懷著復雜的心情走進活動室,忽然平時不愛說話的牛牛小朋友走過來說“老師,你一直流鼻涕,這是我帶給你的紙巾”。最小的超超小朋友也跑過來把衛生紙遞給我,還有小淘氣樂樂邊跑邊說“我帶的是有香味的,給你,給你,給你”,我雙手捧過來眼里含著淚花問,“都是給我的嗎?”只見她們連連點頭,我一時無語,默默地坐在那,看著一個個不諳世事的小孩,他們那一張張紅撲撲的小臉蛋上寫滿了真誠,他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里蕩漾著關愛。
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關愛,那一刻我對昨天的失態感到萬分后悔;那一刻,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雖然我曾因為他們的嬌氣而抱怨過,也曾因為他們的淘氣而生氣過。可是,今天在他們面前,我感到自己以往的付出是多么微不足道,而回報確實如此的豐厚,那是一棵棵盛滿關愛的童心啊。我將永遠一心不改,為有所愛,為所有的愛,把我的愛灑向每一個孩子。由此,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
魏書生曾說過:“教育是一項可以給人以雙倍精神幸福的勞動。教育對象是人,是學生,是有思想、有語言、有感情的學生。教師勞動的收獲,既有自己感覺到的成功的歡樂,更有學生感覺到的成功的歡樂,于是教師收獲的是雙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勞動雙倍的幸福。”我想,這樣精辟的論述正是對在教育園地里辛勤耕作的所有育花人最有力的肯定。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二
幸福是一只淘氣的小鳥,當你苦苦地尋覓或守望她時,殊不知她就悄悄棲落在你肩頭,只是由于你的左顧右盼而忽視了她的存在。
上學時,我的還成績不錯,所以志向很遠大的,沒想到高考落榜。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竟成了一名幼兒教師。我努力學著基本功,以用于課堂。我喜歡靜,但與孩子們在一起,每天都吵吵鬧鬧的,因而對工作的興趣一直提不起來。
有一次,因身體不舒服手捂著胃,顯得很痛苦,孩子們看到到我痛苦的樣子,都跑過來,問:“老師,你怎么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問候著,接下來,我不知道我是怎樣結束課的,孩子們眼眶里濕濕的,我也是,我那顆沉睡的心似乎被孩子們所澆醒。之后,孩子們晶瑩的淚光時常浮現,面對他們純真的愛,我竟有了一種負罪感。
從那以后,我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投入到了工作中,因為孩子們深情的目光給了我工作的力量,也堅定了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的信心。在工作中,我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逐漸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天使。在十幾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把自己的心血用于我的教育對象上。一聲問候,一下撫摸,一個擁抱,一個微笑都是愛的真實的體現。在我們幼兒園里,大多數孩子的家境都不富俗,這就要求我們做教師的,不論貧窮和富貴,都一視同仁,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班的楊青小朋友,單親家庭,沒有母愛,爸爸常年在外,家中還有老人,家庭比較困難,針對這個情況,我為孩子收集了十幾件衣服,經常關心問候他,他的家人很是感激,衣物雖不貴重,但表達的卻是我的一片真情。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我的心里,私心雜念,功名利祿,早已蕩然無存。我總是以一顆愛心和耐心對待孩子,用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人和事” 來勉勵自己。是的,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去教育我們的的每位天使,能夠創造出教育的奇跡。
隨著自己的逐漸成熟,加上自己扎扎實實的工作,勤勤懇懇的做事,我感受到了幼兒對我的喜歡,感受到了同事對我的認可,感受到了學校對我的肯定,同時也感受到了家長對我的信任。忽然間,我覺得我真的非常幸福。只有幸福的人,他的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因為感受到了幸福,我工作的熱情更高了;因為感受到了幸福,我對孩子們的愛更濃烈了;因為感受到了幸福,我更加盡職了 。
感謝緣分,讓我走近教師;感謝機遇,讓我成為教師。感謝那些可愛的天使,讓我享受幸福。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三
幸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于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于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并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著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于什么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
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于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
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系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并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蘊。教師只有擺脫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欲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悅。
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么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說“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根據1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于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著著實實接近半數,占49.8%,創世界最高記錄”。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了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了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獲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獲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后,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獲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吁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于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四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對于教師來說,能否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
雖說教育工作是酸甜苦辣皆有的行當,工作中常有困惑、煩惱,甚至阻力、誤解、痛苦……各種考驗紛至沓來。但我卻深深愛著這一行。是這一行,讓我童心不泯,教會我知難而進;是這一行,錘煉了我的從師之能。教育事業有如一方沃土,滋潤了我。
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真摯的感情。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孩子,他們的感情總是會毫無保留地完全呈現在你的面前,沒有虛偽,沒有做作,有的只是真摯。所以我也特別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心甘情愿地做不起眼的“孩子王”。每到課間休息的時候,常常會有孩子走到你身邊與你攀談,不一會身邊就圍起了高高的一堵墻,在里面傳來了大家的歡笑聲。這一切都讓我感受著幸福。教師這個職業或許會讓我們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它所能夠帶給我們的職業幸福也是不同于其他行業的。與醫生、律師、職員相比,我們教師是在與快樂、單純和不斷進步的孩子打交道,學校中的孩子們純真可愛,教師深受尊重,人與人之間也是最容易相處的。有時候我感覺到自己(一個四十多歲的人)還像個孩子那么樂呵呵,就感覺教師只有在學校這個最純潔的地方才能夠童心不老!這種情景、這種待遇可能也只有教師才能享受到吧。在人的記憶里,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記,而師生之間培養起來的真摯的感情,隨著時間流逝不僅不會淡忘,甚至會越來越深。就像我參加工作多年,仍念念不忘曾經的老師.看到已經畢業的孩子還記得來看望我,這難道不是我幸福的理由嗎?
當然,在這些之前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教師的幸福還來自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只有教師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職業的幸福感。如果你熱愛教師職業,你就不會覺得累而會覺得幸福,困難和挫折顯得那么微不足道,收獲和成功會讓你斗志昂揚。你會發現:看待工作的眼光全然改變,那是一種挑戰,那更是一種享受。和諧的人際關系成了我們工作的潤滑劑,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有領導的關愛,同伴的互助,公正的評價,社會的認可。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優秀老師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把教育工作干得有滋有味,似乎他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幸福、咂摸幸福、品味幸福。在我看來,各行各業的“優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們對所干的工作有樂趣,教育更是如此。真正的教育是發自內心的、充滿激情的,是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幸福感的。真正意義上,老師是有工作幸福感的,只有幸福的老師才能育出幸福的學生。
是啊, 一個人的職業幸福感取決于對自己職業的認同,一個不認同自己職業的人,看不到自己職業價值的人,哪怕是再好的條件,沒有一點壓力,也體會不到幸福。“壓力其實也就是動力。”的確,有時候些許的壓力能夠成為我們向前進的動力:有了公開課的壓力,你就會更深入地卻鉆研教材;有了論文賽的壓力,你就會更認真地學習理論;有了班主任的壓力,你才會更細致地管理班級……對自己的職業有了認同,這些壓力便不再是煩惱,而能成為源源不斷的動力。“人的自我實現”是人的本質需要。教師應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追求,樹立積極的人生觀,用樂觀的人生態度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贏得社會學校家長的認同。我們可以對照這次的汶川地震中的師生們,在那么艱難的條件下依然不放棄理想與信念,將學習教育放在自己的第一位,這么積極的人生觀難道不值得我們這些教師去學習嗎?教師就應該在自己的追求中,不斷地進行著創造,增強自己的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不斷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在實現自己職業理想中,盡享職業的幸福。
總之,對于幸福詮釋眾說紛紜:有人說幸福是清晨的一縷陽光,有人說幸福是來自朋友的牽掛,有人說幸福源于一份充實的工作。也許,我無法用語言來詮釋幸福的真諦,但我覺得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日日夜夜,擁有孩子們真誠的愛,便擁有著幸福。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個幸福的教師》。
幸福是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在哪里呢?
30年前,“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30年后的今天,隨著祖國的繁榮富強,隨著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教師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都大大提高,教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然而,根據人民網教育頻道去年9月份的調查顯示,認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教師不到兩成,近六成教師認為還過得去,近三成教師認為自己不是很幸福。
每天的講解說教,讓我們的喉嚨提早衰老;每天高高的作業本,讓我們的眼睛布滿血絲;每天繁重的課務,讓我們回家后沒精神去搭理自己的孩子。
作為教師的幸福感在疲憊的身軀和不堪的重負中漸漸迷失了……
失落撩人回憶。
20xx年,我畢業后,便回家鄉任教了,當時19歲。19歲,自己的生命還未完全成熟,即將開始培育另一群生命了。
還曾記得,我被分配到了鄉里最偏僻的小山村任教,學校只有幾間年久失修的破房子,全班共有13個孩子,其中就有4個孩子的父母離異,而剩下的9個孩子當中,也有3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知道了這樣的情況時,我也終于明白了孩子們臉上為什么終日不見笑容。這么小的年紀,他們要承受多少思念之苦,我不得而知,只是暗暗地告誡自己:我是一位老師,同時也是每一個孩子的媽媽。于是,我想方設法地帶領他們享受童年的快樂。春暖花開之時,我帶著他們到村后的大山里野炊,我們師生親自動手燒飯,采集植物標本,圍坐在一起,有調皮的孩子采了野花插在我的頭上,說:“老師真像一個花仙子”,逗樂了所有的人,我也美美的享受在其中。冬天到了,下過大雪之后,我們師生一起到村里的農場里滑雪,村子上空到處蕩漾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慶幸自己成為了一名教師,一名農村女教師,有幸給山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同時,我也收獲著幸福,過教師節了,孩子們親自做賀卡送給我,上面寫滿了他們對我的美好祝福;不知何時,不知是誰悄悄地把一包蘋果放在了教室的門口……這樣的事情講也講不完。
而如今,經過十年時間的磨練,我已走向成熟,我用成熟的生命去培育成長的生命,我的生命之中融入了另一群生命。
突然間,我感受到了幸福原來就在這里。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幸福喊在孩子們童稚的問候中,幸福盛開在家長感激的笑容里,幸福綻放在領導贊許的目光中。
最后與大家共享一篇寓言故事:
小豬問媽媽:媽媽,幸福在哪里啊?媽媽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豬試著咬自己的尾巴,可是無論她怎么努力還是咬不到,小豬十分懊惱:媽媽,為什么我總抓不住幸福呢?媽媽笑著說: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著你的……
同行們,讓我們一起做那只追求幸福的小豬吧。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腳步;只有樂于付出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不斷進取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殿堂,只有懷著教育理想才能真正體驗到教育的幸福。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六
ladies and 鄉親們,男的們,女的們,大家晚上好。首先我非常榮幸地向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本人女,未婚,來自尖山小學,是一位教語文的英語老師,所以在接下來我的演講中,若有什么用詞不當,請記住我是英語老師。謝謝。(笑)我今晚的演講將緊扣“爭做幸福教師”當中的“幸福”兩個字展開。所以我的演講題目是,幸福=有愛。
各位朋友,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你家有幾棟別墅,你有幾輛豪車,你的銀行卡里有多少money。幸福就是要有愛。
no.1愛他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我的帳戶,我愛他讓他喜歡我就是“存款”,我怨他讓他討厭我就是“取款”!作為老師,孩子就是我們愛的最大對象。有些老師會很頭疼,覺得自己很痛苦,就是因為班上哪幾個問題學生。所以每天一上課就覺得是一種磨難。可是親愛的朋友們,這些孩子我們有及時地給予他們愛,給予他們包容嗎?我們總是覺得他們哪里哪里不好,于是乎,他們就真的朝著你所說的方向發展了。所以請記住“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少。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no.2愛自己:
試問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他能幸福嗎?愛自己的五大秘訣:不要用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要用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別人;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別人;不要用過去的錯誤來懲罰現在。老師是人,不是神,就算是神,那么神有時也會犯人犯的錯誤。所以何必在意那么多。朋友們,你說對嗎?過去的痛苦就是快樂,現在的痛苦就是成長。痛苦別浪費,好好長智慧。
no.3愛學習: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老師,我們經常教育我們的孩子要good,good,study; day, day,up.可是老師們,我們自己真的愛學習了嗎?我們真的有刻苦學習了嗎?我真的做到永遠把今天當成最后一天,只要有三頓飯吃,我一定把精力都放在學習和增長智慧上了嗎?
no.4愛目標:
幸福的人是有目標的人,是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就是“活著”,沒信仰的人就是“死了”。幸福的取得不是在于能力的高不高,而是在于他敢不敢想。有沒有這個目標。每節課都有教學目標,每學期都有學期目標,那么親愛的們,你們有為自己的人生設定目標了嗎?
我們不能改變人,但可以影響人,人只有自己愿意改變,才是真的改!這么多年下來,我發現所有的不幸福都是因為不懂愛,不會愛,只有愛才是聯結你我的紐帶,才是滋潤心田的良方!所以我的一句總結是: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所有的結局!做幸福教師,先學會有愛。
爭做好教師演講稿 做一名幸福的小學教師演講稿篇七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老師們:
大家好!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種超越物質的人生追求,是一個人的精神歸宿。
“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志饑餐胡虜肉”是岳飛的幸福,“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藏之深山,傳之后世”是司馬遷的幸福,“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是范仲淹的幸福,“晨興理荒穗,帶月荷鋤歸”是陶淵明的幸福,是的,文臣以政治清明為幸福,武將以立功沙場為幸福,史家以作品傳世為幸福,隱士以回歸田園為幸福;米開朗基羅用了四年時間完成《創世紀》時年僅37歲,但看上去儼然成了一個面容憔悴軀體佝僂白發蒼蒼的老人,但是他卻告訴教皇說自己是幸福的,南丁格爾放棄自己優裕的貴族生活到戰場上去做一名護士,飽受艱辛,但她也是幸福的,所以,幸福與物質無關,與索取無關,幸福是一種精神追求,是一種精神慰藉,是人一生奮斗的最后歸宿,是一種感覺,體驗這種感覺的程度是由一個人為他所從事的事業的付出程度決定的!
老師們,同志們,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幸福的人都有相同的理由,他們你的幸福源自于對自己職業理想的追求,而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這些不幸和我們的職業無關,我們不要把生活之中的各種不幸都帶到職業中去,我們從事的職業是世界上最高貴的職業,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高于動物是因為人類擁有智慧,而哪一個人的聰明才智不是從老師那里學會的呢?古代出現過幾次以拜師為恥的事件,然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事實證明,誰離開了老師誰將自取滅亡!我們的這一職業是無可取代的,不管是和平還是戰爭,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任何一個時候都是社會之中最重要的職業,而我們就是這個職業的從業者,我們是孔子、孟子、亞里士多德、蘇霍姆林斯基的事業傳承者我們在和楊振寧、魏書生為著同樣的理想并肩奮斗著,我們是無比驕傲的,是最最幸福的!
可是有時候我們會感到有壓力,會覺得煩躁,會覺得工資太低,并因此覺得不幸福,但是,這些和我們的職業無關,任何一種職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只是一種精神倦怠,我們都是老師,應該能夠為自己做好這種倦怠的調節,我們都明白,這個社會上從各種方面來比較不如教師這個職業優裕的太多太多了,簡單的一個方面,整個中國只有教師每年可以全額帶薪休假三個月,這是多么值得我們偷著去樂的一件事。
說到樂事,“得天下英才以育之”這本身就是古人所謂人生三大樂事之一也。看著學生一個個長大成才,走向社會,對于一個老師來說,是多么大的欣慰,我們都是在農村任教,當我們走進村子,一路上會有好多敬慕的目光看著我們,會有許多人和我們打招呼,更有許多孩子向我們問好,這些人除了學生之外我們也許并不和他們相識,他們這樣敬慕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是老師。小的時候,特別覺得我的父親在村子里很受別人尊重,沒有人和我父親高聲說過話,不管多么愛粗聲大氣的人都和和氣氣,恭恭敬敬,起初,我不明白為什么,后來我才知道,因為我的父親是一名老師。現在,我長大了,也成了一名教師,我覺得我是幸福的,在我從教的這些年里,發生了許許多多讓我感受到幸福的事,記得有一次,那段時間,我特別想吃花生,正是新花生收獲的時節,我給了一個學生10元錢,讓他去給我買些新花生,可是不大一會,他和他的爸爸來到了學校,父子倆還帶來了一大袋新花生,他爸爸說:“他老師,你想吃花生給我打個電話就行了,何必去買呢?咱自己家里都有,你別跟我客氣,今天別走了,回我家里坐坐”。我沒有買成花生,錢說什么他也不要,這件事很普通,但是它讓我深深感受到教師這個職業是多么光榮,換個角度想一下,假如你是做其他工作的,他們會這樣對你嗎?當每一次耳邊響起:“老師好”時,這就是我們這個職業的特殊榮耀,這是孩子們從純潔心靈里發出來的問候,是最真誠的,但是只有我們老師可以享受。
老師們,同志們,古今中外沒有哪一個人是以追求索取金錢名利為幸福而流芳百世的,大家都熟讀詩書為人夫子,都知道共和國能有今天的建設成就是多少諸如周恩來鄧稼先這樣把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獻身作為自己的幸福追求的人去付出、去犧牲換來的,共和國的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先烈先賢們的故事還寫在我們手邊的教科書上,我們怎么能把生活中的倦怠情緒帶到我們神圣的職業中呢?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去付出,我們需要把我們內心里的痛苦放下,把他們同我們的職業分開,讓我們擺脫物質困苦,追求職業精神的幸福,付出,才是幸福,我們的收獲是桃李滿天下,是教育事業的騰飛,不是僅僅局限于工資的多少。《呂氏春秋〃尊師》寫到:義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之大者,莫大于教之,我作為一名大利于人的教師,以育天下英才為幸福追求,我覺得值得為他而活著,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樂意再活一次!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