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的田野里再也看不到那個人的身影,他用的的一生事業來報效祖國,你知道小編說的誰嘛,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關于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關于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1
5月24日,長沙,明陽山殯儀館。人們來到這里,與袁隆平告別。
上午10時,“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遺體送別儀式在銘德廳開始。
銘德廳門口,挽聯寫著: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澤長存。
哀樂低回。袁隆平躺在鮮花翠柏中,面容安詳。陽光透過天花板的玻璃灑落在他身上。他穿著紅藍格子襯衫和深藍色西裝外套,這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衣服。
袁隆平的遺孀鄧則一襲黑衣,坐在輪椅上。她的頭微微側著,沒有朝著遺體的方向,右手緊緊握住左手,放在大腿上。她的左手戴著一枚戒指。
10時15分,銘德廳內開始默哀。
吳俊穿著一件襯衣,站在默哀人群中,襯衣是袁隆平送給他的禮物。這位“80后”是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也是袁隆平的弟子。
袁隆平的助理辛業蕓,眼圈泛紅,始終沉默地看著鄧則的方向,面露擔憂。
人們面朝遺體,從右至左繞靈一周,與鄧則等家屬握手,一些人緩緩說出“多保重”。鄧則反復說著“謝謝”。
不久后,孩子們推著輪椅,陪著鄧則來到遺體正前方。鄧則突然站起身來,快步走到袁隆平遺體前,跪在地上,埋頭哭泣。
銘德廳外,長沙明陽山仿佛被人潮淹沒。擁擠的人群中,許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見到一朵朵明黃和雪白的菊花——人們把手中的鮮花舉過頭頂。
70歲的農民周秀英和家人來到這里。“知道他走了,一定要來送送他,我們種田的,對他有感情。”她抹著眼淚說。
25歲的青年胡勝濤來到這里。他早晨7點乘坐高鐵從廣州趕來,下午就要返回。10小時行程,只為深深鞠一躬。“人太多了,我只在遺像前待了不到一分鐘,可是很值得。”
江蘇的母女張秀華、王宇辰,結束深圳的旅程專程趕來。90后”王宇辰說:“我想和媽媽一起,來向袁爺爺道別。”
前往殯儀館的柏油路被人群擠滿。
年輕的外賣騎手,騎著摩托車緩慢穿行。外賣箱里,有滿滿一箱金色稻穗。下單的人來自廣東、福建、重慶……
路的左邊,身穿藍色襯衣的“雷鋒車隊”舉起悼念橫幅。一排出租車整齊停著,車窗玻璃上貼著“免費接送車”字樣。司機劉浩輝說:“上百臺出租車自發組織起來,免費接送從外地趕來的人們。”
路的右邊,42歲的水電工郭慶偉站在一輛棕色的商務車旁,車里堆滿了口罩。他和朋友買了8000余個口罩,從23日上午9點起為群眾免費分發。“昨晚幾乎沒合眼,我想為他做點什么。”
許多人前往擺放袁隆平遺像的明陽廳。人山人海,卻格外靜默。
一名身穿白衣的中年婦女半跪在遺像前,放下一碗青豌豆。這是袁隆平生前愛吃的菜。她哽咽著說:“您要記得好好吃啊。”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說:“袁老沒有留下任何遺言。”“袁老一直相信,我們會把雜交水稻事業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這一天,長沙氣溫23℃。科研工作者說,這是適宜雜交水稻生長的溫度。
關于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2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他創造的社會財富,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無價。
——題記
有一位老人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決了中國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他曾多次赴國際水稻所開展合作研究和技術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國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平。
他是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膚是被太陽親吻過的色彩,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一道道皺紋,須發已被匆匆流去的時光染成花白,他大步邁向田野,望著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那么靜謐,他那雙粗糙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水稻,眼里充滿了喜悅。
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實驗中,他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稻谷減少了5%,而稻草卻足足增加了60%,在這時有人就說:“人要是能吃草的話,你這個水稻就大有發展了。”面對無數的譏諷,袁隆平爺爺依然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一直堅持研究水稻,終于將雜交水稻研究成功,還將它推廣到了全世界。每當有記者采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樂呵呵的,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80歲時是80后,我90歲時就是90后。”袁爺爺總是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面對事物總抱以樂觀的心態,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對待事情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那么所有事情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喜歡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純樸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個真正能讓我們吃飽飯的男神——袁隆平。
關于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3
山石阻攔,大江未必不東流;雪辱霜欺,梅花依舊向陽開。心里的種子總會在某一刻悄然綻放,開出屬于這個時代最炫麗的色彩。
2021年5月22日,長沙,天悲地泣。
下午13時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傳來全國人民從上午就提心吊膽不愿接受的信息——袁隆平先生仙逝了。
靈車緩緩駛出醫院,沿路司機停車鳴笛,市民面容悲痛,相繼追趕,他們把鮮花捧在胸前,悲慟高呼袁老走好。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天災之年,餓殍遍地,從此他心里種出了讓中國人都吃飽飯的種子,帶著一代代中國。
袁老的種子播撒在神州大地帶來的是豐收的喜悅,播撒在青年人的心里讓我種下了為了國家甘愿奮斗終身的種子。
山高淵深,乘桴越海,我心里的種子在那一刻開始為家國綻放。
中國的每一次進步從來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那些我們所熟知的光芒熠熠的人物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我銘記他們的光輝過往,我知道自己可能畢生無法達到他們的成就,但是我愿意用我的一點一滴小的作為去做出一點微小的努力。
我在十八線縣城的一個平凡家庭長大,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學生,這是我沒有辦法選擇的出身,可是我依然有自己的際遇機緣,依然不可避免的要承擔所處時代的歷史使命。
現在的我首要任務在于學好我的學業,我面臨著中高考這些我必須咬牙度過的關卡,學好專業知識打好文化基礎是培育我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的關鍵一步。
不過我可不會局限在這里,“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雖老猶未老也。”李大釗同志如是說,我要保持著對國家發展的關注。青年要前行,時代要發展,我的成長與國家進步同頻,當我心懷感念地匯入時代的洪流,年輕的生命永不干涸,國家的巨輪前行不止。
關于種子的未來我希望它可以長成一棵大樹,一棵可以為我們的人民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公仆,主動擔負起連接時代與青年的使命,以時代的囑托為風向標,朝既定目標跋涉奔赴,無懼險阻。
種子的發芽成長是需要不斷滋養滋潤的,我會一直用我的奮斗去為它提供養料。既然我的種子生長于這個時代,就應該為時代增添自己的色彩。有如袁老這樣的先輩指明燈般值點的環境中生長的種子,當然要把自己的脈搏和足音連綴成時代鏗鏘的鼓點,奏響與這個最好時代同頻共振的美好華章。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關于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 我心中有一粒種子袁隆平作文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小學生我心中的袁隆平作文600字 我心中的袁隆平作文五篇
2021山東日照中考作文題 心中播下一粒種子作文600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