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初中物理教科版知識總結篇一
1.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兩步的距離約是 ,課桌的高度約
2.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進制是: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用刻度尺測量時,刻度尺要緊貼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
(2)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不能消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5.特殊測量方法:
(1)它的總長度,然后除以這些小物體的個數,就可以得出小物體的長度。如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測量一頁紙的厚度
(2)平移法:(a)測硬幣直徑;(b)測乒乓球直徑; (c)測鉛筆長度。
(3)替代法:有些物體長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測量的,就可用其他物體代替測量。如:
(a)怎樣用短刻度尺測量教學樓的高度,請說出兩種方法?
(b)怎樣測量學校到你家的距離?
(c)怎樣測地圖上一曲線的長度?
(4)估測法:用目視方式估計物體大約長度的方法。
1. 機
2. 參叫參照物
3. 運
4. 勻
5. 速
6. 速度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公式:v?st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常用單位:km/h 1m/s=3.6km/h
7. 變
8.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
9. 根v?s tst sv可求路程:s?vt和時間:t?
1. 聲
2. 聲速
3. 聲音速度: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又比氣體中快。
4. 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s總?12vt總
5. 樂
(1)關系。
(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3)音色:聲音的品質、特色,由材料、結構、做工等決定,辨別不同的聲音就是因為音色不同。
6. 減弱噪聲的途徑
7. 超聲:頻率超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聲吶、金屬探傷儀、b超、蝙蝠海豚能發出、接收超聲。次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地震、海嘯、火山等自然災害,核爆炸、大象等動物。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里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小孔成像;影子(皮影)的形成;日、月食,排隊對齊;瞄準(三點一線)。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m/s(最大)
1.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說明:
(1) 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2)法線有“雙重性”:既是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的平分線,又是過入射點垂直于反射面的垂線。
2.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1.折射規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空氣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光速傳播快的介質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密度小的介質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
說明:(1) 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2)光垂直入射時,光傳播方向不變。
2.凸透鏡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及應用 1/f=1/u+1/v
(1) 物體在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有: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幻燈機
(3)
說明:2倍焦距是成放大與縮小像的轉折點;焦距是成實像和虛像的轉折點;成實像時,
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反之: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
3.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在原來光線的基礎上向主光軸方向偏折)作
1、溫度
2、溫度計
1.熔化和凝固
(1)定義: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
(2)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非晶體則沒有熔點。
(3)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4)特點:晶體熔化時吸熱,溫度保持熔點不變;凝固時要放熱,溫度保持凝固點不變
2.汽化和液化
體積。常見的液化現象:雨、霧、露、“白氣”、“冒汗”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物體液化成小水珠縣浮在或附在 。
3.升華和凝華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時要吸熱。常見的升華現象: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變干;樟腦丸變小;碘升華;用久的燈絲變細;雪人、冰雕變小等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時要放熱。常見的凝華現象:霜、雪、小冰花(粒、晶)的形成、用久的燈光壁變墨等。
1. 質量(m)
2. 質量國際單位是:kg 3333 ug
3. 物
4. 質量測量工具:常用的工具還有:案秤、臺秤、桿秤、電子秤、磅秤。
5. 天平的正確使用:(1)(2)衡螺母,(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左側,向右調平衡螺母,反之向左調)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從大到小)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6. 使用天平應注意:(1)(2)(3)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上。
7. 密ρmv表示體積,計算密度公式是?mv;密度單位是kg/m,(還有:g/cm),1g/cm=103kg/m;
質量m的單位是:kg;體積v的單位是m。
8. 密一定;密度與其質量、體積均無關。
9. 水的密度ρ33 意義:1m的水的質量是1.0×103kg
10.密度知識的應用:
(1)mv就可據公式:?m v求出物質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質量:
(3)求體積:v?m?。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有“力”就一定涉及到兩個物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快慢或方向),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3、力的單位是:牛頓(n),1n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和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力的示意圖:只畫一個長度適當,沿力的方向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就可以了。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彈性。
2、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拉力、壓力、支持力)
3、彈簧測力計:
1)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
(1)認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測量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
1、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g=mg(g=9.8n/kg,其意義是: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到的重力為9.8n)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點(重心):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個部分,但是,對于整個物體,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個點,這個點叫重心。(形狀規則、質地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
1、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處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3、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壓力(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f滑=u f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快慢無關,只要物體在運動,滑動摩擦力就不變)
4、摩擦的分類:
1)靜摩擦: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沒有發生相對的運動。
2)動摩擦:
(1)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
(2)滾動摩擦:輪狀或球狀物體滾動時產生的摩擦,通常情況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5、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觸面粗糙些和增大壓力。
6、減小有害摩擦方法:
1) 使接觸面光滑;
2)減小壓力;
3)用滾動代替滑動;
4)使接觸面分開(加潤滑油、磁縣浮列車、形成氣墊)。
1、一個力對物體的作用與幾個力同時對物體的作用,如果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即用等效法求出與幾個分力效果相同的那個合力的大小。
3、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同向相加,異向相減,方向同大)
1)同向:沿司一直線的兩個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其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2)反向:沿司一直線的兩個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其方向與這兩個中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假設f1>f2)
4、注意有時要求作“合力”的圖示,大家不把合力圖示錯畫成分力的圖示!
1、幾種觀點:
亞里士多德觀點: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此觀點是錯誤的)。
伽利略觀點: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作用。(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原先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原先運動)。(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這一定律)。
3、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慣性小),與其運動狀態無關。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1、平衡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因為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條件:(同物、等大、反向、同線)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1、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f合=0)作用時,都會保持靜止狀態(原先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原先運動)。
2、物體受到一個力或非平衡力(f合≠0)作用時,其運動狀態要發生改變(包括快慢或方向的改變)。當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作加速直線運動;當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時,物體作減速直線運動;當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時,物體將作曲線運動。
1、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支持力都與受力面垂直)
水平面:f=g 斜面:f<g 豎直面:f與g無關
2、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跟壓力、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3、壓強:(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義:物體單位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初中物理教科版知識總結篇二
①定義:根據小磁針在磁場中的排列情況,用一些帶箭頭的曲線畫出來。磁感線不是客觀存在的。是為了描述磁場人為假想的一種磁場。任何一點的曲線方向都跟放在該點的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體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③典型磁感線:
④說明:
a、磁感線是為了直觀、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引入的帶方向的曲線,不是客觀存在的。但磁場客觀存在。
b、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線是封閉的曲線。
d、磁感線立體的分布在磁體周圍,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線不相交。
f、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的強弱。
在磁場中的某點,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反。
1.電磁鐵主要由通電螺線管和鐵芯構成。在有電流通過時有磁性,沒有電流通過時就失去磁性。
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電磁鐵的磁性有無可以可以通過電流的有無來控制,而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有關。
3.電磁鐵的應用
此外還有磁懸浮列車,揚聲器(電訊號轉化為聲訊號),水位自動報警器,溫度自動報警器,電鈴,起重機。
基本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而發生的。
方向規定: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奧斯特實驗: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稱為電流的磁效應。該現象在1820年被丹麥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該現象說明: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且磁場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一樣。其兩端的極性跟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與磁極間的關系可由安培定則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