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父愛的愛作文200字篇一
文中描述的是作者八歲時一個下午,他跟幾個小伙伴冒險去爬懸崖。伙伴們都爬上去后,從另一面的斜坡回家了。作者因為病弱膽小,孤零零地困在離地面7米多高的地方,上不去,下不來。天黑了,他嚇得心驚膽戰精神恍惚,處境非常危險。
不久,好友帶著爸爸找來了。聽到爸爸的聲音,作者放聲大哭。見狀,爸爸鎮定地鼓勵他:“你能爬上去,就能下來,我會給你照亮。”他還是不相信自己能下來,爸爸繼續鼓勵他只邁一小步,他能做到。并且,爸爸堅持一邊用手電筒照著,一邊很準確地口頭指導他腳踩哪兒手抓哪兒。這樣,七米多高的.峭壁被分解成許多個完全能做到的一小步。在爸爸切實指導下,作者從自認為不可能的峭壁上一步一步回到地面,從而體驗了成功,增長了自信,收獲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并且,還從這次刻骨銘心的脫險經歷中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對一個病弱膽小的八歲男孩來說,天黑,沒伴,困在七米高的峭壁上,僅靠自己的力量確實無法成功脫險。小孩子的耐力很有限,如果家長不來,在絕望中很可能松手摔死。所以,家長的陪伴和鼓勵是有力的支持。這一點,很多家長都能做到。
試想:如果父親看見孩子困在峭壁上,擔心得不行,盡快找來梯子之類的工具,上去把孩子抱下來,會怎樣呢?自然,就錯過了鍛煉孩子能力的機會,讓孩子與成功失之交臂。這位明智的父親,耐心地切實的指導,讓孩子憑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才是“授之以漁”。讓孩子體驗了成功、增強了自信,提高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實在是高!
正是這種家挺教育,引導一個病弱的男孩成長為著名的作家和心理學家。家長給孩子不僅是吃喝穿戴安全和住處,在孩子小時候遇到困難時,不埋怨,不包辦,不講于事無補的大道理,切實地指導孩子一步一步地解決問題,就是為孩子付出的最負責任的、最明智的愛。
父愛的愛作文200字篇二
我有一個長得不是很帥,也不算很高,也不太聰明的爸爸。我的爸爸長著一雙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張不太會說話的嘴,他是我們家的頭號饞貓,自然,那我就是我們家的二號饞貓了。爸爸不光愛吃,他還愛我。
爸爸愛吃,但沒有我饞,又因為爸爸比我大,所以爸爸是頭號饞貓,我是二號饞貓。爸爸,每次從外地回來,都要給我帶來一些那里的特產,這些東西,往往是我和爸爸晚上看電視的時候的夜宵。
記得有一次,不知道晚上什么時候,我模模糊糊的聽見爸爸問媽媽:“你吃嗎?”“嗯,來一包吧!”原來,爸爸餓了。他想去煮方便面,“我也吃,”還在半睡半醒的狀態的我說道,“給我弄一包。”于是,爸爸就去煮了,煮好后,爸爸打三碗面都端了進來,端到我的面前,我聞到方便面的香味兒后立馬清醒了。
我端起碗就開始吃,吃一大口,滿嘴的香菜,雖然沒有那么好喝,只是酸酸的,但是我也知道爸爸懂我。
記得還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和我從一個親戚家回來,我給爸爸說我沒吃飽,爸爸說他也是,于是爸爸就去用昨天煮肉丸的老湯來燉肉丸,又放了一點鹽。
剛開始我不知道!吃了一口后才發現那么咸。我吃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爸爸說讓我把我的倒給他吃,或者把倒了。我怕爸爸怕錢咸,我就把我碗里的倒了,爸爸碗里的好像吃完了。
這就是我的爸爸,但是這只是爸爸好吃的特點,以后再向你們說一說我爸爸的其他特點。
父愛的愛作文200字篇三
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愛沒有母愛中的溫柔,但是父愛卻能夠讓我們感受更深刻。父愛通常會表現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父愛的溫暖。但是有時候我們感受到父愛時,卻身處疼痛之中。
常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雖然是古時封建社會的家訓,大多數現代人并不認可。但是在現代社會中,仍然還有人這樣教育子女。就如去年備受爭議的“中國狼爸”,他就是用“打”來教育子女的,結果他的三個子女中有兩個被他“打”成了博士,有一個被他“打”成了碩士。他這樣教育子女是否可取呢?誰也不敢給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回想起在我童年的時候,我爸爸也是這樣教育我的。因為我爸爸說過,爺爺也是這樣教育他的。每當我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時,爸爸就會二話不說地揮起他那大巴掌向我打來。也正是因為這樣,有時只要爸爸一發怒,我就不敢吭聲了。
大約在我7歲那年,我正和與我同歲的表弟在玩耍。我由于調皮,就突然對他說:“你頭上有蜘蛛!看鏢!”隨后立即從地上撿了一塊石頭朝他頭上丟去。誰知表弟居然只是“嗯?”了一聲,來不及躲。結果他頭上被我扔了一個大包,那血就像流汗一樣從他頭上流了下來,當時我驚呆了,就連后來怎么回家的也不知道。只記得回到家后爸爸問我怎么回事,而我也答不上來,隨后爸爸就揮起他那蒲扇一般大的巴掌向我打來。我被爸爸一陣狂風暴雨般的打了一會兒后,又被他拽著去表弟家,一個勁的向表弟的爸媽道歉,還讓我向表弟道歉。也正是因為這一件事,這一次教訓,我才能一直在心中銘記著一個道理:不要隨便開別人玩笑!
后來,爸爸不知道打過我多少次,甚至有幾次是眼里含著淚水來打我的。但我認為這些都是值得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被教訓過,他怎么能記住、明白一些道理呢?每當爸爸打我時,都是我犯錯時,而事后我也能記住這些教訓,從而學會了很多事情。在我大約13歲時,爸爸和我在一次閑聊中對我說過:“你以前總是怪我打你,其實我都是為了你好,現在你長大了,許多事情都明白了,我以后不會再打你了。”盡管我當時不太相信爸爸說的那番話,但是后來爸爸真的沒打過我了。而我也學會懂事了,很少惹怒爸爸了。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是啊,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哪怕是“中國狼爸”也一樣,難道他在教育孩子時真的不心疼嗎?我爸爸打我時也一樣,有時候他并不是真的很想打我,只是因為我總是犯錯。現在大部分人都說不要用拳腳來教育孩子,而由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結果現在出現了一個個“富二代”、“少年犯”。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像我爸爸教育我一樣,讓孩子受到一些疼痛,這樣才能使他明白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不應該做的,孩子才能更懂事。但是有時用拳腳教育孩子也會物極必反,所以不能太過分。
不過,我自己有我自己的感受,我在拳腳中感受到了父愛,那是偉大的、無與倫比的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