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岳飛傳讀后感想篇一
北宋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岳飛從小就志向遠大,就想去參軍打敗金兵,而且他在年少時就武力高強,奪得武狀元。幾次被張邦昌陷害也毫不在乎。他是真正的英雄。
一次,岳飛回到家,母親讓他跪下,用筆在他背上寫下“精忠報國”幾個字,再用針刺好后,再用那墨涂抹一遍,這樣就不會褪色了。
岳母讓岳飛刺字,岳飛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跪下,還說:“這點疼痛不算什么,只有國家腐敗才是真正的疼痛。”當岳母刺字時,一顆報國之心的種子已經種在了他的心間。
中年時的岳飛創建岳家軍抗擊金兵,在那時候,有許多人選擇了與金國合作,等著打敗宋朝時,共享天下的榮華富貴。可他們一個個都被岳飛降服了。岳飛在那時一心抗擊金兵,從未想過屈服,在他的帶領下,岳家軍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岳飛也深受百姓愛戴。可在秦檜的奸計下,忠心耿耿的岳飛被害死于風波亭。
岳飛已逝,可他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精忠報國”,穿越千年,成為膾炙人口的愛國誓言。
有國才有家,任何時代,愛國都應該成為人們堅守的準則。如今國際形勢波詭云局,愛國主義仍然需要宣傳,岳飛不僅是一位歷史英雄,更應該是每個人心中的偶像。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薄胺肝抑腥A者,雖遠必誅。”中華民族應當團結起來,讓愛國精神成為堅不可摧的力量,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合上書,岳飛的影子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而他精忠報國的種子也播種在了我的心間……
岳飛傳讀后感想篇二
這個暑假,我讀了《岳飛傳》,故事的內容讓我感觸萬千。
書中敘述了南宋時期,皇帝腐敗無能驕奢淫逸,加害忠良,黑白不分,老百姓苦不堪言。這時,金人乘機進軍,擄去了宋朝的大半江山。大將軍岳飛的出現讓百姓重新看到了期望,他自幼習武,精通兵法,槍挑小梁王,智破連環馬、大破金兀術,立下了汗馬功勞。正當岳飛乘勝追擊金兵之際,卻接到了秦檜假借朝廷名義發來的十二道金牌,讓他班師回朝,最后還把岳飛誣陷入獄,讓一代忠良泯滅了。讓我不禁感慨岳飛的驍勇善戰、赤膽中心;奸臣秦檜的老奸巨滑;南宋皇帝的昏庸無道……
書中最令我感動而又敬佩的地方是岳飛義服楊再興,原來,朝廷的黑暗引起了人們的不滿,紛紛要求抗擊金兵,楊繼業之子楊再興占據九龍山,官兵征討,都敗下陣來,高宗便叫岳飛去征討。(岳飛用自己的正義勸服了楊再興)岳飛一再勸說楊再興,可他不為所動,岳飛無奈,只得明天再戰,沒想到岳飛之子岳云冒犯了楊再興,岳飛回到帳中要把岳云殺了,眾將一齊求情,岳云才得以活命,可還是挨了二十棍。原來岳飛下令將士都有不要上前,否則以軍令處置。第二天岳飛帶著岳云說明來意,來給楊再興賠罪,張保說明了岳云遭罰之事,現再興不禁暗暗佩服岳飛深明大義,后來楊再興終被岳飛感化,協力抗金。讀完后,我不僅佩服岳飛的武藝高強,更敬佩他的大公無私,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如此深明大義之舉難道不令人敬佩嗎?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是岳飛對敵人的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岳飛抓緊時間奮勇殺敵,不慮度年華的真實寫照。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是岳飛胸懷大志、精忠報國的體現。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更彰顯了岳飛同仇敵愾,一心消滅敵人的豪情壯志。
岳飛,正義的化身,抵御黑暗勢力的長城,大宋萬里江山的守護神。在前線奮勇殺敵,令敵人聞風喪膽,為百姓創造了幸福與安寧。從現在開始,我要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成為祖國的棟梁。