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漁業協會年度總結篇一
一、生產總體情況
今年上半年沿黃灌區水源供應充足,絕大部分養殖場漁業用水補水情況良好,沒有因水量問題影響魚苗種放養。各養殖場區水量充足,水質清新,特別是烏梁素海由于去年引黃入海,今年開冰后水質明顯好轉,為恢復經濟魚類資源,發展水產、水禽養殖,提高水生經濟植物產量和促進生態漁業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漁業生產經營走勢:受水產品市場購銷旺盛影響,養殖面積擴張,魚種銷售順暢,無壓塘現象,苗種數量急增,成魚市場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魚壓塘量少,絕大部分需從外調,名優品種量多,但價格貴,水產品市場供應總體豐富。在養殖品種方面,名特優種類如團頭魴、大口鯰、烏鱧、斑點叉尾鮰、黃河鯰、銀鯽、高背鯽、河蟹等養殖比例增大,特別是沿烏梁素海周邊,河蟹、烏鱧養殖發展迅猛。同時,各地在生產經營上改變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盡可能地做到輪捕輪放、均衡上市,有條件的地方利用溫棚等設施反季節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產效益。
二、責任目標落實情況
2022年自治區漁業局下達漁業生產分解任務為: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0800噸,其中名優產品產量1550噸,養殖產量要求達到7700噸,魚種生產總產量1550噸,池塘名優水產品養殖推廣面積5000畝,河蟹養殖技術推廣面積10000畝,實現漁業總產值8800萬元。為全面落實和完成任務分解目標,水產站根據各旗縣區實際情況的匯報進一步下達落實了生產分解目標任務,并要求各旗縣水產部門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了解情況,解決好漁業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認真抓好各項生產任務的落實,市水產站領導帶領業務人員巡回各養殖場點進行監督檢查各項生產任務落實情況。據上半年統計數字表明,各地漁業生產運行良好,各項生產指標有望超額完成。另外,由于漁民法律意識逐漸增強,養殖證發放工作在有條不紊運行中,辦理養殖證非常踴躍,到現在為止,持有養殖許可證的養殖戶已達85%。
三、漁業結構調整情況
圍繞自治區漁業局對抓好黃河漁業產業帶建設的總體布署,本著因地制宜、大膽創新的原則,圍繞市場需求,按照“品種調新、質量調優、產品調特、效益調新”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漁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主要體現在:一是在養殖方面調整傳統養殖結構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產品份額,形成多品種混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降本增效,來追求產品的最大效益為目的。二是根據今年市場行情,條件好的魚種池都可以安排魚苗發塘,分池后繼續養魚種,由原來的單季養殖逐步轉變為兩茬養殖,并向漁農、漁牧、漁禽結合及休閑方向發展來提高綜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開發方面,我們加大了自然水域養殖放流和品種結構調整力度,使養殖措施更趨合理,品種向多樣化、名優方向發展,特別是河蟹和烏鱧養殖已呈現蓬勃發展趨勢。隨著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開發自然水域的積極性非常高漲,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對易管理、捕撈、周期短、見效快特點。四是在養殖品種調整方面,重點引進和推廣深受市場歡迎,且適應本地生長、價位高的團頭魴、斑點叉尾鮰、加州鱸、烏鱧、大口鯰、高背鯽、銀鯽等名優品種,以豐富市場,形成本地區特色養殖。
漁業協會年度總結篇二
2015年,在區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在xx市漁業管理站的關心幫助支持下,區以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通過漁業科技創新和漁業科技推廣服務,促進了漁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漁業養殖
區現有水庫面積40825畝、池塘面積2060畝,年日照小時,降雨量毫米,無霜期230-240天,平均氣溫℃;區內無工業污染,水質清新,符合漁業健康養殖條件。今年全區開展水產養殖28935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1270畝,漁業產量4851噸,產值萬元,同比增長,實現人均擁有水產品千克。
(二)稻田養魚
區具有發展稻田養魚的自然條件,現有稻田71200畝,其中適宜開展稻田養魚面積21500畝,適宜開展工程稻田養魚面積5534畝。區開展的稻田(藕田)養魚,具有“五增五節”的特點,即增肥、增水、增糧、增魚、增收和節地、節資、節肥、節藥、節工的優良效果和周期短、增收快的特點,充分利用稻、魚之間的共生關系,達到稻魚互利雙贏、增產增收。2015年,在區農業局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關心幫助支持下,在舊圃、永豐、蘇家院開展稻田養魚面積4517畝,產量257噸。
(三)漁業養殖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
區漁業站積極組織漁業科技人員對庫塘漁業生產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逐一登記,組織有漁業養殖主體資格、有養殖規模的企業(戶)申報無公害產地認定。對水庫養殖和池塘養殖(15畝以上)的養殖戶進行漁業養殖無公害產地認定。一共認定養殖場(戶)20個,養殖面積萬畝,養殖水產品2367噸。在產地認定的基礎上,完成四戶11個品種的產品認證。
(四)完成長江禁漁工作
(五)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加強水產品經營市場的管理,建立區集貿市場35戶水產品銷售門店臺賬,實行漁業站技術人員掛鉤定點監管,重點加強“元旦”、“春節”、 “五一節”等重點節日的監督力度。同時,嚴查在水產苗種生產、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藥物的行為。一共出動執法車輛26次,參與執法112人次,確保了水產品的安全,使群眾放心消費。
(六)加強漁業船舶安全監管
區現有17艘機動漁船,非機動漁船8艘,動力千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轄區范圍溪洛渡庫區、漁洞水庫等召開漁業船舶業主安全生產會議5次,培訓人員66人(次),簽定漁業船舶安全生產責任書12份,印發宣傳資料600份,提高了漁船船主的生產積極性,有效防范了重大漁業船舶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存在問題
1、經費投入及政策扶持不足,裝備缺乏,設施條件落后。一是扶持政策和投入資金較少,支撐漁業發展的項目少,財政資金對漁業的投入力度不夠,漁民用于擴大再生產資金缺乏來源渠道。二是財政每年撥付的人頭費非常有限,沒有經費投入和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嚴重滯后,無檢疫監測、防疫設備和設施,不能正常開展水生動物防疫檢疫、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及漁政執法等工作。三是設施條件落后,水產技術推廣條件建設的投入總體較少,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嚴重滯后。
2、機構隊伍不健全,技術支撐不足。現行的漁業機構,實行的是一套班子、幾塊牌子,技術推廣人員除承擔漁業技術推廣,同時還承擔漁政執法、漁業船舶管理等工作,政事不分,影響工作效率。區漁業站現有9人,沒有水產養殖專業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力量極其薄弱。
3、缺乏社會資金參與漁業開發,資源閑置較多。我區漁業發展前景好,潛力大,但缺乏有實力的企業或個人在我區發展水產養殖,缺乏政策引導及政策優惠,本地養殖戶對資源開發力度不大。
4、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水平不高。總體上看,能夠輻射帶動全區水產養殖、水產品銷售的龍頭企業還未形成,水產品還是原字號經營,漁民還是自產自銷的經營方式,往往出現集中上市的情況,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水產養殖小、散、弱的現象十分突出,規模化效益不能體現,漁業占農業生產中的比重比較少,水產養殖質量標準意識、行業自律、市場開拓、品牌意識等沒有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水平不高。
三、下步工作
在下步工作中,漁業站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要求,結合全區養殖水域的類型、養殖模式、生產條件和水域環境現狀,以及水域灘涂可發展漁業的實際,突出特色,以市場為導向,著力發展具有特色的無公害水產品和冷流水養殖名特優魚類。2016年開展漁業養殖萬畝,實現漁業產量55287噸。
一是發展冷流水漁業養殖。充分利用轄區內冷流水資源,積極發展虹鱒魚和鱘魚等冷流水魚類養殖,把冷流水養殖的名優魚類打造成具有特色的一大品牌。
漁業協會年度總結篇三
漁業小學開學工作匯報 2015-3-1 新的學期開始了,在新學期開學前和開學初,我校按照大豐市教育局的工作安排,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扎實認真地做好開學前及開學初的各項工作,現就我校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開學初準備有序,各項工作快捷平穩
1、為了做好開學初的各項工作,我校2月28上午8:00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全校31名教師4名后勤工作人員全部到會。會上學習了市局開學工作會議精神,傳達了市委市政府“作風建設深化年”的會議精神,學習了《大豐市教師十不準》,布置好開學工作。
2、會后分學科集體備課,制訂學科教學計劃和班主任工作計劃。教導處及時收齊各部門、各教研組,教師的工作計劃。
3、2月28日下午教師把教學樓、學生宿舍以及學校的環境打掃干凈。以校長、副校長、總務主任等組成的安全領導小組對學校的校舍、教學設施、食堂衛生、用電線路以及其他的安全項目做了全面的檢修,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目前我校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4、收費規范,公示清晰,學校嚴格執行上級收費標準,對所收費用進行公示。
5、3月1日學生報到,上午8:00教師們立即行動起來,報名、發書為學生的返校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濃郁的氣氛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下午按課表正式上課,第一課全校“紅領巾廣播臺”進行了安全常規教育,為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學校各項工作快捷平穩。
6、我校六個年級共有11個教學班,應報到學生 285 人。實到學生 285人。
二、完善制度、落實管理興校
我們在開學后的第一個教師會,再次學習了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考勤制度》,要求教師依法執教,做到8小時守崗,學習了《大豐市教師十不準》,規范了教師的行為準則,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理人。
三、以教學為中心,重點抓好教育教研教學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環節,為了使學校的教學工作盡快地步入正軌,確保在新的學期有新的成效,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1、按照文件規定開齊開足了課程,及時制定了課程表。
2、嚴格教學要求,各科任教師制定各項計劃,并有針對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加強教學常規檢查,規范教學行為,要求教師一律提前備課至少三節,做到課后有反思。
3、教導處對教案、作業進行了檢查,要求教師在集中備課時要超前一周備課。作業按量化標準認真執行,從檢查情況看,各位教師都能按照要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四、防治并重,確保學校安全學校安全重于泰山,責任在于防范
1、學校制定了安全工作計劃,安全逃生應急預案、并認真開展了各種“逃生演練”工作,在多次演練過程中找出了存在的問題并作出了相應的改進。大大提高學生逃生的速度。
2、各班都能夠上好第一堂安全教育課,充分利用班會和晨會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學校密切注視安全情況,認真做好安全防范,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門崗人員能夠堅守崗位,對外來人員如實進行登記。
新一學期已經開始,我校努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和業務能力,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和新課程改革,力爭創辦群眾滿意的學校,為大豐小學教育的美好明天做出新的貢獻。
漁業協會年度總結篇四
今年上半年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按照省、市畜牧水產局的工作部署,在市安委的領導下,我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在漁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執法管理到位。今年上半年通過開展一系列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行動,有效防范和遏制了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了我市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今年上半年共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3次,出動執法人40人次,檢查漁船120艘次,排查治理隱患漁船60余艘,其中一般安全隱患3項,已整改2項,無重大安全隱患。
(一)成立領導機構,制定漁業船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為加強組織領導,我局成立了20xx年漁業船舶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局長、分管領導和業務股站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漁政管理站,并制定漁業船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
(二)廣泛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三)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承諾書》
我局嚴格按照省、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安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市漁政管理站對全市已登記在冊漁民簽訂了《安全生產承諾書》和《保護漁業資源承諾書》。通過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增強了漁民安全生產和保護漁業資源的意識,明確了責任。
(四)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安全監管
采取以漁船為核心,以漁民安全生產為工作對象,以漁船船主自查自糾和漁政執法檢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根據我市漁船的實際,嚴格制訂安全生產各項防范措施,全面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特別針對漁船載客、大風大浪、洪水等惡劣天氣作業,救生設備不齊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面、系統、徹底排查安全隱患,狠抓安全隱患整治。
1、檢查漁船持證情況,確保“三證”齊全。
2、檢查漁船是否有載客載貨情況。
3、檢查船檢期限、救生、消防、通信設施的配備等。
4、檢查漁船的安全適航情況,重點檢查漁船的船體、主機運行以及漏水情況,穩性情況。
5 檢查是否有電,炸魚等違法行為。
(五)積極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為了有效的、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局針對漁船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制定整治方案和措施,強化對不適航狀態漁船的監管,責令整改,整改率達到90%。同時加強重點水域、復雜水域的通航秩序維護,嚴厲查處漁船違規作業行為,特別是漁船載客載貨運輸和非法電、炸、毒魚等行為,打擊違章捕撈,有效避免了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
1、漁民安全生產的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漁民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后,存在僥幸心理,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2、監管范圍廣,監管力度不足。管理范圍點多、線長、面廣,漁民漁船比較分散,執法管理有一定困難。
3、存在許多低質量的漁業船舶。一些年久失修或接近報廢的漁船仍然在航行作業,屢禁不止,給漁業安全生產
1、繼續加大漁業安全法律法規等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漁民安全生產意識。
2、繼續實施對漁民安全生產專項培訓,提高漁民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漁民抗災救災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繼續加大針對違章載客、載貨和非法作業,漁船的整治力度,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
漁業協會年度總結篇五
為認真貫徹執行自治區水產局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要部署,根據《關于印發20xx年全疆“漁業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的通知》(新漁字[20xx]59號)要求,我局開展了以“安全生產重在落實”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責任體系
始終堅持把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作為20xx年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站、所領導為成員的漁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結合全縣漁業特點,以落實安全責任,加大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倡導安全文化,促進漁業安全生產形式穩定為目標,制定了具體的檢查活動實施計劃,并精心部署檢查活動,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安全生產教育和檢查活動。
二、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一)參與以“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為進一步提升布爾津形象,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節約集約及法律意識。6月由環保局牽頭,水利局、林業局等相關部門在白山布廣場開展了以“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我單位漁政、水政執法人員走上街頭,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向來往群眾宣傳了《漁業法》、《水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共出動宣傳車1輛,宣傳人員6人次,發放宣傳材料150余份。
(二)開展了“端午節”和高、中考期間食品安全檢查活動。為讓廣大消費者度過歡樂、祥和、安全、和諧的“端午節”和迎接初、高中學生順利升學考試,同時為廣大游客營造一個放心的旅游環境,6月7日,我局組織漁政執法人員,開展了食品安全檢查,營造了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此次安全檢查活動,重點對水產品銷售市場、酒店、水產養殖場(戶)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獸藥、漁藥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情況進行檢查。共檢查批發市場1處,10個攤位。通過檢查,全縣水產品銷售市場銷售的水產品均末出現任何質量安全問題,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三)參與“安全生產重在落實”為主題的宣傳活動。6月11日,由安監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在白山布廣場開展了以“安全生產重在落實”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我局高度重視,以此次宣傳活動為契機,精心組織漁政、水政工作人員,通過設立咨詢臺、宣傳展板和發放宣傳資料的`形式,向群眾宣傳、講解相關知識并進行了維權教育。同時向過往群眾宣傳了《漁業法》、《水產養殖安全管理規定》、《水法》、《防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此次宣傳活動共出動工作人員6人次,發放相關宣傳資料150余份。
(四)進村入戶,深入漁區一線,張貼漁業安全生產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對企業、水產養殖基地、養殖戶宣傳《漁業法》《水產苗種管理辦法》、《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按照安全生產相關要求,發放宣傳安全生產資料,為我縣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發展提供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思想保障。
(五)嚴格查處各類違禁漁藥、違規生產活動。按照縣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文件要求,我局進行了以查處違禁漁藥、違規生產方式,打擊生產銷售不合格水產品的違法行為為主的執法活動,并參與了縣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檢查活動,對養殖專業戶、水產品銷售市場、超市等處的生產銷售環境以及《水產養殖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水產品銷售記錄》等檔案進行了檢查。檢查中未發現違法違規的情況。
三、加強漁船檢驗管理做好登記造冊工作
高度重視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我局漁政站年初與各水產企業及養殖戶簽訂了漁業安全生產責任書和承諾書,規范了安全生產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建立完善了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同時,我局組織漁政執法人員對全縣捕撈漁船進行逐一檢查,對漁船規格、型號、救生設備等進行實地查看,并統一編號和登記造冊。對不合格的漁船進行提出修理或廢除,消除了漁船不安全因素,強化漁船安全生產的源頭監管。據調查統計,全縣共有各類船舶15艘(均為木質船舶,無機械動力),其中捕撈作業船6艘,養殖用船9艘。經檢查發現,全縣絕大多漁船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漁船作業人員沒有經過培訓,目前已責令其限期整改。
四、存在問題一是養殖戶對漁業船舶安全生產認識不到位,存在著重生產輕管理的思想,對安全設施設備投入力度不夠。
二是漁業船舶安全生產行為難規范。管理對象覺悟低、紀律松散,又存在著僥幸心理,不穿救生衣冒險、違章作業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漁業安全生產監管難到位。小型漁船多且分散,管理面廣、工作量大,靠臨時突擊的檢查很難成效,現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
五、今后漁業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漁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繼續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切實提高漁民安全生產意識;
二是針對新問題、新情況,適時修改完善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各類工作預案,全面提高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水平;
三是積極開展漁船安全生產專項執法檢查,杜絕漁業船舶安全事故發生;
四是組織各生產單位及養殖戶參加漁業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切實提高漁民技能水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漁業協會年度總結篇六
我區漁業生產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漁業增效、漁(農)民增收為目標,狠抓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漁業產業結構調整,注重優良品種的引進推廣和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強化漁業生產環節監管,不斷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大力發展科技漁業、生態漁業,順利推進了我區現代漁業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超額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標與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漁業生產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預計完成水產品產量18636噸,超額完成省地業務目標考核任務,區漁業工作總結。比上年同期增長%。
2、實現漁業總產值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養殖產量達到17229噸,江河捕撈產量1407噸,分別比上年增長9%和%。
5、推廣稻田養魚362558畝,產量9335噸。
6、生產各種淡水魚苗億尾,培養魚種噸,引進各種魚苗萬尾,投放魚種512噸。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優、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著力調整水產養殖結構,提高水產養殖效益
2、繼續推行健康養殖模式,加快漁業增長方式轉變
一是鞏固完善稻田生態漁業,積極引導農戶投放優質魚苗進行養殖,提高經濟效益。德江縣在青龍鎮安家渡村的官莊和安家渡實施稻田養魚40畝,投入資金1萬元,共投放2-3寸大規格魚種4萬尾;二是利用山塘水庫和河道,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充分發揮水體生產潛力。松桃縣以發展草食性和濾食性魚類養殖為主,推廣“魚-禽-草”立體生態養殖模式。發展種草養魚大戶18戶,養殖山塘水庫面積1600多畝,種質優質牧草400多畝。德江縣畜牧獸醫局(漁業局)、海溪溝河道養魚協會和沙灘河道養殖魚協會共投入資金8400元,在牛渡灘河、板橋河、小溪河、觀音灘河、馬蹄河、雪基河、川巖河、沙灘河、大河、海溪溝河等10多處開展河道生態養殖。
3、完成全區大鯢養殖規劃,規范大鯢養殖程序,確保大鯢養殖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6月,按照全省大鯢養殖規劃會議精神,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召開了全區大鯢規劃會議,7月完成全區大鯢養殖規劃。目前我區松桃、江口、銅仁、石阡、思南、印江等縣市建立大鯢養殖場24個,其中有13 個養殖場取得了大鯢養殖證,其它養殖場正在申辦當中。全區共養殖大鯢5876尾,最大個體重約公斤。松桃縣利用本地民間資金,在黃板鄉散水村建起了貴州省松桃松江娃娃魚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修建大鯢馴養池216口,面積600平方米,餌料魚池1200平方米,已馴養有各種規格的大鯢2045尾。目前松桃縣大鯢養殖戶9戶,養殖2930余尾,原種400余尾。江口縣發展大鯢養殖大戶4戶,面積13畝,養殖大鯢1041尾
4、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魚病測報,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和無重大疫病發生
一是督促各縣(市、特區)制定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方案,各養殖場(戶)必須按照《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建立建全養殖生產日志和用藥記錄。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國慶”、“中秋”等重大節假日活動期間,對全區農貿市場、超市、餐館等水產品經營戶進行全面檢查,全區共出動475人次,標語3幅,宣傳資料3700余份,出動執法車輛60多駕次。二是加強養殖水域管理,嚴格執行持證養魚,全區全年共發放灘涂水域養殖證68個。三是組織銅仁、江口2個縣、市開展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目前,銅仁無公害草魚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已通過驗收,四是在全區各縣(市、特區)建立1—2個水產病害測報點,對全區的養魚水面實行監控,各單位明確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