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醫學檢驗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篇一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新余市幼婦保健院行海扶超聲聚焦刀無創治療的53 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超聲檢查、婦科檢查等符合《婦產科疾病診療指南》中關于子宮肌瘤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月經淋漓不斷等,或體檢發現子宮肌瘤;排除宮內膜及宮頸病變;無其他婦科疾??;重要器官無嚴重疾?。痪鶡o嚴重精神疾病,能與人正常溝通;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年齡33~51歲,平均(40.55±1.50)歲。腫瘤部位:多為肌壁間肌瘤,肌瘤直徑1.5~13 cm。單發肌瘤37 例,多發肌瘤16 例(2~4個),有宮內節育器者術前取出。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jc 200 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體系進行治療。治療時間:避開月經期及月經前1 周。術前對患者進行b 超及mri進行檢查,詳細記錄腫瘤的位置,形態,大小,回聲,病灶內部及周邊的血流情況,攝片保留;常規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颊咧委熐敖o予80u 縮宮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31020850)+加入5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40 滴/min。常規皮膚脫脂脫氣,取俯臥位,鎮靜鎮痛下,行機載超聲定位,功率設為180~400 w 進行治療,由深到淺、由足至頭,術中嚴密監測患者出血狀況及生命體征情況,治療后予冰生理鹽水500 ml 分次灌注膀胱后,返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
手術治療結束后,使用b 超進行復查:檢查肌瘤回聲、血流、體積;術后回訪患者月經量,經期狀況。對比患者治療前后血清雌二醇(e 2)及黃體生成素(lh)水平及瘤體體積。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患者治療后肌瘤體積減小50%以上,肌瘤中血流信號、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患者肌瘤回聲明顯增強;有效:患者治療后肌瘤體積減少≤50%或肌瘤體積無明顯變化,患者肌瘤中血流信號明顯減小,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患者肌瘤回聲有所增強;無效:患者治療后肌瘤增加,肌瘤中血流信號、肌瘤回聲等無變化,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 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治療后均進行影像學檢查,53 例患者中共62 個肌瘤,對患者進行隨訪,經一次性治療,顯效37 例,有效12 例,無效4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2.5%(49/53)。62 個肌瘤經一次性治療,消融肌瘤56 個,肌瘤消融率為90.3%(56/62)。53 例患者中多數患者臨床癥狀出現明顯改善(月經異常、腹部包塊、白帶增多、疼痛、尿頻、便秘、繼發性貧血等),改善率為92.5%(49/53);患者子宮肌瘤瘤體出現明顯減小,消退率為90.6%(48/53)。2 例患者治療中主訴存在腹部及腰骶部脹痛,1 例患者治療中存在大腿根部脹痛,上述3 例患者未經任何處理,2 d 后癥狀緩解;1 例患者肌瘤體積較大,治療中出現陰道流血癥狀?;颊卟l癥發生率為7.5%?;颊咧委? 個月后血清激素水平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患者治療1 個月后瘤體體積明顯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于30~50歲的育齡婦女。子宮肌瘤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正常肌層細胞突變、局部生長因子之間的作用、性激素作用等均是子宮肌瘤發病的重要影響因素。部分子宮肌瘤患者可無癥狀,只能通過超聲檢查或盆腔檢查確診,子宮肌瘤患者常見臨床表現為子宮出血、疼痛、腹部包塊、壓痛、白帶增多、貧血、嚴重時還將的導致患者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相關婦科疾病,甚至引起患者流產、不孕,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臨床治療子宮肌瘤主要采取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手術治療時主要包括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切除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等。采用手術治療時能直接切術患者病灶,有效避免了子宮肌瘤復發。但手術治療創傷較大,且切除患者子宮后將引起患者喪失生育能力,也易引起患者卵巢相關功能早衰,導致絕經期提前。
海扶超聲聚焦刀屬于無創治療技術,其屬于新型子宮肌瘤治療手段,又稱jc 型高強度超聲聚焦腫瘤治療系統。海扶超聲聚焦刀是以超聲波為治療源,利用超聲波良好方向性、組織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將超聲能量透過皮膚匯聚到患者子宮肌瘤,從而使肌瘤中聚焦區域溫度瞬間升達60℃~100℃,引起蛋白質變性,組織凝固壞死,從而達到消融子宮肌瘤的目的。病變組織以外的正常組織因溫度較低而不會造成損傷。消融后的肌瘤可逐漸縮小至消失。使用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時,采取非侵入操作,具有無創性,也無輻射,皮膚無任何瘢痕,保留子宮、不影響女性正常內分泌功能;患者不良反應較小,多發子宮肌瘤及再發子宮肌瘤可重復治療;采用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時無需麻醉,主要采取靜脈給予鎮靜鎮痛藥,患者在清醒狀態下即可完成治療,減少麻醉引起的風險;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痛苦小;且患者治療時間一般1~2 h,時間較短,術后恢復快,不影響患者工作生活;患者治療時無需進行輸血治療、營養治療等,減少了患者治療費用。
綜上所述,海扶超聲聚焦刀無創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肌瘤消融,且患者并發癥較少,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將其作為子宮肌瘤的有效治療推廣運用。
醫學檢驗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篇二
探討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對肝脾破裂的治療價值。方法 選取65例肝脾破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 全部患者均實施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 分析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61例(93.85%)患者一次栓塞成功, 4例(6.15%)二次栓塞成功, 無一例栓塞失敗的患者, 導管造影成功率是100.00%;平均手術時間(58.9±20.7)min, 患者存活率是100.00%,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是6.15%。結論 肝脾破裂患者采用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治療價值, 能在有效保留肝臟與脾臟的基礎上控制出血, 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搶救成功率, 減少并發癥發生率,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肝脾破裂;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價值
肝脾破裂屬于腹部外傷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臟器損傷, 羅光輝等[1]研究顯示約有40%的腹腔內臟器損傷均屬于肝脾破裂。其不但會導致患者大出血, 患者腹腔還可能會因為膽汁的滲入發生感染或是腹膜炎。傳統治療脾破裂的方法是實施脾切除術, 因為脾臟屬于人體免疫器官之一, 近些年有眾多臨床研究開始探討盡量保存脾臟的手術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對肝脾破裂的治療價值,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65例肝脾破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 回顧性分析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65例肝脾破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 本次所選患者均通過中華外科學會診斷標準[2]予以確診。其中女20例, 男45例;患者年齡18~66歲, 平均年齡(30.2±12.2)歲;脾破裂患者33例, 肝破裂患者23例, 肝脾破裂患者9例。肝損傷程度分級:ⅰ級脾損傷患者25例, ⅱ級脾損傷患者7例;肝破裂程度分級:ⅱ級傷患者11例, ⅲ級傷患者10例, ⅳ級傷患者11例。
1、 2 手術方法 全部患者均實施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 具體方法:于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設備的引導下予以局部麻醉, 于右股動脈通過seldinger法穿刺插管至脾動脈, 注入造影劑后予以血管造影;顯示肝動脈和脾動脈全貌后予以密切觀察, 若出現造影劑漏出, 腹腔中某處出現局部云霧狀或棉絮狀影像, 則能判斷此處為出血部位;選擇劑量適中的明膠海綿顆粒混合造影劑、慶大霉素24萬u以及彈簧鋼圈, 經導管于靶動脈注入混合物;注入期間仍然要進行血管造影, 顯示動脈情況, 觀察有無動脈栓塞, 若出血部位的血供停止, 腹腔局部未見漏出造影劑時, 則可判定動脈栓塞成功;隨后再進行血管造影, 觀察出血部位的止血情況, 再拔除導管, 對手術切口予以加壓包扎;經濟學論文按照腹部超聲等有關檢查結果, 對腹腔積血狀況予以分析, 若積血量>1 l時, 于患者左下腹壁行小孔留置腹腔引流管, 引出腹腔內積血, 若積血量<1 l, 可不置引流管, 對腹腔積血吸收情況予以動態觀察。患者術后要絕對臥床修養1 周,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進行補液支持、抗感染以及維持酸堿與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 還要強化手術切口的護理, 以免發生感染。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全部患者的手術時間、血管栓塞情況、導管造影診斷成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術后存活情況。
65例患者通過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后, 一次栓塞成功的患者有61例, 栓塞成功率是93.85%;二次栓塞成功的患者有4例, 占6.15%, 無一例栓塞失敗的患者, 導管造影成功率是100.00%。手術時間是38~120 min, 平均手術時間(58.9±20.7)min。65例患者通過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后止血成功, 病情趨向平穩, 無一例患者發生死亡, 術后患者存活率是100.00%。65例患者中, 術后并發膽漏的患者有3例(4.62%), 并發脾膿腫的患者有1例(1.54%),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是6.15%, 通過加強抗菌藥物抗感染、補液支持以及腹腔引流等對應處理后, 患者并發癥逐漸恢復。
因為受到暴力打擊與交通意外等發生的腹部損傷中, 最為多見的是肝脾損傷。臨床治療肝脾破裂的常用方法是手術治療, 近些年劉永利等[3]研究開始探討能盡量保留肝臟與脾臟的有效手術方法。由于介入治療技術的逐漸進步, 臨床開始應用其治療腦栓塞、心肌梗死以及腫瘤等疾病, 獲得良好的療效。此次研究對本院肝脾破裂患者實施了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古仲相等[4]研究表示, 經急診綠色通道讓肝脾破裂患者及時得到診治, 能夠明顯增加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61例(93.85%)患者一次栓塞成功, 4例(6.15%)二次栓塞成功, 無一例栓塞失敗的患者, 導管造影成功率是100.00%;平均手術時間(58.9±20.7)min, 患者存活率是100.00%,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是6.15%。
綜上所述, 肝脾破裂患者采用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治療價值, 能在有效保留肝臟與脾臟的基礎上控制出血, 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搶救成功率, 減少并發癥發生,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1] 羅光輝, 宋濤, 蘇興桂, 等。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在肝脾破裂救治中的應用。廣東醫學, 2011, 32(11):1424-1426.
[2] 楊建科, 金平, 樓衛英, 等。急診動脈介入栓塞術在肝脾破裂救治中的應用。中國基層醫藥, 2014, 19(22):3406-3407.
[3] 劉永利, 呂碧鋒, 林春旺, 等。急診綠色通道救治肝脾破裂患者體
醫學檢驗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篇三
目的探討路徑化管理模式在新護士培訓中的臨床實踐效果。方法將我院20xx年144名新護士(對照組)采取傳統管理模式,2012年124名新護士(觀察組)采取路徑化管理模式,觀察比較兩組新護士在技能、理論成績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通過路徑化管理模式進行培訓的新護士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將臨床路徑化管理模式引入新護士培訓中,可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具體化,可有效提高新護士培訓質量,保障病人安全。
教育培訓;新護士培訓;路徑化管理
根據衛生部優質護理示范工程開展的要求以及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各醫院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以我院為例,20xx年新入護士144人,20xx年新入護士124人,占全院護士的30%。新護士是護理隊伍的新生力量,但思想不穩定、角色適應不良、溝通能力欠缺、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匱乏、責任心不強、規章制度執行不嚴等問題,也成了臨床上最具安全隱患的人群,使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深受影響。對新護士進行系統、規范的培訓,不僅是護理人才選拔和培養的基礎,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間安全和舒適的保證[1]。為使新護士盡快轉換角色,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我院護理部從2012年4月起優化新護士培訓工作,開展新護士培訓路徑化管理模式,使新護士規范化培訓逐步得到完善?,F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xx年新入護士144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1.3歲,本科10人,大專117人,中專17人,2012年新入護士124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8歲,本科14人,大專95人,中專15人,兩組新護士年齡、學歷等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臨床路徑是一種新型質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我院護理部將路徑化管理模式運用于各科室對新護士的培訓上,制定了新護士培訓路徑統一模板,設有全院統一的公共項目;各科室根據專科特點,在護理部總體思路的引導下,增添??祈椖浚蔀榫哂懈鲗?铺厣膶?婆嘤柭窂?。共分為三個月完成,具體內容如下。
1.2.1第一個月:科室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是新護士成長的重要階段。培訓內容包括
(1)科室培訓:病區環境、科室基本概況、科室規章制度。
(2)理論考核:護士職責、護士條例、主要核心制度、護士消毒隔離考核標準、護士行為儀表規范、服務規范、技能操作注意事項等。(3)技能考核:十項基本技能、各科室??萍寄?。
1.2.2第二個月:專科理論技能和臨床實踐培訓
在鞏固第一階段理論培訓內容的基礎上,培訓內容包括:
(1)理論培訓:各班工作職責、流程、公共、專科應急預案、??瞥R娂膊〗】敌?、急救物品、常規器械、儀器設備、藥品管理制度、專科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并發癥的處理、專科基礎理論、常用儀器設備操作程序、注意事項、護理核心制度等。
(2)技能考核:十項基本技能、各科室??萍寄芸己遂柟?。
(3)護理文書:體溫記錄單繪制、患者出入院處置單、填寫危重患者轉科交接單、護理交班報告單、各種物品交接記錄本。
1.2.3第三個月:臨床實踐能力培訓
綜合前兩個月培訓內容進行考核評價,主要包括:護患溝通的能力、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能力、對病人實施護理的能力、護理技能操作現場考核評價。
1.2.4培訓考核方法
采用科室分帶教老師培訓考核新護士;護士長、總帶教老師審核培訓效果;護理部檢驗考核科室培訓效果的層級培訓管理模式。由分帶教老師根據路徑在規定時間內對新護士進行培訓,按照每名新護士的學習能力安排培訓考核時間;科室護士長、總帶教老師根據分帶教老師培訓考核完成時間進行審核考核;通過院級的各項考核來檢驗科室的實際培訓效果。在新護士輪轉期間能夠接受不同科室系統化、個性化的培訓,使科室對新護士培訓有章可循,達到指導與規范作用。
1.3觀察指標
在實施路徑化管理模式的培訓方法前后對護士的護理基礎知識和護理能力技能進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績≥90分為合格,理論考核成績≥85分為合格,同時調查新護士不良事件及服務投訴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兩個率之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治愈天數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新護士理論、技能考核成績較前有明顯提高
20xx年護理部對新護士崗前培訓考核匯總:(對照組)理論考核成績:合格率40.28%,平均分數:82.81分;技能考核成績:合格率57%,平均分數:86.94分。2012年護理部對新護士崗前培訓考核匯總:(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合格率67.2%,平均分:88.2分;技能考核成績:合格率73.7%,平均分數:93.7分。表1對照組與觀察組技能及理論考核成績對比(例,%)分組例數技能考核平均分理論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合格率xx%理論考核合格率(%)對照組14486.94分82.81分57%40.28%觀察組12493.7分88.2分73.7%67.2%
2.2不良事件及服務投訴發生率明顯下降
20xx年(對照組):全院服務投訴及不良事件報告31例,其中一年內新護士發生11例,占全院比例的35%;20xx年新護士144人,發生人數11人,占總數的的8%。2012年(觀察組):全院服務投訴及不良事件報告14例,其中一年內新護士發生0例;2012年新護士122人,發生不良事件0人。2012年新護士(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少于20xx年新護士(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路徑理念是一種高效、低耗、程序化、標準化,有時間性、有計劃性的先進管理模式[2]。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是護理繼續教育的前提,是護士從事護理職業第一階段的培訓,培訓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今后所接受的繼續護理學教育,影響護理學科的發展[3]。臨床路徑教學法強調了時間性、計劃性和目標性,從而保證了培訓的質量[4],我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開放床位1400余張,通過新護士培訓路徑化管理模式的臨床實踐,無論是從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還是從病人滿意度、培訓考核成績、不良事件發生率、液體出錯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使新護士學習目的性和積極性顯著提高;帶教老師責任心增強、帶教較前更具體、全面;使護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過實行培訓路徑前后的各項指標的比較,均能體現此項管理創新的優越性。
[1]朱小平,姜廣榮,耿東霞,等.新護士階梯式培訓的實施與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3,28(4):62-64.
[2]王雅杰,戴正銀,謝曉峰,等.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綜合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3,39(17):2099-2100.
[3]劉乾惠,刁曉蘭,顧瓊.淺析護士規范化培訓的臨床實踐效果[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0,33(6):673-675.
[4]祝憲庭,楊瑞貞,朱鳳祥,等.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11):3068-3069.
醫學檢驗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篇四
婦產科學是與內科學、外科學及兒科學并駕齊驅的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是一門獨立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程。由于女性病人生殖系統疾病學習的特殊性,患者不大愿意配合臨床教學。如何改革婦產科學臨床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婦產科學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是一個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近些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作了一些償試得岀幾點體會。
在臨床試驗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實現新教學模式的前提條件,教學觀念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教學觀念對教學行為起著指導和統領的作用。一般的來講,以往的教學模式很直白,很少缺乏臨床與實踐結合的部分,在很多醫學院中,醫學教師大多數都比較更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而忽視了使用知識與學生自我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所以要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我們就要積極的轉變了教育觀念,首先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要進行合理的轉變。教師將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讓醫學院的學生們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來分析病情,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臨床思維習慣。所以對于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靈活教學,對學生采用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參與型教學2,注意激發他們學習動機與主動行動,啟發他們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臨床實際中,鍛煉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都是以理論為基礎,很少參與到實踐工作中,在臨床教師的安排下每天重復的開“化驗單”,粘貼“化驗單”,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我們提倡教師把實習同學真正當成“準住院醫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臨床工作中,認為自己也是臨床工作的主體,自己已經是“準醫生”了,這樣學生的自我角色也發生了轉變,更主動的參與到臨床實踐中。這一臨床實踐教學模式內部各要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以滿足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
婦產科學是臨床醫學的主干課程之一,但由于婦產科學內容多而復雜,又具有特殊性,以及擴招后學生總體素質下降,不愿意學習婦產科學的男生越來越多。如何讓男生學好婦產科學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我認為:要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強調學好婦產科學的重要性,男生之所以不屑于學好婦產科學。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絕大多數男生認為自己是??粕?,而且又是男性,以后到醫院從事婦產科工作的機會少之又少,甚至不可能,認為即使學好了也無用武之地,還不如多看看其他書籍或千別的事情,他們將精力多放在內科、外科的學習上,對西醫婦產科學不屑一顧,持這種態度者占絕大多數;
(2)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婦產科患者拒絕男醫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的情況屢見不鮮,故男生在婦產科臨床實踐階段易陷入尷尬境地;
(3)個人心理、社會因素以及性別差異使得男生對婦產科學有一種本能的心理抵觸,而且社會上對男醫生做婦產科檢查存在著偏見,認為男生從事婦產科工作就“不正經”,男生在正常教學中看錄像片也覺得難為情等;
(4)雖然有少部分學生畢業后會自行創業,但也不會從事婦產科學方面的工作。
在臨床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完善的教學規章制度是確保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我教研室規范教學查房制度、教學病例收治制度,學生實習轉科等制度,嚴格實習生的管理與監督。此外,我教研室還定期開展專業、課程、臨床學院教學工作評估,同時聽取專家組和學生的意見,對學生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合理采納和改革教學方法。除此,我們還設立了嚴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包括出科理論和技能的考核,并對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及時總結,不斷完善教研室主任、教師和學生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
對于醫學臨床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的不同內容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直觀的了解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臨床指導下也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采用一定的壓縮性指導,在講解每個教學內容時候都有一定的多樣化,把臨床真實案例引入課堂,以臨床典型病例為主線,使病例與整體課程的基本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和學生學習都是一個進步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醫學知識,教師最好留有一定的醫學作業,例如在結束一節醫學臨床教學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心得,自己擬定一些學習報告來鞏固知識。
綜上所述,在醫學教學過程中。臨床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醫學技術,婦產科是所有醫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學生們只有在合理的教學模式下才能更好的學會知識。為了培養更多的婦產科人才教師們在臨床帶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實習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