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一周記中秋節 高一中秋節放假嗎篇一
明月幾時有
那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正圓,那時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餅、賞月景好不融洽的局面。碰到我弟弟喜歡吃的棗泥時,我還會和弟弟搶。一般情況下,我搶過來后,弟弟就開始哭,媽媽嗔怪道:還不把他給弟弟。我把月餅給他時,他還是哭。我就只得哼哼幾聲,弟弟就破涕為笑,我感慨道:哎,小孩兒就是笨!這時,弟弟就開始拿著數學顯擺:姐,誰說小孩笨,我知道1+1=2,你不知道吧!爸爸在一旁淺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夜空中彌漫著祥和的氣息。
把酒問青天
那一年的中秋,爸爸下崗,選擇了復讀。那年,媽媽反常的買了幾個廉價的棗泥月餅,月餅擺在桌面上,卻沒有人去吃,弟弟在屋里看著新聞,似乎在一時間中大了許多。爸爸喝著酒,時不時望向月亮。月圓之夜,涼風習習,周圍一片靜謐。終于,王菲的《水調歌頭》打破了沉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聽著聽著,我的眼便模糊了,想必蘇軾那時的抑郁之情和我現在無異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爸爸去了外地,媽媽忙于家務,我只能刻苦讀書。又是月圓時,我獨有登樓遠眺,爸爸,你在他鄉,是否安好,是否感到女兒的思念。涼風習習,宛若爸爸的手撫摸我的臉頰。一滴淚水悄然來到,晶瑩中,月兒更圓,月只更美。耳邊傳來耳熟能詳的歌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時在人間。我不由自主的哼唱起來: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很,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兒,我收回剛才的對牛彈琴,在我剛才哼唱的當兒,我分明的看到你眼角欲落未落的淚。你有親人,所以你才會在八月十五傳達對親人的愛。對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高一周記中秋節 高一中秋節放假嗎篇二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里,除了辭舊迎新的
春節
,中秋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詩人們或傷感,或喜悅的'吟誦中,中秋這個彌漫著濃濃喜悅和淡淡思念的節日又一次光臨了人世。這天,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桌上的菜很是豐富,這么豐盛的菜,對我們家來說,可是難得一見。
吃過晚飯后,我走到陽臺上,向窗外望去,靜靜地欣賞天上掛著的那一輪皎皎明月。她宛若一位穿著潔白婚紗的姑娘,懸坐在這凄美的夜幕之上。她渾身散發光芒,好像在向全天下宣告:今晚的這片夜空,是她的舞臺!
夜,漸漸深了……我忽然想到,是不是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抱著一只潔白如玉的兔子,坐在月亮上,思念著自己的愛人呢……她在那里,會不會覺得孤單,會不會,在這凄美的夜里,悄悄地落淚呢……不久后,媽媽端著一盤月餅走了進來,我拿起其中的一塊月餅,一邊吃一邊繼續欣賞著這一輪明月,看著它,仿佛就能把這一天所有的喜怒哀樂拋到腦后,頓時,整個人都輕松了許多。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光燈。”看完月亮,我向下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但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此時我想對他們說:身在異鄉的人啊,希望孤單的你不要悲傷,請抬起頭看看那輪明月吧!說不定,你思念的人,也在看著那輪明月,思念著你……
月,輕輕灑下如火的夜色;星,慢慢述說著美麗的神話;我,靜靜沉入甜美的夢鄉……
我知道,今年的中秋夜,依舊是那么豐富,那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