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一
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的游子也會在這時候回到家和家人團圓。今年的中秋特別讓我難忘,每年在我身旁的那個人已不在了。以往那個會在中秋節晚上坐在凳子上,賞著明月,給我講中秋節傳說的那個人已不復在了。想著想著,一陣陣噼里啪啦的爆竹就直沖云霄,在天空中爆開,把我嚇了一大跳。
我坐在窗前,看見一輛轎車駛入我家,啊,那是哥哥的車子!哥哥不是在國外嗎?怎么會突然回家了?我立即跑出房間,到門外去迎接哥哥。原來,哥哥說他想我們了,才特地回來給我們一個驚喜的。我看著哥哥,高興得手舞足蹈,我們已經有五年沒共度中秋了。
我們一家五人圍繞在屋外的石桌旁吃月餅邊聊天。爸爸在一旁興匆匆地告訴妹妹中秋節的傳說,忘我在美麗的傳說里;我和哥哥則在一旁吃月餅聊天;媽媽在廚房準備夜宵給我們。今年的中秋節有哥哥的陪伴,特別的不同和溫馨呢!總算應驗了“月圓人團圓”這句話了。沒錯,人是團圓了,可我的心,還是缺了一角??匆娕赃吥莻€空著的凳子,又勾起了我無數的美好回憶,感到無限的惆悵。
去年中秋,奶奶還坐在這張凳子上,享受著靜謐的月光告訴著我中秋節的故事與傳說呢。那時候,我聽著奶奶說的嫦娥的傳說,心里卻惦記著月餅;現在,我手里捧著月餅,心里卻想著奶奶及那個傳說。我望向天空,原本是想看看皎潔的明月來平復一下心情。正想好好地賞一會兒月時,一片像紗布一樣薄的小烏云飄過來,給月亮蒙上了一層若隱若現的面紗。
雖然今年有哥哥的陪伴,可是卻少了奶奶的身影,真是特別,一失一得。我想,這是我度過最難忘的中秋了吧。這時,妹妹大喊著:“已經是晚上九時半了,現在電視正播放著中秋晚會特輯哦!”然后,我們大家就進入屋內觀賞電視節目了。電視節目的幫助再加上正吃著月餅的我們,整間屋子彌漫著濃濃的中秋味。一縷輕柔的月光穿過窗子灑在窗臺,我依稀記得,奶奶以前也很喜歡觀賞這類的綜藝節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難古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我與奶奶陰陽兩隔,但是我對她的愛不會減少。中秋節快樂。我對奶奶說,也對自己說起。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二
“十五的月亮,掛在天上掛在邊疆?!边@句歌表達的含義是:親人不管在哪里,這一天他們的心都會團圓在一起。那就是八月十五中秋那天。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隱含了一個神話,話說:“后翼得到了一顆神藥,他的弟弟非常好奇。于是,他就把后翼約了出去,自己卻悄悄地跑了回來潛入后翼的房里。企圖偷他的神藥。不料被后翼的妻子嫦硪看見。嫦硪為了不讓神藥落入別人手中。順手就把藥給吞進了肚子里,立刻就從窗里朝著月亮飛去,后翼知道上當了。撒腿就往回跑;回到家時,看見嫦硪已經飛到了空中,據了解知道她是吃。了神藥而飛出去的。
因為嫦硪飛走是八月十五日。而他非常喜歡吃月餅。于是,后翼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會在嬌潔的月光灑滿的庭院中。擺上嫦硪最喜歡吃的月餅。所以每年八月十五日被后人稱為“中秋節”并要吃月餅。
后翼就因為和嫦硪不能團圓:而感到非常傷心。所以八月十五那天每家每戶都要團圓,我家就不一樣。我爸爸遠在山西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在媽媽和嬸嬸為了讓我們高興,弄了一桌豐盛的中秋飯,飯香飄滿了整間小屋,可就差爸爸一個人,奶奶叫我們全部坐下吃飯,奶奶問:“人齊了沒?”沒齊,還差你爸爸一個。我從門口走進來說。全家人都陷入了沉思中,叔叔說:“不要想那些。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干嗎這樣?”。
我們開動筷子了,剛吃了一會兒?!斑诉诉恕庇腥饲瞄T,我馬上站起來去開門。開門一看是爸爸,我無比高興,一下子撲向了爸爸的懷里,我們全家人終于團圓在一起吃中秋飯了。
全家日一起吃飯,那滋味不是能用語言表達的,爸爸的出現出乎我的預料,遺憾不再有,此時的月亮正在皎潔的照著我的心。我太幸福啦!
第二天,爸爸又走了。
我又盼著明年的中秋節快點到來,因為那時侯爸爸就又會回來了。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三
“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我哼著小曲,一蹦一跳地走在小路上。今天,我也要親手做月餅啦!我吃過許多種月餅,卻沒有親手做過,自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今天,蕭山日報小記者團就要為我解謎啦!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像小鳥一樣飛向目的地。
來到活動現場,只見每張桌子都井然有序地擺著橙色、白色、紫色九杯液體、三個模具、八個花紋印、一個臺式小電子稱、三盆冰皮面粉,還有兩碗豆沙餡。有一位同學看到豆沙餡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沾了點放進嘴里“吧唧吧唧”地吃起來,還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惹得同組的人哈哈大笑。
“叮鈴鈴“時間到,活動正式開始了。經過水晶老師的介紹,我如同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原來那三種液體分別是胡蘿卜汁、牛奶和鮮榨火龍果汁。接著,水晶老師又給我們講解怎樣制作月餅,還告訴我們冰皮月餅做完可以直接吃的。一聽到吃,我們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馬上動手做起來。
終于可以開工啦!我們戴上手套,把每種汁分別倒進裝有冰皮面粉的不同盆子里,開始和面。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步,如果面皮和不好,就會影響月餅的口感。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面皮和好了。一塊塊晶瑩剔透的面皮正乖乖地躺在盆里讓我們去大顯身手呢。
我揪了一小塊面團,稱重后就使勁揉著,可是這團皮怎么都不肯向我屈服,像個魔術師似的,一會兒變成橢圓形,一會兒變成多邊形,我手忙腳亂。終于,面團乖乖聽話了,變成了一個小球。我把它用手壓扁,放入豆沙餡,然后像包小籠包一樣把口合上,再次揉成圓球,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帶花紋的模具里一壓,嘿,一個像模像樣的冰皮月餅便新鮮出爐了。接下來,我又馬不停蹄地制作下一個,月餅也一個比一個美觀精致。大家也都忙的不亦樂乎,個個都變成了小小月餅師。
做好的冰皮月餅晶瑩剔透,里面的餡若隱若現。看著這么誘人的月餅,我不禁兩眼冒愛心,口水直流,像餓狼撲食一樣,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哇!冰冰涼涼,又香又甜,還有點q,味道好極了,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了。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四
中秋節又名仲秋節,也叫團圓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第二大節日,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別的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節有著一段凄美的傳說:相傳古時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大地冒煙,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侖山,挽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因而很受人敬仰。后來,他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昆侖山求道,巧遇王母,賜予長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將仙丹交與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發現。
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獵之時,叫嫦娥交出靈丹,嫦娥當機立斷,將丹吞下,于是就飛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舉頭望著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突然發現月亮里仿佛出現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趕緊在院子里擺上嫦娥最喜歡的糕點,以此紀念嫦娥。從此,這一中秋祭月的習俗就這樣流傳開了。
月餅的出現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殘酷統治,中原廣大人民紛紛起義,當時朝廷搜查得十分緊,軍師劉伯恩想出妙計,將紙條放進餅中,紙條上寫著:“八月十五起義?!痹賹炦\進義軍軍營,八月十五,一舉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月餅”作為食品賞賜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不僅是一個充滿美麗傳說的節日,也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從古至今,有許多文人墨客為之寫下一篇篇不朽的著作,有的詠月頌月,還有借月抒懷。蘇軾的《水調歌頭》,王唯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讓人想起遠在異鄉的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媽媽拿出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拿出刀切開一瞧,綠茶的,我們嘗了嘗幾口,帶有濃濃的茶香味!媽媽又切出第二個,原來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帶咸。當切出第三個時,一看是蓮蓉的,我們嘗了嘗,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在中秋前夕,聽著關于中秋的美麗傳說,品著甜甜的月餅,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中秋節氣息。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五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字串9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
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六
我早就期盼到這中秋節了,街上早就有可口的月餅了。
中秋節是個傳統的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晚的月亮比其他的月亮更圓更亮,所以又叫做月夕,這一夜全家團圓。在遠方他鄉的親人,也匆匆忙忙地趕過來過節,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人們又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的下午,我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早已把美味的菜肴放在桌子上了。有香噴噴的雞肉,有新鮮的豬肉,還有河塘網的魚……
我問奶奶:“奶奶,你燒這么多菜,不累呀!”奶奶說:“好不容易才盼望到中秋節,怎么會累呢?”
我們這里的風俗有:吃月餅、賞月、吃團圓飯等。
可是,這一次中秋節沒月亮。
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年中秋節真不可思議。
中秋心得體會范文4
晚霞褪盡夜幕降臨,說話聲和孩子們的玩耍聲不斷在我耳邊回蕩著。這時,月亮還沒有出來,但我們卻坐在天臺上面等待著月亮了。
月亮終于露出了臉,羞答答的月姑娘仿佛不好意思地順手撕下一塊云遮住了自己。但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她終于鼓起勇氣邁進,到達那沒有云的地方,它穿過一縷縷的薄云,停留在最高處揮手向人們問好。這時,我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一首詩歌令我想起駐守在邊疆的戰士卻在中秋節不能與家人團聚。
這個時候周圍鄰居們已經放起了鞭炮,而且我們是也是不可缺少的。只聽見一聲巨響,我們在響聲里高興地歡呼,一陣陣巨響之后,我們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在暢所欲言,有的在吃月餅,有的在玩耍,還有的在一邊看月亮一邊吃田螺,這個場景顯得十分熱鬧!
現在已經是深夜了,但歡笑聲和說話聲仍然在我耳邊回蕩著。一個歡笑,一個歡呼,給中秋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七
今日月亮圓了,又是一個千里共蟬娟的日子。
記憶中孩提時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餅,是小伙伴的游戲、黑夜里的熒火蟲和一夜歡樂的夢。雖然在媽媽的嘴里,已經明白了故鄉的名字,可是故鄉畢竟好遠,就如天上的月亮,還是吃一口月餅才是最真的感覺。
隨年齡的逐漸長大,故鄉的概念最終在腦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終生不變的鄉音;是家常便飯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圓圓的郵戳;是每當看到那個熟悉的名字,總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萬分之一的全國地圖上,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圓點,可它卻如今宵的月亮,濃濃地裝滿了父輩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淚滿襟。
幾經生活的變遷,最終從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屬于自我的故鄉,每個中秋的晚上,思鄉的愁緒漸漸淡忘,畢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圓月缺花開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時雨。對于以往生養自我的江南,只記得煙色朦朧,木棉如血,茉莉飄香,棕櫚搖曳。還有中秋晚上的點點螢火。
上一個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來的月餅,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蘇月,隨來的還有朋友簡單的一句話:那是很好吃的,你嘗嘗。
看一方小巧的月餅,白色的酥皮下,透著淡淡的清香,淺淺地襯著青紅絲的顏色,那樣的精巧、細致,輕輕咬一口,那種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記憶深處所有關于江南的回憶:那是小橋流水的婉柔,芭蕉聽雨的清涼,是彩云追月、寒鴨戲水、將軍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長眠于那里的無數的夢的回憶。
是的,離開了不是故鄉的家鄉,卻沒有學會不是家鄉的故鄉的鄉音;生長于酒不勝力桃花紅的江南,卻養就了豪飲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應當是思舟的浪子,還是思馬的游俠。
且不論浪子或是游俠,總歸都是要漫跡天涯,今夜,應當慶幸自我,能夠和父輩一齊,擺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遙祭九天的明月,還有故去的親人。能夠點一顆煙,默默地祝福遠在異國的家人,輕問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鄉的月亮。能夠站在靜靜地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隨風抖動的葉子,思念著遠方的朋友,在異地的此刻,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的約定是否在同看一輪明月。
夜色已經寒了,侵人的月光如絲如網,真想抽刀揮斷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揚的歌,隨風寄到遙遠的地方,陪你在每個寂寞的夜晚,做一個美麗的夢。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八
秋天,在這個節日繁多的季節里,誰都不會忘記“中秋節”,誰都不會忘記這七個字:“花好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的那天晚上,只見街道旁燈火通明,廣場上圍滿了男女老少。大家三個一團,五個一伙地聚在一起,餐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人們在那兒繪聲繪色地談天說地,臉上洋溢著幸福而歡喜的笑容,共享著天倫之樂。
“快看啊!‘玉盤’出現了,好圓好圓。”一個小朋友激動地站了起來,邊說邊伸出手朝遠方的‘玉盤’指去。我仰起頭來,那‘玉盤’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羞澀地躲進了云層里,等我轉過身去,它又從“棉花”里小心翼翼地鉆了出來,仿佛正在跟我玩“躲貓貓”的游戲呢,真有趣!正在我出神地欣賞著美麗的圓月時,突然想起了最愛聽的故事:嫦娥奔月,此時此刻,我多么想邀請嫦娥和玉兔到我們人間來共度一個歡快的中秋夜啊!那樣,她們就不會再孤獨寂寞啦。
正在我高興不已的時候,來了一位風獨殘年的老婆婆,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可是,在老人的臉上卻看不到一點興奮的表情,而只是有一絲絲愁悵和寂寞。
我上前去探問道:“老婆婆,這么喜慶的節日里,您為什么不高興呀?”她憂傷地指著月亮說:“今年的中秋節,兒子又沒能回來,看著別人一家團圓在一起喜洋洋地,唯有我……唉!”老人長長地嘆了口氣,頓時眼里已溢滿了淚水?!皠e傷心了老婆婆……”在我的安慰下,老婆婆的心情終于有了一些好轉。
我終于知道,中秋節最意味著什么了,意味著人人團圓。而眼前這位可憐的老婆婆卻沒有感受到團圓的滋味,在中秋節里,人們最期待的就是與家人團聚了,但是我從這位老人那滿是憂郁的眼神里讀到的是,老人已經很久沒有和自己的兒子聚在一起了。
我再次看了看夜空中那明亮的圓月,第一次感覺到,連月亮也在為老人的不幸而默默地“哭泣”呢!是啊,我不禁感慨道,此時此刻,在這月圓之夜,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有許許多多的人們都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著,其實他們內心里是多么渴望著與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們團圓啊!可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卻不得不犧牲這一美好的時刻,他們那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啊!
這次中秋節,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同時,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團圓”二字的意義。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與祝福著,期盼著明年的中秋節,那位老婆婆能夠與自己心愛的兒子共同度過,愿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團團圓圓,幸福平安!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九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我愛你,中秋節。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中秋時節,一輪明月升上了高高的天空,人人都說天下的月亮一樣圓??烧l又知在千里外,有沒有刮風和下雨呢?
你們知道嗎,中秋節是因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我愛你中秋節!
中秋節,你就像一個傳說,你的身影如此的優美,當黑夜來臨,你用那金色的光輝撒向大地。你像一首詩,帶我們領略人世最真的美麗。你像一首歌,大地都在為你歌唱,因你而陶醉。
當中秋節來臨,你把炎熱拂去,把清爽和甜美的笑聲送給我們。當中秋節來臨,你給我們送來了樂隊,讓小鳥為我們歌唱,共度這個美好的`中秋節。當中秋節來臨,你為我們送來了香甜的食物,為我們送來了健康食品。
當太陽升起,讓人在這個如夢般的中秋節清醒。我愛你,中秋節!是你讓我們無憂無慮,讓我們開開心心的這一天,有樂隊的陪伴,有豐盛食物來招待我們。我愛你,中秋節!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十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短茣ぬ谟洝酚涊d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兜劬┚拔锫浴分幸舱f:“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溆袐D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
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十一
今天姑媽、姑伯、昊子表哥都要來我們家吃飯。俗話說,中秋節時的月亮是圓的,表示一家人團圓,還真不耐。平時,要么昊子哥哥到外地上大學不能回來;要么就是姑伯要談生意,沒有時間來;再就是爸爸要去襄樊工作也不能來。現在,一家人終于能團聚在一起了。
今天菜的類容真豐富:有雞湯、紅燒肉、還有油燜大蝦,好吃極了。我先吃了一塊紅燒肉,好吃極了!又吃了一口油燜大蝦,更是好吃,簡直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一家人吃完了飯,都坐在沙發上看“中秋晚會”,主題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演的節目很精彩,里面還表演了許多幽默的小品,逗得我們哈哈直笑。
突然,我想了一個問題,邊問媽媽:“中秋節的來歷是什么呀?”
媽媽笑著說:“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即陰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
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哦,原來是這樣,”我說。
后來,我們又吃了宵夜——月餅。月餅有很多不同的餡,有:蛋黃餡、蓮蓉餡、豆沙餡……因為豆沙和蓮蓉餡太膩了,于是,奶奶泡了一壺鐵觀音。以前中秋晚會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吃月餅,喝熱茶,越吃越熱。
我吃著月餅,望著天空,只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不禁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那首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吃完月餅后,姑媽、姑伯……向我們告別走了。
這真是一次愉快的中秋節。
中秋心得體會300字篇十二
那一輪滿月帶著絲絲憂愁,久久的懸掛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烏云遮住了月亮那皎潔的月光?!懊糠昙压澅端加H”,在這個中秋之夜,我想起了遠千里之外的姥姥。姥姥,您還好嗎?
姥姥,雖然您身在遙遠的廣州,而您的心卻永遠連著我的心,手永遠牽著我的手。姥姥,和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您的笑容卻永遠留在了我的腦海,我的心中……
記得剛上小學時的我,每天放學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學過的古詩、童謠背給您聽,而姥姥您總會捏著我胖乎乎的小臉,笑瞇瞇地說:“我們的小孫女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蔽乙部偸菢纷套痰男χ?,自豪的又為姥姥您說一句甜言蜜語或唱一首動聽的歌,讓姥姥您開心的不得了。面現在的我,每天放學后也會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這時才發現,原來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里仍會久久蕩漾著我們的笑聲……
姥姥,前年我和媽媽去廣州看您,那是一段多么快樂的時光呀!您帶我去游樂場,陪我一起坐小火車,陪我逛商場,給我買了好多衣服。姥姥,那時您開心的像一個孩子,就像是我的朋友。當我和媽媽斗嘴、惹媽媽生氣時,姥姥您會板著臉,教育我,一邊又說著媽媽,讓她消消氣。我也會在您的教導之下,向媽媽承認錯誤,逗媽媽和您開心。時間總是過得那樣快,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要離去,火車上,我哭了一路,我想您,姥姥!去年暑假您回來看我,匆匆的相聚之后,您又走了,您還要照顧剛滿一歲的小妹妹。
這一別又是一年,姥姥您每天都給我打電話,問寒問暖,問我又長高了嗎?長胖了嗎?聽媽媽的'話了嗎?我也總是笑瞇瞇地回答,我長高了,也胖了,更重要的是我長大了,聽媽媽的話了!電話那邊會傳來姥姥您慈祥的聲音,哦,小孫女長大了,理解父母對您的愛了,一這要好好孝順媽媽哦。掛過電話后,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滾落下來。哦,姥姥,我想您,何時才能與您重逢!
今天正是中秋,遠方的姥姥一定也在思念著她可愛的小孫女吧,雖然不能相聚,但我們的心卻永遠在一起,您將陪伴我一起走過人生小路,永遠,永遠……
看!那紫色流星劃過天空,照亮了整個世界。同時又灑下了一抹不散的余輝,寫下了我對姥姥的思念和祝福:祝姥姥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