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策劃 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策劃內容大學篇一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家家慶團圓,孩子們倍感快樂,對他們的影響很大。雖然年年都過中秋節,但是孩子們對這個節日了解得并不深。開學初,正值中秋節來臨,因此,我們五年級便選擇了“中秋節”這一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結合當地一些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習俗,決定以“走進傳統節日”為載體,用最親近生活的地方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弘揚民族文化。
1、激發學生主動了解中秋節的熱情,促使學生感受我國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
2、通過對中秋節有關資料的搜集,繼續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3、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
4、為學生提供一個張揚個性的舞臺,培養學生創造性的人格。
1、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做好活動方案,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2、成立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制定小組計劃,確定人員分工
3、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其相關資料。
4、在將近中秋節那天跟大家一起帶月餅、嘗月餅、并拍照留念。
5、寫一篇過中秋節的日記。
學生通過調查、發現新問題、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實踐操作的能力,積極完成小組分配到的任務。
(一)確定主題,制定活動計劃
1、提出問題
同學們,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也是一個充滿節日氣氛的季節。再過一些時間,一個中國的傳統佳節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
節嗎?——對了,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將與親人團聚一堂,吃月餅、賞明月、敘親情、享歡樂。可你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為什么要如此重視這一天嗎?想不想了解這一節日的來歷?圍繞這個節日人們都用哪些方式慶祝呢?對這個富有濃濃人情味的節日,你喜歡嗎?(喜歡)但你們對中秋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樣的體驗呢?面對“中秋”這個詞,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預設:
(1)我想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2)我想知道這一天每個人都要吃月餅嗎?
(3)我想知道為什么中秋要吃月餅?
(4)我想知道一些關于中秋的傳說、故事等。”
(5)我想知道現在有多少種月餅?他們的價錢怎么樣?哪一種最好吃?”
(6)我想知道月餅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我還想自己動手做一做。”
(7)我們家鄉的中秋有哪些活動,哪些習俗?
(8)中秋只是漢族的節日嗎?別的`民族過中秋嗎?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2、確定主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①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先將問題歸納匯總,再對某一個或某些問題感興趣的學生分成小組,民主選出組長。②組長負責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討論活動方案。
③班內交流活動方案。
在老師的指導下,各組制定了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活動研究的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組人員的分工均由學生自己來討論決定,而不是由教師來代替,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無論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計劃性,防止活動的盲目性。)
(二)自主實踐,匯報交流
1、組長組織,自主實踐
由于學校資源的限制,不能在課上親自帶領學生去實踐,所以,只能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雙休日,小組自己組織活動,并要求每個學生跟家長講解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
2、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在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老師利用課上時間,根據小組分工,先小組內交流,然后教師組織各小組班內交流,匯報本組實踐活動的進展情況,活動做法,取得的成績;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不能解決等。通過匯報,同學之間互相出主意想辦法,教師不失時機地加以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但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做,而是引導啟發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意識和能力)
3、小組討論匯報下一步活動的打算
(1)探究“中秋的來歷和傳說”小組:我們想按照同學們交給我們的方法,到書店繼續查閱“關于中秋的故事”。我們還打算辦一期中秋的小報??
(2)探究“月餅的種類和制作”小組:我們還打算再去一次綠色超市,到那首先對阿姨有禮貌,完成任務;還打算,在李麗媽媽的幫助下去更城食品廠參觀,因為李麗媽媽在更城食品廠工作;回來還打算自己學著做月餅??
(3)各小組興致勃勃地匯報著下一步的打算。可見同學們的活動熱情非常高。(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匯報下一步活動的打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活動熱情,保持學生的活動興趣。得以下一步活動的延續,保持活動過程的持續性。)
(三)交流成果,活動反思
1、我們準備在中秋前夕,課上展示交流活動成果,我相信:
(1)一本本精致的小冊子,一張張圖文并茂的手抄報會展現在同學們面前;
(2)一塊塊各式各樣各種種類的月餅會擺在同學們的桌上供大家品嘗;
(3)一首首《頌中秋》的詩歌,會在教室里回蕩。
(4)一幅幅中秋習俗圖片,會使同學們大開眼界;
(5)一篇篇實踐活動的感受,會給同學們以啟迪;
(通過活動總結交流活動成果,使孩子們在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品嘗著活動中的酸甜苦辣的同時,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同時培養孩子們自我反思的能力。)
總之,無論是活動主題的選擇,活動方案的策劃或設計,實施,反思及評價的全過程都讓學生親身經歷,為了保持活動的連續性,教師在各個環節的指導要到位,還要得到家長的支持,保持或增強活動的興趣。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呂菁:這次綜合實踐我收獲了許多,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特別是其他民族過中秋節的習俗。在展示成果時,我覺得很自豪,我們組完成了三個作品,小冊子、剪貼報、ppt,老師還表揚了我們,我很開心!
孫柯欣:這次綜合實踐我們去調查月餅,不僅完成了任務,還鍛煉了我們的膽量。劉蔚林:這次綜合實踐課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嘗月餅,老師竟然讓我們在課堂上吃,還光明正大的吃,太爽了!這就是綜合實踐課!
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策劃 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策劃內容大學篇二
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為契機,以“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讓學生知道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為什么叫中秋節;中秋節民間的傳說、民間慶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在校園內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使“我們的節日”深入人心,推進學校創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20xx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一)加強宣傳
1、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以“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進行演講,宣傳;
2、利用主題班團會、校園網開設專欄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和講述與中秋有關的民間故事。
(二)分階段活動:
第一階段:佳節思月——主題閱讀
1、活動內容:
(1)搜集與中秋節相關的知識,并在班內交流,讓同學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含義,并從中解讀傳統節日在生活中的韻味。
(2)搜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各班開展有關的晨讀
(3)組織同學們開展中秋節有關的詩歌背誦活動。
(4)開展詩詞賞析講座
2、參加對象:全體同學
3、活動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第二階段:佳節賞月——實踐活動
活動一:每逢佳節倍思親——家庭歡度中秋節
活動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傳統節日,多彩民俗風情”為主題寫文章,可以是觀察日記,節日游記,閱讀體驗,精彩創意等。
活動三:利用福建文明風、福清新聞網等網站,組織學生開展網上過中秋活動,開展學生與遠在異地打工的父母進行網上對話活動,引導學生向家長匯報學習生活情況,共度中秋佳節。
活動四:創意抒情。在校內設一面“寄情”墻,學生可以把對同學、親人、老師、長輩想說想表達的情義寫紙上并貼在墻上。
活動五:“快樂體驗”活動。開展文明禮儀我示范宣傳活動,學習文明常識,踐行文明禮儀規范。
第三階段:佳節憶月——交流展示、反思評價
活動內容:各班將活動中搜集到的詩歌,故事等資料,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照片等經過精心設計,做成活動展板;各班通過班隊會的形式,以及經典朗誦會,燈謎的形式開展活動成果交流會。
為在全體師生中廣泛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燦爛的徽州文化精髓,培育愛國情感、民族自豪感,決定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期間,在全校范圍內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內容
1、開展以“放飛夢想分享快樂”為主題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慶祝活動。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與端午節同在一周,學校積極開展“放飛夢想分享快樂”主題慶祝活動,在校園中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2、舉行“粽葉飄香,情系端午”國旗下主題講話。
3、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小報評比活動。
7、開展“學雷鋒,愛心送端午”活動。認真落實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關愛行動。
三、活動要求
1、學校德領組、少先隊總部及各班要高度重視活動的開展,圍繞活動目的扎實做好各項活動的組織落實,達到活動教育人的目的。
3、認真做好端午節放假安全教育工作,確保學生安全,大隊部下發致家長一封信。同時做好值班護校工作。
為豐富我校文化生活,給我校學生搭建一個培養能力,展現才華的舞臺,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校園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也讓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向上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我校將精心安排慶“六·一”文藝匯演活動。
活動主題:“做錚錚少年傳中華美德”
1、以年級為單位參賽,(小學低段、小學高段、七年級、八年級)每個單位至少出2個節目,參賽節目由年級組長組織和其他科任教師調配時間進行指導與訓練。
2、為了保證節目的質量,各單位在4月26日將節目內容、參演人數上報熊旭貞老師處以便學校統一安排。
節目要求及節目推薦:
1、本次節目內容以反映“六一”兒童節歡樂為題材,要健康向上、主題鮮明、題材新穎、富有感染力,突出少年兒童天真、活潑的年齡特點。
2、節目形式以歌曲(獨唱、合唱)、舞蹈(獨舞、集體舞)、健美操、童話劇、課本劇、小品、講故事、詩朗誦、快板、器樂、武術、雜技及語言類節目為主,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創作編排。
3、每個節目要體現“精”、“新”,每個節目時長不超過6分鐘。
4、各班于5月20日前把參賽節目、節目串詞、伴奏帶交到校辦熊旭貞老師處。
①10分制,所有評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按總分多少排列名次。
②評分標準:原則上同等水平的節目:有創新,能使人耳目一新者優勝;演員中男生比例高者優勝;學生參與面大的優勝。
名次計取與獎勵辦法:
本次匯演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表揚獎4名。學校發給獎品和獎狀,另設獎品給獲獎節目的班主任和指導老師。
(1)彩排時間:第一次:5月14日(星期三,13時30分)。
第二次:5月28日(星期三,13時30分)。
(2)匯演時間:5月30日(星期五)
(3)地點:學校操場
1、總指揮:xx
2、總策劃、舞臺總監:xx
3、主持:xx
4、攝像:xx
5、照相:xx
6、后臺:四個年級組長
7:評委:xx
8、紀律監督組:xx
9、宣傳報道:xx
10、統計組:xx
11、舞臺布置:xx
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策劃 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策劃內容大學篇三
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以深化素質教育,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藝術修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為根本宗旨,20xx年,我們將以教育局下發的《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方案為指針結合我鄉各小學實際全面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1、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傳說、民俗習慣等,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使學生獲得“真、善、美”的體驗。
2、各小學結合本校校本課程培養目標,不斷培養學生的體育、藝術和科技素養。
“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中的“節日”既涵蓋我國民俗中的傳統節日,又包括結合學校自主發展與學生身心特點的校園文體藝術特色節日。為此,我們將充分挖掘和整合傳統與特色節日中的教育資源,并不斷增加新的內涵。把原本單一的、獨立的教育活動的點連成線、形成面,最終構建目標明確、主題鮮明的多緯度教育活動體系,用富有特色的活動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搭建平臺,促進學校道德文化建設,推動學校體育、藝術、科技等教育活動的健康發展。將“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教育活動做大、做強、做新,并形成自身鮮明有效的學校主題教育特色。
各小學1——6年級全體學生。
各小學輔導員請把每一次開展活動的方案、總結、郵箱,紙質活動資料留本校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