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擴寫古詩的作文篇一
在李白那個唐朝時期,賀知章經常與李白、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聚在一起喝酒寫詩,被稱為“醉八仙”。但是后來賀知章不在了,他們就不怎么聚了,李白一個人在家,想喝酒,只能獨自在家里喝酒,于是就寫下了這首詩---《月下獨酌》。他是這樣寫的: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他當時一個人在家很孤獨,沒人陪他喝酒,他就和月亮還有自己的影子湊成了三個一起喝。他說,月亮不懂詩,而影子呢,只會跟隨我,我怎么做他就跟著我怎么做。人們有時候是不靠譜的,本來和我做朋友,現在也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但是月亮可以做永遠的好朋友,不會分離。
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令我記憶很深刻。我很佩服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雖然他只有一個人,但是他卻能自己找樂,像古詩說的“行樂須及春”,來打發內心的孤獨。
擴寫古詩的作文篇二
改寫《贈汪倫》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容城小學四(三)班 朱禹冰 指導教師:朱金英
汪倫對李白仰慕已久,這一天,終于鼓起勇氣,給李白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李白這邊打開郵箱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我這邊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盼先生來賞花飲酒!
李白看了立刻披衣上馬,直奔汪倫家鄉。汪倫早在村邊等候,見李白策馬揚鞭飛奔而來喜得手舞足蹈。
進了家門,汪倫妻子父母早已備好茶飯,請李白上座。酒過三巡,李白問道:“老兄,哪兒您說的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呢?我這一路上怎么沒有見到?”汪倫臉上帶著歉意說:“這……這個嘛,是這樣的……請跟我來吧!”于是李白跟隨汪倫來到院門外。汪倫手指前面一帶碧水藍天說:“其實這十里桃花,是十里之外的一個渡口,叫桃花渡:萬家酒店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好啊,汪倫老兄,你竟敢欺騙我啊!”“要不是這樣,您肯來嗎?”
李白在汪倫住處逗留了幾日,兩個人流連山水,吟詩作賦,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誼。但李白是個呆不住的人,有更美的風景在召喚他。這天,他決意離開。
為了避開汪倫的挽留,李白決定不辭而別,天還沒亮,李白就來到桃花渡,踏上了一條等候在江邊的客船。船夫撐起長篙,正要開船,忽然岸上傳來洪亮的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帶全家老小,正在為他踏歌送行。李白的眼淚自然流了下來。他向岸上使勁揮了揮手……
回到家,李白打開了電腦,見汪倫qq上的頭像是亮的,就把自己在船上醞釀而成的詩,發送了過去——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擴寫古詩的作文篇三
古往今來,月亮以皎潔、柔和、美麗和神秘吸引著很多文人墨客。在古詩詞里出現了以“月亮”為素材的諸多名篇佳作,很多詩人都被月亮的美麗所吸引。月亮之所以受人之愛,是因為月亮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唐代詩人李白在小時候,還不懂什么是月亮,就問天上掛著的是什么東西,那么亮,那么美,就像一個白色的玉盤,所以就有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美妙詩句;而陶淵明在月光下散步時,看到月光映襯著稻田時的'美麗景色,他瞬時感覺身子輕快了許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見到月亮,心里有什么愁怨,借酒消愁,看著明月,傾訴著自己的衷腸。
月亮也是感情的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深夜看見了海上那圓圓的明月,想起了身在遠方的妻子而作的美妙詩文。情人在兩地觀賞著高懸的明月,借助月亮表達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亮更是永恒的代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在江湖畔贊嘆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表示出了張若虛對人生的感嘆。
殘月勾起別樣的思緒。古代文人詩人在散步時,遇到殘月仰望星空,殘月比圓月更加特別。“楊柳岸曉風殘月”,微風伴著殘月是一幅多么凄涼的景色呀!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心存一輪明月,去創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