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距離為話題篇一
——題記
守望遙遠,守望天邊只屬于我們的永恒。或許奇跡太過于聰明,所以把時間給忘記;或許陽光太于溫暖,所以把冷漠的冰降細削平;或許大地太過于廣闊,所以無意間就這么不小心鑄造了距離。
大雁掠過天際,劃破藍天的思緒,卻留下了拼博的痕跡——那個距離也許是一生,我們守望到的結果,卻不是我們想要的。藍天到底有多高?或許雄鷹會給你答案,但終究只能算是一個模糊的輪廓。人心是無法測量的,守望到底有沒有測量的距離?或許大海也會有罪孽。這就是距離的美感,永遠置身在紛亂的世界,讓人類開始麻木,甚至開始淡忘遠觀時那種令人窒息的美感。當努力構建所謂的人生時,人類是否忘記了那份遙遠的守望,忘記了兒時曾經的天空,忘記了古詩中月亮的惆悵,忘記了希臘神話中揮著翅膀的安琪兒?科學的發展牽動著人類最后一根敏銳的神經,一切詩意消失殆盡,只剩下世俗世界的繁華汩汩流淌。
我是那樣的討厭近距離,近在咫尺的夢想,我不要。來得太容易,太簡單。兒時的我,不喜歡身邊的花花草草,而喜歡頭望天空,看一二白云漂浮,感到舒適、愜意,因為——我感受到了距離的美。正如秋葉,從樹上飄搖而下,那短短的距離給它的生命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正如溪水,只有一輩子的沖撞,才會顯現出勃勃生機,那段距離便是它一生的輝煌。否則,將會是一潭死水;正如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直至落地時的距離依舊是對它生命價值的最好解釋;正如彩虹,近看模糊不清,用距離隔開:紅橙黃綠青藍紫令人暢快。正是有了距離,人世界才有了美、丑、善、惡的識別。
我們相聚一山之遙,是守望把我們從遙遠變為咫尺。日出日落之間,我們是一群距離的虔誠守望者,不管前方的道路是否依舊,我們的腳步仍踏向遠方,不管路途是否遙遠,縱是天涯海角,不過是一瞬之間。
天的那一邊,是什么?我常常捫心自問,守望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國度。我不是個畫家,但我有權力擷取美的片刻,凝望那份美麗的而遙遠的天邊;我不是個作家,但我有權力記錄每一次感動,守望我到天邊的那點距離。
守望距離,心系相連。
以距離為話題篇二
音樂讓心與心融為一體。
——題記
這句話是我曾經的音樂老師告訴我的。因此從始至終我都相信,音樂是人世間最甜美的存在,讓語言的差異消失,讓不同的膚色擁有一樣的節拍,讓地圖上一條條國界線連成同一串旋律,讓心與心之間沒有距離。
孔子一直是我最尊敬的圣人,不僅因為他思想文學造詣流傳自世影響一代代中國人,更因為他將韻樂習至登峰造極。
孔子一向倡導君子應為多學之才,其中必學韻樂。相傳孔子相師襄學琴,一首曲子練習數十日,師囊以為可矣,而孔子卻以為自己只是學會曲譜,未悟其意;又數十日師囊以為可矣,孔子答曰已經悟其意,赤悟其形。終于,一日孔子恍然向師囊說:"此人黑壯矮小,必是王。"此曲正是《文王操》。
孔子一次又一次堅守,相信他必然堅信著音樂能力量能令心中有形,哪怕此物遠在千里之外,音樂自能將距離拉近。
四年前,我曾有幸前往紹興,不是為一窺魯迅先生故里風采,卻是為一場音樂盛世,世界合唱比賽。賽前一夜,我們應邀前往一場晚會,場下人滿為患,座無虛席。當我們迎著浪潮般的掌聲下臺后,一個黑人組合進入了視野,輕快明朗,強弱緩急發揮的淋漓盡致,但他們的歌詞我一句也聽不懂,于是我苦惱得只能小寐。我被掌聲和歡呼聲驚醒了,無論是場下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還是零落八席的各國友人,都在給予一陣陣聲浪,絲毫不吝惜一丁點贊美之心。興許是我那時還未真正感受音樂的魅力,竟在如此亢奮的眾人中睡著了,當我真正明白音樂能令人與人之間再無間隔時,實為當時之舉而羞愧,我白白占有了一席寶貴之座,讓這露天舞臺外一住能賞樂的'遺憾著,錯失一次絕好的良機。
意大利的盲人音樂家波切利因幼時的疏忽失去了光明,而父親告訴他:"雖然你看不到這世界,但你能讓世界看到你。"
波切利用高亢的歌喉令全世界為之震撼,父親的話感動了他,但這句話并不完全正確,波切利用音樂看見了全世界,超越了光的距離。
我沉浸于音樂,它讓世間阻隔美好的距離化為虛無,我也相信這沒有音樂拉不近的距離并一直想別人訴說著我的信念,此文正是為此而作。
以距離為話題篇三
距離,有時間、空間方面的距離,也有心靈、情感方面的距離,還有精神,物質方面的距離。有人說距離也可以產生美;也有人?距離可以產生間隔而我卻認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人與人,身體與身體的距離,而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而距離最近的往往也是心與心。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有時是遙遠的,但在許多時候又是最近的!
如果兩個陌生的人在一起,他們離得很近很近伸手可及,甚至可以感覺的對方的呼吸與心跳!可是他們之間就真的沒有了距離了嗎?不,不是的。他們兩個雖然身體的距離是很近的,但他們的心之間的距離是遙不可及的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懂對方究竟在想些什么,很懵懂這就是心與心之間遙遠的距離。但當兩個心靈息息相通的人,他們彼此了解、懂得對方,就算距離萬里之外,他們之間也沒有距離。因為他們的心是在一起的,身體的距離只會隔離人與人,但卻隔不開緊緊靠在一起的心。所以又說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
距離是什么呢?也許人們在反復琢磨這個問題!人們總以為身體與身體之間的距離才是真正的距離,他們以為與親人分開就會產生距離,感情就會慢慢消失。其實不是這樣的,身體距離得遙遠并不代表心的遙遠。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沉重的大災難,讓我們每個人都記憶猶新。天災人禍,這突如其來的地震帶走了多少同胞的性命啊!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啊!在這重要的時刻,是來自世界的人們給予了災區人民的幫助,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不管出的力有多渺小,那份愛卻是珍貴無比的。人們距離災區是遙遠的,我們只能在屏幕上目睹那一切,但我們每個人的心卻是在災區人民那里。距離的遙遠隔不開人們對災區人民的無限關愛,因為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我們的距離并不遙遠!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自強不息,重建家園!我們是心連心的,是沒有距離的。
距離是什么?距離就是心與心。人們啊,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才是真正的距離。只要我們對身邊的人多一點關愛,多一點理解、付出,那么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距離,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和諧。
心就是我們所謂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