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一地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視頻篇一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水資源的概念,理解世界與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并能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加以說明。
②了解水資源在數量、質量上對經濟活動規模、效益的影響,理解科技進步促進水資源利用的進步。
③理解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過程與方法
①立足水資源的“是什么”、“為什么”、“怎樣辦”問題,以人水關系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同時注重激勵發展性評價。
②重視地理素養培養,聯系社會實際與鄉土地理,突出地理圖象與案例的討論分析研究,合作探究水資源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并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對策。
③有效運用多媒體輔助地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②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家鄉的水資源問題,增強憂患意識,形成科學的資源觀。
③通過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關愛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2.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按學習小組分7人一組,共10組。
2、利用網絡、雜志和書籍等搜集關于水資源的內容,對水資源的概念、作用、分布有大概的了解。
3、預習教材內容,明確課本活動和案例的要求,準備以小組集體討論的方式,試得出答案。
4、搜集城市水資源狀況,在講課時適當引用。
5、準備好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二)導入新課
以我國正在發生的春旱對農業生產的巨大影響說明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帶出新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 水資源及其分布
1、設問,引發思考。
我們知道,從宇宙中拍攝的地球照片是蔚藍色的,因為水體總面積占全球總面積的71%。從這一點上看,水,似乎是“使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事實上并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呢?
2、了解學生對水資源的理解。
和學生以談話的方式輕松討論對水資源的理解,快速的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入地理課堂中,為啟發、引導他們深入研討問題做好心理準備。
歸納:水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因此不能把水資源單純的理解為廣義的水資源,更應該是指人類在目前生產力水平下能夠利用的水資源。
讀圖:讀課本上的水資源構成圖。
3、哪些水資源是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4、我們平常可以用這些水嗎?請舉例說明。
宛西河的治理。為什么要治理宛西河?因為宛西河為我們提供生活水源(河水)。
5、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補給?小組討論,請小組的代表發言。(大氣降水)
6、請把問題回到我們從化缺水這個問題上。大家一致認為,我們平常比較容易利用的水資源來自大氣降水,目前這種缺水的狀況是不是經常出現?(不是,僅僅出現在旱季。)
7、再舉個例子,拿亞馬孫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資源狀況對比一下,兩地的差別是不是很明顯?(是)
8、你對水資源的理解又得出一個什么規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因而產生差異。)
9、差異表現在哪里?以小組為單位計分,搶答以下題目(把題目投影出來)
(1)判斷正誤: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是徑流量。(錯,降水量)
(2)判斷正誤: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豐歉程度的指標:多年平均降水總量。(錯,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3)判斷正誤:降水量大、水資源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水資源貧乏。(對)
(4)讀課本66頁《世界各大洲的水資源》圖搶答:按大洲說,(亞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
(5)搶答:我國的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是(南方)多,北方少;東部水多, (西部)水少。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狀況是(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小結小組競賽活動,指出要養成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探討的學習習慣。小組成員應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10、在答問的基礎上概括水資源的分布:
(1)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降水量
(2)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量
(3)水資源的分布規律
a、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水資源貧缺。
b、從世界范圍看:按大洲說,亞洲最多(南極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國家說,巴西最多,俄羅斯次之,我國居第六。
c、從我國看:從地區分布上看,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水多,西部水少。從時間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d、總之,水資源分布很不平衡。
(4)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第二部分 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1、我們從化的水資源狀況怎樣?各小組根據搜集的資料談談看法。
總的來說,從化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年降水量達1900毫米以上。但水資源的分布也不均勻,由于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因此我市人口和農田集中的地方,在旱季比較緊張,而且今年的旱情更為嚴重,降水量比往年少了兩成。由此可見,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十分密切。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表現哪些方面呢?(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2、水資源的數量會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請舉例說明。
南方為水田,北方為旱地。
結論:水資源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3、水資源的質量也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嗎?請舉例說明。(水資源的質量同樣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效益。根據學生所舉的例子再作概括。)
4、根據上面所學過的總結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5、請閱讀課本67頁的圖,小組討論一會,請談談你對這些圖片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程度是不相同的。)
總結:圖片主要說明人類在利用水資源上的進步。第一階段是在2000多年前,羅馬人利用地表水發展農業生產;第二階段是在1870年,美國太平洋的移民利用地下水,灌溉農田,發展種植業;第三階段是在20世紀50年代,海水淡化進入了商業化生產階段。也就是說,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6、本段的文字中提到,什么是跨流域調水?
跨流域調水是指把一個流域的水通過輸水工程送到另一流域的過程,例如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到黃河流域。
7、海水淡化技術是怎么一回事呢?請根據課本68頁的內容,按照你的理解回答。
簡要解釋:海水淡化技術是利用先進的工具把海水加熱蒸發,取出其中的淡水。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日產量已經達到2700萬噸,并且還在以10%~30%的速度攀升,但基本為發達國家所操控,且成本較高。
8、請派小組代表回答課本68頁“活動”的題目。
(1)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環境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嗎?
提示:以色列年降水量稀少,在70毫米以下,而且沒有灌溉水源,因此水資源嚴重不足,盡管光熱條件好,也不適宜發展農業。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資源由“少”變“多”的?
提示:一是“開源”,把海水淡化加以利用;二是“節流”,采用先進的滴灌技術,減少浪費。
(3)從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奇跡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提示:面對我國北方嚴重缺水和西部內陸的嚴重干旱的現狀,以色列的農業奇跡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應采取措施增加水資源的數量,如利用先進的器械進行滴灌,節約用水等于增加水資源的總量等。
9、通過一系列的例子,可總結出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主要表現在:
(1)在科學技術比較落后的時代,人們主要開發利用地表水。
(2)在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近現代,人們可以開發利用各種水體和采取措施來緩解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的矛盾。
第三部分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事實上,盡管人類社會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水資源的危機卻越來越大。為什么?
小結: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一是從數量上看,工農業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導致需水量的增加;二是從質量上看,人類生活排放的廢棄物質增多,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加大,導致水體污染嚴重,我國上海市缺水就是污染性缺水的一個典型例子。
2、閱讀課本69頁《咸海的憂慮》,請小組派代表談看法,小組成員可補充看法。
提示:(1)咸海的面積在不斷減少,原因是:人們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種植棉花,導致流入咸海的水量減少;氣候干燥,蒸發強烈。(2)咸海面積減少產生一系列問題,湖泊中動物物種大部分滅絕;湖泊邊的城市處于沙漠之中,飲用水缺乏;傳統的漁業衰落導致失業;喪失調節氣候的功能,湖區環境惡化;灘地上空鹽塵飛舞,對人體健康和農田危害很大。
3、從咸海的案例中看到,水資源在不斷地變化,并對人類社會構成威脅,在哪方面表現出來呢?(水資源的減少導致環境的惡化、水資源數量供應不足、水體污染等)
4、由此可見,我們不僅僅要重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更迫切的是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有什么措施能使水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呢?(主要是通過開源和節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
5、請列舉開源的措施。(包括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庫;開渠引水實行跨流域調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6、開源“五水”歌:開發地下水、蓄積洪水,跨流域調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能馬上背出來嗎?
7、請列舉節流的措施。(包括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重視改進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等。)
8、水資源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盡管我們已經學習了關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知識,但關鍵還是要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面對復雜的生活環境,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看課本70頁“活動”,請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
提示:
(1)西北地區的水資源供給,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解決水資源的供求矛盾應體現在:控制人口數量,減少用水規模;發展節水農業;保護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還草。
(2)我國缺水問題,談談看法:通過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收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確定綜合思維、立體思維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尋找解決缺水的對策。
第四部分 總結本節內容:
課后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水資源,以及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資源的不均衡導致了缺水地區水資源的供需矛盾,而我們知道無論是水資源的數量還是質量對社會及經濟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探究更合理的水資源利用模式,從而解決目前人們面臨的水危機。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高一地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視頻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水資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資源的具體指標
2.運用圖標說明全球和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特點
3.說明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4.樹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觀念,了解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有關資料和圖片,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通過案例分析和活動設計,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精神。
3.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作業,倡導合作探究和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辨證看 待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情況;
2.樹立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水資源的分布與利用
【教學難點】
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flash”一口水”:西北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短缺的地方之一,什么是水資源?
一、水資源的含義
1.水資源概念:水資源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
廣義水資源:水圈內水量總體
狹義水資源: 陸地淡水
我們前面有講到水體的類型,包括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陸地水包括陸地淡水和湖泊咸水、地下咸水。其中陸地淡水僅占2.53%,陸地上的淡水種類多,有些難以利用或者目前直接利用較少,容易 利用的淡水資源有河流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這些儲量僅占全球水體總量的0.007%。
承接:那么,一個地區水資源的多少用什么來衡量呢?
2水資源的衡量標準
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來衡量。請同學們讀圖3.10,思考:徑流量、降水量和蒸發量三者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多年平均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個大洲的水資源總量是有很大的差異。
3.世界水資源分布
請同學們讀圖3.10對各個大洲水資源的豐歉程度排序。
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這是各大洲的區別,那國家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如巴西多年平均徑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六位。
承接:中國多年平均徑流總量雖然位居世界第六位, 但時空分布不均勻。
4.我國水資源的分布
(展示幻燈片),請 同學們讀圖,說出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
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空間分配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5.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以上是我國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呢?
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 時間分布不均------修建水庫
(展示幻燈片)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人為原因:人口劇增,工農業生產規模擴大,水資源需求量增。大水資源浪費嚴重 。水資源污染嚴重 。
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呢?
控制人口增長,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節約、合理使用水資源 。保護水源、防治污染、凈化污水、立法保護 。
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資源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為此人們采取多種措施,力圖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
1、開源
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庫;跨流域調水;人工増雨;海水淡化等
2、節流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意識;重視改進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
【轉折】水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是由于水資源的分布存在地區差異,從而影響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區域對比: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新疆。水資源短缺的西北地區聚落規模比較小,而水資源較充足的江南地區聚落規模較大。
結論:說明了水資源的數量會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課前準備,收集資料】一些知名礦泉水和飲料廠的水源地
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創設情境2:如果你打算開一個礦泉水廠,你要把廠址建在哪?
展示茅臺酒水源地赤水河的圖片以及展示青島啤酒和嶗山水圖
結論:說明了水資源的質量也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效益。
2.水資源利用的進步
展示課本的p62三張圖片思考:這三張圖片說明了科技進步對水資源利用有何影響
從這些圖,我們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類利用水 資源的種類、范圍擴大。
課后作業:西北是我國水資源總量最少的地區,但是我國最缺水卻是華北。請學生分析原因。可以從自然和人為兩個原因入手。并制定一個華北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策略。
板書
板書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1.水資源概念
2.水資源的衡量標準
3.世界水資源 分布
4.我國水資源的分布
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水危機的原因
2、采取的措施
三、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1.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2.水資源利用的進步
3、水資源的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