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秋天的懷念篇一
那天回家,偶然一片落葉落在我的腳下,我仰望藍天,不知何時,跟隨時間的輪回而迎接秋。我默然一笑,而這份笑就猶如秋的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那么純凈,有不拘一格。有人的風韻也像秋。也許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依舊會有種閑逸之感。不知是秋影響了我,還是我的多愁善感。總之,那份秋的明澈,在我心頭縈繞不去。
當葉子蕭疏的時候,秋林亮出了它的秀逸。我記得羅蘭曾說“那是一分不露任何的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我曾捧起一片落地的葉子,仔細嗅去,一股清香,還有一種歷經滄桑的陳舊感,細心地觸摸它,那歷經春的發芽和奮斗與夏的盛開,在到秋的成熟,它隨時間飄落,隨生命而停留,隨大地而新生。我把它保存到我的書中,直到下一個秋天到來,我仿佛明白,它也許需要的是默默無聞地回歸,而不是我想一直留住它的生命,生死就是生死,何必去阻擋呢?人也遲早會有那么一天的。我把珍藏3年的樹葉,在這個秋天,放飛了。太陽下的它,是那么美麗,是那么與眾不同。
心不知何時隨風而動。那被風撫摸的臉,是那樣的溫暖。身體隨風而轉,一圈一圈,一次一次。不帶一點修飾,最純凈的風。隨著樹葉而起落,隨著田野而高飛,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那么爽利地掠過園林,無需對蕭蕭樹葉有所眷顧------生死就是生死,輪回就是輪回,變遷就是變遷,悲歡就是悲歡,無需參與,無需留戀。
最動人的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著天邊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涼之意,隨著暮色而侵染,不由得給人一種凄美之感,望著天邊那漸漸淡去的暮色,有一種歷經滄桑心若無塵的感覺,但又被暮色的醉紅而吸引。
秋大多給人還是凄涼之感,其實,我描寫秋天的時候,不愿提起的就是秋天的景色,那種以俗不可耐的句子來比喻秋天,我想寫的卻是秋的本色,一種與世無爭,寧靜淡泊的感覺,秋有豐收,有成熟,更多的或許是寂寥。暮色侵染大地,晚風傾訴樹林,樹葉的繽紛飄落,人世的浮塵,紅塵的可悲。那人生的虛無,經歷過希望,盛開的時期,很多人到秋這個季節,心中的感嘆不是每人能了解,因為他經歷過,辛酸苦辣就隨這個季節而改變,而煽動。而秋這個季節也就是到了孔子所說的“五十而知天命。”的地步。
最耐人尋味的或許是秋日天宇的閑云,那么隨意,那么悠悠然,不為任何人停留,遠離世間,對俗世悲歡擾攘,一種生命的本色。
世界任何東西都有蛻變的一天,都有結束的一天,或直到那天,我們才會明白。我最喜歡秋的就是它的隨意,它的閑逸,一種君子之道。秋水如秋風一樣明澈,“點秋江,白鷺沙鷗。” 就畫出了這分明澈。“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秋就是如此的一絲不染。
閑云野鶴是秋的題目,一種隨風的飄灑天空上的一抹白云,才當得起這個閑字,野鶴的美,猶如秋水,朦朧中有一絲捉摸不定的飄逸質感,兩者合二為一,而這兩者:閑與“逸”正是秋的本色。
我喜歡用君子來形容秋,因為如秋的人,也正是君子之道,他擁有一切,卻不貪圖一切,那是歷經世事,而得來的是超脫于紅塵之上的感覺,還有一種極深的感悟形成的透徹與灑脫。
秋是成熟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淡泊的季節,秋經歷過春之蓬勃和夏之繁盛,秋不在以夸獎,寵愛所引傲,而只是淡淡的做一個世外閑人,它的光芒藏在那回歸的生命。.
初中秋天的懷念篇二
纏綿多日的陰雨天氣過后,時令便進入秋季,這讓炙烤了整個夏天的天空,總算能喘口氣了。
天剛剛亮,車輛來往穿梭的聲音,鳥兒嬉戲追逐尖叫的聲音,還有早起晨練人們相互問候的聲音,便紛紛從窗戶的縫隙擠進房間,驚擾了我的美夢。好在不到商場店鋪營業的時間,更為嘈雜的聲響還未響起,整個城市正處在喧囂前的片刻安靜中。倘若在鄉村,清晨向來是靜悄悄地來,除了幾聲狗吠和公雞的啼叫,你是斷然聽不到這些聲音的。
反正睡不著,我索性穿好衣服,悄悄地打開臥室的窗戶。瞬間兒,一股透徹的微風便撲面而來,原本惺忪的我頓然一個寒顫,裸露著的半截胳膊也生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雞皮疙瘩。我順手穿上一件長袖衫,輕輕帶上房門來到室外。
此時,東方也只是剛剛露出魚肚白,天邊散落著幾顆星星,仿佛未睡醒似的,半睜著惺忪的眼睛。也許是前幾天雨水的緣故,被沖刷過了的天空湛藍湛藍的,就像剛擦拭過的窗玻璃,干凈的沒有一絲塵埃;又像平靜的湖面,一眼就能看到湖底自由自在的魚兒;更像一卷鋪展開的藍色的錦緞,沒有一丁點異樣的色彩。黑黝黝的遠山緊緊地包裹著整個城市,一棟棟的高樓都靜靜地站立著,柔柔的薄霧纏繞著在它們,宛如潔白的哈達搭在肩上,又輕輕地滑落到山的腰際,一半袒露著真誠,一半又隱藏在朦朧里。樹枝上,早聚集了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不知議論著什么開心的話題,全然不顧人們從它們身邊走過。草地里,晶瑩的露珠緊緊依附著泛著淺黃兒的綠葉上,幾只相互追逐著狗兒,有意抑或是無意地讓涼涼的露珠濺濕了皮毛。
沒過多久,太陽也忍不住鉆出了地平線來。從紅彤彤的到逐步變化成金黃色,無不將數道霞光投向天空、遠山、高樓、樹木、草叢、湖水、道路以及城市的每一寸肌膚。剛才還若隱若現裝點著萬物的薄霧兒,仿佛一下子被初陽蒸融了,瞬間在眼前豁然明朗起來。此時又被太陽籠罩著,像給萬物鑲上金邊似的,顯得那么富麗堂皇。金黃金黃的柿子顯擺似地掛在樹枝的最頂端,露珠兒都忙不迭地映襯著太陽的光芒,風兒自由地在光影里穿梭,鴿子在天空里自由地飛翔,就連公路上行駛的汽車都仿佛跳著熱舞。
太陽終于升起來,越過高高的樓群,真正掛在整個城市的上空,所有的虛無和飄渺便蕩然無存了。料想秋濃水易寒,正是菊花怒放時。說熱鬧也好,說嘈雜也罷,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所有的東西都一股腦地從城市的某一個角落擁擠過來,看熱鬧似的包圍著每一個人。
秋,就像一個蠶寶寶吃過睡過一樣,悄悄生長著;又像一揮而就的巨幅畫卷,還夾帶著色彩絲絲的香味,在一個不經意的早晨,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初中秋天的懷念篇三
對于秋天,總是感覺像線條粗獷的抽象畫。朦朦朧朧的畫面,有種單一的色調叫做孤寂。
城市,和往年一樣,飄著楓紅的雪,瑟瑟落落的,鋪滿了沒有盡頭的單行道,漸漸地,淹沒了夏。
這個北方的城市,關于太多與枯黃萎糜顏色有關的故事。而我,則在這些或悲或喜的故事里,被秋天一筆一筆的涂抹,覆蓋,直到凝重的再也找不到原有本彩。
勇走時說,每座城市,都有蒲公英到過的足跡,我們,亦是這樣微不足眼的小花花,短暫停留后,風過,便無痕。現在想起,的確是這樣。旅途中每一座盛裝寂寞的城市,都是一季繁簇花期。花開芳芳,只不過是為了祭奠盛夏里邂逅的那場尖銳花事。
巷角,一縷清涼飄搖著撫過臉龐,蘊含著風的味道。我淡淺微笑。我,亦如風,是從來不肯為誰停留的,哪怕流年里那些讓人心悸的旋美落葉。它只以蒼涼的顫音,在你耳邊悄然喃喃,然后逝隱在你目及之處。留下一片涼薄。其實也好,風涼之處,自有傲菊桀。
有些寒簌,心冷。該穿風衣了。
忽然想起淡藍色衣柜里,那件少了第二顆紐扣的風衣,安安靜靜的在那里整整呆了一個不悲不喜的繁夏。風衣,早已忘記是什么時候買的了。但我敢肯定,絕對和愛情無關。因為這些年歲月深默,所有與愛情有關的物件,我都仔仔細細的打成包裹,連同一枚篆刻的名字,一并寄往了流年。風衣,已經開始逐漸陳舊。但它只是沉默的在那里,不離,不棄。偶爾取次衣物,目光掠過時,舊時光的養分會瞬間充沛在肺,迂迂回回。仿佛那蔥綠的青春,還在我微笑的唇角里娓娓淌漾。
是的,關于青春,我們都痛過、哭過、也義無反顧過。但是總有一些時光痕跡,在我們尖銳的刺尖被歲月磨礪平坦后,就會彰顯出來。時不時就會海浪般涌出,淹沒記憶。就像梅,那個帶著糖果般笑容的女子自始至終不肯原諒我當初絕決離去一樣。
那個別離的秋天,葉紅菊黃。我們還都是驕傲的孩子,不肯給彼此蠢動的心一份寧靜,以為手中緊握著大把大把可供揮霍的青春,于是在前行的路上跌跌撞撞。直到某天從夢中驚醒才驀然,幸福曾經離自已那么近,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秋風涼,葉黃枯,輾輾轉轉年華,我依然偏執的在這個人潮涌動的城市里說著別人聽不懂的鄉音,面對疑惑的目光,我安泰自若。只是回報他們一個善意的微笑。有些話語,并非是說給誰聽,一切最初,不過是想讓某種別離太久的甜恬親情,在這異鄉,捂暖心的涼薄而已。
穿過深巷,踏上單行道,走過春天,送別盛夏,年年秋瑟晚楓,我早已放棄最初的堅持。那些理想,愛情,還有那些尖銳,都成為一笑而過的風語。聽吶,時光在歌唱,青春是一季美麗的花期,陽光燦爛,為你妖嬈綻放。只是我們都很吝嗇,舍不得給彼此一個溫暖的擁抱......
城市,在浮光掠影中奢華。地鐵線,像一條條流動著血液的脈搏,不斷的給這個城市輸入新鮮養分。我想,或許會有那么一天,在日暮西沉,行色匆匆的時間里,我懷抱著陳舊的吉他,在幽深的地鐵通道里,像旭日陽剛他們一樣,為自已遠去的青春,和曾經美好的愛情,譜一曲動人的旋律。
葉落繽紛,時光依舊前行,一個人,獨自走向屬于自已的單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