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反彈,這個春天有悲傷,也有感動;有無助,也有溫暖。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1
在大年三十這個少有的能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中,一個電話把爸爸叫走了,從此,爸爸的身影對我來說越發模糊……
春節當天晚上,家人們正享受著團圓飯,爸爸卻背起背包。原本公司今天沒有計劃安排員工值班,但因為近期疫情快速蔓延,在武漢的分公司許多員工已經被病毒傳染,作為公司防控疫情主要部門的領導,這時他站了出來,主動去單位值班,調查情況。背著背包,穿著羽絨服,戴上口罩,爸爸已經全副武裝,我看見了他眼神當中的堅定,感受到了他的擔當。
從那以后,他便很少回家,他說在單位上接觸的人太多了。后來我才知道,爸爸是因為患上了普通感冒。爸爸在疫情多發期經常是一天要開兩三次會,聽從上級的安排,做好下一步的計劃。所有那些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人,都需要爸爸與同事們通過一次一次的電話詢問,調用周邊的錄像一一找出來。有時一頓飯便用方便面打發了,半夜工作到很晚,就用睡袋當成床睡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讓爸爸疲憊不堪,原本那個老愛嘻嘻哈哈跟我開玩笑的爸爸接到電話后聲音里不帶一絲笑意,卻摻雜沙啞,即使這樣他還總是詢問我最近的學習情況,問問我計劃執行得有沒有效果,總也沒有放下對我的一份關心。我時常想到爸爸的身影,是那么的挺直,是那么的堅強,帶給一起工作的人們一股正能量,而帶給我的是一絲感動,一股暖流,一份安心。
元宵節來到了,但爸爸還是沒能回家。我還能想到爸爸春節那天的背影,堅定而又有信心。雖然我從心里為爸爸驕傲,為爸爸能為抗擊疫情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我也不免有些“埋怨”爸爸,真想抱抱那個給我溫暖和安全感的身體。
但再想想全國有多少白衣天使、科學研究者和戰士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放棄自己“小家”,毅然選擇逆向而行奔赴前線,為了全中國的“大家”搶救患者,廢寢忘食地日夜戰斗在救治一線。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堅持在崗,給全國人民帶來最溫暖、最堅定的力量。疫情到現在有所緩解,他們的功勞功不可沒。
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2
尊敬的醫生和護士們:
您們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最近,湖北武漢發生了可怕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疫情。我得知抗擊肺炎疫情一線的醫生、護士和工作人員的英雄事跡,是那么偉大,我深深地被您們的精神感動。十分感謝您們不畏困難和自身安危地拼盡全力去救治感染病毒的病人們,并堅持不懈地去研究出對付這個可怕病毒的克星,我盼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長時間抗擊病毒的您們,為了防止傳染,把口罩和護目鏡勒在臉上,嚴嚴實實的,仿佛就長在臉上的一般,看到壓腫了臉,還流著血絲的一條條深刻的痕跡,不禁心疼萬分。有時戴了24小時的口罩之后,還沒能休息上幾分鐘就要開始重新工作了。而我,雖然戴的是一次性的口罩,偶爾外出一會兒,戴了那么十幾分鐘,我都覺得悶得喘不過氣來,又熱又難受。您們因為照顧太多病人,累倒了。為了提神,您們不得不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休息一會兒。有的是靠在硬邦邦的椅子上,有的是冰涼的地上,還有的是在接病人的車上閉目。而我呢,睡在柔軟而又溫暖的床上,蓋著舒適的被子,舒服得甚至都不想起床。但醫護人員呢,病人的安危是最牽掛的事,隨時待命,隨時準備著要沖到搶救室搶救病人。在喜氣洋洋的春節,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您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人和孩子,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武漢,逆行奔向最危險的戰場。想想我們,在家里享受著您們也應該享受的歡樂時光。可見,我們是多么幸福啊!哪有什么歲月安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謝謝您們,在我的眼中,如果沒有您們不懈的工作,無私的奉獻,就沒有一個又一個從“死神”手里搶回來的寶貴生命,您們就是我們身邊的白衣天使!謝謝您們,自己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也花盡心思去安慰那些情緒緊張的病人們,治好了那些感染上病毒的人們,也是給了全國人民無比的信心!武漢人民定能在您們的不懈努力下與全國人民一起戰勝這次疫情,我們的國家定能變得越來越好!
此致
敬禮!
2020年2月26日
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3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候,卻不幸傳出了不好的消息,在武漢發現幾十例肺炎患者,而這都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自從發現以來,祖國都大力宣傳,武漢的人盡量不要出來,其他地區的人沒有事情就不要去,各大媒體都呼吁全國人民為武漢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科學家和醫學家知道了后,也都在研究,“這種病毒的傳染原因?他們研究出這有可能是由野生動物把病毒傳染給了人類。”所以,動物身上的細菌,要是在我們人類身上那后果不堪設想。
“武漢加油!”那些和武漢素不相識的人,都在為武漢默默的加油。而那些生產藥品的工廠,都在加班,為的就是讓這場病毒事件盡快過去,在各國的口罩都全線降價,而我們能做的只有帶好口罩不出門,不讓病情進一步擴散。
在今年過年時,每一個人都過得憂心忡忡,但我們也無能無力,我們只能做好防護措施。
在武漢,許多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盡管武漢很危險,但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也許你們不知道是誰,他就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第一功臣,那年他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來。”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起百姓恐慌時,他又站了出來,回應老百姓。如今這位老人已經累得疲憊不堪。
也有很多普通老百姓向武漢寒暄問暖,比如一位河南老兵驅車逆行500公里趕赴武漢,送去5噸蔬菜,回家后自我隔離,只因為曾經在武漢服役17年,認為武漢就是的第二故鄉,要為武漢出力。
趕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已經有人感染了這種病毒,他們就像是一個盾牌,為我們擋下了病毒的攻擊,他們自愿放棄和親人團圓休假的機會,去保證國家和人民的安危。
但這樣還不夠,還是有人為了回家,偷溜出武漢,導致全國各個省市都出現了感染人群。經過幾個月全國上下共同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控制。直到現在全國30個省區市本土確診病例為0。我們要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向所有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者致敬!
加油!讓我們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戰爭。
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4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源頭出自武漢的新興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在剛得知有關疫情方面的消息時,我并沒有刻意地將目光投放在這上面,因為我深知武漢這座城市與我所在的城市相隔甚遠,并不一定能影響到這里的生活。但隨著疫情的加劇,我心中越發不平靜了,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瘋狂肆虐!疫情籠罩,全國人民人心惶惶,有人急著離鄉,有人忙著團聚,也有人趕著奔赴前線。
在疫情期間,最令我關注的還屬沖鋒在前、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們。一天清晨,我翻看新聞時,一條以“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為標題的新聞深深吸引了我,當我打開這篇文章,仔細閱讀后才得知,這是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的鐘南山院士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鐘南山院士有著84歲的高齡,但在這樣人人自危的情況下,他的話像是一股暖流般流上全國人民的心頭。隨后,一句“沒有什么事,最好別去武漢”,更是在新聞頭條上占領了一席之地,可誰知話音剛落,他就自己坐上了去往武漢的高鐵!
除了鐘南山院士的感人話語,全國各地都在上演著這樣的感人事跡。在一天夜里,我仍舊關注著變幻莫測的疫情。在一篇文章旁的圖片不禁讓我感到好奇,圖片上有一只已被汗水浸久的手,也是一位男護士的手。當他脫下防護服,摘下防護手套,若無其事地說道:“汗水浸久了,我和同事的手基本都是這樣。”除了這張圖片,后面緊接著還有一張:她面色憔悴,年輕的面龐上有著幾道很深的印記。看過文章后才知道,這位年輕的女護士為了節約時間,連續四五個小時不喝水,防護面罩在她臉上留下了疼痛的印記。
看過這些令人熱淚盈眶的文章后,我不禁感到震驚,但更多的,卻是心疼。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一個個用生命佑護生命的“戰士”沖在前線、逆向而行!所以在這種危急時刻,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的健康,保證家人的健康,足不出戶,為社會做最大的貢獻。
武漢加油!全國人民加油!所有的辛勤付出不會白費,相信我們必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5
2020年1月22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原本一個喜氣洋洋的新春佳節被一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給破壞了原本屬于春節的快樂。
它首先在武漢爆發并在接下來這些日子,在中華大地瘋狂地傳播,至今感染已有七萬余人了,這是多可怕的“惡魔”啊。
就在“惡魔”肆虐著我們祖國各地,無數人為此惶恐不安的時候,曾為“非典”疫情作出奉獻的鐘南山院士不顧自己80多歲的高齡,千里迢迢坐著火車奔赴一線——湖北省武漢市,去和醫學專家們研討如何應對和擊退“惡魔”而奮戰到底。鐘南山院士和醫學專家們這種奮不顧身的行為真讓我敬佩,你們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在這危急時刻,還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在萬家團圓的時候接到了緊急任務,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出發到武漢參加支援,還有其他不在湖北武漢的醫護人員發起了請戰書,組成了‘白衣戰士’。醫護人員都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加入了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這短短的二月里,我們已經失去了好幾位一線抗疫的“白衣戰士”了。
我們雖然只是小學生,暫時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參加抗疫的戰斗,但抗疫行動,人人有責。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先保護好自己,就也是為這場無煙戰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了。
怎么才可以預防“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而不感染自己和親朋好友們呢?下面有幾點措施可以預防“新型冠狀肺炎病毒”。
第1步:多洗手,一定要用洗手七步法,最少要洗30秒。
第2步:多開窗,多通風。每天至少要開1—3次窗,開窗時間要到30—60分鐘。
第3步:少出門,不聚會,少去人流密集區。
第4步:少坐電梯,不要用手亂摸扶手。
只要做到上面幾步,我們就可以盡可能的保護好自己不被感染,就能為打贏病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在這次抗疫的行動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感受到中華民族力量的強大,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團結拼搏,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為了我們這個可愛的大家庭,抗疫行動,人人有責。
【2022同舟共濟助力抗疫征文5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同舟共濟抗疫有我主題征文7篇
同心抗疫主題征文800字-2022同心抗疫主題征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