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門診部工作計劃表篇一
領導重視,有專(兼)職疫情管理人員,各項制度健全,措施落實到位。有計劃、總結,實行傳染病網絡直報,及時報告率達100%以上,并按規定進行疫情統計分析。每月按時上報各種傳染病月(旬、周)報表轄區內無傳染病暴發流行。設有預檢分診處,且流程合理。腸道傳染病門診按時開診,分區明確。標識規范,應配備霍亂快檢試劑,嚴格把握霍亂疑似病例標準。狂犬病門診配備熱水、冷水傷口沖洗池等相應的設備,配備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消毒、搶救藥品。嚴格按照狂犬病暴露處置標準操作。按要求對醫務人員開展《傳染病防治法》及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培訓率達90%。按照規定對性病病人、術前病人和臨床用血、孕產婦進行hiv 抗體檢測。積極開展社區健康宣教活動,礦區人群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達90%。
1、做好傳染病暴發疫情的'應急準備工作,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處置。
2、做好甲型流感、霍亂、手足口病等腹瀉病的防治工作,搞好發熱門診和腹瀉病門診的預檢分診工作。
3、按時完成傳染病日、旬、月報表,按規定完成傳染病例個案調查工作,填寫規范。
4、結核病病人管理規范,宣傳到位,調查及時。
5、無傳染病漏報。 按時完成兒童周、旬、月各項接種任務,無接種事故發生,接種率達100%,抽查無漏卡現象。我院合理設置預防接種門診,預防接種人員具備資質,規范預防接種服務行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疫苗接種公示,接種前預檢、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符合要求。各類檔案資料齊全、完善,按照預防接種門診的建檔標準和要求分類存檔、按年度裝訂成冊,及時上報各種接種報表,數據準確、真實,無漏項。免疫規劃內的疫苗合格接種率達95%以上,強化免疫達90%以上,麻疹類疫苗及時接種率達98%。按時參加站及上級主管部門召開的免疫規劃會議。認真執行集團公司《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暫行管理辦法》的規定,無私自購苗和違規接種現象發生,苗賬相符,冷鏈系統管理情況。
重新調整了領導小組,領導重視,工作積極主動。建立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有計劃、總結,積極開展慢性病及死亡死因檢測工作。規范填寫報告卡,無漏報、遲報,及時網絡直報,年報告率大于7‰以上。按時參加站及上級主管部門召開的慢病會議。
死因監測報告:規范和加強死因監測工作,確保在病人死后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卡片上報和審核。
今年分院、門診部及院本部積極開展社區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
健康指導。健康管理率≥80%;我們扎實做好社區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
今年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要求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面對面隨訪2次/年。1)高血壓健康管理率≥40%;(2)規范管理率≥80%;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實行規范化管理。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今年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2次面對面隨訪和2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體檢項目包括足背動脈搏動檢查,其他項目同高血壓患者;(1)糖尿病健康管理率≥40%;(2)糖尿病規范管理率≥80%。
院內餐飲和公共場所經營單位行政許可辦(驗)證率達100%,健康檢查合格率達90%以上,并及時調離職業禁忌人員。檔案管理符合規定要求。一戶一檔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建立食品安全黑紅榜制度。餐飲和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月衛生監督覆蓋率100%,監督協管文書書寫規范。餐飲和公共場所持有效許可證經營,下發文件開展清潔
廚房行動。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供、管、蓄、輸過程無污染,無介水類傳染病發生。下發文件開展尋找笑臉就餐行動、食品安全警示教育活動。無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或公共衛生安全事故。
食品衛生: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進一步加強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開展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等檢查,共組織對兩個食堂、一個超市和門前攤販實施36余次食品衛生檢查,發出整改通知6次份,確保了飲食安全。
飲水衛生:定期開展飲用水衛生檢查和監測。
一是放射衛生:1、建立健全放射衛生檔案。包括: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應急救援預案、儀器設備檢測、個體劑量檢測報告等。2、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職業健康監護體檢并建立健康監護檔案。3、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加放射衛生知識培訓。
二是職業衛生:積極協助萊蕪礦區各礦開展職業病普查,塵肺攝片質量要求甲、乙級達到90%,丙級片不超8%,廢片不超2%。礦區職業病人檔案建立齊全,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建立齊全。急診科及時進行農藥中毒上報。
有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專(兼)職人員,相應設備。檔案資料齊全,經常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積極向上級部門投稿,今年13篇。參加上級部門的業務培訓,組織本單位職工開展相關培訓。積極訂閱健康教育宣傳資料,達到規定要求。充分運用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資源優勢,努力提高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開展社區北京專家講座,制作各類宣傳牌板20余塊,發放社區居民衛生宣傳單、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宣傳資料55000余份。
今年組織全員考試1次,醫務人員《母嬰保健法法》等法律法規主要內容知曉率100%,近年來進一步加強產科建設,愛嬰醫院復核達到標準要求。婦幼衛生信息資料填寫齊全、統計數據準確、上報及時。依法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嚴格《出生醫學證明》的使用與管理。開展孕產婦、0-6歲。
門診部工作計劃表篇二
1、加強科室制度建設,使各項護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規化。
2、做好新入院護士、低年資護士的培養和考核工作,強化她們的學習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
3、加強“三基”培訓及考核,每個月對護士操作進行抽查考核,每學期一次理論考試。
4、強化相關護理知識的學習和考核,注重理論考試與臨床應用相結合,要求講究實效,不流于形式。
5、組織護理人員每學期學習一次醫療護理的各項法律法規。
1、加強護理操作規范,實施流程化服務。
嚴格無菌操作及查對制度,提高護理水平和質量,杜絕醫療護理的差錯事故發生。
2、認真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要求保持病床整潔,無異味,無污跡,物品擺設整齊規范,輸液滴數與醫囑相符,勤巡視輸液病人,善于觀察病情,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注重收集護理服務需求信息,護士長通過了解回訪卡意見、與門診和住院病人的交談,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等,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完善和彌補護理工作中的不足。
4、對護士工作給予激勵。尤其是病人寫信表揚的護士加10—20分,反之扣10—20分。
5、做到服務質量零投訴。
1、加強基礎護理,確保褥瘡發生率為零,具體工作如下:
(1)做好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
(2)加強早晚班,為危重病人做好晨晚間護理。
2、嚴格護理文書的書寫,力爭合格率為98%。
(1)責任到人,嚴格執行護理文書的扣分制度。
(2)護士長每天抽查,重點是護理記錄。
(3)學習護理文書書寫標準,并定期講評護理文書。
3、成立質控小組,虛心聽取醫生對護理質量的意見,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使護理質量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4、藥品、儀器設備及急救物品完好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