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一
一直以來,自己就很喜歡俄羅斯這個國家,更喜歡其多樣性的混合型文化。這學期,很高興選上了“俄羅斯文化”這個課,讓我從各個方面了解到了俄羅斯文化的魅力。
俄羅斯,一個地跨亞歐倆大洲的國家,擁有1707.5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1.433億的人口以及130多個民族,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了。從基輔羅斯統治時期(862-1240),俄羅斯這個國家開始形成,其文化也逐漸開始起步。我覺得也許正是由于這倆個重要因素吧,使著俄羅斯文化有著起步晚,進步快,特證明,(地域性,宗教性),水平高的特點。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使其文化既具有東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征,形成了獨特的兼有倆者文化特征的一種獨立文化體系。我想,這大概是許多人喜歡俄羅斯文化,愿意研究俄羅斯文化的原因吧。
記得老師在第二節課主要講的是俄羅斯的宗教,雖然這節課已經隔了很長時間,但有些內容我還是比較感興趣,并記憶猶新的。俄羅斯的國教是東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然而它們信仰的方式與其他國家也有一定區別的,比如他們的教堂建筑,畫十字的方式都是獨特的。他們現在青年人都喜歡在教堂舉行婚禮,新生兒一般在教堂接受洗禮,親屬死亡要到教堂舉行安魂祈禱,超度亡靈。甚至在軍隊中,東正教思想也成為對軍人進行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思想,軍人工作委員會中也設立了宗教事務所。東正教的傳入,促進了古羅斯文化藝術和民族建筑風格的產生和形成。我想,不論是什么,人們有信仰是好的,這種信仰也是對自己一些行為的約束,信仰得可以使人們德倫理觀念發生變化,進而提升人們的道德水準。有了信仰,我們會用更高的水平來要求自己,努力實現目標,從而可以追求到幸福生活。
對于俄羅斯人民,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有著高大魁梧的身軀,十分豪爽熱情,和我們東北人差不多。然而,他們的性格還遠遠不止這些。用一個詞語總結便是---倆面性。他們有寬廣豁達的胸懷,慷慨豪爽卻又憂郁;有堅韌頑強的毅力,創造力,卻又缺乏理性,有依賴性和惰性;極具爆發力,干活兒快,麻利,卻又長期耐力不足??這些性格中雖有優缺點之分,但卻充分顯示出了俄羅斯人民是“立體的人”。在他們性格特點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們的剛烈,堅韌,有頑強的毅力了。在二戰中,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那樣猛烈殘酷的戰爭,俄羅斯人民沒有畏懼,面對強大的敵軍,他們不屈不撓,勇敢頑強,誓死保衛家園,讓世人為之感嘆。正如著名哲學家別爾杰耶夫所說:“俄羅斯民族始終有能力表現出很強的男子漢氣魄,他們的身上有勇士的氣質。”我認為,這種品質是每個民族都應該有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讓民族更加強大起來。
在俄羅斯文化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音樂和文學了。從他的音樂和文學中,我能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和力量。
每節課的課間,老師總會給我們放一些以前沒聽過的流行歌曲,雖然不看字幕并不能明白歌曲的內容,但仍能感受到俄羅斯歌曲的柔美,溫暖,抒情等特征。以前,我接觸到最多的歌曲主要是俄羅斯為國戰爭為背景的前蘇聯名歌。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車》等。這些歌曲雖已成為那個時代的記憶,但仍然十分經典,十分悅耳,鼓舞人心。正是肉欲俄羅斯音樂大多來自民間,所以他常常以悠遠,深沉曲調來敘述一個故事,讓我們在舒緩的音樂中體味到愛情,親情的甜美與溫暖。同時,也有一些音樂能展現出歷史的宏大場面,雄偉氣勢,讓人們感覺到無窮的力量。
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二
第一步:稱行李,領登機牌
準備好你的機票,護照,簽證和行李,進入第一道關。尋找你所乘坐的航空公司的名稱和航 ?班號,并在相對應的柜臺前排隊。在此時,需要填寫2張表格。一張是俄羅斯本地出境登記表。一張是 ?俄羅斯本地的移民卡。需俄文填寫,如果語言不熟,可請教別人,或者找熟人代寫。填寫完畢,稱行李。排到自己時,把機票,護照,簽證和填好的表交給工作人員。然后一件一件的把托運行李放在傳送帶上。如 ?果不超重的話,工作人員會交還給你護照,簽證,一聯俄羅斯國內移民卡,貼好行李票的機票和登機牌。如果超重,請拿好交款單據,在指定地點交托運費。注意:在這時工作人員會用x光檢查你的行李,可能會有誤會的情況出現,一定要冷靜的合作。協助工作人員打開行李檢查。如果有違禁物品,請一定要聽從工作人員安 ?排。畢竟人家有明文的要求禁止攜帶某些物品。如果確認是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做不正當的事,也不要與之爭執,辦理完手續后可向機場管理部門反映。
經驗之談: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帶多東西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注意,有些東西可以帶在身上的可以帶在身上。隨身行李可以帶一個中號的背包,因為隨身行李一般是不稱重的,所以,可以把沉的東西放到隨身行李的包里,這樣可以減輕托運行李的負擔。還可以找熟悉的朋友,勻一勻東西也不是不可以的嘛!注意不要在隨身行李里的東西有:壓力瓶裝汽霧劑,刀具,各種模型槍,刀,生熟食物,化學制品以及易燃易爆品。至于錢的問題,現在海關政策也比較寬松,可以隨身放在安全的地方,建議放在內衣里。稱行李辦登機牌這個過程時間會很長,所以會提前2個小時甚至更早開始。請盡早詢問工作人員,盡早排隊。在辦理完后,如果時間還早,則可以出去再散散步,或者和家人再呆一會,但一定要注意登機時間,不要讓大家等你^_^
第二步:安檢
在安檢前,需要填寫一份出境登記卡,請用中文按照樣表如實填寫。寫完之后排隊,輪到自己時把出境登記卡和登機牌交給入口的工作人員。這時出境登記卡會被收,登機牌會歸還給你。進安全門就不用詳細說了吧~把隨身的大包小包甚至手包都放在安檢傳送帶上,把口袋里的東西都掏出來放在規定地方,過安全門。在確認自己沒有帶任何違禁品的情況下,配合工作人員的檢查。畢竟這都是為了咱們大家共同的安全。如果有違禁物品,不管有多貴重,一定要聽從工作人員安排。
注意:進安檢時不要著急,慢慢排隊,反正登機牌已經到手,不怕飛機跑了
第三步:登機
找到登機口,并耐心等待。煙民兄弟們注意:在登機口旁都有吸煙室,不要在大廳里吸煙,以免鬧國際笑話。候機大廳都設有飲水器,可自備水杯。到時間以后排隊登機。
4.出關
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三
國土面積,中960萬俄1700萬
難以利用土地(荒漠高山極寒等),中250萬俄1200萬
耕地總面積 120萬,100萬
折合耕地面積(一年2熟或3熟即乘2或3)250萬 100萬
森林面積 200萬 1000萬
草原面積 350萬 200萬
領海面積中國350萬,俄羅斯無數據。
水熱資源情況,中基本相當都較適中,俄羅斯偏冷
第二部分交通通訊情況
鐵路 8.6萬 8.4萬
高速鐵路(200時速以上)中9000 俄基本無
公路 410萬約100萬
高速公路 7.5萬 5000
航空客運量中2.3億人次俄5000萬
港口吞吐量中70億噸俄1億噸
電話數量 11億 2億
網民數量 4億 7000萬
第三部分人口情況
總人口13.4億 1.4億
勞動力數量 8億 7000萬
第四部分經濟財富狀況 gdp總量中5.2萬億美元俄1.2萬億
工業產值(ppp法)中4.5萬億美元俄羅斯2000億美元
能源消費中國30億標準煤(其中31噸煤炭,4億噸石油,3.7億度電,)
俄羅斯約8億噸標準煤
汽車消費量 1360萬 200萬
鋼產量 56803 5920(單位萬噸)
糧食口糧產量(大米小麥)中3.2億噸俄羅斯3000萬噸
飼料類糧食產量(玉米)中1.6億噸俄羅斯基本無
油料類糧食產量(大豆花生油菜)中國2000萬+1500+2000萬噸,俄羅斯很少。
肉類產銷量中8000萬噸俄800萬噸
水產品中5000萬噸俄很少
對外依存度(勞動力占總勞動力比例,稅收比例,對外貿易商品總流通占國內總流通比例)中國約15%,俄羅斯約20%。
俄羅斯如果沒有核武庫和能源,他的大國地位岌岌可危,而中國的大國地位,指標是豐富多彩的!
通過以上有關兩國軍事力量核后端力量的比較,兩國的國防力水平相信大家應該有個新的認識,當然有些鐵桿鵝毛粉絲,估計你再怎么解釋,也改變不了他們固執的態度。
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四
;[摘 要]僑民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由來已久。僑民浪潮往往與歷史變動緊密相連。由于中俄兩國之間交往歷史悠久,特別是由于“中東路”的開工和十月革命的爆發,又有大批俄僑來到東北,其中不乏作家、詩人。他們帶來了俄羅斯文化,以此豐富了中國文化。他們用自己的創作活躍并繁茂了哈爾濱等城市的文化生活,并增進了中俄兩國文化界的溝通和了解。
一、中國俄羅斯僑民
中國和俄羅斯兩國之間的交往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當時中國的史書稱俄國為“斡羅思”。據《元史》記載,至順元年(1330年),就有大批斡羅思人為元朝戍邊、屯田。朝廷給他們耕牛、種子和農具。到1715年至1860年,俄國先后派遣13批東正教傳教士來到北京,神職人員共達155人。這些俄國傳教士和商人組成了在中國的早期俄國僑民。
〔1〕(p6)
從19世紀60年代,隨著清王朝的衰落,俄、英、法、德、日、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不斷侵略中國,列強在中國實行了被稱為“合作政策”的聯合侵華政策。在這一政策下,列強一面承認清政府為唯一的合法政府,并在鎮壓人民革命的血腥事業中繼續給予清政府以支持,一面要求清政府忠實履行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義務”。俄羅斯移民數量不僅在哈爾濱超過了當地中國居民的數量,而且與來自其他國家的僑民數量橫向相比,也是最多的。例如解放前曾有九個國家在天津辟有租界,但據1927年統計,生活在租界內的全部外國僑民不過8142人,又如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加起來據有其市區面積之大部分,但生活在租界內的外僑19世紀60年代只有2000多人,1925年也不過3.7萬人。
在這個龐大的俄僑群體中,有大量善于創作和有研究能力的知識分子。這些找到安身之所的俄國僑民們,在異國他鄉繼承、保存和弘揚俄羅斯文化精神和傳統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文學和社會文化活動為中俄文化的相互認識和相互理解做出了貢獻。而生活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中的僑民在與中國各階層民眾進行多方面的接觸與交往的同時,接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因而形成了俄國僑民獨特的文化。
二、俄僑文學活動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外來文化,尤其是西方各國文化紛紛在中國傳播,如英美文化在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法國文化在兩廣地區,德國文化在山東地區等等。與上述西方各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相比,俄羅斯文化在中國,尤其是在東北地區的傳播是其它各國文化所無法比擬的。
俄羅斯文化在當時的東北和上海,是一種相對于中國的先進文化與強勢文化,因此它的扎根與傳播就有了土壤。
哈爾濱的俄僑文學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亞歷山德拉·彼特洛芙娜·巴爾考、費多爾·卡梅什紐克、謝爾蓋·阿雷莫夫等。
巴爾考結婚后叫亞歷山德拉·彼特洛芙娜·尼魯斯,1887年生于波爾塔瓦,童年在高加索度過,并畢業于當地中學。結婚后遷居對彼得堡,之后于十月革命前一年遷居哈爾濱。從此,“與哈爾濱親密、融洽”地生活到1933年。1933年,“心中懷著痛苦”告別哈爾濱,去了上海。
她是一位詩人。無論在哈爾濱還是在上海,她都經常在報紙上和雜志上發表詩歌。從詩人這一側面來說,在群星燦爛的中國俄羅斯僑民女詩人中她是最早升起的一顆星。不僅如此,她還是中國俄羅斯僑民文學最早的開拓者之一。與她同為開拓者的還有費·卡梅什紐克、謝·阿雷莫夫等人。當時在上海做記者的克盧森施藤—彼得列茨曾經這樣評論巴爾考:“她的聲音喚醒了一片文化荒漠的詩城哈爾濱”。根據另一位僑民作家弗·斯洛勃德契科夫的回憶,在20年代末期巴爾考的家變成了哈爾濱俄羅斯僑民文學活動的中心了:“……在亞歷山德拉·彼特洛芙娜的家里—巴爾考是她的娘家姓—聽到的卻是哈爾濱詩人們的作品”。著名俄僑詩人聶斯梅洛夫、葉欣都常來她家做客。根據弗·斯洛勃德契科夫的回憶,巴爾考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她不僅用俄語寫詩,還用法語寫詩,并把阿赫馬托娃的詩譯成法語”。她從1920年為北京的《俄國述評》撰稿開始,陸續為《邊界》、《俄羅斯言論》、《朝霞》等雜志報紙寫東西。出版有詩集《不熄滅的火焰:詩》(1937年,上海)、《獻給祖國》(1942年,上海)等。
她還是一位婦女問題專家,寫有這方面的論著。她主張俄羅斯僑民婦女們應該“繼承良好的老時代傳統,維護祖輩、父輩所追求的人道理想”,“婦女不應該屈從膨脹的享樂欲,奴隸般地模仿在精神上與風格上與歐洲格格不入的美國影星”。“一個俄羅斯婦女應該教育俄羅斯孩子愛祖國,不以‘僑民’的稱號為恥,并懂得俄語和俄羅斯歷史”。
第二階段:1926-1935年。這個時期是有年詩人和詩歌愛好者文學聯合會“青年丘拉耶夫卡”拉開序幕的。其組織者是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格雷佐夫(阿恰依爾)。“丘拉耶夫卡”小組每周集會兩次。主要活動形式是請有名望的學者和老一代文學家給成員作報告。蘇聯的文學家也經常到哈爾濱參加小組活動。報告會的題目主要是有關詩人和作家的創作藝術。詩歌朗誦和音樂會同樣吸引大量聽眾,有時達一千人,這樣的活動一般是不收費的。1932年7月3日哈爾濱出版了第一期文學周報《青年丘拉耶夫卡》,當時作為俄文版《哈爾濱每日新聞晚報》的周末附刊發行,但是僅維持一個月,8月6日就停刊了,先后只出版6期。事隔不久,1932年12月27日文學報《丘拉耶夫卡報》第一號問世。此報直接由哈爾濱基督教青年會文學培訓班主辦,一共8頁版面,由柳巴文印刷廠印刷。后來,佩雷列申擔任主編。在文化生活并不豐富的哈爾濱,《丘拉耶夫卡報》的出版無疑是件大事。“丘拉耶夫卡”成員還積極地為《邊界》雜志撰寫詩文。許多作家和詩人從這里起步,直至生命結束。他們是ji.安德森、m.沃林、f.格拉寧、ii.拉比肯、b.佩雷列申、b.楊科夫斯卡婭等。
由于日本侵占東北,從1933年起“丘拉耶夫卡”的成員陸續流亡到上海。這樣一來,哈爾濱的這個詩人團體終于在1935年春解散了。
第三階段1936—1945年。1935年蘇聯單方面將中東鐵路轉讓給日本和偽滿政府。此后,幾千名蘇聯籍職員回國,較富有的俄僑離開哈爾濱到南方的城市,大部分去上海,未能離開“滿洲國”的俄國人開始遭受不同程度的迫害。
“丘拉耶夫卡”消失以后,俄僑文學愛好者并沒有沉默,他們又自發組合在一起,至少有7個文學、詩歌小組相繼成立。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曼諾夫命名的k.p.小組為例,它成立于1938年,是保皇黨聯合會下面的一個組織。小組原主席是弗謝沃洛德·亞歷山德羅維奇·莫羅佐夫。他從1920年起居住在哈爾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回國,1979年去世。他在生前寫下了大量關于哈爾濱生活的文章。小組主要成員有青年詩人葉琳娜·涅捷爾斯卡婭、法伊娜·德米特里耶娃、尼娜·扎瓦茨卡婭等。
我經常從睡夢中驚醒,
一切往事如云煙再現。
哈爾濱教堂的鐘聲響起,
城市裹上潔白的外衣。
無情的歲月悄然逝去,
異國的晚霞染紅了天邊。
我到過多少美麗的城市,
都比不上塵土飛揚的你。
提到哈爾濱的文學生活,不能不說起當地的《邊界》雜志。除了詩歌、小說之外,該刊還刊登地區新聞、評論;設有有關日常生活的專題欄目,如保健、婦女化妝、評選“最佳兒童”、猜字謎等。
《邊界》不但擁有地方的記者,還有駐西方的記者。薩沙·喬爾內和俄國境外作家經常把自己的作品寄到編輯部刊登。哈爾濱作家、詩人的作品,幾乎都在《邊界》上出現過。40年代哈爾濱的讀者已在這本刊物上讀到了美國女作家米切爾的小說《飄》的譯著。30-40年代《邊界》雜志曾在有俄國人居住的世界各個角落廣為傳閱。刊物圖文并茂,不但反映了東方的生活和宗教,而且還是了解西方的窗口,因為它轉載或摘登了當時歐洲、美洲報刊的資料、文章。
40年代以后,《邊界》每期出版之前必須經過日本當局的檢查,還被迫增加“偉大的日本”欄目。在嚴峻的形勢下,刊物仍堅持出版好幾年,一直到1945年8月蘇聯紅軍解放哈爾濱,雜志才不再出版。
三、結束語
俄僑作家和詩人的作品反映了中國歷史、東方風俗、中俄關系,具有極其寶貴的研究價值。他們不僅深入研究東方文化的民族傳統,尊重其民族精神生活,又能找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點,以便不以民族屬性把人們分開,而是把人們團結起來。俄羅斯僑民作家們為此做出了努力。其作品不僅對本國文化是個貢獻,對東西方文化也是個貢獻。
[參考文獻]
〔責任編輯:王 丹〕
相關熱詞搜索:;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五
從2006中國“俄羅斯年”到2007俄羅斯“中國年”,中俄兩國的貿易交往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個春天,中國對外經貿活動中有兩件大事與我們北方的鄰居俄羅斯有關。一是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開幕的俄羅斯“中國年”;二是4月1日起在俄羅斯實施的禁止外籍勞務人員在俄境內從事零售貿易的法令。
4月12日,俄羅斯駐華商務總代表(公使級)齊普拉科夫剛剛從俄羅斯回到中國,就接受了《新財經》記者專訪。
齊普拉科夫介紹了作為俄羅斯“中國年”開場大戲的“中國國家展”情況,分析了俄中經貿合作的新趨勢、新機會,并對目前眾說不一的俄羅斯零售業新政的實施情況和走向作了澄清。
這位在中國生活了五年的俄羅斯商務官員,流利的普通話中夾雜著中國的成語、俗語甚至古漢語單詞,令整個采訪充滿了融洽的氣氛。
政策調整有利于中國品牌入俄
齊普拉科夫:我想強調兩個問題:首先,這個措施不是專門針對中國商人的,而是涉及到所有到俄做生意的外國商人。當然,這項措施對于在俄羅斯市場從事零售業的中國商人來說,會有一定的影響。
俄羅斯經濟改革以來,對零售業沒有采取限制,外國商人得以在各城市自由地做零售生意。這些人有時違背俄羅斯的法律,比如非法留在俄羅斯的領土、灰色清關、不注意出售商品的質量和安全等,引起了俄羅斯老百姓的不滿。
新法律的確對中國的小商販帶來了困難和問題,中國商人應該尋找新的經營途徑,他們可以按俄羅斯的法律登記自己的公司。當然,這樣會造成商品的成本提高,但我認為即使中國公司按照俄羅斯的海關法律清關,他們的價格還是有優勢的。現在俄羅斯的公司和國外公司在許多方面都無法與中國商品競爭,大部分中國商品質量不錯,價格合理,所以,零售價格提高一點點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回顧俄中兩國經貿合作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羅斯進入經濟改革時期,實行全面自由化,很多中國商人到俄羅斯做生意。如今,我們形象地稱之為“民間貿易”,這種“民間貿易”的特點是價格很低,質量往往比較差。
現在很多中國大公司想開辟俄羅斯市場,在俄羅斯做大規模的生意和投資,但這些小商人的活動卻破壞了中國品牌的聲譽。
我來中國已五年半了,親眼看到中國這五年來的經濟發展。對外貿易、國內貿易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產品質量也明顯提高,中國有名的大公司生產的產品與西方大公司的產品質量差不多一樣好,但價格要低得多。這些大公司想開辟俄羅斯市場,但有些俄羅斯人對中國產品的信譽存在擔憂。這將直接影響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
回顧一下兩國貿易的發展,就會發現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產品結構已從傳統的商品類型如鞋類、服裝等向新的商品類型轉變,如機電產品等。五年前我來中國時,沒有人會想到中國有一天會向國外、向俄羅斯出口自己的汽車,而現在,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汽車的數量年增長非常快。并且,中國越來越多地向俄羅斯出口機械設備,俄羅斯公司對中國的設備非常感興趣,其中包括能源方面的設備。中國出口的工業品比重也越來越大。五年前我來華時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口鋼材,現在情況則相反,中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化工方面對俄出口增速也很快,中國的哈爾濱機械廠、中興、tcl等都在開拓俄羅斯市場。
因此,盡管這項措施對零售商有一定的限制,但調整是必須的。這將為中國大中企業和中國品牌開拓俄羅斯市場創造有利條件。我曾與一些中國大公司的代表討論過,他們也同意從長遠考慮,零售業調整是不可避免的。
齊普拉科夫:地方政府是不會改變中央政府通過的法令的。當然,有的市場發生了一些問題:因為中國商人不得不離開,市場實際上停工了。但是我希望愿意去俄羅斯做生意的中國公司,無論如何尋找辦法解決困難。過段時間,情況就會正常化。
《新財經》:您的“正常化”的意思是不是過段時間,中國商人會適應這個法令嗎?下一步政策走向會怎樣? 有報道說到今年年底法令可能會延續,也可能會停止。
齊普拉科夫:對于這項政策,部分中國商人的反應是要等一下,也許他們認為“話好說不好做”,想順其自然。
我不知道將來俄羅斯政府會采取什么措施,但我覺得恢復成原來的貿易方式希望不大,是肯定不會的。中國企業應該尋找新的經營方式。
中國熱,但了解還不夠
齊普拉科夫:“中國國家展”及胡錦濤主席訪問期間我正在莫斯科,有機會參加了開幕式和一部分活動。“中國國家展”引起了俄羅斯社會、工商界很大興趣,莫斯科掀起了中國熱。許多從中國來的東西非常時髦,俄羅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也很感興趣,包括中國的中醫、茶葉、哲學和文學。俄羅斯“中國年”和“中國國家展”,使得兩國企業家的合作興趣明顯提高了。經貿合作是兩國交往的物質基礎,俄中都是市場經濟國家,沒有兩國工商界的溝通,就不能保障兩國經貿合作健康地發展。
“中國國家展”共簽署了21項合同,標志著兩國經貿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中貿易項目17個,經濟合作項目4個。我認為其中最有意義的合作,是俄羅斯對中國公共汽車的進口合同,以及中國公司購買俄羅斯的機械設備合同。
齊普拉科夫:除了“中國國家展”,俄羅斯“中國年”還有一系列活動,如2007年6月份在圣彼得堡舉辦的國際經濟論壇;今年下半年將舉辦俄中第二屆中小企業合作研討會;秋天,溫家寶總理訪俄期間將舉辦第二屆俄中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將設第四屆俄中投資促進會議、工業方面合作會議及能源合作會議等幾個分論壇。中國各省市、行業協會將組織代表團去俄羅斯參觀、洽談。對中國企業來說,百聞不如一見。
其中存在的共同問題是,雙方互相了解還遠遠不夠,俄羅斯企業不了解中國的國情、法律、生活方式,中國企業也是如此。黑龍江等邊疆省長期與俄羅斯有密切聯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中國華北、南方等省市雖然愿意合作,但對俄羅斯的了解卻不多,“中國年”提供了一個好機會,中國企業得以親眼看到俄羅斯市場有何商機。
地區間合作是兩國經貿關系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邊疆省份,俄羅斯各州都想與中國地區與公司合作。但合作還需大量的前期準備,首先是尋找有前途的共同項目,包括貿易、投資、科技、交通、銀行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中俄 應密切協調地區性發展規劃
齊普拉科夫:最近幾年俄中貿易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年增速常常超30%,但2006年發展速度有所減慢。原因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以原油、原木等原料為主,2006年年底,國際石油價格下降,明顯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出口額也下降了。因此,對俄羅斯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改善出口商品的結構。目前俄羅斯機電出口比重比較小,2006年僅占向中國出口總額的1.2%.中國向俄出口的發展速度則較快,機電、工業產品比重不斷提高,消費品比重也較高。雖然2006年兩國貿易發展速度有點減慢,但問題并不大,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2007年第一季度兩國貿易額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27.7%,其中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增長13.2%,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則增長了47.4%,雖然沒有2005年增長那么快,但還是比較高的。
齊普拉科夫:俄羅斯在機電領域有一定的優勢和水平,中國也有一定的優勢。雙方可以結合起來。
俄中之間的互補性領域很多。邊境地區互補性很大,東北改造老工業基地戰略和俄羅斯發展遠東、東西伯利亞地區的規劃給雙方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機會。最近幾年,出現了經濟交往的新形式。
對俄羅斯邊疆州來說,中國是最大貿易伙伴,也是引進外商投資重要的來源之一。許多行業如農業、林業、木材加工、食品工業、服務業等,都可以發展全面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應更密切地協調地區性的發展規劃,發展邊疆州的合作有很大的前途。
投資合作是雙方合作的新熱點,中國公司在俄羅斯投資木材加工、紙漿制造廠,在礦產、汽車制造業也有一定的機會。俄羅斯2005年通過建立經濟特區的新法律,成立了四個科技園、兩個工業園,中國公司對俄羅斯的經濟特區也很感興趣。
廣交會有更多俄羅斯商人參加
齊普拉科夫: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促進機電產品的貿易。2006年11月,中國商務部和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簽署了2007~2008年促進機電貿易的計劃,促進兩國相關企業更積極參加各種交易會、展覽會、研討會等。但政府積極而企業不積極肯定不能成功。
我非常關注在機電領域的合作能有更大進展,比如在民用飛機制造、核能源、機械制造業都有一定的前途。這需要俄羅斯公司更積極推介自己的產品,參加中國的展覽會和企業間的洽談。
俄羅斯公司來華投資可以促進俄中貿易結構的改善。目前,俄羅斯來華投資的數量還不多,但考察其他國家開辟中國市場的經驗可以作出一個結論,應該邊發展貿易,邊發展投資。比如中韓貿易額非常大,原因就是韓國公司非常積極地在中國投資。目前,俄羅斯經濟在慢慢恢復,2006年俄羅斯的國民生產總值恢復到了1991年的水平,雖然失去了十五年的時光,這也是不錯的成績。
《新財經》:這一點中國人可以理解,因為中國也曾失去過十幾年的時光。
齊普拉科夫:俄羅斯對中國產品的需求特別大,中國很多類型的商品可以進入俄羅斯市場。第101屆廣交會快要開幕了,肯定會有更多俄羅斯商人去參加。許多俄羅斯公司改變了市場戰略,原來是從歐洲和其他西方國家進口商品,但現在他們認為中國商品與西方商品質量差不多,價格卻更合理,傾向于購買中國商品,這是個客觀趨勢。
汽車、建筑、醫藥及能源機會
齊普拉科夫:截至目前,中國公司承建的最大項目是莫斯科聯邦大廈。俄羅斯其他地區也愿意引入中國建筑公司建筑住房、寫字樓、商場等,如伊爾庫次克州、阿莫爾州、哈巴州、薩哈林州比較積極與中國公司發展這樣的合作。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6年中國公司在俄羅斯完成的建筑承包總額超過30億美元,合同總額則達到了66億美元。
中國建筑商在俄羅斯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雇傭外國勞動力需遵守配額制度和許可證制度。
《新財經》:俄羅斯市場對中國汽車的需求情況如何?
齊普拉科夫:現在,中國汽車在俄羅斯是熱點,許多俄羅斯公司愿意購買中國汽車。首先是因為價格比較低,性價比符合俄羅斯市場的需求。目前中國汽車剛剛駛入俄羅斯,數量還不太多,但是有前途。
有的中國公司計劃在俄羅斯投資建立汽車制造企業,將來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汽車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多。但俄羅斯和中國氣候條件完全不一樣,所以,誰也不知道,中國汽車的質量在俄羅斯使用到底怎么樣,需要一兩年時間來檢驗。我知道中國政府包括商務部非常關注中國汽車出口的發展,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障中國出口汽車的質量與安全。
由于俄羅斯人購買力明顯提高了,汽車市場需求很大。俄羅斯顧客歡迎中國來的各種各樣的汽車,包括小轎車、吉普車、面包車等。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大有前途,但也有些問題需要解決,如服務、零部件等問題。
齊普拉科夫:俄羅斯衛生部對購買中國的西藥很感興趣。傳統中藥則有點難,但也可能有前景,許多俄羅斯人相信中醫,但俄羅斯的有關部門不清楚中藥的成分,這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齊普拉科夫:俄羅斯的石油大公司愿意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石油加工、批發貿易等。2006年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石化簽署了建立合資企業的協議。電力方面,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遠東有幾個比較大的水力發電站,最簡單的合作方式是俄羅斯電力向中國出口,也可以在生產方面進行合作,如建立新的發電站,使用共同制造的設備等。
能源合作是兩國合作中非常特殊的方面,俄羅斯有兩三個大的能源公司,中國也是。2006年普京總統訪華期間簽署了幾個非常重要的合同,中石化購買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的一部分股權,俄羅斯也開始在遠東、東西伯利亞鋪設輸油管道。兩國政府會為他們創造有利的條件,但合作成功與否則在兩國公司手里。
俄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公司提供政策、環境保證
業內人士預測,俄羅斯將于2007年底或2008年初加入世貿組織。俄一旦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企業開拓俄市場是利是弊?齊普拉科夫對此進行了詮釋。
《新財經》:俄即將加入世貿組織,是否會對中俄經貿合作產生一些影響?
齊普拉科夫:俄2007年即將結束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2004年中國已經結束與俄羅斯的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將為兩國經貿合作開辟新的機會。
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后,就像中國一樣,降低關稅,為外國投資者開放一些行業。之前一些中國公司雖然愿意去俄羅斯投資做生意,但有時擔心俄羅斯經濟政策不穩定,投資環境沒有完善。如果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將會為中國公司提供新的保證。
就像中國一樣,當年也有人擔心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公司不能應付外國公司的競爭。五年過去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是歷史上最高水平,引進外資差不多每年達到600億美元。俄羅斯也希望加入世貿組織,加快對外貿易發展,加快引進外資。
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六
2、上傳以下材料
1:護照或旅行證首頁
2:身份及居留證件
3:在俄簽證、綠卡等有效居留證明
4: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英文或俄文版(共3份,即登機前第7日、第2日、第1日。第2日報告須包括血清抗體igm和igg數值)
5:自我健康狀況監測表
6:企業隔離證明函(僅針對在俄中資企業項目人員)
7:機票行程單
8:駐俄使領館要求補充的其他文件
俄羅斯回中國規定篇七
(二)攜帶自用物品價值總額逾越1,500歐元或分量逾越50公斤(不包含車輛),逾越部分須按價值交納30%的關稅,但不低于每公斤4歐元。
(四)各類情勢的名貴金屬和寶石,其他臨時攜帶入出境的飾品除外;
(五)文物(畫、雕塑、圣像、古泉幣、勛章、紀念章和郵票等);
(六)放射性物品;
(七)瀕危野活潑物、植物及其成品;
(九)用于臨蓐和商業活動的物品;
(十)18歲以上成年人入出境攜帶以下物品逾越限量:鱘魚籽250克;雪茄煙50支;卷煙200支;煙絲250克。
(十一)司法所劃定的其他應申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