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劍橋大學獎學金覆蓋率 蓋茨劍橋獎學金 中國篇一
蓋茨劍橋獎學金的網站上,寫著這么一段簡短的話,來亮明他們的價值觀: for intellectually outstand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with a capacity for leadership and a commitment to improving the lives of others.
關鍵詞有三個:intellectually outstanding,leadership和commitment,翻譯成中文就是:學 術優異,且富有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這是他們遴選蓋茨學者的標準,也是整個蓋茨社區的主流價值觀 。除此之外,蓋茨還強調第四個標準,那就是符合劍橋的學術需求(a good academic fit with cambridge)。
這些標準很難僅僅從成績單中進行衡量和評判,所以申請蓋茨和申請任何其他劍橋大學的獎學金 不同,蓋茨除了需要兩位學術推薦人之外,還需要一位個人品行推薦人,非常少見。除此之外,蓋茨還 需要面試。具體的申請過程會在后文詳述。
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蓋茨獎學金的遴選標準,那就是往屆的蓋茨學者都是怎樣的背景?
2000年至今,總共誕生了1,329名蓋茨學者。其中,美國籍的蓋茨學者共有594名,占總數的45% 。其次是德國,76人。緊隨其后的是印度和加拿大,分別為67人和65人。根據捐贈協議,每年新錄取的 美國學生的數量是固定的,剩下給其他國家的名額還有55個。
劍橋大學獎學金覆蓋率 蓋茨劍橋獎學金 中國篇二
說實話,蓋茨獎學金資助的金額并不算高,也就相當于每年四十萬人民幣左右(含學費和生活費) ,這些蓋茨學者都極其優秀,可以輕松在本校繼續攻讀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獎學金額很可能高于蓋茨獎 學金。為什么申請蓋茨呢?沒錯,他們為的是榮譽。
在美國,蓋茨獎學金和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齊名,前者資助去劍橋,后者資助去 牛津,都僅針對就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作者按:美國人鼓勵本國最優秀的人在價值觀形成階段在國內就讀 本科)。很多中國學生可能沒聽說過羅德獎學金,所以簡單介紹幾句。這個獎學金是1902年由當時的世界 首富羅德先生捐資設立的,被譽為“本科生的諾貝爾獎”。最出名的羅德學者應該算是美國前總統克林 頓,他于1968年成為羅德學者。此外,還有各界領軍人物包括哈佛和普林斯頓的現任校長,麥肯錫和bcg 的現任ceo,甚至還有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大師鄧普頓(john templeton),也都是羅德學者。跟蓋茨獎學 金對全球申請人開放不同,羅德獎學金只對18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其中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蓋茨獎學金因為設立時間比羅德獎學金晚了將近一個世紀,所以蓋茨學者的年齡資歷乃至整個網 絡的影響力,都還遠沒到達羅德獎學金的量級。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目前蓋茨學者來自90多個國家,加入了蓋茨社區就等于進入了全球精英俱樂部。蓋茨社區有專門 的協會進行管理,不定期的在全球各地舉辦活動。從成為蓋茨學者的那天起,我們就被告知將終身享受 這一殊榮。
作為劍橋的“尖子”,蓋茨學者不光在大學中心(university centre)擁有自己專屬的gates room,俯瞰美不勝收的劍河,更有機會得到學校和系里的更多關注。以我為例,我就曾以蓋茨學者的身 份參與劍橋800周年校慶的年度酒會,和劍橋大學校長一起為學校募集了總計超過13億英鎊的捐助。還作 為所里的學生代表,在白金漢宮受到英國女王的親自接見,以表彰我們生物技術所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 面做出的杰出貢獻,這在英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不是說申請劍橋是否應該申請蓋茨獎學金的問題,而是,為了蓋茨獎學金都應該申請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