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抗擊疫情紀錄片個人心得體會感悟篇一
疫情當前,小家和大國,無疑先有大國才能有小家。無數志愿人員奔赴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為了更好的工作而剪短頭發甚至剃成光頭,許多熱心市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捐贈口罩,不留名字。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奔走在疫情一線,從未放棄。
萬水千山的距離,是你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用愛扛起生命的重量,我向你們致敬!
這場無聲的戰役打響以來,千千萬萬醫護人員奔赴前線,自動請纓、毫不猶豫、毫無退縮,微信群里一句句“我請愿”“我報名”是我聽過最動聽的誓言,請戰書上的一個個紅手印是我見過最耀眼的色彩,視頻上掉落的一縷縷發絲是我見過最決絕的感動。
如果這算是一封信,這封信,是寫給奮戰在前線的全體戰士,寫給堅守崗位為人民服務的勇士,寫給同是中國的英雄相見而又不能見的親人,寫給努力抗擊疫情的所有人,待到春暖花開之際,見面必定熱情相擁。
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運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每個人都應當牢牢堅守自己的戰位,只要我們繼續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阻擊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有無數“逆行者”的拼搏奮斗,一定能戰勝疫情、打贏這場特殊戰爭,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觀看抗擊疫情紀錄片個人心得體會感悟篇二
《英雄之城》用33分鐘時間,回顧了在武漢這座千萬級人口的城市里,疫情是如何從快速暴發到逐漸被遏制的全過程。充分展現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領導下,中國政府對防控疫情采取的各項重大措施;記錄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偉大犧牲和奉獻;同時還講述了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快遞員等普通武漢市民,在封城狀態下堅守并攜手抗擊疫情的頑強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漢人民站在一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沒有人會袖手旁觀。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到地方、專家到民眾,眾志成城、同心協力,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個核心,赤心為民
黨中央是全國人民的“主心骨”。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黨中央迅速召開會議,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強調要盡最大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疫情發展過程中,黨中央多次派指導組到武漢,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給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吃下“定心丸”。至今,伴隨疫情出現了生產、教育、農耕等一系列現實難題,國家迅速出臺金融扶持、“停課不停學”、疫情防控與春耕春播兩手抓的相關政策文件,真正做到從疫情防控的全局出發,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著想,彰顯了“中國之治”和“中國方案”?;鶎狱h組織是地方民眾的“頂梁柱”。“決策在中央,落實在地方”,疫情就是命令。黨中央的決策之所以能在十三億人口大國迅速貫徹執行,少不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恪盡職守。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多少黨支部書記即使喉嚨沙啞依然堅持宣傳教育,多少基層黨員干部在街巷村口夜以繼日值班輪守,多少社區醫生身體不支依然帶病工作。守卡口、量體溫、做宣傳……因為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黨員干部的身影,才撐起了無數個村鎮社區抗擊疫情的“四梁八柱”。
千名醫生,同仇敵愾
“東齊魯、西華西、北協和、南湘雅”齊聚荊楚大地。疫情爆發至今,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紛紛抽調精干醫療隊伍緊急馳援湖北。他們從北京來,從上海來,從山東來……他們,同往武漢去。他們有的為抗“疫”推遲了婚期,有的妻子臨產卻不能陪伴在側,有的不得不忍心留下年幼的孩子;還沒來得及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還未兌現與孩子“家庭旅行”的承諾,他們便已全身心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戰斗中。那一封封按滿紅手印的“請戰書”,一片片“我報名”的微信回復,傳遍網絡,感動國人。迅速收拾行囊,悄悄抹去眼角的淚水;瀟灑送妻出征,卻發出“你平安回來我承包一年的家務”的肺腑之言。他們,以“星星之火”點亮生命的“希望之光”;他們,無怨無悔、甘愿奉獻!
億萬同胞,共克時艱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團結一心的凝聚力,讓13億同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打贏防疫阻擊戰同心同向;是令行禁止的指揮力,命令一聲下達,便迅速傳到每家每戶,嚴格貫徹執行;是云集響應的感召力,從老人到孩子守在家中 baihua 時刻關注疫情動態,學習防疫知識,這些充分反映出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萬千基層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值班守護一方安定,“環衛工人匿名捐款1.2萬元”的暖心故事持續上演,各地農民將辛苦一年的蔬菜瓜果運往抗疫一線。防“疫”戰爭需要億萬同胞樹立“一盤棋”思想,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觀看抗擊疫情紀錄片個人心得體會感悟篇三
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備受矚目的武漢火神山醫院順利完工并交付使用。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于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漆t院醫療救治任務。
火神山醫院是首個接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詮釋“中國速度”的一座醫院。它的投入使用,將拯救更多人的寶貴生命,有利于盡快遏制疫情,增強我們戰勝疫魔的信心。
火神山醫院“火”在熱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萬千群眾的心。幾百臺大型機械、數千名工人同時作業,施工畫面吸引4000多萬中外網民在線觀看……這場慢直播熱度空前,廣大網友變身“網絡包工頭”“云監工”,密切關注醫院建設過程。他們積極參與,熱切互動,為武漢加油,為同胞打氣,表達著對建設者的致敬和對武漢人民的支持。“武漢加油,中國必勝!”這熱度的背后,是全國人民對火神山醫院施工建設的關注、對武漢同胞的掛念,傳遞的是“無論身處何方,都肩并肩共同抗疫”的勇氣和信心。
火神山醫院“神”在速度。不到10天時間建成醫院,時間緊、任務重、挑戰重重,這是一場與時間競速、與疫魔賽跑的較量,也是一場不容閃失、必須打贏的硬仗。快點,再快點!日夜轟鳴,緊鑼密鼓,不眠不休,在這場與疫魔競速的較量中,每一道工序的時間安排都精確到以小時來計算,每一名建設者都在工地夜以繼日地揮汗如雨。他們的目標、信念只有一個:早日完工,戰勝疫情!1月23日開始建設,24日已有上百臺挖掘機抵達現場;25日正式開工,26日第一間樣板房建成;27日,場地整平、碎石黃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裝箱板房吊裝搭建;28日,雙層病房區鋼結構初具規模……2月1日,全面展開醫療配套設備安裝,2日交付完工。10天10夜爭分奪秒,火神山醫院在日夜轟鳴的機械聲中拔地而起。這速度的背后,是中國建造技術的創新,是更豐富的抗“疫”經驗,是同舟共濟、堅不可摧的中國力量。
火神山醫院“貴”在溫度?!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北娭境沙牵拍苄纬蓱饎僖咔榈暮狭?。火神山的“神速”建成依靠的不僅是樸實善良的勞動者和建設者,還有來自全國的馳援建設和愛心洪流。來自全國各地的4000多車輛在工地上忙進忙出、3000多名建設者從五湖四海匯聚在武漢知音湖畔、社會各界紛紛捐贈建材產品、辦公椅、救護車等物資……全力以赴、全力推進、全力支持,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說著不同方言,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沖刺。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背后,是億萬人的并肩作戰,是眾志成城的英雄中國,傳遞出不懼風吹浪打、緊密團結互助的中國溫度。
火神山醫院創造了中國速度的又一次奇跡,彰顯了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也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希望。我們相信,冰雪終會消融,疫魔總會散去。我們期待,春暖花開之日盡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