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的課余生活板書設計篇一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夠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知的寫話引出習作,拉近學生與作文的距離,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一種親近感,產生寫作的激情,永遠放松的習作心態,真正做到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師: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余生活。好多同學的課余生活很豐富,在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中也有值得回憶的事。為了讓課余生活的美好記憶永遠保留下來。現在讓我們不這些寫下來,好嗎?
板書課題:我們的課余生活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三年級學生處在習作的初始階段,在教學中以談話激情,提示習作的內容,講明習作的意義,激發了學生習作的興趣,增強了習作的信心。
1、明確要求:
(1)讀一讀習作要求,同組同學討論習作的范圍及要求,明確這次習作可寫哪些活動,什么事情,活動和事情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還有感受,心情與收獲。
(2)在大家回憶介紹的課余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哪些內容來寫,選出你覺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最受感動的內容。
教師提示,以下活動可參考:
<1>游戲娛樂活動,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繩,老鷹捉小雞,扔沙包。
<3>個人愛好,如:小搜集——搜集郵票門票;小飼養——飼養觀賞魚鳥;小種植——種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練習鋼琴,小提琴。
2、自主思考。你準備怎么寫?先自己想一想怎樣才能說清楚,試著說一說,做好準備,過會兒把自己想寫的先跟別人說一說,互相交流。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自己參加過什么活動,到過什么地方,見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興的,最有意義的事或你愿意寫下來的其他事,比如,你參加了什么比賽,什么活動等。
(3)你有哪些收獲與感受,心情是怎樣的。
3、小組討論。每個同學發言,其他同學仔細聽,對說得不好的地方給予補充。教師巡視,發現學生有困難及時給予指導。
4、全班交流。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應作評議和引導,重點在于是否講清楚,說明白。
【設計意圖】三年級孩子剛入習作之門,需注重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同時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鼓勵協商寫自己感興趣的,自己愿意寫的內容,讓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
1、提供范例,打開思路。
朗讀優秀習作《老鷹捉小雞》,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次課余生活寫的是什么活動?事情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2、明確要求,自擬題目。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在這里只須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生的事,但在寫時還要注意幾點:
(1)要把想說的事情寫清楚。
(2)要把話寫通順。
(3)要把字寫端正。
3、動筆起草,下筆成文。
把剛才自己說的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怎么說的就怎么寫。學生進行習作,要求注意書寫工整,語句通順。教師巡回指導,對部分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在習作教學中以優秀習作作為范例,讓學生學會模仿。學到方法,學會習作,感到“有路可循”,可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也可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懼怕心理。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再動筆,大大降低了學生初學習作的難度;強調書寫要求,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
1、讀給自己聽,自行修改。寫好后自己讀一讀,各自修改。可放聲朗讀,想想詞語用得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得清楚,看看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否恰當。
2、讀給同學聽,相互修改。在小組內朗讀自己的習作,請同學評一評哪些內容最有趣,哪些地方寫得好,互相學習,互相鼓勵。
3、讀給爸媽聽,分享快樂。回家后,先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分享習作的快樂。并請爸爸,媽媽對你寫的內容提出意見,然后認真改一改,再請他們在習作后面寫上批語。
【設計意圖】在“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過程中,自改自評,逐步養成終身享用的自改能力,同時在相互交流中,全體學生都享受了自己的快樂,也分享了別人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的課余生活板書設計篇二
1、明白什么是課余生活,知道從課余學習,課余活動和課余愛好三方面來寫。
2.、懂得使用些關聯詞,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間方位和時間先后順序的詞,如“首先然后接著”“之后”“這時”“當的時候”“前面”等有理有序地敘述過程。
3、從課余生活中感受到樂趣,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道理。
教寫活動要敘述完整,簡要交代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內容;要突出重點,通過對話,心里活 動,人物神態把過程寫具體。
一、詩歌入手,導入課題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詩中哪句話寫出了活動?哪句話看出是課余生活?哪句話說出了活動時間?
二、民情大調查
導言:課余生活簡直就像個七彩的萬花筒,全是精彩充實的故事。踢球、跳舞、畫畫、探險、郊游,不管是和同學還是家人,不管是干了好事、趣事還是傻事、錯事,樣樣都是那么難以忘懷,總是那么感人至深。這次習作就讓我們寫寫自己的課余生活。 開頭:要求寫出自己的課余都喜歡做些什么事情,自己最喜歡的是什么。
三、圖文并茂,喚起生活記憶 這些精彩的圖片一定讓你想起了自己很多有趣或者難忘的故事了吧?
四、我是小記者,互訪
1、你因為什么參加了這樣一項活動?開始就喜歡上了嗎?還記得第一次的情形嗎? 2、發生過什么有趣或者難忘的事情?能詳細說一說嗎?有趣在哪里?難在哪里?有想過放棄嗎?是什么讓你又重新鼓起勇氣?
五、交流活動意義
1、參加了這項活動以后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學會了堅持,技術更高了,懂得了一些道理)
2、現在的你一定很有經驗吧?,你覺得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給想學習這項活動的人一些建議吧?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的課余生活板書設計篇三
本次習作是學生進入中年級的第一次習作訓練,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從整個單元組編排來看,本組課文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教學的過渡和接口。該組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學生一幅幅七彩的生活圖畫,同時還安排有相關的綜合性學習與口語交際。本次習作訓練也是學生從寫一段話過渡到寫成篇習作。因此,要求就不可提得過高,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表達一個較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
1、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聯系自已的生活,從課余生活中選擇一件,能把一項活動,一件事情寫清楚。
2、過程、方法目標: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樂于表達,先說后寫,說說寫寫,連段成篇,并能主動修改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表達的快樂,使這次訓練成為一次快樂的體驗。
1、以課文為例子,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讀寫結合指導與訓練。
在本組課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來突出人物的特點,引導學生發現作者是怎樣將游戲、活動進行具體描寫的。
2、進行充分的搜集素材的準備,在生活中提取快樂。
在學完第一篇課文后,布置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制作一周課余生活記錄表,記錄下自己的課余生活。并通過口語交際,充分回憶、交流學生的課余生活。
第一部分:談話導入,激活情感
1、談話導入:“這段時間,同學們對自己的課余生活進行了記錄、。我發現,同學們的課余生活還真是豐富多彩。有喜歡下棋、打球、練跆拳道的;有畫畫、跳舞、做各種游戲的,還有登山、游泳、釣龍蝦、養金魚等,還有的在家幫父母拖地、摘菜、學洗碗等。[并用課件展示以上課余生活的圖片]老師數都數不過來了,你們喜歡這些生活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是啊,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給同學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大家感受到無限的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板書“我的課余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課余生活,以點燃學生的真情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傾吐表達的欲望。】
第二部分:說說寫寫,組段成篇。
第一環節:自選話題,樂寫開頭
1、師生交流:“誰來告訴老師,自己在課余時間里,都喜歡做什么?”(如果學生喜歡的課余生活并不是他所喜歡的,也可以。)
比如:下課的時候…… 平常做完作業以后(甚至把作業放在一邊,都要先做) …… ,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 ,(寒)暑假里 ……
課件出示:
下課的時候,我最喜歡_____。
平常,做完作業以后,我最喜歡_____。
星期六、星期天,我喜歡_____。
(寒)暑假里,我喜歡(做)_____。
2、引導寫話。
老師和幾位同學交流后,可這樣激發學生寫話的熱情:“這么多同學一個個說,太耽誤時間了,大家能把自己要告訴老師的這句話用你的筆寫下來嗎?”。學生用1、2分鐘時間寫下來。然后,通過師生交流,引導學生寫清楚、完整。比如學生寫到:“下課的時候,我最喜歡玩游戲。”就可以通過評議,引導學生說清楚:人物、地點、事情。如說清人物,“一個人玩?”{和幾個同學}玩游戲的地點:“在教室玩?”(在操場上)游戲的名稱:“玩什么游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說)
3、繼續交流,引導學生說喜歡的原因。
老師繼續談話引導:“你為什么喜歡玩這個游戲?”學生根據自己所喜歡的課余生活可能會回答(好玩、開心、有趣、有意義……)交流后,老師引導學生繼續寫話:“看來,喜歡的原因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理由。你們接著前面的話繼續寫下來。”
4、小結評價。學生寫完后,讓學生讀一讀自已寫的話,老師進行鼓勵或表揚:“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一段話了,通過這段話告訴了別人自己課余生活中最喜歡做什么和喜歡的原因。”(板書:喜歡什么,為什么)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采取激興趣、展思路的有效策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將課堂習作與表現生活相鏈接,在最短的時間里營造出樂于表達,易于動筆的訓練氛圍。】
第二環節:創境導說,樂說易寫
1、引導學生把課余生活中的過程、見聞說清楚。
師生交流:“比如,你說你是滑滑板的高手,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玩的?你怎么有什么絕招能贏?你說你愛釣龍蝦,你覺得哪一次最有意思,說說那一次的經過?”當學生感覺表達有困難時,老師以實例《釣龍蝦》引導:
“老師也喜歡釣龍蝦。有一次,我帶著我兒子到我家后面的小池塘里去釣龍蝦。那里的龍蝦又多又笨。我倆每人撿了一根樹枝,上面綁上一根線,線上再綁上土哈蟆的腿,然后把線甩到池塘里就行了。那些龍蝦像餓壞了似的,撲上來就用大鉗子夾。我把釣竿提上來,那龍蝦也不知道跑,只知道死死地夾著哈蟆腿不放,好像在想:哼,好容易找到的好吃的,想讓我放,沒門!我把它抓下來放進桶子里時,它還舍不得呢!那天,我釣了一只又一只,沒用多少時間,就釣了三十多只呢!晚上,我們全家美美地吃了一頓“爆炒龍蝦。”
經過老師這樣的引導,學生就會發現“哦,原來就是這么說呀!”敘述就是這么簡單,這么自然,只要把心里想說的話說出來就行了。這時,老師再引導學生把喜歡的課余活動的玩法、過程和喜歡做的事情的做法、經過說清楚。交流中,老師適時評價,引導學生有順序、有條理地說清楚過程、見聞(板書)。如果學生能運用恰當的詞語,讓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都要進行及時的贊美、鼓勵。
2、同桌互說、引導學生寫
師生交流中積極的鼓勵、贊許,一定能激發學生們說的欲望。此時,老師組織學生針對自己所選的課余生活,進行同桌互說,然后寫下來:
“同學們的課余生活真是一個有一個的趣味,一個有一個的精彩,每個人的課余生活,我都想聽,大家也一定想聽,可是聽不過來呀,怎么辦?對,寫下來,大家寫下來,我們來評一評,誰的課余生活最有意思。”
3.于是學生寫,師適時指點,進行溫馨提示,比如:寫完一句話之后,不要忘記加上標點;寫的時候,要專心,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寫完后,讀一讀,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4.選擇先完成的學生文稿,老師有針對性地提出表揚,暗示同學學習、修改。
5.老師小結鼓勵:“大家都把自己的課余生活是怎樣的寫出來了,還能寫出其中有趣、有意思的內容,真棒!如果能把自己在這課余生活中的感想和收獲寫出來,別人對你寫的課余生活的有趣、意義會有更深的理解,就會在評選中投你一票。比如,你說說滑滑板有什么好處?在釣龍蝦中你有什么感想、收獲?”師生交流后,再寫課余生活的感想、收獲。(板書:感想、收獲)
第三環節:組段成篇,引導修改
1、老師談話,引導學生給習作加題目:“大家看,圍繞著課余生活,你們不知不覺寫下了這么多話,這就是一篇作文。就是用筆把我們心里想到的話用筆寫下來。你看,你們已經會寫作文了。對了,我們的作文應該取個合適的名字。引導學生給習作取名字。”
2、引導自讀修改,互讀修改。
老師引導:“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第一篇作文讀給爸爸媽媽聽,他們一定會給他們帶來一個驚喜。如果你們擔心自己的第一篇作文還不夠可愛,我們有什么辦法呢?”引導學生自讀修改的方法:讀一讀,改一改,再謄抄下來。(老師事先通過家校網給家長發短信,讓每一位父母配合,給孩子真誠地贊美和鼓勵,以樹立孩子的信心。 )
(設計意圖:做為三年級學生的第一次習作訓練,過分的|“放”,必然導致大部分學生難于下筆,無所適從,結果將是一次失敗的體驗,必然使孩子從此畏懼作文,而精心預設,關注學生習作的過程,在教師引導下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寫下來,則使學生沉浸于樂于表達,易于動筆的氛圍中)
第三部分:快樂體驗,享受成功
1、同伴交流,自我欣賞:小組交流,朗讀自己作文的精彩之處,互相找出精彩的句子,哪怕是一個精美的詞語或者一個生動的句子即可。有一處即可獲一顆星。
2、班級交流,展示自我:由小組推薦,朗讀自己的習作,教師點評,多鼓勵。
3、選出學生佳作進行展示。
新課標指出,在中年級習作教學中,要讓孩子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因此在本次習作教學設計中,我想讓每一位學生在第一次習作中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習作的自信,為今后的習作學習邁開充滿信心的第一步。
題目:————————————————————————
喜歡什么、為什么
我的課余生活 過程、見聞
感想、收獲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的課余生活板書設計篇四
這次口語交際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組課文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小朋友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此次口語交際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以下三項:
1.課余做了哪些有趣、特別的事情;
2.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3.你覺得哪些同學的課余生活安排得比較好,你打算以后怎么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
由于本班孩子全都是漢族,而且從小在城市中生活,交際能力相對比較強。在這節課中,我把內容稍微擴展了一些,要求方面也適當提高了一下,我要求學生要把事情說具體,說有趣,并引導學生把收獲和感受說得更具體些。
1、讓學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分享當中的有趣、快樂。
2、引導學生交流時學會傾聽,禮貌發問;自然大方地把話說清楚明白,知道哪些地方應該說具體。
3、展示課余生活記錄,評議一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最好,說說你自己的打算。
重點: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難點: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
1.設計了表格,記錄課余生活,課前完成上交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收獲和感受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剛過去的暑假(只寫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課余活動)
2.收集學生課余生活的記錄照片
教學用具:
表格、照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交際話題
1、出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師:前段時間,我們用表格記錄下了課余生活的點滴,有些還拍成了照片,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吧!看一看,他們都在做些什么?(學生邊欣賞邊回答,教師及時板書課余活動的內容并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游戲、個人愛好、出游、家務、小制作等)
在這里的展示和分類是為了更好地打開學生的思路。
2、多么豐富的課余生活呀!這節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舉行一次“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說一說你們的課余生活,比一比誰說得有趣,說得清楚。(板書課題:我們的課余生活)
二、自主交流,嘗試交際訓練
1、回憶生活,激發興趣。
師:以上我們看到的是同學們的課余生活記錄照片,生動有趣。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的課余生活是怎么樣的?有哪些有趣或者特別的事情呢,在這個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呢?先自己想一想。
2、指導練說,合作交流。
(1)師生討論,指導方法
提問一名學生,
師:今天你想跟大家分享你課余生活的哪項活動?
生1:我想跟大家分享課間跟同學玩的“老鼠偷油”游戲,非常有趣
師:好,那請你說一說。相信你可以把它說清楚、說有趣的。
生1:我很喜歡玩這個游戲,每次下課都和班上的男生一起玩這個游戲,我們都玩得很開心。
師:這個時候,誰來當小老師評一評?
生2:xx,我覺得你沒有把這個游戲說清楚,說有趣。
師:發問有禮貌,也有理有據,那誰給他提點意見,要怎么說?
生3:xx,你應該把游戲的經過說一說,把好玩、有趣的地方說長一點
師:這個小老師提得意見真好,相信你們當中很多人都跟他玩過這個游戲,誰再來提提具體的意見?
生4:我覺得應該把游戲中,作為“老鼠”的我們怎樣引開“貓”,然后怎么合作去偷油。
師:你們覺得他提的意見怎樣?真棒!那你(生1)清楚應該怎樣說具體,說有趣了吧?。其他同學也想想,自己應該怎么說,那些地方要具體,才能把事情說得既清楚又有趣。
(2)小組合作,說給小組同學聽。
提出小組合作交流要求:1.想好了再說,有次序;2.態度自然大方,盡量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說有趣。
四人小組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先在組內互相說一說,再評一評。組內將匯報課余生活最有趣的同學推選為代表,參加全班的評選活動。教師參與各小組的交流討論,并進行個別指導。
(3)互動交流,全班分享小組的匯報。
師:“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現在開始!
提出匯報要求:1..認真傾聽,不要中途打斷;2.有疑問或者要提意見的,等聽完之后再提;3.發問和提意見要有禮貌
請各小組推舉代表展示多彩的課余生活,本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可以提問(教師適當指導點撥,重點從語言表達是否完整和內容是否有趣兩方面來指導,啟發引導學生相互補充,學生相互評價,發現不足)。
3、師生評議,學會方法。
師:剛才你覺得哪些同學說得好,為什么?哪些同學介紹得最有趣?
通過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及時給說得好的孩子加蓋印章(從“態度自然大方、完整、清楚明白、具體有趣”幾個點進行評價蓋印章)。
歸納方法要點:一是注意說的順序,說完整。先說課余生活是什么,或發生了什么事,再說說心里的感受,;二是不僅要敢說會說,說清楚明白,還要說有得具體有趣。為本單元的習作做準備
4、評選、小結。
從課余生活中選擇說得有趣,活動開展的過程精彩,收獲豐富、感受深刻、說得好的學生中評選出“最自然大方獎”“最佳口才獎”,并宣布評選結果。
師:介紹課余生活,可以先說說自己的課余生活是什么,具體的經過如何,怎么有趣,再說說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樣,還可以講講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三、評議、暢談
1、 展示評議。
這是同學們記錄的課余生活表格,現在我們來分享一下,評一評哪位同學的課余生活安排得最合理,說說原因
2.說說你的打算
師:你打算今后怎樣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有什么計劃,想一想,說一說。
四、總結收獲,準備習作。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重溫了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也對今后的活動做好了計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么與同學交流。這才是最有趣的、最大的收獲。
五、作業
跟爸媽交流你的課余生活
在這個教學過程的實施中,環環相扣,由于是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學生都顯得很有興趣。剛開始部分學生不明白怎樣才能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后面經過“指導練說”這一具體事例的指導,大部分學生都受到啟發,并能落實在小組交流中。特別是生1,在后面小組交流的時候,我特意走過去聽了一下,發現他能現學現用,把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好意見都用上了,說得很不錯。在教學時間上,顯得有點不夠,主要費時比較多的在小組匯報和評獎上,在匯報上,我想盡量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發現問題的所在,總結出方法,所以這里耗時比較多。在評獎中,學生的意見出現分歧,耗時比計劃中多,以后這個環節我打算在課下進行。另外,在跟學生交流以及學生的課余生活記錄表格上看,感覺城市里面的孩子,課余生活大多都是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所以在課余生活的多樣性方面比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