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福建工程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 福建工程學院投檔分數線篇一
查看:
2013上海高考分數線
上海高考分數線
福建工程學院錄取分數線
全國歷年高考理科分數線匯總
全國歷年高考文科分數線匯總
相對于平均分,錄取線差更具參考價值,而且是高考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是的差值,中國教育在線建議考生用“錄取線差”來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試卷難度有別,造成各個院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通過大量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對多數院校來說,盡管錄取分數波動較大,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所以應該逐年計算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線差:
=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下面以某重點大學在北京招生情況為例,計算錄取線差如下: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2003——2008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2009年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福建工程學院介紹:
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辦學歷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閩紳林紓、末代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舍”,解放前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辦學歷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閩紳林紓、末代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舍”,解放前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辦學以來,已培養了9萬多名高級專門技術人才,校友遍及海內外,許多人成為建筑、機械、電子電氣行業的業務骨干和管理骨干。學校以工為主,逐步形成具有“大機電、大土木”背景的學科專業布局特色。
學校座落于風光秀麗的福州市,校園占地面積2200多畝,現有4個校區,設機電及自動化工程系、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土木工程系、建筑與規劃系、環境與設備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文化傳播系、法學系數理系、外語系和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院、國脈信息學院、軟件學院。 有5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8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六大學科。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8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多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高校教學名師2人。學校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幼堃,兩院院士沈志云,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劉寶琛、陳一堅、陳清泉等以及國內60位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客座教授。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加強教學建設與改革,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4個,國家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近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和全省各類比賽,獲得國家級獎190多項,省級獎300多項。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名列福建省高校前列。
學校教學設施完善,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170多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000多萬元,館藏書籍總數130多萬冊,體育和生活設施完善。
學校現有科研機構22個,與學科專業緊密結合的校辦企業14個。福建省模具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電動汽車研究試驗中心、福建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先進制造技術分中心和福建省軟件高職師資培訓中心設在本校。
學校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精神,以教學工作為中心,重點突出專業結構調整和優勢學科培育,抓好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實踐環節和大學生科技創新等載體,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全面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學校各方面建設和教學質量更上一個新臺階。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擴大對外交流和合作,與英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外相關大學進行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