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十五的月亮篇一
中秋節,這個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欣賞著圓圓的月亮,吃著香甜的月餅,這是多么一件賞心悅目的事啊!
可是,你是否知道,在這個舉家歡慶的日子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只能通過電話聯系,最多就是上“qq”跟家人視頻一下,對著親人吃月餅,對著天空看月亮;也有一些保護祖國邊疆的戰士們,舍小家,護大家;還有一些警察叔叔,他們在大路上指揮交通,以免在“小年下”發生交通事故,鬧的悲歡離合。
在這個中秋節中,我和爸爸、媽媽去爬山了。在山頂,我和爸爸、媽媽吟誦著一首首小詩,送給那些在中秋節不能回家的叔叔,阿姨們。在這個月亮最圓的時候,沒有親人在身邊陪伴也沒有什么遺憾的,因為月亮象征著一顆心,心連在一起,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只有心到了,即使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是親情相通的。
明代的楊廷8歲時,與人合作過一首詩,其中兩句是:“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是啊!“月是故鄉明”啊!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我們一定要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要經常回家看看,不要一些老人家擔心。這才是: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十五的月亮篇二
金秋十月,喜事連連。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所以大家就把這一天叫做“中國節”。
因為天氣不好,中秋節當晚的月亮躲了起來,使我們中秋賞月的愿望落空了。
也許是昨晚大家沒能看到月亮,今晚要補回來吧。小區里散步看月亮的人真不少:有三三兩兩的大人,有牽著小孩、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爸爸媽媽,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還有提著小燈籠、拿著玩具的歡笑打鬧的小孩子脫下了口罩的人們,臉上都洋溢著愉快滿足的笑容。
走在花圃的小道上,媽媽一邊欣賞各式花燈,一邊給我講解有關花燈的故事。忽然,我看到一輪明月掛在前方的一座高樓的上空,便對媽媽說:“媽媽,今晚的月亮真漂亮!”媽媽抬頭一看也笑著說:“是啊,今晚的月亮真給力!”抬眼望去,夜空有點迷朦,但不見一絲云彩。那散發著淡淡光芒的圓月,真像極一個害羞的小姐姐,靜靜地望著我們微笑。小區的樓房、樹木、人們都沐浴在月光中,好像都披上了一層散發著銀光的輕紗。月光透過樹葉中的縫隙,斑斑點點地給地面和水池撒下了許多的碎銀,一閃一閃的,真美啊!
“砰砰砰!”突然幾聲巨響,天空中盛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光采奪目的禮花。“放煙花啦!放煙花啦!”孩子們拍著手蹦跳著歡叫起來,連樓上房子里的人們也紛紛跑到陽臺上抬頭觀望。
“真是國泰民安,家家國慶中秋齊歡樂呀!”一位老爺爺看著和天上的明月爭相輝映的禮花大聲地說。
十五的月亮篇三
最早對月亮的關心,是來自而是母親親切的講述。星星永遠一長一短地閃爍著光芒。永遠像兒歌唱的那樣:“星星眨著眼……”每到月白風清,滿天朗星的秋夜,母親會告訴我,月亮里會有桂樹,有宮殿,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寂寞而又美麗的仙女——嫦娥。于是我知道,月亮里還有吳剛,(.)在砍著永遠向上生長的桂樹。
十五的月亮,又升上了天空。看,一輪明月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微笑著看著大地,大地上一片潔白,好似籠著輕紗。邊上的星星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星星呀,你是不是比不過月亮,才害羞呀?月亮旁邊的云彩,好似仙女的衣衫,在微風中輕輕飄蕩。那月亮是那么圓,那么亮,簡直就像一個明晃晃的大圓盤。它把銀色的光輝灑在門口的小樹上,映在我們的臉上。十五的月亮,是那么的柔和,那淡淡的月光,令人似乎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
月亮,是婉轉的詩篇,月亮的美乃是一種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可以感覺卻又不可言狀的莫名的美。
太陽是宣言,它給出生命明確的坐標和意義。它用它那耀眼的光芒照亮著外部的世界的河流山川,道路橋梁。而月亮則永遠謙和地若有若無,隱隱約約。像春雨潤物一般地滲透我們內心世界的角角落落。
十五的月亮篇四
俗語說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的月亮卻特立獨行,偏生到了十七才展現出全部的光彩。
或許是今日的星星不敢與明月媲美!或許是因為人間燈火璀璨!如漆似墨的天空中除了一輪皎潔的明月外,再也無法憑借肉眼搜索到其他事物的蹤跡。
只見那月亮圓潤無比,怕是連圓規都要自嘆不如。明月散發出柔和又明亮的銀芒,即溫潤如水又銳利如刀,恰似水銀瀉地般連綿不絕,讓人們一點也不懷疑“斜光到曉穿朱戶”的真實性。
都說黑夜的月亮宛如太陽,可信亦不可。雖然,日月的作用極為相似,但是,夜晚的月亮比白天的太陽更為世人所喜愛。太陽的光芒若是太過強烈與熱情,怕是沒人愿意去領略它的風采,但是,在品味月亮的時候人們都巴不得要月亮更明亮一些吧!
也許是心理作用,亦或不是,那一輪皎潔的月亮掛在空中,雖然渾身散發著清冽的冷芒,但還是吸引著人們不由自主地靠近。我們好似可以看到婀娜多姿的嫦娥、靈巧活潑的玉兔、枝繁葉茂的桂花樹和清冷富麗的廣寒宮……一切的一切都令人著迷。
我想,今夜失眠的人一定不少。
那輪明月,不知被多少人吟詠,或詩歌、或散文;不知被多少作家記錄、描繪,附以情感;不知被多少畫家定格在畫布上,成為永恒的美麗;不知被多少攝影家用鏡頭捕捉下來,讓更多的世人欣賞……亦不知,被多少不能歸家的游子寄托相思與思鄉的愁緒。
十五的月亮,十七圓,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和情趣。
十五的月亮篇五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中國人傳統的賞月日和團圓日。
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圓,像一個大玉盤。
我們今年過中秋節,準備了一些果汁、花生、月餅和水果,比較豐盛。
到了晚上,月亮像身影一樣無聲地從天空浮出來,照亮了外面的馬路、樹木、花草、房屋。
我們邊吃月餅邊賞月。啊,月亮可真亮啊。外面的人也多了起來,看著外面寧靜的月光和歡快的人群,我們也下了樓,加入到賞月的人群中。
游戲開始了。我在天上找到了月亮,還在衣服上、沙堆上找到了月亮。媽媽在玻璃上、鐵片上、我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如果你想找月亮,只要用心,就會發現。
我們回家以后,看了一會電視上的中秋聯歡晚會,節目真好看,歌更好聽,聽得我都入迷了。
今年的中秋節,月兒仿佛分外的皎潔!
十五的月亮篇六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自然賞月成了人們最熱門的話題。
今年于往年不同,姥爺不在了,媽媽沒有來回跑。奶奶生病在醫院,媽媽帶我去看奶奶。我還的上課,盡管這樣,我還是盼望著全家賞月。歡度中秋佳節。
天黑了,我和媽媽往家走。呦!月亮升起來了!只見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從云層里露出臉,圓圓的明亮的掛在天空。看著月亮,我不禁浮想聯翩。
小的時候,我愛聽月亮的故事。很久以前月亮也想穿漂亮衣服。于是它去找裁縫,初一的月亮彎彎像月牙,裁縫說它真苗條,過幾天來取。過了幾天月亮去取衣服,裁縫說幾天你怎么胖了?我給你重新做吧!十五這天月亮有去找裁縫取衣服,裁縫一看月亮圓圓的,嚇跑了。這個童話讓幼時的我知道了月亮的變化規律。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也紛紛上市。月光下品嘗著節日的美食,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北京上大學的姐姐中秋快樂!實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很爽口。
不一會兒就到家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各式各樣的月餅,有豆沙的、水果的、蛋黃的、叫上爸爸媽媽一同賞月吃月餅,這一刻我覺得是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