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時間安排的作文篇一
我家有個小拖拉,今年整7歲了。每天起床總要賴一會,穿衣服找各種理由說自己不會穿,總要我幫著穿;寫字速度很慢,一筆不到位,總用橡皮擦;一幅畫總要老半天,做什么都會拖拖拉拉,就連刷個牙都趴在那里,邊玩邊刷……像這樣磨磨蹭蹭的事,實在是太多太多。
現在的小孩都是家中的寶,家長們過于溺愛,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就怕她受一點委曲,凡事包辦,讓他們習慣于依賴大人。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不是天生的,只是我們家長造成的,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孩子一生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孩子小沒有緊迫感沒有時間觀念,大人的無意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判斷,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她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是我們當下要做的一件事。《我會安排時間》這兩本書各用了24個小故事,采用情景訓練的模式,讓小讀者設身處地幫助故意中的小主人公選擇合理、科學的時間安排計劃,從而促使孩子養成按照目標任務的輕重緩急來處理事務,合理分配時間的良好習慣。
孩子讀書多半是選擇感興趣的故事來讀。“一只擁有人腦細胞的老鼠”講的是一只擁有人腦細胞的老鼠要逃離實驗室,但是門不好打開,它只有20分鐘時間可以逃跑。有兩個方案選擇:方案1,先用10分鐘畫畫,再用5分鐘吃晚飯,然后花10分鐘打開門,最后花5分鐘逃出實驗室;方案2,先用3分鐘打開鐵籠子,放出其他動物,再在動物們的幫助下,用5分鐘打開門,然后花2分鐘切斷電源,最后花5分鐘逃跑。聽了我的分解,她選擇了2,理由是和其他動物一起合作能快點逃出去。這個故事雖說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但合理利用大家的力量,能事半功倍,這也是一種科學利用時間的方法,無形中讓孩子學到了科學統籌的時間安排方法。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事,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身,用一種簡單、合理的方法告訴她,可以給她制訂作息時間表,循序漸進,正確引導孩子。
相信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一定能培養出一個有時間觀念的時間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