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而刀不碰骨,毋庸置疑是因為他技藝嫻熟,但更多的是“批大郤,導大窾”,有意不使刀與骨針鋒相對,這是“圓”的智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順應自然與保全天性作文800字議論文,供大家參考。
順其規律,方得收獲
在《庖丁解牛》中,庖丁對于自己高超的技術,大抵是這樣講的:我所修煉的道理超過了技術,順著牛體的結構,才能將肉脫下。這就啟示我們:順其規律十分重要。
那么什么是《庖丁解?!分械?ldquo;因其固然”呢?我們都知道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他所推崇的思想是順其自然,這與庖丁的“因其固然”是相通的。無非是順應自然規律,沿著一條路走,順應牛體的自然結構去解牛。將這事比作一葉小舟吧,若逆著水流向上,很難到達目的地。而如果順應自然規律,順著水流飄蕩,那樣即使你沒有槳,也可以離自己的目的地越來越近。這就是“因其固然”,順著其本來的樣子。
為什么我們要像《庖丁解?!分械拟叶∫粯禹樒渥匀?魯迅先生曾說過“這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便是原因。順著規律前行如開辟新路,成功的希望也就從渺茫中走來了。倘若這些人們不順應自然規律,從天上走,那想來也有些忍俊不禁,結果自然是事與愿違。從魯迅先生的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只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得到希冀。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也說:“順應自然科學規律是一切物理及任何事物開端的必然要求。”《海的女兒》這篇童話我們可以說讀得滾瓜爛熟。故事的主人公小美人魚正是渴望一雙能在陸地上行走的腿而違背了自然規律,沒有因其固然,所以才會在七彩的陽光下變成泡影。這便是違背了自然規律,沒有做到因其固然,所以要付出的代價。這一切也表明了為什么我們要因其固然,順應規律辦事。
因其固然是否意味著麻木不仁,墨守成規呢?不是的。我們應該學會怎樣因其然。首先要合理判斷。在因其固然前,我們應先判斷什么是“固然”。也就是哪個才是自然規律,若是判斷錯誤,便不能順應自然規律。其次,靈活運用。辨別了什么是自然規律后,便開始順其規律。這就不得不提到《庖丁解牛》中庖丁順應事物的方法:庖丁特意避開大骨,沿著牛肉中的條理。他也告訴我們應該避開鋒芒,沿著更加順暢的那條路走下去。做到這兩點便可以做到真正的因其固然。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款,因其固然。順應自然條理,避開鋒芒,便可以讓我們自己也擁有高超的“解牛技術”。
順應自然與保全天性作文800字議論文
人之天性,亦歸自然
寓言庖丁解牛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故事中,庖丁分割整牛,刀刃在牛骨間穿行,可謂出神入化。原因是經過反復實踐,庖丁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順應了自然。人言此篇要人保全天性,豈不知人之天性,亦歸自然。
庖丁解牛之妙,全在于對牛的身體結構了如指掌,所以他的刀長久不壞。遵循自然之道的哲理顯而易見,絕無異議。而至于讀出人要保全天性的主旨,深入思考,也未嘗不可,無非是講解牛的道理從做事引入到做人中來。但務必要闡明的是,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遵循自然之道都是必須的。
歷史證明,人類征服自然,人類高于自然,諸如此類的思想和做法是完全錯誤的。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親近自然的。老莊哲學中,順應自然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認為人本身是自然的產物。如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終以自然為法則來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老子把人最大的善良比喻為自然界的水,也是向自然學習。儒家哲學也有遵循自然的思想,如孟子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可以說這是可持續發展觀的源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無非是要我們遵循自然之道。荀子說:“制天命而用之。”雖然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前提也是掌握客觀的自然規律,這樣才能利用它。
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古人早已經給出答案,人本身也屬于自然。所以中國人的性格中有親近自然的基因,每到閑暇時刻,都愿意登山臨水,正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于是,中國的山水詩也因之而誕生了。山水詩看似寫的是山水,實則借山水而抒懷。比如李白的名篇《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敬亭山,山與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時至今日,反復疊加在一起的歷史更是告訴我們,盡管人類科技高度發展,如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5G等,但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人類戰勝自然、征服自然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毀滅性的災難。為此,我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生態就是生命,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命。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們更是看到自然力量的偉大。在自然界面前,人類只能勉強防御。這更加表明,人類和自然關系絕對不能是戰爭關系。多年來,人們面臨著氣候變暖的問題,去年澳洲和美國的山火更加劇了氣候變暖,這是關乎整個人類命運的自然問題。地球已經成為一個村落,人類已經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
人類可以保全自己的天性,但必要清楚人類的天性要服從于自然。古代、當下,海內、海外,都是如此。因此,庖丁解牛的故事,主旨是要遵循自然之道,也可以是保全人之天性,而人之天性,亦歸自然。
【順應自然與保全天性作文800字議論文【2篇】】相關推薦文章:
以規矩與天性為題目的議論文作文800字
敬畏自然作文高考800字 敬畏自然議論文范文
感悟自然600字作文范文 感悟自然作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