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端午節作文100個字篇一
我知道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汨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據古書記載,是屈原托夢百姓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才有了后來的粽子。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把煮好的粽子放到我們面前。我說:“不如我們舉行一次吃粽子大賽吧!”媽媽和爸爸異口同聲說;“好啊!”
因為爺爺和奶奶牙齒不太好,所以遺憾“退賽”了。吃粽子大賽即將開始,只見大家蓄勢待發,都迫不及待地拿好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只見爸爸拿著粽子,傻傻地盯著它,恨不得“囫圇吞棗”;旁邊的媽媽深吸一口氣,聞起粽子淡淡的香味;我看著粽子差點“口水直流三千尺”。
“開始!”隨著一聲令下,我們都狼吞虎咽地吃起粽子來。
爸爸的嘴張得特別大,一口就吃掉了粽子的四分之一;媽媽吃相非常文雅,正一點一點慢慢品嘗;我呢,也把嘴張得特別大,但沒有爸爸的嘴大,所以一口下去,只能咬掉粽子的七分之一。不一會兒,比賽結束,毫無懸念,冠軍非爸爸莫屬了。
科技在發展,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川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端午節作文100個字篇二
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我們家的端午節也是充實又溫馨呢!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媽媽提議說,今年我們自己包粽子吧,平時我們都是在超市里買現成的,少了很多節日樂趣。聽媽媽這么說,我們可開心了,我可是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粽子是如何包成的呢,還真想長長見識!
于是說干就干,奶奶準備了很多材料:兩盆江米、兩包豆沙醬、一小盆棗和200片粽子葉。首先,我和媽媽把粽子葉洗好、蒸好,再把兩包豆沙醬擠到碗里,再把棗泡好,又把江米拿到桌子上,準備好了,包粽子正式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人包棗的,有人包白米的,還有人包豆沙的,一共包了兩大盆。只有我包的粽子最難看,雖然我是完全按媽媽教的方法來做,也是先將粽子葉卷成漏斗狀,然后在底部放個紅棗,緊接著放一層江米沒過紅棗,一直重復這個步驟,直到將漏斗填滿。接下來把前面的粽子葉捏個角,把后面的葉子包住,但是這個步驟我就失誤了很多次,好不容易完成了,做好的粽子還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看。雖然我包的粽子樣子難看了點,可是吃起來味道還是很不錯哦!更重要的是,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說有笑,非常溫馨,齊樂融融!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吃到了有生以來最好吃的粽子,因為那是我自己親自包的,所以特別美味,也特別開心!
端午節作文100個字篇三
“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的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風樺對端午節的贊美。
櫻桃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款而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端午節。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門上都插著艾枝驅蟲辟邪,以保安康。當然,在這一天也少不了包粽子,系彩線戴香包,濃濃的香草味把我們帶入了端午節中。
早晨一起床就發現手腕上被系上了五彩的絲線,這時我還是一副睡眠朦朧的樣子,就聞到從廚房飄來一股淡淡的清香,哦,是媽媽在清洗那翠綠的粽葉,我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之后立馬跑到廚房里興奮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學包粽子。”媽媽微笑著點頭答應。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從水盆里小心翼翼取出兩片粽葉卷成一個一個漏斗狀,里面放入一顆紅紅的小棗,再放入兩勺白凈飽滿的糯米,再把它包成斜四角形,最后用馬連草系榜綁,這樣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在忙碌中,不知不覺媽媽的第一鍋粽子煮熟出鍋了。
剝開綠色的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棗粽‘躺’進碗里,淋上香甜的蜂蜜,真的是讓人食欲大開!
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每一個傳統的節日都留給我們悠久而又深遠的回味!濃濃的粽香令人陶醉。淡淡的憂傷,勾勒出一輪皎潔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