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節目中,主持人和參錄師生將從習近平總書記在岳麓書院講話時站立的地點出發,逐步展開尋訪。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篇一: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
我們的青春應當有理想,橫沖直撞,無所畏懼,我們可以摸黑生存,我們也可以負重前行,我們可以不成功,我們也可以失敗,但我們應當拒絕平庸,不斷前行。
《青春之歌》就是這樣一部充滿理想,激情昂揚的紅色影視作品。作品描寫了一批進步青年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再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他們堅強的信念和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看完《青春之歌》,那火一樣的青春激情總是能點燃我的心,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始終勉勵我不斷前行。斗爭年代的血與淚,苦與樂,是那么深刻,讓人久久難以忘懷。我的腦海里面總會浮現出一個問題: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那些與我們年齡相近的青年,肯為革命付出一切,是什么信念,讓他們在面對非人的折磨時,依然能咬緊牙關,克服困難。我想是那一個年代他們對國家榮譽和國家利益的注重和覺悟,他們有很強的民族榮譽感,為了他們熱愛的祖國,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鮮血筑起保衛國家的銅墻鐵壁。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與真理的不懈追求。
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將個人命運融入到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壯麗和輝煌的。
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只要你還有一點點青春的氣息,它就能點亮你,燃燒你!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盡管這條路可能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沖勁,有干勁,還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繼續著自己堅定的腳步。
篇二: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它是一個人的生命含苞待放的時期,生機勃勃,朝氣蓬勃。它意味著進取,意味著上升,蘊涵著巨大希望的未知數。
夢想,是我們內心深處一個渴望自己出人頭地的潛意識!因為夢想的存在,生活才變得更加富有意義。
青春,使我們多了一份理智。當成功的焰火冉冉升起時,我所看到的,不再是美麗的煙花,我知道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化學反應,是自我超越的結果,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
我們深深體會到,求學要有理想,但切忌理想化,單靠夢想并不能使你成功,主觀世界的追求離不開在客觀世界中的打磨與歷練。求學要做最壞的打算,同時要盡最大的努力,對困難估計得越多越好。
如果你有求學的沖動,想改變生活的現狀,無時無刻不夢想著成功,我們會發自內心地為你鼓掌。但這個世界真正能幫助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沒有人能代替你激發自身的潛能,再好的瓊漿擺在面前,你自己不動手取,也不過是幻影。
求學并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也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其中的內涵。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比苦苦堅持更難的事情了,但生命的精彩也就在一次次突破自我極限的超越之中。要想做出一番非凡的事業,必然要訓練出非凡的筋骨,每一次痛苦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生命也會收獲相應的厚度與廣度。實際上,多年的求學時光已經使我們學會了享受非常態的生活。
要慶幸自己的青春生活在一個人人都渴望成功并且有機會成功的年代里,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但擔憂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一談起”求學”這個字眼就心旌蕩漾,好像成功只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恨不得一夜之間就重演成功者的傳奇,用兩三步走完先行者數十步、數百步才走完的路。
辛酸的汗水伴隨著我艱難的腳步,興奮的淚水伴隨著我成功的喜悅,只要到達了的地方,都是昨天的歷史,我追求的是明天的未來。當勝利再次悄悄來臨,當掌聲再次熱烈的響起,我不驕也不躁。因為我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因為我知道我還得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大雨再次沖刷過喜悅,當冰雪再次湮沒過興奮,我無怨也無悔。因為我知道我已經有所行動,有所付出,就有所收獲,就有所成功。因為我知道,陽光總在風雨后,梅花香自苦寒來。
篇三: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
青春因信仰而絢麗,人生因奮斗而璀璨。在屈辱如山的舊中國,一群年輕人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為了尋求中華民族崛起之路,在黑暗中燃燒自己,用信仰照亮奮斗之路。有誰不熱愛生命,有誰不期待明日的朝陽?然而他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堅定地選擇了信仰、決絕地舍棄了生命。
青春的魅力在于它擁有無限可能,也在于它一去不返。如果在有限的年華里為了信仰不懈拼搏、奮斗不息,把人生價值的實現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之中,短暫的青春便會綻放永恒的光彩。前不久,張桂梅的兩張照片在網絡上刷屏,一張青春靚麗、笑靨如花;一張布滿皺紋、寫滿艱辛。人們從兩張圖片的對比中,更加懂得她為何被稱為“燃燈校長”。從17歲遠離家鄉奔赴云南支援邊疆建設,到2008年創辦麗江華坪女子高中,再到如今忍受病痛努力改變山區孩子的命運,她用人生中最好的芳華為貧困地區的孩子點燃了一盞希望的燈。
有信仰的人同時也選擇了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人生行為有了原則的指導,不至于全憑功利的考量,隨波逐流、無法無天、無所不為。所以,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更應擁有正確的信仰與夢想,把共產主義的信念牢記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擔負起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才能把中國建設得越來越好。
青年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更應把獨特優勢轉化為前進動力,在青春芳華里堅定信仰、不負時代。
篇四: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青年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每一代青年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時代使命。中國青年自古以來就愿意發幾分光,來照亮這個飽經苦難卻又從未倒下的民族。
百年前的黑暗年代,始終有著一群欲要逆天改命的傲骨青年在高舉著火把,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道路。
他們是奔走在大街之上高喊著必除國賊的罷課學生,是岳麓書院里毛潤之等一干研究新思想并試圖喚醒人民的有志青年。
大浪滔天,打不散的是青年的躊躇滿志;風吹雨打,吹不滅的是那顆熊熊燃燒的報國之心。
新中國成立之后,五四精神并未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被淹沒,中國尚處于內憂外患之中。
于是乎,為了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臉上尚帶著幾分青澀的袁隆平投入了滿是蚊蟲的試驗田中;多少剛從朝鮮戰場上撤下來的好兒郎再次一頭扎進了無垠的戈壁灘,午夜夢回的時候,他們是否也會想起家中的老母與在燈下苦苦等著他們歸來的妻兒?
一個有英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而我們自古以來從來不缺為民請愿的人,不缺拼命硬干的人,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豈是域外那些宵小之輩能夠想象到的?
我們用四五十年的時間走過西方五百年才走完的路,靠的就是這股子不服輸的勁。
我們這代青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時代的危機四伏不是我們止步不前的借口,繼承并發展好五四青年精神,必定會有春暖花開的一天。
篇五: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
我曾不止一次地想過作為一個新時代大學生的意義,也未曾忘記過那段硝煙中翻滾的屈辱的歷史。作為一個青年人,我們正值青春,理當把握好這段華年,了解并完成自己的使命,為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更強的國家而努力。
青春是什么?青春可以是潛心于科學研究,十年磨一劍;青春還可以是扎根于邊疆,一心謀發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藥包炸碉堡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采,去挖掘,去釋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于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于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
正值五四青年節之際,五四青年節實際上已固定成一種文化符號,具有象征意義。其象征意義主要是對國家命運的擔當,對社會問題的激情破解,對各行各業的喚醒與創造。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時期,都蘊含著時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導著中國青年運動發展的方向。
五四青年節每年一次,或隆重或簡樸,但其節日的意義永在。五四青年節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紀念五四運動,一是作為青年的節日。兩者共同構成了包含深厚歷史與現實內涵的精神原動力,它既是對歷史承諾的擔當,也是對實現社會與人生的叩訪,更是對未來歷史的觀照。
你我都正值青春,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的大禮堂曾經深情地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青春更加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無懼風雨、不負韶華,讓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在追夢、奮斗中更加嘹亮。
【2022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800字【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為時代育新人》觀后感-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觀后感
2022為時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