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是這樣當老師的》讀書心得篇一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書體會
特級教師魏書生教書經歷令人驚訝:他擔任實驗中學校長與書記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一年平均外出開會達4個月之久,卻從不請人代上一節語文課,他學期之初即進行期未,一學期教材他用30多課時就講完了;他不批作業,不改,但他的學生在升學成績卻能比重點中學平均高
7. 8分??面對這一切,人們不禁要問:魏書生究意依靠什么獲得教學的成功? 在我們認真研究了魏書生一系列教學經驗后,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級管理,是魏書生教學成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魏書生的教學離不開管理,沒有他成功的班級管理就沒有他今天的教學奇跡,那么魏書生是怎樣進行管理并以此服務于教學的呢?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啟示呢?
一、競賽機制
競賽機制是魏書生班級管理工作的明顯特點之一.有一次,學習委員收書費,他要一個一個收,魏書生說,我沒有讓你這樣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學習委員很聰明,馬上拿著手表說,同學們注意了,各小組組長請站在你們小組的左側,下面我們要開展收書費比賽,各就各位,預備開始.書費很快收起來了.可以想見,在魏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小組分得很細,工作講求競賽.這樣,既活躍了教室的氣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代謝機制
魏書生直接參與指導管理活動,但魏書生班級管理的主體是學生.他設立了值周班長(自報,輪值兩周),值日班長(按學號輪值),這些同學與常務班長,團支書,班委會成員一起,各有不同的職責,共同地負責班級各種事務的處理。同時他要求學生照章辦事,責任明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事皆有章可循。這里的臨時常務班長制,就是所謂的代謝機制, 班長象人體內的血液一樣,不斷的循環,常換常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三、協調機制
魏書生首先注意到了教學管理與班級管理的協調,通過完善兩條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實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魏書生除注意直接參與管理外,他始終把管
《我是這樣當老師的》讀書心得篇二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這本書處處透露出生活的氣息和教育的智慧。同時,這本書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傳記或者回憶錄,而是關于他的教育人生的經驗總結和梳理,讀來倍感親切而又不乏智慧,時時都能體會到魏書生老師教書育人的智慧。
一、用平常之心追求卓越
魏書生身兼數職,卻輕松自如,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提倡苦中求樂、忙中求閑、失中求得、鬧中求靜。也不能說我生存的環境不喧囂,但我的內心可以說是比較寧靜的。”幾十年來,魏書生先生倍受世人推崇,他的社會兼職多達近40項,國內外請他作報告的絡繹不絕。他從來沒在成就面前驕傲,也從來沒在任何困難面前退縮。他沒有因權勢、名利而沖昏頭腦,而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世俗的權勢、榮譽、名利。多么可貴的平常之心!一顆平常心對于我也很有啟發。我們的工作不能說不忙。而且我發現,盡管社會上對教師多有微詞,但是我們身邊的教師卻沒有失卻做老師的良知,每位老師還是該干嘛就干嘛,認真地對待教育教學工作,甚至當學生考得不好的時候,還會引咎自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農村教師補貼沒有能及時到位的時候,老師們也沒因此而放松對孩子的要求,繼續盡心盡責。小語調研員張校長上周來我校聽課之后盛贊我們:為了夢想而堅持!夢想就是我們的教育夢,這是在贊揚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是有追求的;堅持就是盡管物質回報不多,依然兢兢業業,努力工作,這就是在贊揚我們老師都有一顆可貴的平常心!如果每個人都能以一種平常之心對待自己的周圍的人,周圍的事,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那么你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不如意。面對失敗,你會變得從容;面對成功,你不會忘乎所以。
二、用淡泊之心追求幸福
現在很多教師感受不到幸福,也許,是自己對教育的期許太多而降低了自己的職業幸福感。魏書生說:“一個教師的幸福,很少源于物質,更多源于精神。無論任何時代,教師都不是一個高收入群體,充其量不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正因為他熱愛教育,才能淡泊名利,也才能創造出如此巨大的成績并充分享受幸福感。我們做老師其實是相對純潔,且相當有幸福感的。去年我教的一個學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跟著奶奶,那天下著滂沱大雨,沒人送傘。僅因為我盛情邀請他跟著我的汽車回家,并告訴他做人有時不必太過知趣,至今仍對我心存感激。這個孩子現在成績挺好,我看他人格也發展得很好,沒有很多的單親家庭孩子身上反映出來的自卑。我感到很幸福。孩子真是一張純潔的白紙,就看你往上寫點兒什么了。我們教師努力在上面寫著誠信、樂觀、向上等優秀品質,如果能讓孩子成長為那樣的人,不是很有成就感嗎?
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是我的理想,魏書生先生用他自己的智慧、豁達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為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要不斷的學習教學的藝術,從魏先生身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育人策略,真正地服務于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