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一
本文介紹了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并對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做了科的學分析,從而說明了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結構思路
本文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文章先從人類的文明史是在與人類自身、與大自然的反復較量中發展起來的展開話題,切入正題,告訴我們人類最直接、最經常的對手是氣候,其中又以南極氣候為甚。這樣就自然引出對南極惡劣氣候的介紹:其一,風速常常達到55.6米/秒,有時甚至可以達到每小時300多公里,可以稱為“風極”;其二,氣溫最低記錄可達到零下94.5攝氏度,可稱為“寒極”;其三,南極氣候變化莫測,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所以人們談虎色變。但氣象學家對此卻喜出望外,因為這是解開全球性氣象之謎最理想的實驗室。從而引起人們對南極氣候的威力的極大關注。接著說明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
一是地球從太陽所吸收的能量的變化;
二是從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
三是大氣對流和海洋環流的相互作用。而南極大陸的存在對這三個關鍵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南極冰蓋對于太陽輻射來的能量的變化非常敏感;其次南極冰蓋的存在就像在地球的表面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輻射到這一地區的能量的絕大部分反射回去,而其季節性的脹縮又把上述效應放大了。再者南極還是全球性大氣和海洋的中心。由此,讀者明白了為什么說南極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最后作者又總說南極巨大的固體冰蓋對人類生存暗含的危機,提醒人類關注生存空間。文章層層深入,由現象到本質,揭示了事物的規律。
三、層次分明的邏輯順序
文章先由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入手,由氣候對人類的控制展開話題,繼而說明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然后深入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最后補充說明南極冰蓋對人類的威脅。提醒人們去戰勝它、征服它,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
四、詳略得當的組材
文章著重分析了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先介紹科學研究的成果,即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然后分項說明南極冰蓋對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從而說明了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這一部以詳實、確鑿的數據,典型的舉例作了透徹的說明。
五、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舉例子。本文在介紹南極惡劣的氣候時,舉了多方面的例子。如1960年,日本昭和基地的考察隊員福島被大風卷去,不知去向。7年以后,才在很遠的地方發現了他的尸體的例子;1970年,6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從新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第6架飛機因特大的暴風而遇險的情況,使我們對南贛惡劣的氣候有了真正的感性的認識。
列數字。本文在說明過程中列了大量的數字,如第4、5、6、10、17自然段都使用了大量的數字,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準確性。
打比方。如“實際上,它不僅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而且還儲存著足以使大部分人類陷入滅頂之災的‘武器’!”形象生動地說明南極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至關重要的控制作用。
六、引導學生寫作科普說明文的教學建議
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了解了科普說明文的一些基本特征之后,應當“學以致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嘗試著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現象、原理寫成一些簡單的科普說明文。在這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還可培養自己廣泛搜集信息、有效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和科學素養等,可謂一舉多得。教師應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二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本文介紹了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并對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做了科的學分析,從而說明了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結構思路
本文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文章先從人類的文明史是在與人類自身、與大自然的反復較量中發展起來的展開話題,切入正題,告訴我們人類最直接、最經常的對手是氣候,其中又以南極氣候為甚。這樣就自然引出對南極惡劣氣候的介紹:其一,風速常常達到55.6米/秒,有時甚至可以達到每小時300多公里,可以稱為“風極”;其二,氣溫最低記錄可達到零下94.5攝氏度,可稱為“寒極”;其三,南極氣候變化莫測,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所以人們談虎色變。但氣象學家對此卻喜出望外,因為這是解開全球性氣象之謎最理想的實驗室。從而引起人們對南極氣候的威力的極大關注。接著說明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一是地球從太陽所吸收的能量的變化;二是從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大氣對流和海洋環流的相互作用。而南極大陸的存在對這三個關鍵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南極冰蓋對于太陽輻射來的能量的變化非常敏感;其次南極冰蓋的存在就像在地球的表面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輻射到這一地區的能量的絕大部分反射回去,而其季節性的脹縮又把上述效應放大了。再者南極還是全球性大氣和海洋的中心。由此,讀者明白了為什么說南極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最后作者又總說南極巨大的固體冰蓋對人類生存暗含的危機,提醒人類關注生存空間。文章層層深入,由現象到本質,揭示了事物的規律。
三、層次分明的邏輯順序
文章先由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入手,由氣候對人類的控制展開話題,繼而說明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然后深入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最后補充說明南極冰蓋對人類的威脅。提醒人們去戰勝它、征服它,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
四、詳略得當的組材
文章著重分析了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先介紹科學研究的成果,即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然后分項說明南極冰蓋對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從而說明了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這一部以詳實、確鑿的數據,典型的舉例作了透徹的說明。
五、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舉例子。本文在介紹南極惡劣的氣候時,舉了多方面的例子。如1960年,日本昭和基地的考察隊員福島被大風卷去,不知去向。7年以后,才在很遠的地方發現了他的尸體的例子;1970年,6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從新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第6架飛機因特大的暴風而遇險的情況,使我們對南贛惡劣的氣候有了真正的感性的認識。
列數字。本文在說明過程中列了大量的數字,如第4、5、6、10、17自然段都使用了大量的數字,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準確性。
打比方。如“實際上,它不僅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而且還儲存著足以使大部分人類陷入滅頂之災的‘武器’!”形象生動地說明南極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至關重要的控制作用。
六、引導學生.寫作科普說明文的教學建議
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了解了科普說明文的一些基本特征之后,應當“學以致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嘗試著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現象、原理寫成一些簡單的科普說明文。在這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還可培養自己廣泛搜集信息、有效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和科學素養等,可謂一舉多得。教師應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景,導語引入
(播放一段有關氣候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破壞的影視片)剛才,大家從影片中看到了大自然那暴戾恣難的肆意破壞,感受到了氣候的威力。那么,冰雪世界的南極的氣候又是怎樣的呢?它對全球的氣候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通讀課文,掌握并積累詞語 (2)解讀課文,梳理結構。
第一部分(第1―5段)介紹南極氣候的特點及其巨大的威力。
第二部分(第6―15段)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第三部分(第16、17段)設想南極冰蓋融化給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
2.具體研習第一部分,落實重點。
(1)本文是怎樣展開話題的?
明確:從人類的發展與大自然的關系談起,引出“氣候的威力”,并進而引出南極氣候的特點。
(2)南極氣候的特點有哪些?
作者是怎樣安排這幾個特點的說明順序的?
明確:南極氣候的特點是風大、酷寒、多變。作者先寫風大的特點,接著寫大風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寫氣候的多變,思維層層深入,按著邏輯順序進行。
(3)為說明南極氣候的特點,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①舉例子。a.為說明風大的特點,舉了日本考察隊員福島被風席卷而去的例子;b.為說明酷寒的特點,舉了原蘇聯、新西蘭、挪威等國觀測的最低溫度為例;c.為說明多變的特點,舉了美國
運輸機突然被暴風毀損的例子。
②列數字。a.為說明風大的特點,列出“32.6米每秒”“55.6米每秒”“‘三百多千米每小時”等數字;b.為說明酷寒的特點,列出“-88.3’c”“-89.6℃”“,94.5℃”等數字。
③作比較。拿南極的風速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風速進行比較,強調了南極的風速之大。
④打比方。把南極比作“暴風雪之家”“風極”,具體形象地說明了風大的特點。
(解說: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兩個方面對第一部分的內容加以研習,實現兩個教學重點的落實。)
三、布置作業
復習本節課的學習要點,按照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思路,預習第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研習第二部分
1.第7段在全文的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2.氣象學家為什么對南極的惡劣氣候喜出望外?
明確:因為南極對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3.南極有哪些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
明確:南極冰蓋對于太陽輻射來的能量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南極冰蓋的存在和季節性脹縮對全球氣候變化有制約;南極對全球的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間的熱交換有影響。
4.作者是怎樣安排這些因素來說明順序的?
明確:由表及里、由次到主、層層深入的邏輯順序。
5.舉例說明第二部分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明確:(1)從“首先”“另外”“還有”可以看出,是運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的。
(2)“如果太陽輻射出來的能量減少1%,南極冰蓋就會往外延伸五五皿千米,這將導致地球表面的溫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氣候發生災難性的變化。”這是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對太陽輻射能量變化的敏感。
(3)“冰對來自太陽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約是水的5一歷培。而在冬天,冰蓋的面積是夏天時的5倍,最大時覆蓋了整個南半球面積的8%……”這是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季節性脹縮對太陽輻射能量的反射的變化,從而影響全球性的氣候變化。(舉南極、北極在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間熱交換的不同作用的例子亦可) (4)“中國的氣候變化似乎就證明了這一點。”這是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5)“南極冰蓋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輻射到這一地區的能量的絕大部分都反射回去。”這是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的反射作用。(舉課后練習二的第3、4句亦可)(解說:由第一課時布置的作業過渡到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1、2旨在體會說明文過波段的作用;3、4與5則繼續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兩個方面對課文內容加以研習,落實兩個教學重點。)
二、研習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一個怎樣的內容?
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如果融化將會給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
三、課堂小結
1.依據第一、二部分的內部結構層次以及兩部分的關系,綜觀全文,思考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明確:第一部分,作者先寫風大的特點,接著寫大風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寫氣候的多變,層層深入;第二部分,作者由表及里、從次到主,逐層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從全篇看,作者由南極自身的氣候特點和威力說到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是按照逐層深入的邏輯順序加以說明的。
2結合文中所用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分析課后練習二中比喻句的表達效果,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明確:通過比喻,用讀者熟悉的、具體可感的事物來準確地、形象地描摹所要說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避免了科學術語的抽象、難懂、平白,使人容易明白,印象深刻。
3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及其作用。(略)
(解說:.總結兩節課的學習內容,整體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等方面的特點,起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作用。)
四、布置作業
從人類破壞環境從而導致大自然用它的威力來報復人類的角度,搜集材料,寫一篇說明文。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三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理解安排說明順序的依據。
3.弄清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4.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周密。
(二)能力訓練點
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關注生存環境,做地球的主人。
2.樹立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志向。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本文重點說明的是什么,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
2.本文最突出的說明方法——數字說明及其作用。
難點:
有關海洋和大氣循環的科學知識。
解決辦法:
寓教于樂,化難為易,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開展“我當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選自己理解最準確的一點知識,有理有據有序地給大家講解。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先用多媒體放映南極科學考察方面的材料,讓學生對南極有個感性的認識。然后請同學發言,談各自對南極的了解,對南極科學考察意義的認識。
(一)明確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表意凝練的詞語。
2.把握課文說明的科學知識。
3.理清本課的說明層次。
(二)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找出表意凝練的詞語,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掌握下列詞語:
變幻莫測:變化很多很快,使人難以捉摸。
旦夕禍福:短時間內禍福降臨。旦夕,早晨和晚上。
防不勝防:要防備的太多,防備不過來。
談虎色變: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連臉色都變了。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漏洞百出:本文指天氣預報不周密的地方很多。
蛛絲馬跡: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顯的線索。
憂心忡忡:憂愁的樣子。
息息相關:一呼一吸相互關聯,比喻關系密切。
滅頂之災:指致命的災禍。
2.逐段細讀課文,找出每個語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每個語段的主要意思。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學生討論歸納每個語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的每個語段的內容。
第1段概括為:人類文明史是在與自身、與大自然的反復較量中發展起來的。
第2段中心句:人類在與大自然的較量中,最直接、最經常的對手是變幻莫測的氣候。
第3段中心句:人類在到達南極之前,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第4段中心句: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極”。
第5段中心句:大風的直接后果是導致了南極極度的寒冷。
第6段中心句:南極的氣候變幻莫測。
第7段中心句:南極的氣候令氣象學家們喜出望外。
第8段中心句:氣象學家們來到南極后,發現這里很可能蘊藏著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鍵性因素。
第9段內容:南極大陸對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都有著很大的控制作用。
第10段中心句:南極冰蓋對于太陽輻射來的能量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
第11段中心句:南極冰蓋將太陽輻射到這一地區的能量的絕大部分都反射回去。
第12段中心句:南極冰蓋的存在和脹縮對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影響大。
第13段介紹全球性的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的形成。
第14段說明在全球性的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中,南極的控制作用要比北極大得多。
第15段中心句:南極對于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并不是以赤道為界的。
第16段是個過渡段,承接上文,“它不僅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開啟下文,“而且還儲存著足以使大部分人類陷入滅頂之災的‘武器’!”
第17段說明如果南極冰蓋完全融化,人類將遭受滅頂之災。
2.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學生討論本文的層次結構:
討論明確: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說明人類在與自身和大自然的較量中發展,而與大自然最直接、最經常的對手是變幻莫測的氣候,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說明南極惡劣的氣候在狂風、嚴寒和變
幻莫測上的表現。
第三部分(第7~15自然段):說明南極氣候惡劣的原因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巨大影響的三個因素。
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說明南極冰川對人類生存暗含著的危機——一旦完全融化,人類將陷入沒有耕地、工廠淹沒的滅頂之災。
(四)總結、擴展
教師在大家已有的概括經驗和概括能力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研討概括的方法。
概括是提煉、綜合的過程。把閱讀理解的內容用扼要的語言表述、確定下來,這就是概括。
抽象說明和綜合歸納是閱讀中常用的兩種概括方法。
1.抽象說明。
抽象說明,一般是自行組織語言對有關內容的性質、特點從高一個層次或某個既定角度所作的揭示。
正確使用抽象說明的概括方法,關鍵在于正確理解有關內容的本質。
辨明事物本質的簡單方法,就是判斷一下有關語句談的是哪方面的問題。能弄清楚這一點,對事物本質就有了一定的理解。
2.綜合歸納。
對于比較復雜內容的概括,或是在較大范圍里完成概括,往往運用綜合歸納的方法,即把若干要點合并或把共同之處歸納起來加以說明。平時所說的“提取中心句”,所進行的常常是這類概括。
綜合歸納的方法,是首先明確有關的若干要點,然后把它們綜合起來。這種綜合,可以是把幾個要點羅列相加,但經常需要對其共同之處加以提煉。
閱讀各種文章都離不開這種概括方法。全面概括作品內容,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觀點,提煉主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社會背景,一般都需要反復綜合歸納。
3.進行概括的注意事項。
首先注意對范圍、層次的分辨;其次要注意用語確切。
(五)布置作業
每個同學都要從本文中選取一個知識點,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安排說明順序,選用說明方法對其進行自己的說明。形成書面材料,下節課抽幾個人口頭說明。
提示:比如想就“南極氣候寒冷”進行說明,既利用課文材料,也要加入自己查閱、積累的材料,重新排序,選用恰當方法進行說明。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四
教學目的
1.了解南極氣候的特點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積累科普知識。
2.一學習和掌握文中運用的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3.了解分類別、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2.分類別、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教學設想
選取有關氣候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破壞的影視片斷導入課文;熟讀課文,弄清寫作思路,體會文章的內在聯系;通過練習,鞏固說明方法的運用。
媒體設計
準備有關氣候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破壞的影視片、南極氣候的錄像片以及全球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的知識影像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設置情景,導語引入
(播放一段有關氣候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破壞的影視片)剛才,大家從影片中看到了大自然那暴戾恣難的肆意破壞,感受到了氣候的威力。那么,冰雪世界的南極的氣候又是怎樣的呢?它對全球的氣候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l)通讀課文,掌握并積累詞語
(2)解讀課文,梳理結構。
第一部分(第1一6段)介紹南極氣候的特點及其巨大的威力。
第h部分(第6~15段)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第三部分(第16、17段)設想南極冰蓋融化給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
2具體研習第一部分,落實重點。
(1)本文是怎樣展開話題的?
明確:從人類的發展與大自然的關系談起,引出“氣候的威力”,并進而引出南極氣候的特點。
(2)南極氣候的特點有哪些?
作者是怎樣安排這幾個特點的說明順序的?
明確:南極氣候的特點是風大、酷寒、多變。作者先寫風大的特點,接著寫大風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寫氣候的多變,思維層層深入,按著邏輯順序進行。
(3)為說明南極氣候的特點,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①舉例子。a.為說明風大的特點,舉了日本考察隊員福島被風席卷而去的例子;b.為說明酷寒的特點,舉了原蘇聯、新西蘭、挪威等國觀測的最低溫度為例;c.為說明多變的特點,舉了美國運輸機突然被暴風毀損的例子。
②列數字。a.為說明風大的特點,列出“32.6米每秒”“55.6米每秒”“‘三百多千米每小時”等數字;b.為說明酷寒的特點,列出“-88.3’c”“一89.6℃”“,94.5℃”等數字。
③作比較。拿南極的風速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風速進行比較,強調了南極的`風速之大。④打比方。把南極比作“暴風雪之家”“風極”,具體形象地說明了風大的特點。
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兩個方面對第一部分的內容加以研習,實現兩個教學重點的落實。)
三、布置作業
復習本節課的學習要點,按照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思路,預習第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研習第二部分
1.第7段在全文的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2.氣象學家為什么對南極的惡劣氣候喜出望外?
明確:因為南極對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3.南極有哪些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
明確:南極冰蓋對于太陽輻射來的能量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南極冰蓋的存在和季節性脹縮對全球氣候變化有制約;南極對全球的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間的熱交換有影響。
4作者是怎樣安排這些因素來說明順序的?
明確:由表及里、由次到主、層層深入的邏輯順序。
5.舉例說明第二部分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明確:
(1)從“首先”“另外”“還有”可以看出,是運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的。
(2)“如果太陽輻射出來的能量減少1%,南極冰蓋就會往外延伸五五皿千米,這將導致地球表面的溫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氣候發生災難性的變化。”這是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對太陽輻射能量變化的敏感。
(3)“冰對來自太陽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約是水的5一歷培。而在冬天,冰蓋的面積是夏天時的5倍,最大時覆蓋了整個南半球面積的8%……”這是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季節性脹縮對太陽輻射能量的反射的變化,從而影響全球性的氣候變化。(舉南極、北極在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間熱交換的不同作用的例子亦可)
(4)“中國的氣候變化似乎就證明了這一點。”這是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5)“南極冰蓋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輻射到這一地區的能量的絕大部分都反射回去。”這是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的反射作用。(舉課后練習二的第3、4句亦可)(由第一課時布置的作業過渡到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1、2旨在體會說明文過波段的作用;3、4與5則繼續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兩個方面對課文內容加以研習,落實兩個教學重點。)
二、研習第三部分第三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一個怎樣的內容?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南極冰蓋如果融化將會給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
三、課堂小結
1.依據第一、二部分的內部結構層次以及兩部分的關系,綜觀全文,思考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明確:第一部分,作者先寫風大的特點,接著寫大風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寫氣候的多變,層層深入;第二部分,作者由表及里、從次到主,逐層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從全篇看,作者由南極自身的氣候特點和威力說到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是按照逐層深入的邏輯順序加以說明的。
2結合文中所用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分析課后練習二中比喻句的表達效果,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明確:通過比喻,用讀者熟悉的、具體可感的事物來準確地、形象地描摹所要說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避免了科學術語的抽象、難懂、平白,使人容易明白,印象深刻。
3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及其作用。(略)
(解說:總結兩節課的學習內容,整體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等方面的特點,起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作用。)
四、布置作業從人類破壞環境從而導致大自然用它的威力來報復人類的角度,搜集材料,寫一篇說明文。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五
思考的威力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課題 思考的威力 課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思考的威力》是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屬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擦拭理性的目光”,學習任務是引導學生進入理性的思考,使學生懂得用思想和智慧去解決人生面臨的各種問題。本文則正是從方法論的角度告訴人們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才能成為一個有理性的人。學習方式是根據教師創設的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自覺地梳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探究能力。
學習者分析 作為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年級學生,學習已有了一定的認知水平和人生體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以及即將到來的崗位實習,都要求他們必須學會以理性的態度面對一切。表現在語文學習上,還停留在對文章表層的認識。因此,借助本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加深理解,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文章的論證結構。
能力目標:學習文章運用典型事例和名人言論作為論據進行論證的方法。
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思考的重要性,養成勤學善思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是如何圍繞中心論點,運用典型事例和名人言論作為論據進行論證。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是如何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和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論證中心論點。
教學設計思路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中主要采用“五步教學法”即自學、質疑、解疑、練習、測試五個步驟。讓學生以自學提綱為契機,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歸納問題。再以練習和測試鞏固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媒體設計思路 準備自學提綱、練習題、課堂測試題、課件
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
教學方式 備注
導入
一、自學
二、質疑
三、解疑
四、練習
五、測試 問:上課前,我們來個小小的思維熱身。哪位同學知道“我思故我在”是誰的名言?
問:對了,是法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笛卡兒的名言。誰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明確:非常好!能夠準確理解“故”字和“在”的含義。讓我們來看看笛卡兒先生原汁原味的解說吧。(出示課件1)也就是說,善于思考,敢于懷疑,勇于發問,才能標志我們的存在。
問:孔子也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導入:可見,思考對于我們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思想評論。(板書課題)分析一下認真思考為什么是發明創造的極其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發放自學提綱,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綱中的思考題自學課文。
問:除了思考題中的問題外,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能力)
答:這個同學提的這個問題很好,下面我們就從課文中找找有多少記敘和描寫的文字,并思考它們對于論證文章觀點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些記敘和描寫簡潔形象,并沒有全面地介紹人物,而是緊緊圍繞“思考”這一話題展開,生動地表現出這些科學家深入思考的形象和情景。因此,這些記敘和描寫并沒有喧賓奪主,而是與課文的議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了引人入勝、啟人思考、突出中心的作用。
問:下面我們來解答第一個思考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總結:同學回答的非常好。(板書:發明創造?決定性因素?認真思考?)
問:這個中心論點是不是在開頭就提出來的呢?
問:那它是怎樣提出來的?
問:還有呢?
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補充:突出論題的現實意義和普遍意義。
問:下面我們來解答第二個問題,本文的結構非常簡單,同學們之間互相商量一下。”(目的在于提升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和合作能力)
問:課文分三部分和分四部分,哪一種更好?
問:為什么呢?
總結:很好,我們就分成四部分。(出示課件2)
問:下面我們來思考本文運用了哪些論據?這些論據有何作用?
總結:文中列舉的人物有14人,引用的具體事例有7個,引用的言論有8段。這些人物、事例、言論大都為青年所熟悉,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更重要的是,這些論據對于作者所要闡明的觀點非常恰當典型。(出示課件3并板書)
問: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找找文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板書)
問:?我們在文中找找具體的例子,看看作者為什么要用這些論證方法?
教師發放練習題
問:我們一塊兒來看看練習的第四大題,你知道哪些與本文論點有關的名人名言?
總結:同學們平常積累的名言真多啊,很好!以后要繼續積累,你才能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鼓勵學生積累,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增加寫作素材會大有裨益。)
問:學習完本文,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
教師做評點、補充。
布置作業:寫一篇小短文,字數為300字左右(目的在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多角度積極地思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發放測試題
答:是笛卡兒。
答: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答: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和受蒙蔽。
根據自學提綱中的思考題自學課文(時間為15分鐘)
問:老師,我感覺這篇文章不像議論文?議論文應該都是議論,但本文卻有很多記敘和描寫?
歸納:文中有五部分記敘和描寫的文字。
答: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有沒有發明創造,一個極其重要的決定性的因素,就是能不能開動腦筋,認真思考。
答:不是。
答:開頭先寫了幾個青年人關于發明創造的疑問。
答:又寫了盧瑟福與對手的一段對話。”
答:自然鋪設,不唐突。
學生討論后得出不同答案:有的分三部分,有的分四部分。
答:分四部分。
答:分四部分更清楚,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討論回答(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答: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學生在文中找了許多例子。
分析作用:增強文章說服力,增加文章的生動性。
學生在下面做練習
另找三個學生到黑板分別做一至三題。
再找學生到黑板訂正答案
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做課堂小結。(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學生做測試題
課件1“我懷疑天,我懷疑地,我懷疑一切,但我不能懷疑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在思考,因此,只有思考才能證明我的存在。”
自學提綱
一、學習目標
二、學習重點
三、學習難點
四、走進作者
牛守賢,河南內鄉人。發表有議論文《思考的威力》,雜文《學者與卡片》,報告文學《太行不老松》等。
五、思考題
1、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怎樣提出這個中心論點的?
2、思考分析本文可以分為幾部分?
3、思考本文運用了哪些論據?這些論據有何作用?
4、思考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課件2:
(引論)一提出中心論?點
二闡明思考的重要性
(本論)三論述怎樣發揮思考的威力
(結論)四提出希望,深化中心
課件3
按文中的順序分別
列舉所出現的事實論據
和理論論據,并分別說
明各自的作用。
鞏固與拓展
一、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帷幕(??)骰子(??)按捺(??)臆想(??)沉吟(??)尋思(??)黏土(??)
二、根據下列詞語的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1、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掌握了關于某一事物的知識,而推出同類中其他事物。(?????????)
3、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4、形容遠得無影無蹤。(????????)
5、顧不上睡覺,忘記吃飯。形容非常專心努力。(???)
三、填空
1、文章中列舉的人物有
,
共?????人,引用的具體事例有?????個,引用的言論有????段。
2、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論證方法。
①這個創造發明的幼芽伴隨著‘思考’的雨露,在他心靈里扎下了根。( )
②那些不肯開動腦筋的思想懶漢,是談不上有創造性的勞動,更談不上做出什么發明創造的。有志于獻身‘四化’的青年朋友,在勞動、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努力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斷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思考能力。( )
③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創新。畢升經過長久的`細心鉆研,終于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
④周恩來同志在上中學的時候曾經說過:“思之思之,神鬼通之。”( )
四、找找看,你知道哪些與本文論點有關的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思考的威力
牛守賢
中心論點:發明創造?決定性因素?認真思考
舉例論證
事實論據(7個)?????????????引用論證
論據??????????????????論證方法???比喻論證
理論論據(8段)????????????正反對比論證
作業(測驗)設計
寫作
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評論。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辦?大多數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只是一扔了事,全然不曾思考與之有關的規律。
那么,這里頭有規律嗎?有!將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稱過重量之后你會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有著嚴整的倍數關系:最大碎片與次大碎片的重量比為16:1,中等碎片與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較小碎片與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發現了這一倍比關系的人便將此規律用于考古或天體研究,即:只要有這個規律在,便可由已知文物、隕石的殘肢碎片推測它的原狀,從而迅速恢復它們的本來面貌!
課堂測試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那么,應當怎樣思考、怎樣發揮思考的威力呢??……
其四,要有入迷的精神。所謂入迷,就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大腦皮層中引起的極大興奮性,使自己全神貫注于某一事物,而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這就像普希金所說的“我忘記了世界”,柴可夫斯基所說“忘記了一切”。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在研究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全部身心都投入了忘我的入迷的勞動之中。有一次他請了一位朋友到家吃飯,菜在桌子上已經擺了好久,可是他忙于在室內計算月球的軌道,把吃飯的事早已拋到九霄云外。于是客人自己吃掉了桌上的雞,把骨頭留在盤子里就走了。當牛頓計算完畢出來看見盤中的骨頭時,“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為我還沒有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他入迷到了這種廢寢忘食的地步。
1、上述文段的論點是什么?作者在證明論點時用到了哪些論據和論證方法?
2、文中加點的“這”字指的是什么?
3、用“?????????”標出文段中記敘和描寫的文字,說說他們對證明論點的作用。
4、試另舉一例,證明本段論點。
二、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仿寫句子。
“思考”是人類向科學進軍的先導,是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偵察兵,是孕育發明之花的陽光雨露,是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
勤奮是????????????????????????????????????????????????????????。
教學評價
(反思)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改進、反復強化的過程,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主導者和對話的首席,應十分注意信息反饋,適時調整學習策略。教師不能用自己的解讀去替代學生豐富多彩的解讀,教師作為對話的首席,應努力提出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去鑒賞、評價,允許答案的多元,允許觀點的爭鳴。本課通過對論據的閱讀分析,帶動對中心、結構、論證方法等的歸納總結,完成教學目標。這種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學生學會在作文時如何選擇材料和使用材料。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去理解課文,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最后再通過練習和測試進一步檢測和鞏固所學重點,完成對教學目標的完善。
補充說明
拂塵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六
目標的威力
一個人有了目標,就像有動力的火車。火車只有動力才能前進。
生活成沒有目標你就只能過著無聊無趣的生活。
成功的關鍵,就必須樹立奮斗目標有了目標才能成功,沒有目標,就無所謂成功。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標鋪成的。
我看到過一個實驗,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很好的大學生。結果:
27%的人沒有目標;
60%的人目標模糊;
10%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
3%的人有清晰的長期目標。
25年的跟蹤調查:
3%的人,25年后生活在社會最高層的`人,幾乎都是精英 。
10%的人,25年后生活在社會中上層,一般都是醫生、教師、工程師等
60%的人,25年后生活在社會中下層,都是一般的工作。
27%的人,25年后生活在社會最下層,沒有工作。
可以看出目標的威力;目標對人生的有多大影響。
有的人的目標可能是:我考上某某大學。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七
《金剛經》殊勝威力
(一)【最勝威力】。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槃經》云:“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
(二)【難見威力】。
經義果報,皆不思議,樂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剛非余能見,故《正理經》云:“帝釋頂寶,名曰金剛,非余能見,光赫奪故。”
(三)【除災威力】。
下品持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尚消滅故,如彼金剛能消災毒,如《真諦記》云:“有六種寶,皆名金剛,青碧二色,除災毒故。”
(四)【稱求威力】。
有目能見,普利眾生,能嚴凈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愿,如六寶中其余四色,黃赤白空,隨須游空,出水火故。
(五)【堅實威力】。
能摧我人眾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槃經》云:“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
(六)【利用威力】。
通達無我,得成于忍,以佛眼等,悉知見故,如彼金剛,穿通諸物,故《梁攝論》云:“譬如金剛其體鋒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七)【無間威力】。
不住行施,生無住心,相即非相,無所得故,如彼金剛非物不雜,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體無間隙,非沙石等所相雜故。”
(八)【一味威力】。
皆以無為而有差別,諸法如義,皆佛法故,如彼金剛其體純一,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其體一類,純一無雜,不變異故。”
(九)【能引威力】。
諸佛及法,從此出生,成不思議無邊福故,如彼金剛能引諸寶,故《梁攝論》云:“金剛能招一切寶物,有金剛處寶自集故。”
(十)【遍滿威力】。
福廣如空,利益一切,離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剛遍滿一切,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遍一切處,金剛輪等,遍世界故。”
由此觀之,《金剛經》有如是‘十威力’,只要受持讀誦此經,不但可以開慧(明心見性),而且又可以積福(積功累德),難怪禪宗五祖弘仁大師以《金剛經》代替初祖達摩大師之《愣伽經》,傳之于后,并由六祖慧能大師加以發揚光大,并因之而‘明心見性’之禪師倍增,其來有自。如果我們要明心見性,又要積功累德,福慧雙修,早日圓滿,非受持讀誦此經并為人演說,自利利他不可。
拓展閱讀:抄寫金剛經的注意事項
一,認真抄寫,切忌潦草,這不是糊弄的事兒,能抄寫一個字是一個字,務必一筆一劃的描寫。這樣,心會很凈。
二,抄寫了一段經文,停筆后,不再繼續抄寫時,可以誦補闕圓滿真言:ong,嘟嚕嘟嚕,扎呀木克,娑哈。七遍。補闕圓滿。
三,抄寫完整部經后,最好,留在家里供養,或放置在高處凈處。要比統一回收好得多。因為,整部經文,代表你的一種愿力和念力。這種力量隨著筆尖已經寫在了紙上。你何必要把自己的“心力”送走呢?因此,最好自己留下。
為自己好好的`抄寫一部經。一筆一劃,起妄念了,就停下來,在抄寫的時候,一心一意,一筆一劃,不起妄念,這樣抄寫的經書是很有力量的。
抄經別圖快,這一點意義都沒有,跟上學時抄作業沒啥區別,是不是。
就一個字,一個字,一心一意,一筆一劃的抄寫,會培養定力。
看準一個字后,看好如何下筆,如何準確的描寫,不要描寫到字外面去。寫一筆就是一筆,一劃就是一劃。這也是福德無量。
幾天就抄寫一部經的,這樣不好!你說我就是寫字快,就是因為你以前寫字快,因此,抄經時,你要慢點寫,越慢越好。這樣靜下心來慢慢抄寫下來的經書,自己留著,非常好的。
為什么有的寺院開光要把抄寫的經書放進去,因為,抄寫的經書里面,有眾生的心力,沒有這種力量就沒有靈氣。聚集的越多,就是所謂的靈氣越強!
乃至抄寫完的經書,或以前廢棄的經書佛像等,有的會封存好,放到山洞里,為什么如此?原因是這種念力,心力,對整個山都是一種加持。山精樹怪都會受益。使非善的,受到佛法的熏染。
一些山里面的非人眾生,最后就是因為護持那些殘舊的經書佛像,成就了自己。
因此,我個人建議,你抄寫完成,你就自己留著吧。那些手抄本的經書,放在山洞里,就會開啟那些修行中動物如人一般的語言和智慧。你說手抄本的經書力量大不大。過去的書都是抄寫的,紙字不能隨便丟棄,除了對“字”的尊重外,還有就是不能對人的心力心念辱蔑,是有靈氣的,因此,舊時,都要焚化了。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八
細節威力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聽了周老師的講話,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為一顆小小馬掌釘導致一個國家滅亡而感到痛心疾首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細節的威力。
生活中,細節的威力同樣無處不在。比如亂丟紙屑雜物、隨地吐痰、說臟話、課間追逐打鬧等,這些小毛病,其實與一只馬掌釘差不多。俗話說“洞小不補,洞大受苦”壞習慣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形象,更影響著一個人的事業和前途。細節是萬事萬物的基礎。我們的領導和老師就非常注重細節,每當大家在教室里書聲瑯瑯的時候,細心的同學會看到領導和老師還在校園里來回穿走,時而蹲在地上拾起細小的紙片,時而擦凈瓷磚上遺留的污漬。
正因為有如此細致的校領導及老師,才養成我們同學們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也有不少同學忽略細節的重要性,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經常把0寫成6,把÷號寫成+號。爸爸常提醒我:現在小地方打馬虎眼,長大以后在重要的工作當中出錯,后悔就來不及了!
同學們,讓我們關注細節,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養:請不要在校門口吃零食,更不要把包裝袋扔在地上,這樣我們校園的環境會更整潔;課間時不追逐打鬧,讓文明伴隨著我們;上課時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盡量提高學習效率……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家做父母的好幫手,在校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在同學中做團結友愛的好伙伴,在集體中做小主人。
謝謝大家!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九
氣候的威力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本文介紹了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并對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做了科的學分析,從而說明了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結構思路
本文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文章先從人類的文明史是在與人類自身、與大自然的反復較量中發展起來的展開話題,切入正題,告訴我們人類最直接、最經常的對手是氣候,其中又以南極氣候為甚。這樣就自然引出對南極惡劣氣候的介紹:其一,風速常常達到55.6米/秒,有時甚至可以達到每小時300多公里,可以稱為“風極”;其二,氣溫最低記錄可達到零下94.5攝氏度,可稱為“寒極”;其三,南極氣候變化莫測,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所以人們談虎色變。但氣象學家對此卻喜出望外,因為這是解開全球性氣象之謎最理想的實驗室。從而引起人們對南極氣候的威力的極大關注。接著說明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一是地球從太陽所吸收的能量的變化;二是從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大氣對流和海洋環流的相互作用。而南極大陸的存在對這三個關鍵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南極冰蓋對于太陽輻射來的能量的變化非常敏感;其次南極冰蓋的存在就像在地球的表面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輻射到這一地區的能量的絕大部分反射回去,而其季節性的脹縮又把上述效應放大了。再者南極還是全球性大氣和海洋的中心。由此,讀者明白了為什么說南極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最后作者又總說南極巨大的固體冰蓋對人類生存暗含的危機,提醒人類關注生存空間。文章層層深入,由現象到本質,揭示了事物的規律。
三、層次分明的邏輯順序
文章先由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入手,由氣候對人類的控制展開話題,繼而說明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然后深入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最后補充說明南極冰蓋對人類的威脅。提醒人們去戰勝它、征服它,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
四、詳略得當的組材
文章著重分析了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先介紹科學研究的成果,即影響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三個關鍵性因素。然后分項說明南極冰蓋對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從而說明了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這一部以詳實、確鑿的數據,典型的舉例作了透徹的說明。
五、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舉例子。本文在介紹南極惡劣的氣候時,舉了多方面的例子。如1960年,日本昭和基地的考察隊員福島被大風卷去,不知去向。7年以后,才在很遠的地方發現了他的尸體的例子;1970年,6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從新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第6架飛機因特大的暴風而遇險的情況,使我們對南贛惡劣的氣候有了真正的感性的認識。
列數字。本文在說明過程中列了大量的數字,如第4、5、6、10、17自然段都使用了大量的數字,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準確性。
打比方。如“實際上,它不僅掌握著控制全球性風云變幻的‘鑰匙’,而且還儲存著足以使大部分人類陷入滅頂之災的‘武器’!”形象生動地說明南極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至關重要的控制作用。
六、引導學生寫作科普說明文的教學建議
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了解了科普說明文的一些基本特征之后,應當“學以致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嘗試著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現象、原理寫成一些簡單的科普說明文。在這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還可培養自己廣泛搜集信息、有效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和科學素養等,可謂一舉多得。教師應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景,導語?引入
(播放一段有關氣候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破壞的影視片)剛才,大家從影片中看到了大自然那暴戾恣難的肆意破壞,感受到了氣候的威力。那么,冰雪世界的南極的氣候又是怎樣的呢?它對全球的氣候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通讀課文,掌握并積累詞語 (2)解讀課文,梳理結構。
第一部分(第1―5段)介紹南極氣候的特點及其巨大的威力。
第二部分(第6―15段)分析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第三部分(第16、17段)設想南極冰蓋融化給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
2.具體研習第一部分,落實重點。
(1)本文是怎樣展開話題的?
明確:從人類的發展與大自然的關系談起,引出“氣候的威力”,并進而引出南極氣候的特點。
(2)南極氣候的特點有哪些?
作者是怎樣安排這幾個特點的說明順序的?
明確:南極氣候的特點是風大、酷寒、多變。作者先寫風大的特點,接著寫大風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寫氣候的多變,思維層層深入,按著邏輯順序進行。
(3)為說明南極氣候的特點,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①舉例子。a.為說明風大的特點,舉了日本考察隊員福島被風席卷而去的例子;b.為說明酷寒的特點,舉了原蘇聯、新西蘭、挪威等國觀測的最低溫度為例;c.為說明多變的特點,舉了美國
運輸機突然被暴風毀損的例子。
②列數字。a.為說明風大的特點,列出“32.6米每秒”“55.6米每秒”“‘三百多千米每小時”等數字;b.為說明酷寒的特點,列出“-88.3’c”“-89.6℃”“,94.5℃”等數字。
③作比較。拿南極的風速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風速進行比較,強調了南極的風速之大。
④打比方。把南極比作“暴風雪之家”“風極”,具體形象地說明了風大的特點。
(解說: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兩個方面對第一部分的內容加以研習,實現兩個教學重點的落實。)
三、布置作業
復習本節課的學習要點,按照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思路,預習第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研習第二部分
1.第7段在全文的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承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十
《金剛經》的威力
《金剛經》在佛教中無不知、無人不曉。《金剛經》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們內心的不安定因素。
(一)【最勝威力】。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槃經》云:“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
(二)【難見威力】。經義果報,皆不思議,樂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剛非余能見,故《正理經》云:“帝釋頂寶,名曰金剛,非余能見,光赫奪故。”
(三)【除災威力】。下品持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尚消滅故,如彼金剛能消災毒,如《真諦記》云:“有六種寶,皆名金剛,青碧二色,除災毒故。”
(四)【稱求威力】。有目能見,普利眾生,能嚴凈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愿,如六寶中其余四色,黃赤白空,隨須游空,出水火故。
(五)【堅實威力】。能摧我人眾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槃經》云:“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
(六)【利用威力】。通達無我,得成于忍,以佛眼等,悉知見故,如彼金剛,穿通諸物,故《梁攝論》云:“譬如金剛其體鋒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七)【無間威力】。不住行施,生無住心,相即非相,無所得故,如彼金剛非物不雜,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體無間隙,非沙石等所相雜故。”
(八)【一味威力】。皆以無為而有差別,諸法如義,皆佛法故,如彼金剛其體純一,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其體一類,純一無雜,不變異故。”
(九)【能引威力】。諸佛及法,從此出生,成不思議無邊福故,如彼金剛能引諸寶,故《梁攝論》云:“金剛能招一切寶物,有金剛處寶自集故。”
(十)【遍滿威力】。福廣如空,利益一切,離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剛遍滿一切,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遍一切處,金剛輪等,遍世界故。”
由此觀之,《金剛經》有如是‘十威力’,只要受持讀誦此經,不但可以開慧(明心見性),而且又可以積福(積功累德),難怪禪宗五祖弘仁大師以《金剛經》代替初祖達摩大師之《愣伽經》,傳之于后,并由六祖慧能大師加以發揚光大,并因之而‘明心見性’之禪師倍增,其來有自。如果我們要明心見性,又要積功累德,福慧雙修,早日圓滿,非受持讀誦此經并為人演說,自利利他不可。
拓展閱讀:《金剛經》的思想價值
佛法東傳,佛教與中國文化撞擊和交融,伴隨著印度佛教經籍的不斷譯介、闡釋的進程。在傳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經典中,《金剛經》是譯介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經典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把《金剛經》與儒家的《論語》、道家的《道德經》、《南華經》并列視為釋儒道三家的宗經寶典。
就中國佛教宗派內部而言,隋唐以后天臺、三論、法相、華嚴諸宗都十分崇奉《金剛經》,各宗領袖都結合宗義,寫下了不少有關《金剛經》的注疏。禪宗六祖慧能因聞《金剛經》得悟,從此中國禪宗與《金剛經》結下不解之緣。《金剛經》與中國文化、中國佛教的關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剛經》。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為最剛硬的金屬,是金中之精堅者,百煉不銷,能斷萬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斷除人的貪欲惡習和種種顛倒虛妄之見。“般若”為音譯,意思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羅蜜”也是音譯,是“到彼岸”的意思。該經經名的全部含義就是說,以金剛般的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妄執著,達到對實相的理解,得到解脫,到達彼岸。
《金剛經》屬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相當于唐代高僧三藏法師玄奘所譯的十六會、長達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的第九會“金剛能斷分”(《金剛般若》),被視為般若類經典的總綱。般若類經典的主要思想是講諸法“性空幻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假而不實,本身沒有一個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雖空,因緣關系卻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事物并非絕對地不存在,并非虛無,只是幻化不實而已,所以叫“幻有”。一切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滅,非一非異,無取無舍,無我無所,所以只有以深廣無邊的般若智慧,洞見宇宙萬物的真實相狀、本來面目,無住無著,廣破見執,顯諸實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實相,得到解脫。般若類理論是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因而被歷代高僧稱之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般若思想也成為大乘佛教的共通思想。
呂澂先生認為,在所有的大乘經典中,般若類經典出現得最早,在各種各樣的般若類經典中,又以《金剛經》出現得最早。在中國,歷代僧俗各界都對《金剛經》倍加重視,所以它曾多次被譯出,現存的主要譯本有:
(一)姚秦印度來華高僧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二)北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三)陳天竺三藏真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四)隋南印度三藏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五)唐三藏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
(六)唐三藏義凈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
今有清代同治十一年金陵刻經處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譯》行世。
歷史上《金剛經》雖有以上六個譯本,但最為流行的,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需要指出的是,唐三藏玄奘的譯本,是他所譯的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的一部分,并非專門另譯,后來唐代長安崇福寺律宗高僧智升將其單獨分出流行。后世通常所說的《金剛經》一般是指鳩摩羅什所譯的本子。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十一
習慣的威力-論文
“好習慣將成就我們的一生,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做人或者處世。習慣以一種頑強的姿態干預著我們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從而主宰著我們的人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一句話:“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好習慣。”
本杰明·富蘭克林說:“一個人一旦有了好習慣,那它帶給我們的收益將是巨大的,而且是超出想象的。”這是他親身體驗得出的結論。富蘭克林青年時期,發誓要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他給自己制定了克服13個壞習慣的計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為了改正自己夸夸其談的壞習慣,他給自己選擇了“沉默”,要求自己做到于人于己有利之言才談。他為了保證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在計劃里規定自己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閱讀,使生活有條不紊。后來有朋友說他經常表現出傲慢情緒,他又把養成“謙虛”的好習慣列入計劃中。他每周選出一種缺點進行矯正,每晚必須作反省,每天記錄自己努力的成果。有時壞習慣沒有徹底改變,還沒達到自己理想標準時,就再延長矯正一周,直到好習慣代替了壞習慣為止。富蘭克林能成為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的愛國者,能成為著名的科學家,能成為最受美國人尊敬的人,這與他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是分不開的。
如果我們種下了好習慣的種子,未來這顆種子就會長成參天大樹,而且會根深蒂固,我們就可以看著這顆參天大樹長出豐盛的果實、長出茂盛的樹葉,就會造福更多的人、成就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相反地,如果我們種下的是一顆壞習慣的種子,未來也會長成參天大樹,也會根深蒂固,我們也可以看著這顆參天大樹長出豐富的果實,不過是惡果;我們也可以看著這顆大樹長出茂盛的樹葉,不過是毒葉。這顆大樹不但不能造福更多人、幫助更多的人、成就更多的人,相反會傷害更多的人。
習慣的威力除了好習慣可以成就我們的人生,相反壞習慣也可以毀滅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養成懶惰的習慣,我們的人生將會毫無價值;如果我們養成不誠信的習慣,人生一定會徹底的欺騙我們;如果我們養成抱怨的習慣,我們將永遠活在糟糕里。
記得我有一個小學同學,他爸爸得了胃癌,后來失去了生命,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爸爸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經常早上不吃飯。這個小小的習慣看起來好像沒什么,但是卻可以奪走我們的生命。大家都知道很多的犯罪分子都不是因為他們想去犯罪,而是因為他們的習慣。有的人小時候習慣偷爸爸媽媽的錢,長大了習慣偷別人的錢,剛開始偷小錢,然后偷大錢,最后甚至搶劫銀行等。這些都是一個壞習慣惹的禍。
習慣的威力甚至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習慣的威力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這個完全看我們自己是養成了好習慣還是養成了壞習慣。養成了好習慣,當好習慣在我們身上產生了正向積極的作用,我們就還會繼續養成好習慣,這樣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我們的人生就會因為這樣的好習慣而變得美好。當然,有壞習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認為這個是壞習慣,更加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壞習慣,但是就是不去改變和戒除,看著自己的人生就這樣被壞習慣左右,最后一事無成。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十二
目標的威力
這是一個很籠統的目標。要具體化。就是寫你從今以后的夢想。要寫出渴望實現的日期,要有時間的順序。
現實生活中,目標很難實現,如果把自己的目標分割成幾個小目標。在你完成小目標的同時,你的大目標就會實現了。
我的目標:
每次考試在全班前十名;(~中考結束)
在學校的記者團有很高的威望;(~中考結束)
考上一中;(~中考結束)
每次考試在全班前十名;(~高考結束)
在高中畢業后,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高考結束)
擁有屬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高考結束)
考上上海大學;(~高考結束)
學會開汽車;(大一時)
成為一名作家.(畢業后)
有了具體的目標,就要努力,要有自信!
“我不能“小姐已經死了!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十三
威力敘事作文
一聽到威力這個詞,大家都會以為誰很厲害吧!哈哈!其實它是我家的一只德國牧羊犬,頭頂、脖子、尾巴、耳朵根是黑色與鵝黃色相交的,腿的外邊、背部、頭部、耳朵是黑色的;腿的里面、腹部是鵝黃色的;加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條左搖右晃的尾巴就組成了淘氣包——威力。
爸爸把心思幾乎都花費在狗身上,就說狗食吧!爸爸總是把狗糧放在盤里,用牛奶浸泡,最后放入炒肉、菜湯等,有時喂胡蘿卜、白菜、麩子、玉米面、狗糧調的粥,還有每天一個雞蛋、兩粒21金維他、兩粒鈣片,總之,威力的營養品爸爸都會給它買回來。
這威力還愛“勞動”,每次爸爸帶它去買東西,它總是要叼著,如果它想大、小便,就把東西放下,爸爸一見,以為它不叼了,就伸手把東西拿起來,就在那一瞬間,它不顧一切地撲了過來,去搶那東西,它可真逗.
威力還調皮的很,調皮的`要你接受不了,例如:這條狗經常咬我的腳蹬子,把我心愛的自行車的蹬子幾乎快咬沒了,這不今天又把我的車牌咬了個稀巴爛。
盡管是這樣,我們一家還是很喜歡它,因為它是一個非常看家的狗,每當,門外有人說話或過路等,它就狂叫不止,尤其是到了晚上,我們家周圍有什么動靜,它都十分的警覺,使我們家很安全。
爸爸每天晚上都訓練它坐、立、臥,它做的非常好。而且,爸爸每天起早帶威力去遛彎,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帶給了爸爸無數的樂趣。
這就是我們家的淘氣包-----威力。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十四
《金剛經》持誦威力
(一)最勝威力。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盤經》云:“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
(二)難見威力。經義果報,皆不思義,樂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剛非余能見,故《正理經》云:“帝釋頂寶,名曰金剛,非余能見,光赫奪故。”
(三)除災威力。下品持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尚消滅故,如彼金剛能消災毒,如《真諦記》云:“有六種寶,皆名金剛,青碧二色,除災毒故。”
(四)稱求威力。有目能見,普利眾生,能嚴凈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愿,如六寶中其余四色,黃赤白空,隨須游空,出水火故。
(五)堅實威力。能摧我人眾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盤經》云:“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
(六)利用威力。通達無我,得成于忍,以佛眼等,悉知見故,如彼金剛,穿通諸物,故《梁攝論》云:“譬如金剛其體鋒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七)無間威力。不住行施,生無住心,相即非相,無所得故,如彼金剛非物不雜,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體無間隙,非沙石等所相雜故。”
(八)一味威力。皆以無為而有差別,諸法如義,皆佛法故,如彼金剛其體純一,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其體一類,純一無雜,不變異故。”
(九)能引威力。諸佛及法,從此出生,成不思義無邊福故,如彼金剛能引諸寶,故《梁攝論》云:「金剛能招一切寶物,有金剛處寶自集故。」
(十)遍滿威力。福廣如空,利益一切,離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剛遍滿一切,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遍一切處,金剛輪等,遍世界故。」
由此觀之,《金剛經》有如是“十威力”,只要受持讀誦此經,不但可以開慧(明心見性),而且又可以積福(積功累德),難怪禪宗五祖弘仁大師以《金剛經》代替初祖達達摩大師之《楞伽經》,傳之于后,並由六祖慧能大師加以發揚光大,並因之而“明心見性”之禪師倍增,其來有自。如果我們要明心見性,又要積功累德,福慧雙修,早日圓滿,非受持讀誦此經並為人演說,自利利他不可。
拓展閱讀:讀金剛經的好處
明朝正德年間有位皮匠叫嚴江,平日喜歡持誦《金剛經》。中年時,常去寺廟擔柴做飯,更加精進修持《金剛經》,聲聲不絕地念阿彌陀佛圣號。到了六十多歲,忽然有一個月不吃飯,每天只喝一點水,沒有饑餓的感覺,身體亦無有痛苦。他向別人說:“現在我的身心沒有一點痛苦,非常快樂。”并清楚地講出圓寂的時間。圓寂那天,勸告別人此經不可思議功德,要經常念誦。之后沐浴更衣,金剛跏趺坐,安祥圓寂了。遺體進行荼毗時,出現了許多舍利子,舌頭猶如金剛石般燒不壞,成為堅固舍利,用手敲時發出鏘鏘的聲音。
獲得人身
《楗椎經》云:“為示講法時,擊鼓敲楗椎,聞聲獲解脫,何況去聽聞。”甚至旁生聽聞佛法亦獲得極大利益。如世親論師的弟子安慧,前世作鴿子時經常聽世親論師背誦般若經,死后獲得人身,轉生王族,依止世親論師終成為班智達。《極樂愿文》中講:乃至旁生以上人類以下,凡是聰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聽聞過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來。歷史上記載了極多旁生聽聞佛經,獲得人身的公案。
唐朝貞觀年,并州石壁寺有位明度法師,平日參禪,喜歡持誦《金剛經》、《妙法蓮華經》。有一對鴿子生活在殿堂的梁柱上,還孵出兩只小鴿子,法師常用剩飯喂養它們,每天念《金剛經》發愿祝禱:“以我誦經的功德力,希望小鴿子脫離痛苦的惡趣,獲得人身。”小鴿子逐漸長大。有一天,它們學起飛時,一同掉在地上死了。明度十分感嘆,一邊念《金剛經》為他們超度,一邊將尸體埋葬。十天后明度夢見兩個小孩對他說:“我們以宿世的罪業轉為鴿子時,每天聽師父誦《金剛經》,依此功德力,現在獲得人身,在南方距離此地十里某家投生,非常感謝。”做了這樣希有之夢。
十個月以后,明度按所說的地址尋找,果然在某家生了一對孿生兄弟,咕咕嚕嚕的哭聲就象鴿子在叫,他喊一聲:“鴿兒”兩個嬰兒應聲回頭。一年以后,鴿子的習氣沒有了,開始學習人語。
降伏湖神
降伏是瑜伽士慈悲之心調化惡劣眾生的殊勝方便法。如今時代,有許多人誤解降伏法的含義,妄圖以嗔恨心誦持猛咒制伏邪魔,這種南轅北轍的修法顯然不合理,若深明教義,依法如理而行,生起慈悲心,至心念誦《金剛經》即可降伏一切鬼神。
在晉朝時,揚州江畔有一坐亭湖神廟,傳說湖神嗔心很大,非常兇惡,若有眾生接近此地立即葬命,若是空中飛禽飛到此地上空便墜落于地,附近的眾生無不畏懼。當時有一位修持多年密咒的僧人,能降伏種種邪魔。他來到亭湖廟,擺設降伏用的法器食子,準備誦咒誅伏湖神,不料忽然暴死。他的上師得知弟子死亡的消息,非常忿怒,立即趕到亭湖廟作法,湖神的嗔心入于他的心間,使他的頭裂碎,腦漿四溢,也暴尸于此地。
與兩位密咒師同住一寺的`小沙彌,平日專持《金剛經》。聽說師徒二人先后被湖神害死,便決定降伏此非人。師兄弟們都很擔心他會死于非命,勸阻再三,然而沙彌意愿已定。他來到亭湖神廟開始誦經,不久見到一個身如山一樣的怪物,眼光如電、青面獠牙、猙獰恐怖,還不時現出種種神變,眾多蝦頭龜面的兵卒,手持利刃口出怪聲,張牙舞爪,聲勢浩蕩地來到小沙彌面前。但是小沙彌卻神色泰然,誦經的聲音越來越大,張牙舞爪的兵卒聽到后無不抱頭鼠竄。此時怪物變得乖乖的,右膝著地,雙手合掌恭恭敬敬聆聽法音。沙彌念完經,問道:“你是何怪物,長得如此兇相?”湖神回答說:“我是湖神,因前世業力而感召今生惡報。”沙彌疑惑地問:“為何兩位法師都被你殺害,而你在我面前卻如此恭敬呢?”湖神說:“想以嗔恨心降伏我,因而殺害他們。而您誦經威德力超勝我的魔威,所以恭敬聽經,愿懺悔惡業早日獲得人身。”說完向沙彌頂禮而去。
第二天清晨小沙彌就回到寺院。大家驚奇地問他是否降伏湖神,他將全部經過告訴他們,大家無不歡喜贊嘆《金剛經》的威德力不可思議。此事傳遍了遠近,凡聽到的人都合掌贊嘆生起信心,發心念誦的人越來越多。
往生凈土
本經是諸佛的心髓,三乘圣者的如意源泉。《般若攝頌》云:“誰求聲聞獨覺果,乃至法王如來果,皆依般若法忍得,離此恒時不可得。”不論修持哪一種法門皆應聞思般若教理,才能遣除相續中的惡見,樹立正見奠定堅固的基礎。上師法王如意寶說:“因為大般若空性的正見是大小乘顯蜜一切佛法的基礎……”由此可知依此經修持極為殊勝,尤為懺罪、往生之最勝法。
唐朝鄜州寶林寺比丘法藏,慈悲濟人,精進修持佛法。于隋開皇十三年,買賣衣缽、佛像等物掙了一批錢,在洛交縣葦城建造了一座寺院,有僧房二十余間,青磚硫璃瓦修建的宏偉大雄寶殿,一丈六尺高的觀音像栩栩如生,倍及莊嚴,并且書寫了八百卷的佛經。
唐武德二年,他身患重病,昏迷了一個月,見一身穿紫色衣服的金剛神手持一卷經,對他說:“你一生中建造寺院的功德很大,但買賣衣缽等造下嚴重的罪業,由于善惡摻雜,死后將墮入惡趣。若能發愿書寫我手上這部《金剛經》,罪業就能消滅,病也會痊愈。”于是法藏發愿抄寫此經,因為病情嚴重,便交代弟子說:“將衣缽賣掉,書寫一百遍《金剛經》,施送一切僧俗讀誦。”說完去世了。來到冥府,閻羅法王在高高的寶座上面嚴肅地問道:“師父,你一生作過哪些功德?”法藏比丘坦然地說:“建造塔寺,書寫一百遍《金剛經》,送給一切僧俗讀誦。”閻羅法王合掌說:“法師所作功德很大。”便命鬼卒拿取功德薄親自查找,記錄的功德與法藏比丘所說一致。閻羅法王歡喜贊嘆地說:“希望法師返陽后精進修持《金剛經》,并勸大眾讀誦。”法藏比丘復活之后,晝夜六時精進,廣泛弘揚此甚深經典,引導善男信女讀誦授持。
法藏比丘九十九歲那年正月十五日,邀請很多凈戒僧人書寫《妙法蓮華經》、《金剛經》。一生中所作的功德圓滿,離開人間之際身體端坐而作偈:“今年九十九,看看無所有,更莫問如何,憑空打筋斗。”此時空中彩虹縈繞,花雨紛紜香氣彌滿,阿彌陀佛燦燃而現接引法藏比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思考的威力教案設計 思考的威力板書設計篇十五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依《金剛般若經旨贊》開示:略顯此經有‘十威力’,猶如金剛,故得此名。何等為十?
(一)【最勝威力】。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槃經》云:“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
(二)【難見威力】。
經義果報,皆不思議,樂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剛非余能見,故《正理經》云:“帝釋頂寶,名曰金剛,非余能見,光赫奪故。”
(三)【除災威力】。
下品持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尚消滅故,如彼金剛能消災毒,如《真諦記》云:“有六種寶,皆名金剛,青碧二色,除災毒故。”
(四)【稱求威力】。
有目能見,普利眾生,能嚴凈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愿,如六寶中其余四色,黃赤白空,隨須游空,出水火故。
(五)【堅實威力】。
能摧我人眾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槃經》云:“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
(六)【利用威力】。
通達無我,得成于忍,以佛眼等,悉知見故,如彼金剛,穿通諸物,故《梁攝論》云:“譬如金剛其體鋒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七)【無間威力】。
不住行施,生無住心,相即非相,無所得故,如彼金剛非物不雜,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體無間隙,非沙石等所相雜故。”
(八)【一味威力】。
皆以無為而有差別,諸法如義,皆佛法故,如彼金剛其體純一,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其體一類,純一無雜,不變異故。”
(九)【能引威力】。
諸佛及法,從此出生,成不思議無邊福故,如彼金剛能引諸寶,故《梁攝論》云:“金剛能招一切寶物,有金剛處寶自集故。”
(十)【遍滿威力】。
福廣如空,利益一切,離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剛遍滿一切,故《對法論》云:“譬如金剛遍一切處,金剛輪等,遍世界故。”
由此觀之,《金剛經》有如是‘十威力’,只要受持讀誦此經,不但可以開慧(明心見性),而且又可以積福(積功累德),難怪禪宗五祖弘仁大師以《金剛經》代替初祖達摩大師之《愣伽經》,傳之于后,并由六祖慧能大師加以發揚光大,并因之而‘明心見性’之禪師倍增,其來有自。如果我們要明心見性,又要積功累德,福慧雙修,早日圓滿,非受持讀誦此經并為人演說,自利利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