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一
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亞龍灣開發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控股,由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其最大股東為香港鵬利集團。公司以經營土地綜合開發、旅游娛樂業為主,同時兼營房地產開發、旅游產品生產及銷售等業務。
亞龍灣公司由政府授權對度假區進行“統一開發、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招商、統一建設”。首先開發用地18.6平方公里,其規劃項目有:海濱浴場、豪華別墅、會議中心、星級賓館、度假村、主題娛樂園、海上活動中心、高爾夫球場、游艇俱樂部等。
亞龍灣位于三亞市東南約25公里處,距海南省首府海口市約326公里。亞龍灣東、北、西三面環山,顯月牙形南抱中國南海。總面積為14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8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66平方公里。度假區地處亞龍灣中心地帶,其面積為18.6平方公里。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內交通主干線與海口至三亞的環島高速公路相接,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34公里。兩臨相鄰三亞榆林港,是海南省貨運、客運的重要水上通道,交通方便,海、陸、空四通八達。
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具有優越的熱帶海洋氣候和典型的熱帶風光。區內沙灘綿延伸展逾8公里,沙粒潔白細膩,海水能見度深達7-9米,清徹透明,極富夢幻色彩的海底世界,是中國最佳潛水勝地。度假區內擁有國家級天然珊瑚保護區及熱帶觀賞魚群等海洋生態景觀、濱海植物群“紅樹林”和珍稀樹種龍雪樹以及覆蓋面大、發育良好的熱帶自然植物。相對獨立,各具特色的景觀資源為亞龍灣旅游開發的系列化,立體化創造了條件。
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首期開發已竣工投入使用,包括擁有20xx套客房的豪華度假酒店和公寓、水上活動中心、蝴蝶谷、貝殼館、中心廣場、網球俱樂部、高爾夫球場、濱海浴場等一系列集游覽、-、科普觀賞、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配套設施。
亞龍灣公司還將推出該區旅游業的主題項目--亞龍灣海洋公園,并將使之成為亞洲獨一無二的旅游。亞龍灣國際旅游度假區的基本設施是按照國際標準設計,以滿足開發建設的雙重目的。主要包括:道路、給排水、供電、通訊、燃氣、公共綠化、公共建設及環境工程等設施,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使亞龍灣具備的良好的開發環境和開發條件。
亞龍灣最終將被建成兼具休閑度假、特色風光、文體娛樂及會議展覽等多功能的綜合設施群體,在與國際化標準接連的同時,更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色彩,富有獨一無二的亞龍灣風格。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二
好的,朋友們,東西帶齊了沒有,現在我們就要準備出發了。早晨起來大家感覺空氣是多么清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愉快的旅程也就要開始了,今天的天氣是,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海南是一個沒有冬天的海島,一年四季太陽都是火辣辣的,下車之后大家要注意防曬,戴上帽子、打上傘、擦防曬油。好,下面介紹今天的行程安排。
海口的得名是怎么來的呢?是因為有南渡江在這里入海,所以叫做海口,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別稱叫椰城,另外三亞又叫鹿城,興隆又叫華僑城,妖城,妖氣沖天。
海口市是本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剛剛和瓊山市合并,全市面積增長10倍,達到2300平方公里,人口也多了1倍,達到150萬,海口市有四個區:秀英區、龍華區、瓊山區和美蘭區。要概況海口市的現狀有一句話比較準確: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規模,大城市的氣魄。88年建省的時候"十萬人才下海南"掀起了一股移民的熱潮,移民使一個城市充滿著青春與活力,但也帶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朋友們,和大陸相比,海口是一個非常悠閑浪漫的城市,人們生活節奏比較慢,不僅海口整個海南島都是這樣。為什么呢?首先是因為海南歷史上處于政治的邊緣,沒有爆發大的戰爭,其次這里氣候溫暖、物產豐富,地里長莊稼海里有魚,餓不死也凍不死;第三呢是人口少,居住環境比較寬松;第四呢就是因為海南還是一個農業省,沒有形成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應有的快節奏。
海口有一段時間在全國非常出名,這就是90年代初期的房地產熱潮,那時候大量的資金涌入海口、三亞等城市,大家忙著炒地皮、炒房產,你賣給我,我賣給他,許多人一夜暴富,當時市面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從外地來海口打工的農民,因為身無分文每晚只能睡在大街上。有天早晨他醒來一看,嚇了一跳,只見身后排著長長的一溜人,原來他睡在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售樓部的門口,這些人都是來買房的。當這個民工準備離開時,從隊伍后面跑出來幾個人,請求購買他的位置,最后,這個民工拿到了"從天上掉下來的"7萬塊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然而從94年起國家就開始宏觀調控、銀根緊縮了,很多項目都停了下來,成為爛尾樓、空置樓。一些老板的錢幾百萬上千萬的就被套在那兒,甚至到最后開著奔馳車沒有加油的錢。
多年來爛尾樓一直是海南政府心中的傷痛,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發展為政治問題、治安問題:搞傳銷的,搞地下加工廠的、撿垃圾的、吸毒的等等人員在這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間。傳銷人員經常激勵自己:"今天我們睡地鋪就是為了明天住別墅,今天我們吃南瓜就是為了明天吃王八"。地下加工廠更是肆無忌憚,生產劣質食品和潲水油,擾亂市場,十塊錢買十幾包椰子糖,我帶團不能讓你們吃,吃出甲肝乙肝怎么辦?吃出口蹄疫來怎么辦?不過這些人也高興不了多久了,因為海口市、三亞市政府已經在著手解決爛尾樓問題了,能拆的就拆,能續建的就續建,所以想在海南買房的朋友現在正是時候,現在房價一平米才一千二三,很多游客第一次來旅游,第二次來度假,第三次就買房了。現在海南的房60%就是外地人買的。
(過五公祠)朋友們,這是海南一處人文景觀--五公祠,紀念唐宋時期被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歷史名臣(略),有人說來海南是看海玩海聽海吃海,我們就沒必要進去參觀了。說句實在話,海南的人文歷史景觀是比較少,但是不是就說說海南是個文化沙漠呢?并非如此,海南文化是非常深厚的,它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開拓進取精神,例如說過去華僑孤身一人出外闖海,需要多大的勇氣;
②海南文化包容性大,從古代被貶的官員到建省"十萬人才下海南",當地人從不排外,以一顆寬容平靜的心來對待;
③海南人韌勁足,不向命運低頭。本島生活條件最差的要屬生活在五指山區的黎族人和生活在海面上的蛋民,可他們一副樂天知命的樣子,很少抱怨過。我親眼看到一個斷了雙腿蛋家人在水下捕魚,動作非常靈活,一點都看不出殘疾的樣子。還有許多黎族的阿婆已經90多歲了還經常在地里勞動,非常令人尊敬!蛋民是海南一道特殊的風景,南灣猴島的海面上有我國最大的一片海上漁民生活區,有關他們的情況在去的路上我將做詳細的介紹。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三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玉帶灘前不遠處,有一個多塊黑色巨石組成的岸礁,屹立在南海波浪之中,狀如壘卵,突兀嵯峨,那便是“圣公石”。傳說它是女媧補天時,不慎潑落的幾顆礫石,此石乃有神靈,選中這塊風水寶地落定于此。千百年來,任憑風吹浪打,它自巋然不動,一直和玉帶灘廝守相望。
轉過身來,又見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三江交匯,鴛鴦島、東嶼島、沙坡島三島相望,水泛銀波,島撐綠傘,漁歌起落,游人如織。
佇立玉帶灘,一海一河,一咸一淡,一動一靜,恍然身臨仙境。
玉帶灘位于海南萬泉河出海口的玉帶灘,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以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列入吉尼斯之最,并于近日頒發了證書。潔白的玉帶灘猶如一條長長的玉帶橫臥在萬泉河與南海之間,把萬泉河與南海隔開。其南北走向全長2.5公里;東 西最寬處約300米,最窄處漲潮時僅10余米,為世界上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南海煙波浩淼,一望無際,內側萬泉河,沙美內海的湖光山色,內外相映,構成了一幅奇異的景觀。其他地形地貌酷似美國的邁阿密、墨西哥的坎昆、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在亞洲可謂僅此獨有。
玉帶灘北部于1999年6月被國際吉尼斯總部在中國的權威代理機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以"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而認定為"吉尼斯之最",因此,玉帶灘北部將充分保持其原始狀態,作為"吉尼斯之最"旅游景區供游客游覽。
玉帶灘水中有島,島中有水,被人們譽為奇妙的南國風光畫卷。在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三江交匯處,東嶼、沙坡、鴛鴦三島隔水相望,三島四周群山連綿,椰林蔥郁。一條狹長的沙洲玉帶灘把河水、海水分開,一邊是煙波浩瀚的南海,一邊是平靜如鏡的萬泉河,融江河、海、山麓、島嶼于一體,集沙灘、奇石、田園、海水、溫泉、椰林于一處,博鰲被譽為世界河流出海口自然景觀保存最完美的地方。
玉帶灘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形狹長的沙灘半島,位于海南博鰲,外側南海煙波浩淼一望無際,內側萬泉河、沙美內海湖光山色,內外相映,構成了一幅奇異的景觀。玉帶灘全長8.5公里,地形地貌酷似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和墨西哥的坎昆,在亞洲區可謂僅此獨有。
玉帶灘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形狹長的沙灘半島,位于海南博鰲,外側南海煙波浩淼一望無際,內側萬泉河、沙美內海湖光山色,內外相映,構成了一幅奇異的景觀。玉帶灘全長8.5公里,地形地貌酷似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和墨西哥的坎昆,在亞洲區可謂僅此獨有。
其他地形地貌酷似美國的邁阿密、墨西哥的坎昆、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在亞洲可謂僅此獨有。玉帶灘北部于1999年6月被國際吉尼斯總部在中國的權威代理機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以"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而認定為"吉尼斯之最",因此,玉帶灘北部將充分保持其原始狀態,作為"吉尼斯之最"旅游景區供游客游覽。
你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邊是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三江出海,一邊是南海的洶涌波濤,而細細長長的玉帶灘就靜靜地橫臥其間。一條窄窄的、長長的沙灘,千百年來任憑河、海沖刷,穩穩當當地臥于二者之間,你說不是奇跡嗎?站在玉帶灘上,面向大海,但見煙波浩渺的南中國海一望無際,層層白浪撲向腳下。放眼遠眺,海水的顏色分三層——略黃、淺藍、深藍直至天邊,遠處漁船星星點點,近處海鷗起起落落,正是一幅絕妙的南海風情畫。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四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于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占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衛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
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頹碓暗韌ぁ⑻ā⒙ァ⒏蠊漚ㄖ群組成。
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著“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著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后其所樂但愿群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后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詞章之地,后改為海南陳列館。其間陳列有漢朝的銅鼓,明朝銅鐘,宋徽宗趙佶親筆書寫的瘦金字體石刻《神霸玉清萬壽宮詔》碑,蘇軾的《臨江仙》、《行香子》等3首詞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書唐詩四首及其大“壽”字碑刻和鑄于元代初年高達1.5米的釋迦牟尼銅佛像。
五公祠的東側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蘇公祠。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祠內陳列一批蘇東坡詩詞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橋、荷池、風亭。祠東有瓊園,占地0.67公頃,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仙游洞等名勝。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稱。相傳北宋紹圣四年(1097),蘇東坡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途經此地投宿,見居民飲城河之濁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后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沒。現存的浮粟泉,由瓊州知府葉汝蘭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萬歷四十八年(1620)始建。動工時,挖地得一刻有蘇東坡詩的石磚。此亭因翁汝遇升遷而停建,由繼任知府謝繼科續建完成。
洗心軒為一長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蘇東坡一詩而興建,經歷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1920xx年到海南任觀察使的朱為潮所建。相傳他修瓊園時,夢見和宋代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詩人、道士劉遁在粟泉亭飲酒。劉指亭外說,此地是他出生地遺址,便飛升而去。朱醒后,頗為感慨,在劉所指處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劉遁詩句“仙游洞里杳無人”為假山石洞命名,現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為潮題。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五
珍珠是海南的特產,也是海南的尤物。海南珍珠大名鼎鼎,蜚聲海內外。我愛海南珍珠。
那圓溜溜的珍珠晶瑩透亮,珠光寶氣,流光溢彩,惹人喜愛,令人神往。那些花枝招展的姑娘,戴上光彩熠熠的珍珠飾品,雍容華貴,英姿煥發,光彩照人,漂亮極了。真是人見人愛,贊不絕口,身價倍增。
海南是祖國的寶島,南海明珠,珍珠寶貝繁多。海南珍珠的顏色、種類也豐富多采,美不勝收,價值連城。
金秋十月,稻子熟了,到處都是金色的海洋。那黃澄澄、金燦燦的稻谷高興得搖頭晃腦,好象與人分享豐收的喜悅。這是金黃的珍珠,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養育的珍珠,人人不可或缺的非常寶貴的'珍珠。
綠油油的菜地里,象小燈籠似的西紅柿掛滿枝頭,紅光閃閃。迎著旭日,人們歡聲笑語,忙著采摘西紅柿。一筐筐,一籮籮,紅彤彤,水靈靈,令人唾涎欲滴。這是紅色的珍珠,鮮血凝成的珍珠,寶貴的珍珠。
椰林里,一顆顆亭亭玉立的椰樹上椰花飄香,碩果果累累。一群群青年男女,春風得意,笑逐顏開,忙著收獲豐收的果實。它聞名遐邇,遠銷北國,大受人們的青睞。這是綠色的珍珠,是海南得天獨厚的嬌子珍珠,是碩大無朋的珍珠。
河邊湖岸,養殖場里,雞鴨鵝成群,嘰嘰喳喳,歡蹦亂跳。每天清晨,靚姑娘,帥小伙子笑容滿面,一邊歌唱,一邊收拾雞鴨鵝蛋,然后運往市場,輸往全國各地。這是白色的珍珠,美味的珍珠,人見人愛的珍珠。
除此以外,還有胡椒、可可、咖啡、龍眼、菠蘿密和芒果等富有海南特色的稀世珍品。這是藍色的珍珠,這是青色的珍珠,這是紫色的珍珠,這是黑色的珍珠。海南不僅有水里的珍珠,還有地上地下的珍珠,天上的珍珠……海南的珍珠之多,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海南之美,舉世無雙,無比珍貴。
海南是珍珠的故鄉,珍珠的寶庫,珍珠的王國。我愛海南珍珠,更愛美麗富饒的家鄉——海南。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海口市地處熱帶濱海,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于1920xx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20xx年,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海口市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今日的海口已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海口市位于北緯19°57′04〃-20°05′11〃,東經110°10′18〃-110°23′05〃。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由于它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正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 海口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美蘭機場、秀英港、新港把海口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緊緊地聯系起來;市內公共汽車、私營中巴和出租車,可以把游客帶到想去的地方。這里地下水和海水的水質、大氣環境遺跡生態環境質量均為國內外一流水準。陽光、沙灘、海水、綠色、空氣、現代旅游的五要素一應俱全。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臺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 景觀:藍天、碧波、陽光、沙灘、椰林,熱帶情調。海口市旅游資源是以熱帶海濱為其主要特色,并集自然風光、熱帶作物、文化古跡和民族風情于一體的獨具體特色的熱帶海島資源、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和社會旅游資源。主要景點有西海岸帶狀公園、熱帶海洋世界、五公祠、西天廟、海瑞墓、邱浚墓、蘇公祠及秀英炮臺、人民公園、金牛嶺公園、動物園、濱海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西秀河灘、白沙門海灘等。
【行政區劃】
海口市分設秀、龍英華、瓊山、美蘭4個區,共轄23個鎮(長流鎮、城西鎮、西秀鎮、海秀鎮、靈山鎮、演豐鎮、大致坡鎮、甲子鎮、三門坡鎮、龍泉鎮、龍橋鎮、三江鎮、云龍鎮、紅旗鎮、大坡鎮、舊州鎮、龍塘鎮、新坡鎮、永興鎮、遵譚鎮、東山鎮、石山鎮、府城鎮)和18個街道辦事處(博愛街道、白龍街道、國興街道、藍天街道、海府街道、白沙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街道、和平南街道、中山街道、大同街道、金貿街道、海墾街道、濱海街道、金宇街道、秀英街道、海秀街道、新埠街道),150個社區居委會、249個村民委員會、2504個經濟社(村民小組)、4個農墾農場、2個省屬農場。
秀英區轄秀英、海秀2個街道辦事處,長流、西秀、海秀、石山、永興、東山6個鎮,共1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0個村民委員會。
龍華區轄中山、濱海、大同、金貿、金宇、海墾6個街道辦事處,城西、龍橋、龍泉、新坡、遵譚5個鎮,東昌1個農場,共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4個村民委員會。
瓊山區轄國興街道辦事處,府城、龍塘、云龍、紅旗、舊州、三門坡、甲子、大坡8個鎮,紅明、大坡、東昌、嶺腳4個農場和長昌煤礦,共1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2個村民委員會。
美蘭區轄白龍、白沙、博愛、海甸、藍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個街道辦事處,靈山、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桂林洋、羅牛山、三江3個農場,共5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3個村民委員會。
海口市人口總量繼續增長。20xx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4.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4萬人。20xx年該市城鎮化率為75.48%,比上年提高0.45個百分點。全市戶籍人口161.5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4.47萬人,占39.9%,非農業人口97.12萬人,占60.1%。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2.52‰,死亡率為4.34‰,自然增長率為8.18‰。
【歷史沿革】
海口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現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曾設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瓊州口,民國初期的海口鎮。
從漢代起,海口地屬廣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劃歸廣東。唐代620xx年,海口始隸屬于瓊山縣。
1920xx年12月,海口從瓊山縣劃出,獨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國務院將海口市劃為廣東省的地級直轄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于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海南建省,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
20xx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景區是有海口“城市名片”之稱的假日海灘旅游區。來到海南,你就來到了海的世界,看海,聽海,玩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假日海灘就是這么一處可以讓我們與大海親近的地方。它可是我省唯一的開放性,公眾性的國家4a景區。假日海灘旅游區位于海口市西北部;北部和我國第三大海峽——瓊州海峽相鄰,眼力好的朋友說不定能看到雷州半島哦;它的東邊起源于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帆板冬訓基地——西秀海灘;而南邊與濱海大道相依。海灘全長7公里,陸地面積約33公頃,距離海口市中心只有十分鐘的路程。是海口人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哦。整個旅游區由西秀海灘公園、“印象海南島”劇場、假日海灘這三個部分所組成。?
西秀海灘公園
在我們的游覽過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遮天蔽日的“海灘衛士”——木麻黃林,這里就是我們的西秀海灘公園了。海濱沙灘平緩,海水清澈。在這里曾經舉行過全國帆板運動會,更有一大批亞運冠軍、世界大賽獎牌得主都在此訓練過,可以說,他們的“軍功章”里也有西秀海灘的一半。不單單是訓練基地,還是大眾游泳場。水上運動休閑和海濱燒烤為一體的海濱度假勝地。
在西秀海灘,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淺水區縱情嬉戲,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撫捋;水性好的,盡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讓海浪把你輕輕地托起放下,使你體味到一種若浮若沉、若虛若實、若定若驚的異趣。在海灣的懷抱里,擊浪于碧波之間,浮沉于銀浪之上,的確令人身心舒暢。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潔白如銀的沙灘上,傾聽大海的歡歌笑語,或是坐下來悠閑的燒烤聊天,看孩子們在朱紅色的戶外輪滑道上留下的颯爽英姿。
“印象海南島”劇場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膽型仿生劇場,它就是我們的“印象海南島”劇場了,他是著名導演張藝謀以及王潮歌、樊躍的第四個印象系列作品。《印象〃劉三姐》以其桂林山水的聲色美和靈秀質感,讓大家耳目一新;《印象〃麗江》以玉龍雪山的宗教美和原始質感,讓大家駐足觀望;《印象〃西湖》以西湖的空靈美和詩畫質感,讓大家留戀忘返;而我們的《印象〃海南島》突破了以往的“印象系列”,它以大海為實景,以大海為主題,“我在大海邊”是貫穿全場演出的一條主線,極力展現了“快樂至上,享受生活”有海南地域特點的文化主題,通過新穎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藝術元素演繹出海南島上真正的海島風情、休閑文化和浪漫椰城,它帶給我們的是“超然萬累之表,皆得無限自由”的心神感受。
“印象〃海南島”,天下之海南印象,海南人民的共同“印象”,既然來到了海南,讓我們一起去體味它吧。 假日海灘
觀賞過我們的大型實景演出,我們就到了有“椰城大觀園”之稱的假日海灘了。這里陽光、沙灘、海水、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綿延數公里長的沙灘,太陽傘、沙灘椅點綴其間。你可以穿上泳衣,卸下一身的煩惱,慵懶的躺在沙灘椅上,喝著甘甜的椰子汁,一抹陽光斜斜的照在身上,海風徐徐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瞇著眼懶懶的看著如織的游人,或馳騁于蔚藍的海面上,或是三五成群于海中嬉戲,或于海灘自由自在的享受陽光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如果你想跟大海來次真正的嬉戲,那么,海上的水上運動可讓你去擁抱大海,帆船、快艇、水上摩托,任何一項水上運動都會讓你流連忘返。如果你晚上來到這里,你看到的是一片嘈雜熱鬧的景象,我們海南人民呢都喜歡在假期來假日海灘自助燒烤,自己親自燒火、串串、燒烤,那又是一種別樣的感覺。
好了,大家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想要去擁抱美麗的大海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去聽海、看海、玩海吧!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八
海南省省會,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亦是海、陸、空交通的樞紐。由于它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地當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總面積21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余萬。轄2鎮、6鄉。市區范圍內設振東區、新華區和秀英區等3個區。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屬平原--臺地地帶,地形起伏。市區北部多屬一級臺地,為洪積、沖擊的海蝕階地和南渡江高漫灘階地,地勢低洼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市區南部多為三、四級臺地,系平原丘陵地,境內無高山峻嶺,南部浮陵水一帶,海拔69.8米為全市最高點。
這里年平均氣溫23.8c,1月份平均氣溫17.2c,極端最低氣溫為2.8c。7月份平均氣溫28.4c,極端最高氣溫為38.9c。年平均降雨量1691.7毫米,平均年雨日為150天左右,5~10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78.1%;9月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達30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7.8%;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最大年雨量為1920xx年的2480毫米,最小年雨量為1936年的702毫米。
全年以東北風為主導風向,其次為東風和東南風,正常風力為4級以下。秋夏季常受8級以上的強臺風襲擊,年平均8級大風有12天,年平均12級以上臺風有2~4次。
據考古資料證明,遠古時代,海南島與中原大陸原連一體,有如瓜架下的一個葫蘆。由于地殼斷裂陷落,狹長地帶下沉消失,形成瓊州海峽,海南島便與大陸分離,孤懸海外,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其時,海口只是一片淺灘,據傳說市中心的廣場、東西湖是個無底潭洞,有五條小龍在潭中練身修道。千年之后,五小龍身健道成,自覺潭小容身受束,于夏秋交接之日,掀潭水飛天,聚成五朵彩云,五龍騰云出潭,隨彩云升空,俯瞰尋覓容身之所。
見神州大地日出處水面廣闊無邊之東、西、南、北海,加之長江、黃河流水滔滔,便知此乃天賜永久容身之理想水境。五龍一斟酌,便降云入水,四龍分赴東西南北四海、一龍游向長江、黃河。自此神州水境便有五龍鎮據。
古人美稱海口為“五龍入穴之地”大概由此傳說所起。龍去潭空,按此海口當是水域。但天地造物自有精心,源于五指山區之滔滔南渡江并諸多溪流,年年將泥沙填入潭中,千年萬代,從不停歇,直到填成現海口市這片地面。古人說的“滄海桑田”,海口即是一例證,時有地理老先生斷言,海口之形成,系聚百流之水,集八方軋之土,龍脈集結。地闊水甜,必造人聰慧坦誠,福地長盛不衰。
在古文獻中,自漢至唐代,南渡江入海地方未有“海口”地名記載。在漢代,現海口地面屬珠崖郡玳瑁縣(現瓊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后劃為瓊山縣地。到唐代,這里設白沙津(現海口市白沙門地方),為瓊州城(今府城)的外灘,設有古渡驛站,是當時瓊州與雷州海渡和貿易的港口。
南宋時,這里設海口浦,范圍包括今天的海甸與海口市區。浦,義為水邊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于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漸代替白沙津,成為海南渡海和物資進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0xx年(1395年)開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為所,稱“海口所”或“海口區”。
相傳在今海口市的得勝沙路一帶,古稱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區軍民予以反擊,經過激烈的戰斗,最后得勝海賊于外沙,故得名“得勝沙”。清咸豐年間據《天津條約》海口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成為南洋群島和大陸對外交通的道口。
清光緒元年,(1875年)設置海口海關,并在白沙門建港,對外貿易更形成發展。由于僑民日增,商賈云集,海口日見繁盛。民國初期的1920xx年起,海口所改稱海口鎮。1920xx年脫離瓊山縣,開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設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為省會市,升格為地級市。
公路交通運輸有海榆東線、海榆中線、海榆西線公路和環島東線高速公路直達島南端的三亞市,每日有班車通達全島各縣市。
水陸聯運交通,可乘瓊州海峽渡輪在海安港轉乘長途汽車通往廣東、廣西各地。海口港和秀英港每日有客輪航行廣州、湛江、北海等港口,有定期班輪直達香港。海口機場國內航線直飛廣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陽、武漢、貴陽和香港等三十多個城市。
國際航線有直飛新加坡、曼谷等。正在建設中的美蘭國際機場為雙跑道國際空港。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美涯水、那卜水和那甲水,總廠56.36公里。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主流經市境東側注入瓊州海峽,支流穿過市區,平均流量為227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為1.3米。
境內海岸線長27.25公里,主要港灣為海口港,港內有秀英港和海口新港。秀英港為對外開放港口,有5000噸級泊位2個,3000噸級以下泊位11個,航線8條。海口新港現有泊位12個,航線11條,為全島目前最大的貿易港口。
海口風光秀麗,名勝古跡多,加之近年新開發了不少旅游區和景點,游覽內容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秀英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游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海口體育館等景點,雖格局不太大,但也各具一定特色,且位于市內,交通方便,游人可參看《海口市旅游示意圖》尋蹤游覽。
并且海口、瓊山地域相接,旅游景點參錯一體,游人可參看兩市旅游示意圖,隨趣選擇多種旅游路線,以足游興。海口的土特產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熱帶水果。
海南旅游導游詞篇九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于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占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衛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
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瓊園等亭、臺、樓、閣古建筑群組成。
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著“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著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后其所樂但愿群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后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詞章之地,后改為海南陳列館。其間陳列有漢朝的銅鼓,明朝銅鐘,宋徽宗趙佶親筆書寫的瘦金字體石刻《神霸玉清萬壽宮詔》碑,蘇軾的《臨江仙》、《行香子》等3首詞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書唐詩四首及其大“壽”字碑刻和鑄于元代初年高達1.5米的釋迦牟尼銅佛像。
五公祠的東側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蘇公祠。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祠內陳列一批蘇東坡詩詞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橋、荷池、風亭。祠東有瓊園,占地0.67公頃,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仙游洞等名勝。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稱。相傳北宋紹圣四年(1097),蘇東坡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途經此地投宿,見居民飲城河之濁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后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沒。現存的浮粟泉,由瓊州知府葉汝蘭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萬歷四十八年(1620)始建。動工時,挖地得一刻有蘇東坡詩的石磚。此亭因翁汝遇升遷而停建,由繼任知府謝繼科續建完成。
洗心軒為一長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蘇東坡一詩而興建,經歷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1916年到海南任觀察使的朱為潮所建。相傳他修瓊園時,夢見和宋代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詩人、道士劉遁在粟泉亭飲酒。劉指亭外說,此地是他出生地遺址,便飛升而去。朱醒后,頗為感慨,在劉所指處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劉遁詩句“仙游洞里杳無人”為假山石洞命名,現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為潮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