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華傳統節日春節篇一
外公眉毛淡,眼睛圓,大且圓的腦袋架在矮乎乎的身架上,甚是可笑。但他今年80歲,卻行動如60歲的老人。若不是他滿頭白發,還真看不出他的高齡。
大年三十,外公又要做拔絲土豆。我一聽這菜名就垂涎三尺,但每次都沒吃夠。我轉念一想:一份不夠,那兩份就夠了吧!于是我向外公問道:“外公,我想學做拔絲土豆!”
外公一聽,臉上微微一笑:“好啊!那先削土豆皮,削兩個。”
我一聽數目就不對——兩份怎會才兩個!又一想,知道了原委,便笑道:“外公,我學得慢,還是削四個——你兩我兩吧。”
我說著,從袋子里挑了四個大的土豆,右手拿著削皮刀,學著以前媽媽的樣子,一條一下地刮皮。
而外公也不閑著,不停地找需要的調料。
“糖,嗯……哦,在這兒!”
哎,總算找到了。
我刮完大面積的土豆皮,又用小刀挑出了凹坑中的臟皮。
“要洗干凈,再切!”外公一嘟嘴連忙跑過來,奪過菜刀,用菜刀把土豆趕入事先準備好的漏盆中。
“嘩——”開大水沖著,手不停地搓。十幾秒后,關了水,抖抖手,遞菜刀給我:“你切一個,我切三個哈!記得切小。”
我接過菜刀,先豎切成兩半,然后把平的一面對著菜板,一豎三橫,直接切成八塊。如法炮制,把一個土豆切成十六小塊。
外公走過來,快刀幾下,便也切出了一堆小土豆。
他開了中火,先煮熟了土豆放一邊,再把身旁調好的一碗看似油的東西倒入炒鍋中,他笑著說:“這是糖。糖熬好了再放入土豆,再炒幾下就ok!”
火舔著鍋底,直到糖呈棕紅,外公才放入土豆,順手開成大火,翻炒幾下。土豆剛還是黃色,經外公妙手一翻,糖全裹在了土豆上,成了棕紅色。外公取出土豆,一陣香味撲鼻。
我和弟弟搶著吃,媽媽笑了:“以前我和哥哥就比誰把絲吊的高,看到它,仿佛看到了哥哥!”
哇,一盤春節的菜,竟是媽媽對舅舅的思念啊!更是我童年的回憶!
中華傳統節日春節篇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它有著五千多年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
重陽節
等。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每當春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非常忙碌。有的人家開始大掃除,里里外外都打掃干凈。有的人家開始準備年貨。購買各式各樣的東西,迎接春節的到來。
每當春節還沒到來時,我就開始盼著奶奶蒸的肉圓子。它的味道很特別,咬一口讓你永遠也忘不掉這種味道。它的做法很簡單,先把面粉到進盆里,放一點開水在里面,然后開始攪拌,最后扭出一個洞,把餡給放進去,蒸一下就做好了!肉圓子還有寓意吧,人們經常說的團團圓圓。
春節來臨了,大家開始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還沒開始前,奶奶拿了一根香向菩薩燒香磕頭。我也跟著做起來。年夜飯開始了,爸爸第一個站起來向爺爺奶奶敬酒,爸爸說:“身體健康。”我向爺爺奶奶彎腰要紅包,然后大家歡聲笑語,高高興興地吃著年夜飯。年夜飯結束后,我問爸爸:“為什么這盤魚不吃呢?”爸爸說:“年年有余。”
初一到了,我個爺爺、奶奶去廟里拜祖宗。一見到老祖宗我就開始磕頭,磕完頭后,爺爺、奶奶把食物供給菩薩,然后又進去拜菩薩。我和爸爸一起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兩串鞭炮好像在比誰發出的聲音大呢!
春節過去了,我期待明年的春節更精彩,我會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