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項羽的優點評價 項羽歷史人物評價篇一
田榮不斷的在齊國搞事情,項羽派人去剿滅,田榮就給他玩起游擊戰,遠遠躲起來。楚國大軍一走,田榮率領的軍隊又冒出來,到處斬殺楚國的軍士。這樣反反復復搞了很多次,讓楚國的大軍深陷在齊國的沼澤里不能自拔。
齊國跟楚國是世仇,為了聯合齊國抵御漢軍,雙方暫時合作,楚軍二十萬被韓信一場水給淹了,大將龍苴戰死,齊國成為漢土。九江王英布早就叛楚歸漢了,長沙王吳苪是漢王的忠實追隨者。
彭越在楚國后方搞游擊戰,搞得楚國不得安寧,大部分楚地都被彭越攻占了。
項羽還有那些盟友呢?諸侯是一個沒有了,他們都跟劉邦結盟圍攻項羽!
唯一還忠于項羽的是魯地,項羽死后,魯人拒不投降,理由是楚懷王曾經封項羽為魯公,魯人要給項羽舉行葬禮。
韓信將項羽尸體縫合起來交給魯人,以公爵之禮厚葬,劉邦親自祭奠,魯人乃降!
所謂江東之地方千里,乃王霸之資,失敗的項羽回到江東,結果只有兩種,無論那種都是項羽不能接受的。一是被漢聯軍追殺,最終死于戰陣之上;二是被百姓捉住斬首或者扭送漢軍。兩千年來,項羽鴻門宴上不殺劉邦,都被當做他因此失去天下、最終國破身亡的最主要原因。多少后世英雄人杰,都將項羽當做鞭策自己的反面典型: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然而,如果當真從項羽當時的立場和形勢看來,那么我們會發現一個被《史記》《漢書》掩藏的真實史實,項羽當時實力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君臨天下。
劉邦并非他最大的敵人,殺劉邦,對項羽來說弊遠大于利,也會嚴重損害自己政治聲望,從此成為天下公敵,自取滅亡。
項羽的優點評價 項羽歷史人物評價篇二
鴻門宴時,項羽的真實實力,好一出借力打力的空手套白狼!
巨鹿之戰時,項羽率領五萬楚軍,大戰大秦帝國合計四十萬人的長城軍團(王離部)和關中軍團(章邯部),先擊退章邯所部,奪占糧道,再殲滅的王離軍團近二十萬人。
他的驚人戰斗力把當時作壁上觀的各國諸侯聯軍都嚇怕了,才暫時推舉他當個頭領,即所謂統領四十萬聯軍的“諸侯上將軍”。
之后他又歷時半年,先迫降后坑殺了二十萬人的章邯軍團,摧毀了秦帝國的主要軍事力量,也實際宣告了秦朝的喪鐘。
經過巨鹿之戰的消耗,至入關前,諸侯聯軍明確的增兵記載僅為新安時的“三十余萬”和鴻門宴前的“四十萬”,可見總共只增兵數萬,其中屬于項羽的份額即使最多,其入關中時總兵力也不會超過七萬。
而與此同時,劉邦以兩萬偏師攻破武關,秦王子嬰投降。劉邦招降八萬秦軍留守部隊,擴軍至十萬,欲占據關中稱王,封鎖函谷關,招致諸侯聯軍眾怒。
項羽因勢利導,以四十萬聯軍兵威,以勢壓之,通過鴻門宴,兵不血刃迫使劉邦拱手歸降,并裁軍至三萬,實力大損,更取得了分封天下的權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七萬軍基本盤,卻能借勢空手套白狼,裹挾了四十萬諸侯聯軍,連續殲滅四十萬秦軍;再靠這些各懷鬼胎的諸侯聯軍,威壓了劉邦,迫其讓出關中,成為天下名義霸主的項羽,自是此時最大贏家,
所謂「滅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賞罰廢置之柄焉」。 整個過程,空手套白狼,精彩之致。
其二、鴻門宴未登場的隱藏主角:楚王熊心。
若史籍中此時楚王(熊心)為戰國楚懷王(熊槐)之孫的記載屬實,那么根據楚懷王死于前296年,距離鴻門宴已經過去整整九十年,熊心的年齡最低估計也有五十歲,正是個和劉邦一樣飽經世故的政治強人,絕非無知牧童。(為了方便區分,下文將熊心稱為“楚后懷王”。)
后世對楚后懷王評價也甚高,認為其是“有帝王之英略”,“獨運大柄,揮置諸將若素君臣然”,是知人善任,勇智兼備的一代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