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篇一
所有的節日中,唯獨清明,令人傷感。三、四月,正是萬物復蘇,植物萌生新芽,動物結束漫長冬眠的時候。陽光和煦,寒風凜冽。這種天氣最糟糕,早上還算是暖和,下午一下就變了天。晚上更是沒得說,風大,又冷,在外面通常是呆不住的。
我又在想,在南山,爺爺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變化?他們不冷,不餓,不孤獨嗎?那時候媽媽總是拍拍我的頭,說:“孩子,別想太多了。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們離開我將近八年了。我早已經從稚氣的孩童變成懂事的少女。我漸漸開始忘記,走出悲傷。
中國的清明節,在我眼里,極為非凡。沒有親人間的團聚與把酒言歡;沒有歡聲笑語和張燈結彩;更沒有喜慶的氣氛……甚至哭泣與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墳,我都告誡自己不要哭。可是,又有幾次忍住了?忍不住的,是對親人的思念。
爺爺很是喜歡菊花,甚至可以說是愛,大約從記事起,爺爺的生活中就有菊了。不論是練字還是畫國畫,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對菊花的無限熱衷。“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我認為,爺爺就像菊花一樣,潔凈,不卑不亢……他永遠是那樣平易近人。奶奶則像百合,散發著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總是開朗的。生活中笑聲不斷。
清明,花也同樣是寄托了生者對故人的思念。見花如見人。年年掃墓,家人只拿這兩種花去看爺爺奶奶,我總是認認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塵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將花擺到墓前,仿佛懷中是不可侵犯的圣物。對啊,那本來就是代表爺爺奶奶的花,神圣而高貴,怎么可能答應別人隨便玩弄。
清明,誰說是流淚、安寂的日子?我們在世界另一邊的親人,正在面帶微笑看著我們,看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也為我們默默祈禱:在那邊,一定要平安、幸福、快樂!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篇二
今天是清明節,我知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踏青的日子,而且清明一道,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期末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連日來的幾場春雨頓時使我們感受到了春寒料峭,趁著這個清明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煙花三月下揚州”,切身體會一下江南三月的美景如畫。
油菜花是清明時節最常見花了,我們陜西漢中的油菜花也很有名,但是今年我們來到了江蘇泰州,輕搖小船,蕩舟水上在油菜花的花海里穿行,這還是第一次呢。來到這里,你會看到在遼闊的水面上,千姿百態的垛田形成了千個湖中小島,島上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一望無際,真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美景。
我們還游覽了的瘦西湖,聽它的名字你就知道了,它是很纖細的一個湖泊,瘦西湖最的景點有五亭橋、小金山、熙春臺、長提春柳、白塔晴云、二十四橋等,好好游覽一圈需要一天的時間呢!這個時節正是瘦西湖最美的時候,綠樹鮮花,滿園春色,真是美在江南呢!
來到揚州就不能不去看看何園和個園,都是以假山聞名的園林,“四面串樓環水抱,幾堆假山嘆自然”樓串樓,園套園就是何園的特色。“四季假山”就是個園的特色,還有滿園的竹子舉知道當年的主人是多么喜愛竹子,個園就是因竹葉形狀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因為這句詩詞我一直很向往美麗的揚州,當我走進揚州,了解了古老揚州很悠久,很詩情畫意,就像瘦西湖那樣,一湖平靜的綠水,讓人心曠神怡,很希望能再來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