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學寄語初一新學期 初一生開學寄語篇一
你們好!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步入初中的大門。我是你們的班主任,即將和同學們共同度過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初中階段是人一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人的第二次蒙醒,在這一時期,你們會第一次清楚地認識自我,初步樹立理想。從進入這個校門那天起你們就不再是幼稚的兒童了,已經成為懂事情,守紀律,有理想的青年人了。不管小學時期你的經歷如何,獲得多少獎勵和犯過多少錯誤,這都已經成為歷史。現在,你們每一個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都是一張嶄新的“空白頁”。至于在這張白紙上如何描繪,我想大家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學校領導和全體老師,將努力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活動氛圍,讓同學在快樂中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增強同學們的自信心,助你們走向成功的人生。這其中的快樂、自信,我們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來共同體會、感受。
對于成功,可能有的同學覺得比較遙遠,有這樣一則故事,可以讓同學們來感受一下“成功”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在美國有一個很成功的推銷員,被譽為是推銷業中的“王牌”。在他退休的時候,公司請他就“如何走向成功”作一次演講。這位老人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還搭建了一個大型演講臺,支撐起了高大的鋼結構。不過,在演講前,誰都沒見過臺上到底有什么,大大的帷幕遮住了一切。演講會如期舉行,臺下坐滿了慕名而來的聽眾。當帷幕拉開的時候,呈現在聽眾面前的是:高大的鋼結構上垂掛著一個巨大的鐵球。掌聲中,精神矍鑠的老人大步走上演講臺,后面跟著兩位彪形大漢,手持大鐵錘。老人在掌聲結束后,就叫兩位大漢分別用錘子敲打鐵球,只見兩人各敲打了幾分鐘就停了下來,因為他們手酸極了。而他們面前的鐵球卻紋絲不動。此時,老人步上前,從口袋中摸出一把小鐵錘,在大球上敲起來。五分鐘過去了,大球毫無反應;十五分鐘過去了,大球依然毫無反應;四十五過去了,大球依然紋絲不動。底下的聽眾席上起了喧嘩,有人離場了,兩小時過后,下面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聽眾。在兩個半小時后,聽眾席上響起了潮水般的掌聲,只見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大球居然在輕微的晃動著,在老人的小鐵錘的敲擊下,大球擺動了起來,而且幅度越來越大,直至在空中搖擺。掌聲經久不歇,掌聲中,老人在旁邊的黑板上寫下了一句話。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位老人寫下了怎樣一句話?(學生議論)
是的,他寫的是: 成功:簡單事,重復做!也即我們說的“持之以恒” !
在你們走向成功的征途中,我們——你們的老師,將一路陪伴著你們,將憂你們所憂、急你們所急、樂你們所樂。我們是你們成功道路上的陪伴者、扶持者、更是你們成功的見證者。老師是助手,幫助你們成功;老師是引玉之磚,惟愿你們成大器。我們渴望成為你們的“忘年交”,這里還包藏著我們的“小私心”,因為和你們交朋友,我們會變得純凈、年輕。
同學們,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如煥發激情,大吼一聲,抖落身上的塵土,去采取干凈利落的行動。讓我們把希望留給明天,把行動留在今天,用我們的激情,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行動,去創造我們人生的成功和輝煌。
我們堅信:今天,你們以進四中為驕傲;明天,四中將因你們而自豪!
有句農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初中階段正是人生的播種季節,播下一個信念,你將收獲一種行動;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 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同學們,人生的田地要靠自己耕耘,讓我們用拼搏的漢水去澆灌,用愛心的陽光去照耀,用執著的信念去期待。
開學寄語初一新學期 初一生開學寄語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會像轉變稱謂一樣簡單,初中不是小學的簡單繼續,而是一種轉折和爬坡。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當迅速行駛的汽車在轉彎或上坡時,缺少心理準備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穩摔倒,同樣在初中新生活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缺乏心理準備不能及時調整的話就會出現不適應。為了讓同學們邁好初中第一步,為此今天我給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和建議:
在初中這個新起點上,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調整好心態。也許你是躊躇滿志的來到新學校,希望能展現自我的風采,但中學新集體里人才濟濟,以前出色的你不再拔尖,還可能評不上班干部,成績不盡如人意,名次下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些挫折,但你千萬要記住:不能就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們要用不懈的努力一點點證明自己。也許你在小學時表現一般,入學成績比別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斷定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因為入學或摸底成績只是代表過去,證明不了現在和將來,新的競爭剛剛開始,孰勝孰負還看今朝。
我們一起邁入初中大門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不管小學是否優秀那都已成為過去,過高或過低的自我評價都會困住前行的腳步,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們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小學主要是語文和數學兩門課,而中學,初一就增加了英語、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初二將增加物理,初三還將增加化學,而且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進度加快,猛增的學習量往往讓我們應接不暇,頗有點狗咬刺猬,不知從何下口之感。初中的學習狀況改變了,再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方式顯然無法適應,到了中學要注意哪些學習方法呢?
第一要主動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中學改變了小學那種事無巨細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往往集中講解難點、要點,并且講過就不再重復,我們要主動去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包括語音、板書、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學習慣。想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訣竅:一是預習,拿著書本隨便翻看不是預習,預習是把第二天的功課盡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做為重點聽,這可以提高我們的聽課效率培養自學能力。二是多請教,主動把自己的學習狀況向老師介紹,有問題就大膽問,千萬不要礙于面子而把聽不懂的知識留到明天,從一開始就不能欠學習賬,否則學習中的漏洞越來越多,到了高年級就難以彌補了。
第二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要解決科目多學習量大的問題,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新學期我的目標是什么,到期中、期末我要達到什么水平,還可以找個競爭對手來激勵自己;此外還有短期計劃,也就是周計劃、天計劃,比如:我怎樣安排這一天的學習和玩耍時間,利用什么時間做哪門作業,何時預習,何時做系統復習等等。只要這樣踏踏實實完成每天的計劃和小目標,就可以自如地應對新學習,達到長遠目標。三要注意摸索適合自己的學法。在初中階段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體現的尤為突出,因為學習的難度加深、靈活性加大,不能單憑死記、死學,要講究記憶的方法,注意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學科的特點不同,學法也有區別,我們在新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反思和調整,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法,做到事半功倍。
希望我們的初一新同學要學會適應學會交往,適應學校環境的變化。到了初中人際交往范圍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家來自不同學校,彼此陌生,這時很多人會感到孤獨,想念過去的同學,這都是正常的心態。要擺脫這種不良狀態,就要積極主動去熟悉新的班級和同學。初來乍到,也許一個熟人也沒有,你會感到孤立無援,但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樣嗎,都沒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我們可以主動一些,大膽和同學搭話,熱情為班級做事,比如問問同學叫什么,然后把你介紹給他;同學缺少什么,可以借給他;老師要發新書了,積極去幫忙;值日表還沒有排好,主動去清掃衛生……無形之中你就和同學、老師 “混”熟了,越來越融入這個新集體,朋友多了起來,陌生感自然會逐漸消失。
到了中學階段,許多行為規范發生了變化。一進入中學校門,你就要認真學習《中學生行為規范》,知道作為一名中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努力進行行為規范的訓練。
同學們,這些行為規范看上去都很細小,對于你來說只要用心都會像福特一樣做得很好, 養成良好習慣,邁好中學生活第一步。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動;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紀律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都會奠定我們中學以后的命運。選擇從現在開始,讓良好的習慣成就我們的未來。同學們,守紀能成人,苦學能成才,“有才,別人才會需要你;有德,別人才會喜歡你。”希望在所有初一新同學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你們能夠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一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