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阿拉伯人和駱駝讀后感 阿拉伯人和駱駝的故事的寓意篇一
阿拉伯人躺在被子里剛睡著,他的駱駝就把帳篷的簾子輕輕地撩起,把頭探了進來。阿拉伯人納悶地問到:“發生什么事了嗎?”
駱駝可憐巴巴地說:“主人啊,外面實在太冷了。求求您讓我把頭伸進帳篷里暖和暖和吧!”善良的阿拉伯人為自己沒有考慮到駱駝的感受有些內疚,急忙答應了。
可過了一會兒,駱駝又懇求說:“主人啊,能讓我的脖子也暖和一下嗎?”阿拉伯人又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駱駝趕緊把脖子伸進帳篷里面來。
貪心的駱駝還不知足,它見主人這么好說話,心里又打起了壞主意,因為它的身子還在外面呀!于是,它裝作很難受的樣子,把頭搖來搖去,又說道:“這樣站著,身子實在太不舒服了,我還能把前腿放在帳篷里嗎?”阿拉伯人依然痛快地答應了駱駝,可是帳篷實在太小了,善良的阿拉伯人不得不蜷了蜷身子,睡到帳篷的角落里,給駱駝讓出一點地方來。
第二天清晨,阿拉伯人被凍醒了,“天呀!這是怎么回是!”他發現自己竟然睡到帳篷外面。原來半夜里駱駝將整個身子都擠進了帳篷里,把阿拉伯人拱到帳篷外面去了。
阿拉伯人和駱駝讀后感 阿拉伯人和駱駝的故事的寓意篇二
“我就要哪個,你不買我就不走!”……
大街上,一個男孩看中了一件昂貴的玩具,于是又哭又鬧,賴著不走。無奈,媽媽猶豫著掏出了錢包……
這個場景,使我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篇伊索寓言——《阿拉伯人與駱駝》。講的是寒冷的沙漠中,阿拉伯人住在一個小帳篷內,駱駝覺得冷,要求把頭鉆進去,主人爽快答應了。緊接著,駱駝又一次接一次要求將他各個部位鉆進帳篷,出于對駱駝的愛,阿拉伯人通通答應,最后竟將自己晾在帳篷外,駱駝則躲進帳篷取暖……
阿拉伯人的下場真是可憐又可笑。他愛他的駱駝是可以諒解的,但并不代表答應駱駝所有的無理要求,甚至把帳篷拱手讓給駱駝,自己在外飽受風吹雨打呀!如此周到的愛,對那只自私的駱駝來說不過是鉆了個大便宜而已!想想21世紀的孩子們,有多少人都具備駱駝自私精明的特征啊。在家里,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學校,他們驕橫跋扈傲視一切,一句不合便出口罵人、出手打架。導致他們這些壞脾氣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的溺愛!
其實,每個父母理所當然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愛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愛孩子不是無限止地滿足他的所有愿望,也不是寬容他的一切,那是縱容!那是溺愛!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受教育,讓他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如果過分地寵愛孩子,其結果只會使孩子更加自私霸道,甚至長大后,父母的下場與上文中那個阿拉伯人是大同小異的。
我國古代的孟母和岳母,都是以嚴厲管教孩子而流芳千古的。她們何嘗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她們不過是狠狠心把愛隱藏起來,把愛化為嚴格要求和嚴厲管教罷了,使得孩子能更好地吸收“愛”。孟子的成就和岳飛的英勇善戰,都離不開他們母親的嚴厲教導啊!
曾接觸過一個孩子,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為人不錯。但他們的孩子,驕橫跋扈,任性妄為,居然頻頻來欺負比她大了整整5歲的我。甚至走在山坡小路上,她都囂張地想把我推倒。對她的不講理,她父母只是溫和地勸說,根本不舍得大怒一聲批評她,即使她的動作很危險。這樣的孩子,走出社會早晚要吃虧的。
溺愛,只會讓孩子跌得更重,更疼些!溺愛,只是愛的一層華麗金裝,里面所包裹的東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愛的表面并不需要華麗,愛的核心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家長們,莫讓溺愛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