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佛法警示語篇一
2. 慈悲心是拔出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3. 做一個更好的人,確信在遇見一個新的人之前知道自己是誰,也希望那個人知道你是誰。
4.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5. 處在低位的人,不妨讀一讀 孔子。
6. 做人,心存善念者,必會好運連連,鴻福相伴。
7. 慈莊嚴故,于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佛說十善業道經》
8. 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9. 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10.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11. 藍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纖云弄巧飛星傳恨”的波瀾;歷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會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斷。
12. 洗得掉的塵,能不染當然最好,實在躲不掉,染了也沒關系, 洗掉就是。
13. 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14.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15. 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16. 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眾生應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幸福。
17.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18.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19. 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花開必有花落,云聚必有云散。痛過了,增一份從容,傻過了,增一分智慧,哭過了,增一分沉靜,笑過了,增一分豁達。心無雜念,慈悲為懷,走過了,就過了。眼光放遠了,心路就寬了。
20. 不如先做好無需等待的手頭事,先處好已經處熟的身邊人。
21. 活著并不難,難的是有尊嚴地活著。
22. 處在高位的人,不妨讀一讀老子。
23. 月影松濤含道趣,花香鳥語透禪機。
24. 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25. 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6. 因為一無所有,你的生命可能因此獲得自由。
27. 規劃是對目標的描繪,策劃是對細部 的設計。
28. 《頌投子答月圓未圓》:圓缺曾伸問老翁,石龜銜子引清風。咋朝木馬潭中過,踏出金烏半夜紅。--投子義青。
29. 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30.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31. 沒有發心,就沒有修行,發什么心呢?發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沒有這些最基礎的,永遠也解脫不了。
32. 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33. 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34. 籠子里老虎羨慕野外老虎自由,野外老虎羨慕籠子里老虎安逸。
35.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無言。
36.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37. 有分別心念佛是雜修雜念,無分別心念佛是專修專念。
38.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39. 只有自己的心障礙自己,別的沒有什么障礙。不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警示語篇二
1.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2.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3. 佛教我們以真誠心恭敬心待人,絕不跟人結冤仇。
4. 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盤。
5.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6. 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整個世界。
7. 是種子,你就努力發芽,不主動地破土而出,這個世界就永遠不會發現你。
8. 當內心可以容納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時,這就叫智慧與慈悲。
9. 世事變幻,滄海桑田,唯修成獨立的自己,才能寵辱不驚,笑傲一生。
10.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11.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12.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婚姻是戀愛的墳墓,佛說回頭是岸,大家還是戀愛吧。
13. 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4. 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5. 我失望到頂點后,就再不會回頭了。畢竟,你有你的執著,我也有我的灑脫。
16. 相信時間的力量,可以沖淡很多東西
17. 凡夫轉境不轉心,圣人轉心不轉境。
18. 眾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們怎能念父母的過錯? (造句大全 )
19.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20. 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痛苦煩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找來的。
21.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個人在處世中,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肚量。
22. 樂天知命,無喜無憂,妙性朗然,其樂難述。
23. 生命里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生活得平常。
24.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25. 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眼飽覽美景,用身體擁抱自然,用汗水洗凈心靈,用愛情升華情懷,用歌唱美化年華,用意志戰勝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26. 但能無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
27. 整個宇宙是我家,所有的眾生都是我的家人。
28. 善良的心腸比美麗的外衣更加重要,純潔的靈魂比成套的高級家具更加可貴,勤勞的雙手比金錢和地位更有價值。
29. 菩提無是處,佛不得,眾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30. 心存善念,口出善言,常做善事,廣結善緣,心作良田,善為至寶!勝造七級浮屠!
31. 愚者為自己,因此煩惱痛苦。智者為別人,因此幸福快樂。
32. 活著的氣度是昂首挺胸,獨立寒冬,面對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動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書房,面不改色,揮筆題書的那份悠然寧靜。
33. 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
34. 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
35. 少小吃苦不為苦,老來受苦苦如楝。
36. 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7. 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嗎?美玉還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38. 未生前本來面目,死了燒了什么處相見。
39. 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別執著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40.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41. 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更不要因為自己給別人的人生留遺憾,不管有沒有下一世,這輩子肯定是個唯一。
42. 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調心不調身,愚者調身不調心。
43.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44. 放過他人為慈,放過自己為悲。
45. 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46. 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47.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48. 眼之所看不如心之所見。
49.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50. 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 有些人半醉半醒。
51. 言多必失,盡量少給自己這種機會。
52. 因為什么都有,你人生的腳步可能因此被禁錮。
53.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54.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55. 道貴無心,禪絕名理忘懷泯絕,乃可趣向回光內燭,脫體通透。
56. 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57. 人要常存無依無靠之心,如此方能獨立,才有擔當。
58.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
59. 不要輕易在心中打結,結打得越多,生命就變得越短。
60. 爾勿崇飲,狂藥非佳味,能使謹厚性,化作兇頑童。
6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62. 當你決定放下時,你不會失去什么,唯一會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煩惱。
63. 念起,是天堂;一念落,便是地獄。
64.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65. “我欲”是貧窮的標志。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66. 無陰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徹知緣起,便明法由心生。
67. 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68.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69. 于一切處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
70. 世界感動你,在瞬間;你要感動世界,卻要用光一生的光陰。
71. 在晚上,聽聽收音機也是種快樂和幸福。
72.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73. 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74.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夸學。
佛法警示語篇三
1. 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2. 是以出發的心回歸,還是以回歸的心出發?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答案。
3. 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于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4. 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
5. 真理要靠力量來實踐,力量要靠真理來發揮。
6. 問:心是什么?答:心是無形無相的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周遍宇宙。
7. 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8.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9. 每個星期一定要抽時間出來鍛煉身體的。好處多多。
10.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11. 凡夫那個心靠不住,全是虛情假意,不能相信。
12.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13.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14.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15.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16. 不要笑我沒長大,我只是不想那么復雜。
17. 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18. 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19. 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20. 收拾殘紅意自勤,攜鋤替筑百花墳。玉鉤斜畔隋家塚,一樣千秋冷夕曛。
21.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于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22. 如果內心不再有壞的作用那一部分,我們便不再會從其中引起痛苦煩惱,從而達到永恒的愉快安詳。
23. 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24.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25.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26.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彈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飛馬牌大鐘,上緊發條,便會使人獲得濃縮的生命。
27. 太陽和月亮從不打結,永遠沿著自己的軌跡運行。
28. 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9.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實不出本凈妙明,無為無事心矣。
30.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別人,放下我執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31. 沙門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32. 禪有四行: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打破執著,是“無所求行”,讓自己從苦海解脫出來,用法凈之理作指導,是“稱法行”。
33. 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34. 我們若能對自己的言行和心念負責,就不會在乎任何謗譽。
35.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36. 只有開發內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達到生死自在。
37. 無生無滅。是如來清凈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凈坐。
38.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39. 今生遇見你,哪怕只是擦肩而過,也是一種幸福。
40. 你可能只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個人,但對于某些人來說,你就是全世界。
41. 有人捧的場子,再小也是熱場子;沒有人捧的場子,越大越冷清。
42. 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43. 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最殊勝,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解脫。
44. 活在蕓蕓眾生之中,除非主動,否則就注定被淹沒。
45. 活在塵世,你哪能一塵不染?不怕染,就怕不洗,就怕洗不 掉。
46. 若悟真心本空,萬法自然消殞。
47. 矯正他人的行為,而不應舍棄他。
48. 佛是普度眾生,我們能盡一點綿薄之力,幫助佛普度眾生,這是“上報四重恩”。
49. 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凈樂融融。
50. 坐石看云閑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意,盡把家私說向渠。
51. 品味生活,完善人性。存在就是機會,思考才能提高。人需要不斷打碎自己,更應該重新組裝自己。
52. 或許人生所有的不幸,都來源于一種執著。執著于愛情,執著于友情,執著于親情,佛語說要放下。
53.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54.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荊
55. 與其期待外在世界的太陽常照,不如升起自己心中的太陽。
56.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57. 曾經哭泣過歡笑過,幸福過也孤單過,輝煌過也墮落過!這一切都是因果循環。
58. 順逆因比較而顯,善惡以分別而生。
59. 夸獎我們,贊嘆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60. 人生的必修課是接受無常,人生的選修課是放下執著。
61. 人生不是一場攀比,連最普通的時間你都贏不了,那么你還能贏得什么?
62.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63. 難得的兩個人相契,難受的兩顆心相背。
64. 我們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從生到死都被造化愚弄。
65. 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
66.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7.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68. 風亦不動,樹亦不動,乃汝心動也。
69. 佛法在日用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
70. 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往往閑話生。
佛法警示語篇四
1. 句子大全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2. 真如妙體,于空無相體中,具足恒沙之用,無事不應。
3. 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智慧心來處世,用菩提心契佛心。
4. 你總要面對很多的難關,一個人去跨過那些以為跨不去的坎,爬過很多個又高又險的山丘,才能守得天開見月明,等到柳暗花明時。熬過去,就好了。
5.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種無形的布施。
6.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7.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8.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9.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10.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11.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12. 蓮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飄四海,一生若能服務于大眾,那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種罪過。
13.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4. 因緣不到,急也是白急;因緣具足,躲都躲不掉。
15. 我們應為別人的成就生歡喜心,視他人的成功猶如自己的成就,這就是菩薩心。常常抱持利益眾生之心,就可永遠不離喜樂。
16.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
17. 是花朵,你就努力開放,不主動地散發花香,就注定 不會受到這個世界的贊美。
18.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9. 飄零何事怨春歸,九十韶光花自飛。寄語芳魂莫惆悵,美人香草好相依。
20.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21. 寧愿因做自己而招人厭惡,也不愿為了迎合他人而偽裝自己,懂你的人會留下來,不懂你的人,你祈求不來。因為別人活得不快樂,不如為了自己活得更自由。
22.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23.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24. 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25. 人生不是策劃出來的,但人生需要規劃。
26. 悅人者悅己,損人者傷德,智慧布施者得大智慧。
27. 有人一路惶恐,有人一路喜悅,有人喜憂參半。
28. 是相知不夠,還是歲月太無情,望盡春曉,繁花輕輕別了枝頭。
29.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30. 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31. 成功的方法多種多樣,別不接受你看不慣的方法。
32. 年輕時遭遇坎坷不必抱怨,晚年后陷于溝壑才真悲涼。
33. 活著的氣度則是要剛柔并濟,胸中有天地。要堅韌不拔,頑強不屈。要傲骨俠腸,正直勇敢。
34. 內心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5.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36. 被人誤解很正常,哪怕是你最親的人。不要總盼著別人跟你想到一起,畢竟心不同,想法就不一樣。出現矛盾時,不妨一笑而過,相信時間是最好的磨合劑。
37. 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丑陋可恨。
38. 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39. 在喜歡你的人那里,去熱愛生活;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40.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41. 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42. 結打得越久,就越解不開。
43. 愚者為自己,因此煩惱、痛苦。智者為別人,因此幸福、快樂。
44. 永遠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在是你難過的時候,說不定有人會因為你的微笑而愛上你。
45. 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
46.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47.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48. 智者寂寂總無為,愚人碌碌把身縛。萬物之間無差別,虛妄偏愛何執著。整天思慮太用心,豈非犯了大過錯?
49.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50.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51.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作文園地 )
52. 緣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歡你,有的人不喜歡你,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別人嗎?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執著這些。
53. 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54. 若能不見,遇不見。等不見,望不見。便釋懷這場奈何禪。但將無怨,作無緣。
55. 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56. 不要指望別人正視你,你要主動地引起別人正視。
57. 四季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58. 如果周圍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從你的競爭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難以成大事。
59. 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60. 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最放得開,因為他無需擔心失去。
61. 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余殃。
62. 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63. 百態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紅塵方為上岸。
64. 爭辯中獲得的勝利,沒有任何意義。
65. 永遠不去只看眾生的過錯。你只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
66. 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67.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68. 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全會走,別抗拒,別挽留,別貪戀,別不舍,別擔心。學著看淡一些事情,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69. 小事不做,難成大事。小氣不忍,則壞大事。
70.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71.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72. 只有自己的心阻礙自己,沒有別的障礙。如果你不相信不可思議的事情,你就看不到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但于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73. 臨終之際,若一毫凡圣情量未盡,纖毫思慮未忘便乃輕重五陰去也。
74. 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5. 人一生最要懂的是放下和拎起的哲學,不糾結地放下,不猶豫地拎起。
76.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77.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78.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
79.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脫。
80. 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8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合則不相 與謀。
82. 修行不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要講那么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咽下,那是甘露水。
83. 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84. 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閑。
85. 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86.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掛礙任何事物。
87.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88. 真正能夠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滿人身,這是生生世世修來的,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錯后以后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不要輕易的放棄。
89. 世間上有善人,有惡人,我們喜歡善人,討厭惡人,其實善人固然可以尊敬,惡人也不要鄙棄,因為善惡是可以轉化的。
90. 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1.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于清凈心便得開悟。
92. 人在做,天在看。人的善良之舉,遲早會得到善報。與人相處,不要只顧自己,算計別人;不要踩著別人,成就自己。只有與人友善,才能感受到人心的冷暖.才能體會到社會的情義;才會發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度!
93. 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
94.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95. 如果想減少痛苦,重要的是改變態度。
96. 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
97. 還是要勇敢走下去,讓父母過得更好,讓夢想擲地有聲,讓愛的人不失望。
98.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真正陪你一生。
99. 除了你自己,沒有什么是你永遠的依靠。
100.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101. 后來不懂愛的人慢慢懂了,懂愛的人卻不敢再愛了,因果循環,都是命數。
102. 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愿。
103.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104.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105. 為了贊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106. 我們無需刻意修行,心懷正念,走在正途就是最好的修行。
107. 真正的慈悲在于愛別人,不是愛自己。
108. 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如不懂控制必將帶來無窮煩惱。
109. 做自己能夠做的事,幫自己能夠順手幫的人,這是生命的正念,人生的正途。
110. 心靜了,世界在你眼中無非就是一滴水,清明而透徹。
111. 金剛怒目,因見邪魔,常毀佛法,誤導眾生,生大勇猛心,護持正法故,摧毀邪魔。
112.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
113.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114. 心塵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15. 應作如是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116. 好好地發慈悲心,看每個眾生都那么可親可愛,然后你才會輕松自在。
117. 你的愛不在天上在世間,你到俗世中將望的第一眼就是你這份不朽的塵緣?那化解冰雪的容顏。
118. 待人要有平等心,對已要有平常心。
119.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120. 斷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分世緣無掛礙,涅盤生死等空華。
121.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122. 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123. 因為他是你最愛的人,讓她生活的幸福和快樂被你視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還會為了她生活的更加幸福和快樂而不斷努力。幸福和快樂是沒有極限的。所以你的努力也將沒有極限,絕不會停止。
124.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25. 先把自己調整好,不要總想如何去改變別人。
126. 擇善人而交, 擇善書而讀,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
127.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要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28.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129.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13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131. 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132. 不要因為它的結束而哭,應當為他的發生而笑。
13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134. 功名利祿。得來,用小人伎倆。是暫時的竊喜;因果循環,報時,別喊疼!愚蠢一直是你的標簽。
135. 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136. 僧人: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禪意?禪師: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137.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